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688223)
搜索文档
晶科能源跌0.91%,成交额4.36亿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1.35亿
新浪财经· 2025-10-20 16:11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下跌0.91%,成交额为4.36亿元,换手率为0.79%,总市值为545.2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32.94万元,占成交额的0.05%,在所属行业中排名第59位,且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3] - 公司所属的电力设备-光伏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1.03亿元,同样连续3日被减仓 [3] 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量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并积极研发IBC电池技术和钙钛矿电池技术 [2] - 公司在安徽合肥和浙江海宁的16GW大尺寸N型TOPCon电池产能进展顺利,其中合肥工厂已满产,量产测试效率达24.7%,海宁工厂于2022年6月底满产 [2] - 公司推出了覆盖户用(1kWh-50kWh)、工商业(50kWh-1MWh)及源网侧储能的三种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实现光储协同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6]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6]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2.20亿股,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8]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50亿元,占总成交额的6.51% [4] 技术面分析 - 公司股票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5.92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5] - 当前股价靠近5.40元支撑位,若跌破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5]
晶科能源股价连续3天下跌累计跌幅7.16%
新浪财经· 2025-10-20 15:13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0日晶科能源股价下跌0.91%至5.45元/股,成交额为4.36亿元,换手率为0.79%,总市值为545.28亿元 [1] - 公司股价已连续3天下跌,区间累计跌幅达7.16% [1] 公司基本情况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于2022年1月26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华基金旗下光伏50(516880)基金重仓晶科能源,二季度增持66.25万股,持有股数达398.51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2.4%,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10月20日该基金持仓晶科能源浮亏约19.93万元,连续3天下跌期间累计浮亏损失达167.37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光伏50(516880)基金成立于2021年1月5日,最新规模为8.63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20.75%,近一年收益率为24.35%,成立以来亏损23.25% [2] - 该基金基金经理王帅累计任职时间6年117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209.3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76.27%,最差基金回报为-31.79% [2]
特高压启动招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三年倍增”方案发布
国盛证券· 2025-10-19 20:37
报告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正经历从“超低价竞争”向“结构性修正”的关键转折,中国预计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取消太阳能电池组件和储能出口的增值税退税,将推动全球组件价格上涨约9%[1][16] - 风电领域迎来政策利好,海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江苏“十四五”海风规划首个项目核准,特高压直流两大项目启动设备招标[2][18][22] - 氢能领域取得进展,中石化首个绿氢合成氨项目启动,计划制氢能力2万吨/年、制氨能力不少于10万吨/年[3][23]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迎来“三年倍增”行动方案,计划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新能源车充电需求[4][35] 新能源发电 光伏 - 行业转折点出现,价格上涨是多晶硅整合、供应方减产及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取消三重因素叠加结果[1][16] - 国内组件价格自2025年7月起进入上行通道,主流N型组件均价在2025年9月达0.715元/W,较7月份涨幅约3.6%[16] - 核心关注三大方向:供给侧改革下的产业链涨价机会,如隆基绿能、晶澳科技等;新技术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机会,如迈为股份、爱旭股份等;钙钛矿GW级布局产业化机会,如金晶科技[1][17] 风电与电网 - 海上风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1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推动海风加速建设[2][18] - 江苏华能启东H4海上风电项目核准,是江苏省“十四五”海上风电规划809万千瓦中首个核准项目[2][18] - 海南东方CZ8场址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规划总装机容量500兆瓦[2][19] - 特高压第四次设备招标启动,包括蒙西-京津冀(动态投资171.78亿元)和藏粤工程(动态投资531.68亿元)两大直流项目[2][22] - 风电板块建议关注主机、单桩、海缆及零部件环节,如金风科技、大金重工、东方电缆等[20][21];特高压关注平高电气、许继电气、中国西电等[2][22] 氢能与储能 - 中石化绿氢合成氨项目落地,标志着其在绿氢产业链上的进一步拓展[3][23] - 2025年10月第二周储能系统投标报价区间为0.4118元/Wh-0.6元/Wh,EPC投标报价区间为0.7021元/Wh-1.2206元/Wh[3][30] - 储能中标规模2962.675MW/10527.45MWh,招标规模708MW/1066.43MWh[24] - 建议关注国内外大储方向,如阳光电源、海博思创、科华数据等[3][33] 新能源车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具体目标包括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含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建改建4万个60kW以上充电枪、农村新增1.4万个直流充电枪、新增V2G设施超5000个[4][35][36] - 随着新能源车续航及快充性能提升,充电桩建设预计实现较快发展[4][35] - 建议关注充电桩产业链公司,如星云股份、鑫宏业、特锐德等[4][35];电池及材料环节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赐材料等[36] 行业走势与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2025年10月13日-10月17日下跌5.0%,但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2.2%[11][14] - 细分板块中,光伏设备下跌4.41%,风电设备下跌8.17%,电池下跌5.98%,电网设备下跌4.13%[14][15]
晶科能源股价跌5.15%,大成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18.64万股浮亏损失95.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4:47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17日晶科能源股价下跌5.15%至5.52元/股,成交额6.60亿元,换手率1.17%,总市值552.29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基金持仓影响 - 大成沪深300增强发起式A(010908)二季度重仓持有晶科能源318.64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3.67%,为第三大重仓股 [2] - 受晶科能源股价下跌影响,该基金当日估算浮亏约95.59万元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2.79亿元,今年以来收益12.37%,近一年收益15.9%,成立以来亏损6.0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大成沪深300增强发起式A(010908)基金经理为夏高和刘旺 [3] - 夏高累计任职时间10年31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2.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215.8%,最差基金回报-71.74% [3] - 刘旺累计任职时间1年290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6.37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36.78%,最差基金回报31.41% [3]
1公里产线上的“加减法” 晶科能源 “破卷”突围透出“光伏之光”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3:01
公司战略与运营调整 - 公司主动暂停原计划同规模组件产能的上马,以应对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和响应“反内卷”控制新增产能的号召 [2][5] - 公司秉持量利平衡策略,动态调整不同环节开工率,并对现有产能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计划今年完成40%以上产能的高效升级改造 [2][3][7] - 公司通过金属化革新、正面钝化优化等技术对TOPCon持续升级,并将推动山西大基地等一体化项目,利用数字化和AI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 [7]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上饶智慧大工厂是全球首个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一体化生产基地,总投资150亿元,产线绵延近一公里 [1][2] - 工厂引入HCP、MAX、20BB等新技术环节,将主流版型光伏组件功率提升至640W以上,超越市场平均水平20W–30W [2] - 公司凭借高效产品可实现0.5-1美分/W的溢价,其N型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达34.22%,共30次打破世界纪录 [3][6] 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5.57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2.27个百分点,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 [5] - 公司预测未来高效光伏组件产品将供不应求,对业绩形成支撑,行业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出现回暖 [3][5]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等签署协议,将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近10亿美元,投产后有望成为行业最大海外制造基地 [6]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60%以上,2025年上半年海外出货量占比超六成,在欧洲、中东、亚太等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6] - 公司充分利用光伏业务的全球销售网络,为储能业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储能签单情况较好,海外市场对经营利润边际改善有所贡献 [7]
1公里产线上的“加减法” 晶科能源“破卷”突围透出“光伏之光”
上海证券报· 2025-10-17 02:54
公司战略与运营调整 - 公司在上饶的智慧大工厂是全球首个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一体化生产基地,总投资150亿元,绵延近一公里,每日生产超390万片光伏电池[2][3] - 面对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公司主动暂停了原计划同规模的组件产能配套上马,以响应“反内卷”和控制新增产能的号召[4][6] - 公司秉持量利平衡的经营策略,动态调整不同环节开工率,并对现有产能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计划今年完成40%以上产能的高效升级改造[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318.31亿元,同比下降32.63%,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但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减亏5.57亿元,毛利率环比提升2.27个百分点[6]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公司在产线升级了HCP、MAX、20BB等多个技术环节,将主流版型光伏组件功率提升至640W以上,超越市场平均水平20W-30W[4] - 公司是全球光伏组件领军企业,六次登顶全球组件年度出货量冠军,全球每七块光伏组件就有一块来自该公司,并30次打破世界纪录[2][8] - 凭借N型TOPCon技术升级,公司高效率产品相较未升级产品有信心实现0.5-1美分/W的溢价,预计未来高效光伏组件产品将供不应求[5][9] - 公司技术实验室转换效率已达34.22%,并计划通过金属化革新、正面钝化优化等技术对TOPCon持续升级[8][9] 市场布局与全球化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60%以上,2025年上半年海外出货量占比超六成[3][9] - 2024年7月,公司与沙特阿拉伯王国公共投资基金等签署协议,将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总投资近10亿美元,投产后有望成为中国光伏行业最大海外制造基地[9] - 公司在欧洲、中东、亚太等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并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光伏市场市占率位居前列[9] - 公司充分利用光伏业务的全球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光储本地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储能签单情况较好,海外市场对经营利润边际改善有所贡献[10] 行业展望与管理效率 - 行业在“反内卷”共识下,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叠加美国市场需求释放,公司三季度毛利率有望稳中有升[7] - 尽管行业短期面临竞争压力,但光伏发电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期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前景广阔[7] - 公司预计行业到明年下半年可能出现回暖,并通过数字化和AI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推动山西大基地等一体化项目[6][9]
字节跳动瞄准的新赛道,孕育着一场新革命
财富FORTUNE· 2025-10-16 21:06
算力需求与能源挑战 -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字节跳动筹建新能源团队并发布风光储招标项目以满足数据中心猛增的用电需求[1] - 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到2030年可能翻一番,相当于日本当前一年的用电量[1] - 风光发电存在间歇性问题,与数据中心7×24小时稳定供电需求存在天然矛盾[3] 技术解决方案与能效提升 - 液冷技术可将数据中心每1000瓦算力设备所需的制冷功率从500瓦以上降至200瓦,制冷部分功耗效率提升40%以上[4] - 新华三集团通过"AI in All"战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智能调度算力资源,实现算电联动并优化冷却系统阀门控制[4] - 数据中心节能需综合考量PUE(电源使用效率)与WUE(水资源使用效率),将数据中心与城市供热结合可实现废热利用[4] 系统整合与协同优化 - 晶科能源布局光储技术、虚拟电厂等方案,结合AI和大数据调度,助力供需端精准匹配以解决供电稳定性问题[3] - 虚拟电厂通过技术手段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资源进行统一调控,相当于一个"虚拟"发电厂[3] - AI技术可通过虚拟电厂将算力中心转变为电网柔性调节节点,结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实现能源与算力协同优化[4] 绿色电力与可持续发展 - 隆基绿能强调光伏电池转化效率、场景化设计与产品可持续性是推动绿色算力的基础,需考虑全生命周期下的可持续性和耐久性[5] - 光伏制造端的碳足迹追踪技术可延伸至算力产业,通过数字化与标准共建实现电力产品碳足迹可追溯、可认证[6] - 碳足迹是衡量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对于绿电认证至关重要,可帮助算力企业获得国际绿色溢价[6]
晶科能源上饶公司注册资本增至约39.7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6 12:11
公司资本变动 - 晶科能源(上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3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约39.7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股东包括晶科能源、上饶市滨江投资有限公司及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1]
朱少醒、杨锐文等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布局“反内卷”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8:16
公募基金操作动向 - 知名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华新水泥,持股数量从二季度末的50万股增至9月30日的900万股,持仓市值从592万元增至1.67亿元 [1] - 牛散黄建军和代德明现身华新水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1004万股和770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86亿元和1.42亿元 [1] - 华新水泥股价表现强劲,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80% [1] “反内卷”概念股持仓变化 - 基金经理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基金加仓旗滨集团557万股,截至9月25日持有3482万股 [2] - 基金经理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基金新进旗滨集团前十大流动股股东,持有3182万股 [2]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增持中集集团223万股,截至9月29日持有4740万股,持仓市值为3.82亿元 [2] “反内卷”政策背景 - 2025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严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 - 基金经理杨锐文认为“反内卷”将加快行业出清速度并提升企业长期盈利高度,带来结构性投资机遇 [2] 机构调研关注方向 - 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的“反内卷”概念公司多达31家,涵盖钢铁、煤炭、化工、光伏等行业 [2] - 华夏、嘉实、睿远等基金公司及多家险资、券商联合调研光伏龙头晶科能源,公司表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控制行业供给,有望使硅料供需回归平衡,推动产业链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 [3]
知名基金经理调仓布局“反内卷”方向
上海证券报· 2025-10-16 02:33
公募基金操作动向 - 富国基金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基金在三季度大幅加仓华新水泥,持股数量从二季度末的50万股增至900万股,持仓市值从592万元增至1.67亿元 [1] - 牛散黄建军和代德明现身华新水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有1004万股和770万股,持仓市值分别为1.86亿元和1.42亿元 [1] - 华新水泥股价表现强劲,截至10月15日,今年以来股价上涨超过80% [1] “反内卷”概念股机构持仓 - 景顺长城基金杨锐文管理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基金加仓旗滨集团557万股,截至9月25日持有3482万股 [2] - 广发基金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基金新进旗滨集团前十大流动股股东名单,持有3182万股 [2]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增持中集集团223万股,截至9月29日持有4740万股,持仓市值为3.82亿元 [2] “反内卷”政策背景 - 2025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严禁新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 - 基金经理杨锐文认为“反内卷”是产业生态重构,将加快行业出清并提升企业长期盈利水平 [2] 机构调研焦点 - 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的“反内卷”概念公司多达31家,涵盖钢铁、煤炭、化工、光伏等行业 [2] - 华夏、嘉实、睿远等基金公司及多家险资、券商于9月30日联合调研光伏龙头晶科能源,公司表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供给,有望使硅料供需回归平衡,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