Workflow
海南华铁(603300)
icon
搜索文档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海南华铁遭证监会立案
北京商报· 2025-10-16 22:46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10月16日晚间,海南华铁(603300)披露公告称,因公司 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近期,海南华铁近37亿元算力合同突发终止一事引发了市场极大关注,也备受投资者诟病。 海南华铁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 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海南华铁: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新浪财经· 2025-10-16 22:41
公司法律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1] - 公司被立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1] - 公司在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1]
海南华铁: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新浪财经· 2025-10-16 22:41
公司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1] - 被立案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1] - 公司表示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1] - 公司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并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海南华铁: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22:39
公司公告事件 - 海南华铁于10月16日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送达的《立案告知书》[1]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1] - 公司目前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1]
海南自贸区概念涨2.58% 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17:19
板块整体表现 - 海南自贸区概念板块在当日收盘时上涨2.58%,位列所有概念板块涨幅第一名 [1] - 板块内共有22只股票上涨,其中海峡股份、海马汽车、ST华闻涨停 [1]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海汽集团(上涨6.38%)、海南海药(上涨6.14%)和康芝药业(上涨5.69%)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海南华铁(下跌1.30%)、钧达股份(下跌1.23%)和*ST双成(下跌1.06%) [1] 资金流向 - 海南自贸区概念板块当日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58亿元 [2] - 板块内18只股票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6只股票净流入金额超过5000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最高的是海峡股份,净流入1.08亿元,其次是海航控股(净流入8909.01万元)、海南发展(净流入8273.08万元)和海德股份(净流入6418.75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的个股是海德股份(14.30%)、ST华闻(13.37%)和海南海药(12.49%) [3] 个股详细数据 - 海峡股份当日涨幅10.03%,换手率6.55%,主力资金净流入10799.16万元,净流入比率5.97% [3] - 海汽集团当日涨幅6.38%,换手率7.54%,主力资金净流入6167.45万元,净流入比率11.03% [3] - 钧达股份当日下跌1.23%,换手率2.19%,主力资金净流出1014.29万元,净流入比率-4.84% [4] - 海马汽车当日涨停(涨幅10.02%),换手率高达21.01%,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594.95万元,净流入比率-1.10% [4]
海南华铁37亿订单终止:算力泡沫破裂下的资本困局
新浪财经· 2025-10-16 16:37
核心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与杭州X公司签署的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在2025年国庆前夜公告终止,该协议持续7个月但以零履约、零交付收场 [1] - 该协议总金额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收的71% [2] 订单协议详情与市场反应 - 协议于2025年3月公布,为一份5年期的算力服务框架性意向,核心条款如GPU型号、交付时间表均未明确 [2] - 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连续三日涨停,但协议签署后X公司未下达任何采购订单,华铁大黄蜂亦未交付设备 [2] - 公司于9月30日以“市场环境变化”为由主动解约,而此前3月10日公司曾通过互动平台回应称合同正常履行,否认订单取消传闻 [2] 股东行为分析 - 合同签订前公司股价已提前异动,牛散章建平在一季度末持股8420万股位列第三大股东,于二季度股价高位时退出,半年报时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 [3] - 第二大股东胡丹锋于8月计划减持不超过2.22%股份(4423万股),后在10月8日宣布将减持计划转为增持,拟增持金额为3000万元至5000万元 [3] - 尽管有增持计划宣布,公司在9-10日两个交易日开盘即跌停 [3] 公司战略转型情况 - 公司自2025年与海南算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共建跨境智算中心,布局算力出海业务 [4] - 公司累计签约算力服务金额达24.75亿元,交付智算设备超6亿元,并成立数智科技事业部,引入华为、阿里云高管团队 [4] - 公司困境反映出传统企业从设备租赁向算力租赁等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普遍挑战 [4]
算力大单终止引发股价大跌!海南华铁两大股东“火速”护盘,胡丹锋增持计划已完成
北京商报· 2025-10-15 20:12
算力服务协议终止 - 公司子公司华铁大黄蜂终止与杭州X公司的算力服务协议 该协议签署于2025年3月 服务期5年 预计总金额36.9亿元[1] - 协议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1] 股价市场反应 - 10月9日及10日公司股价接连一字跌停 10月13日早盘触及跌停后翻红 最终收涨3.95% 10月14日股价大幅收跌7.12%[2] - 截至10月15日收盘 公司股价小幅收涨1.98% 报7.72元/股 总市值154.2亿元[2] 主要股东增持行动 - 持股5%以上股东、董事及总经理胡丹锋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累计增持644.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32% 增持金额4999.72万元 接近计划上限[1][2] - 增持完成后胡丹锋持股比例达9.18% 其原拟减持股份 在算力大单取消后迅速终止减持并转为增持 原计划增持金额为3000万至5000万元[2] - 控股股东海控产投于10月14日通过集中竞价增持560.4万股 占公司股份0.28% 增持金额4300.34万元 持股比例由13.78%增至14.06%[3] - 海控产投本次增持计划总金额为1亿至2亿元 并已开始实施[3]
海南华铁37亿合同蒸发四大疑问
第一财经· 2025-10-15 19:26
核心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控股股东海控产投与二股东胡丹锋于10月14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分别增持公司560.4万股和638万股股份 [2] - 此次增持背景为公司于9月30日公告主动终止了与“杭州X公司”签订的为期五年、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 [2][3] - 受订单取消影响,公司股价在10月9日、10日连续两日跌停,10月13日短暂企稳后次日再度下跌超过7%,截至最新收盘报7.72元/股,较9月30日收盘价累计下跌20%以上 [2] 订单执行与信息披露疑点 - 该算力服务协议自今年3月5日签订后,直至9月30日公告终止,期间始终处于“零交付、零成本、零履行”状态,公司未进行任何进展披露 [3] - 合同约定结算周期为每月一次,但实际并未进入下单与结算环节,有观点认为企业有义务对未履约情况予以披露以保障投资者知情权 [3] - 在3月份合同签订时,市场曾有传闻称公司在浙江的算力订单被取消,但公司当时在互动平台回复称“算力合同正常履行中” [4] - 有行业分析指出,此类协议更接近“框架性”协议,实际履约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4] 主动解约原因与市场环境 - 公司解释主动解约原因为协议所涉交易及设备的市场环境、供需情况较签订时发生较大变化 [6] - 行业背景显示,全球高端GPU供应链持续紧张,算力租赁企业面临硬件获取难、成本上升压力,同时需求端市场趋于碎片化,东部城市自建算力集群挤压第三方租赁商空间 [7] - 市场定价体系受头部云厂商自研芯片与规模效应冲击,算力单价被压低,导致不少中小型租赁商陷入“量价齐跌”困境 [7] - 算力租赁合同无法履行的“暴雷”高峰期在去年四季度已出现,多家企业曾终止金额数亿至十亿元不等的合同 [7] 违约金与商业合理性 - 原协议约定若客户X公司单方面解约,需支付合同总金额20%的违约金,即7.4亿元,此金额明显超过海南华铁近三年净利润平均值 [8] - 然而此次为公司主动提出解约,且未在解除函中提及任何违约金诉求,公司证券部解释称“随便收客户的违约金,将影响后续合作” [8] - 有行业人士认为,若合作方体量较大,为换取更长期合作机会,有可能选择放弃收取违约金 [8] - 另有观点认为,公司对违约金的解释有违商业常理,若查实为虚假签约,则涉嫌构成虚假陈述 [9] 交易对手方身份疑云 - 公司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未公开交易对手“杭州X公司”的具体名称及其他信息 [10] - 市场曾传言客户为某互联网大厂,但有互联网公司业务人士指出,该协议既未设定预付款机制,也未明确GPU型号、算力规模等核心条款,不太符合大厂的合作模式 [10] - 尽管匿名客户在算力租赁领域并不罕见,但在缺乏实际履约进展的情况下,高度保密加剧了市场对交易真实性的质疑 [10] - 信息披露规则允许在符合特定情形下对商业秘密申请暂缓或豁免披露,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滥用豁免机制的情况 [10][11] 资金异动与信息泄露质疑 - 在3月5日正式披露算力服务协议前,公司股价自2月初已出现异动,从年初长期徘徊5元左右,成交放量,至2月27日收报11元/股 [12] - 一季报显示,“牛散”章建平新进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4.23%,同时多个知名游资席位频繁现身 [13] - 在订单取消消息披露前,部分资金于二季度撤离,章建平持股比例降至3.58%,至半年报时,章建平等前十大股东已从名单中消失 [14] - 对于资金“精准”进出的质疑,公司回应称2月期间多数算力股走势与该公司类似 [14]
海南华铁:胡丹锋累计增持公司股份约645万股,本次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9:18
每经AI快讯,海南华铁10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胡丹锋先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 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约645万股,增持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0.32%,累计增持 金额为4999.72万元,已接近增持计划金额上限,相关增持计划实施完毕。 每经头条(nbdtoutiao)——出租白银的爆赚机会:年化利率飙升到35%,全球白银正空运往英国套 利,背后是一场史诗级逼空 (记者 张明双) ...
海南华铁37亿合同蒸发四大疑问
第一财经· 2025-10-15 19:11
核心观点 - 公司主动终止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该协议自3月签订后始终处于零交付、零成本、零履行状态,导致股价累计下跌超过20%,引发市场对信息披露及时性、交易真实性及资金异动的质疑[3][4][5] - 公司解释解约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但行业人士指出算力租赁行业自去年四季度已出现合同履行困难,且公司未追究高达7.4亿元的违约金,其商业合理性存疑[7][8][9] - 交易对手方"杭州X公司"身份被以商业秘密为由豁免披露,但协议缺乏预付款、GPU型号等核心条款,不符合行业惯例,加剧市场对交易真实性的担忧[10][11][12] - 合同披露前后出现资金"精准"抢跑现象:2月股价异动前成交额激增、游资入场,而解约消息披露前部分资金已撤离,引发信息泄露质疑[13][14] 订单履行与信息披露 - 公司3月公告签订36.9亿元算力服务协议,约定按月结算,但直至9月30日主动终止前未披露任何进展,律师指出按月结算条款可能误导投资者对业务推进的合理信赖[3][4][5] - 公司称合同终止未产生实际成本或影响财务状况,但行业人士分析此类框架性协议实际履约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需分批次下单采购[5][6] - 公司在3月市场传闻订单取消时曾公开否认并称"正常履行中",与后续主动解约行为存在矛盾[6] 解约原因与行业背景 - 公司单方面解约且未追究违约金(合同金额20%即7.4亿元),解释为"避免影响后续合作",但近三年公司净利润均值为6.81亿元,违约金规模远超其盈利水平[9] - 算力租赁行业面临GPU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需求碎片化及头部云厂商低价竞争等多重压力,去年四季度已出现多家企业终止类似合同[7][8] - 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算力设备从采购到交付通常仅需2至3个月,但公司订单长达7个月零进展,解约真实性存疑[8] 交易对手方身份争议 - 公司以商业秘密为由未披露客户具体信息,仅称其为"杭州X公司"且"经营正常",但协议缺乏预付款机制及GPU型号等关键条款,不符合大厂合作模式[10][11] - 律师指出豁免披露机制可能被滥用,若交易对手方为配合签约的特定客户,公司可能面临虚假陈述风险[11][12] 资金异动与市场反应 - 合同披露前(2月初至2月底),公司股价从5元升至11元,成交额从1至4亿元激增至日均超40亿元,换手率超20%,游资席位频繁现身龙虎榜[13] - "牛散"章建平一季度新进为第三大股东(持股4.23%),但二季度起持股比例下降,半年报时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名单[13][14] - 公司回应资金异动为"算力板块普涨",但解约消息披露前资金撤离时机引发市场对信息提前泄露的质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