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能源(688303)

搜索文档
“小作文”拉涨后迅速哑火,硅料企业减产协商进行时
新京报· 2025-05-14 16:01
硅料行业减产传闻与市场反应 - 市场传闻头部硅料企业计划联合减产挺价,带动5月13日硅料板块集体上涨,但次日四家主要上市公司股价回落,其中大全能源跌5.12%,通威股份跌3.05% [1] - 传闻称六家头部企业拟通过三个月过渡期收购中小企业产能并停产,目标将硅料价格推升至每吨4.5万至5万元,但当前多晶硅复投料价格仅为每吨3.5万元,年初以来仍小幅下跌 [1] - 多家硅料企业回应称减产计划尚在讨论阶段,未达成共识,部分企业表示需观望并与同行协商 [1] 硅料企业现状与行业困境 - 硅料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2023年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协鑫科技四家企业合计亏损超180亿元 [2] - 大全能源2023年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为89.16%,高于传闻中拟协商的减产目标 [2] - 行业面临全产业链"失血"风险,电池与组件环节已出现停产、破产现象,若持续可能波及硅料企业 [2] 行业动态与供需格局 - 我国在产多晶硅企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下游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成本控制压力加剧 [3] - 多晶硅企业因亏损严重不愿让价成交,部分企业计划将三季度集中检修提前至二季度或临时调整开工负荷 [3]
头部硅料大厂收储“小作文”引板块上涨 求证:受访者未听说“收储计划”,行业产能利用率在30%上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14:50
光伏硅料板块市场动态 - A股光伏板块特别是硅料板块在5月13日出现大涨,通威股份一度涨停,大全能源涨幅超过15%,市场传闻行业巨头酝酿"收储计划"但企业高管和投资者热线均表示未听说相关计划 [1][2] - 传闻提及六家头部企业(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特变电工、东方希望、协鑫科技等)可能通过专项基金收并购存量产能及存货,但企业否认联合办公或收储计划 [2]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内部人士透露企业间有呼吁沟通,但政府部门是否出台举措尚不明确 [2] 硅料行业供需与产能现状 - 头部硅料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范围在20%-50%之间,部分企业低至20%-30% [1][3] - 行业面临高库存压力,企业从2023年开始降库存成为主流共识,硅料价格跌破现金成本且产能超过下游需求 [3] - 多晶硅企业普遍降负荷运行,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环比下降3%至9.6万吨,在产企业数量或缩减至10家左右 [4] 价格与成本分析 -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环比下降2.7%至3.6万元/吨,多晶硅企业报价普遍在3.9万元/吨左右,低于通威股份披露的行业领先成本4.2万元/吨 [4][5] - 2024年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长23.6%至182万吨,但价格同比下跌39%,行业经营压力显著 [5] - 下游采购减少且压价严重,多晶硅企业亏损达到不可接受程度,部分计划提前检修或调整开工负荷 [5] 行业应对措施与展望 - 企业总经理呼吁行业联合限产去库存,认为这是必经之路,部分头部厂商已开始主动减产 [3] - 棒状硅市场陷入僵持博弈,下游企业按需少量补库,多晶硅企业不愿让价成交 [5] - 受访者强调需全行业共同努力解决供需矛盾,为光伏行业发展提供支持 [5]
硅料环节“减产挺价”有新进展?业内人士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5-13 13:31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光伏板块早盘大幅走高 硅料环节企业领涨 大全能源涨近18% 通威股份涨停 [1] 硅料行业整合计划 - 业内传闻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计划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1] - 头部硅料企业每月召开"碰头会"讨论减产议题 目前有意向联合推动产能整合 [1] - 头部企业已达成共识 第一步是大幅减产以实现库存去化 第二步是通过收购方式去化尾部产能 [1] - 资金支持方面 前期需要金融企业提供大部分资金 未来通过利润实现金融企业退出 [1] 硅料行业格局 - 当前多晶硅环节呈现"6+N"产业格局 6家头部公司为通威股份(82万吨)、协鑫科技(48万吨)、新特能源(30万吨)、大全能源(30万吨)、东方希望(25.5万吨)、亚洲硅业(22万吨) 合计236万吨产能 [1] - N代表剩余所有硅料公司 数量众多但市场份额较小 包括青海利豪、合盛硅业、新疆晶诺等企业 [1] - 6家头部公司的产品有效交付量至少占据行业需求75%以上 [2] - 需要通过并购方式减少剩余公司的竞争主体数量 [2]
光伏设备板块盘初活跃,大全能源涨超10%
快讯· 2025-05-13 09:40
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点击速看>>> 光伏设备板块盘初活跃,大全能源涨超10%,通威股份(600438)涨超7%,钧达股份(002865)、海 优新材、晶澳科技(002459)纷纷上扬。 ...
大全能源(688303) - 大全能源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5-06 17:01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23日[2] -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21日至2026年4月20日[2] - 预计回购金额5000万元至10000万元[2] - 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2] - 回购价格不超过44.00元/股[3]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尚未开始实施[5] - 累计已回购股数0万股,占比0%[2] - 累计已回购金额0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0元/股至0元/股[2]
机构风向标 | 大全能源(688303)2025年一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79.72%
新浪财经· 2025-05-01 09:1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30日大全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报,披露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及公募基金持股变化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16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大全能源A股股份合计17.14亿股占总股本79.89%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Daqo New Energy Corp.等合计持股比例79.72%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0.58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股变化 - 本期较上一期持股增加的公募基金有5个持股增加占比小幅上涨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有4个持股减少占比达0.47%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有358个包括广发小盘成长混合(LOF)A等 [2]
大全能源(688303) - 大全能源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更正公告
2025-04-30 20:52
业绩总结 - 公司于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 2025年一季度单位销售价格更正后为31.77元/公斤[3] - 2024年一季度单位销售价格为54.92元/公斤[3] - 2025年一季度单位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变动比例为 -42.2%[3]
大全能源(688303) - 2025 Q1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4-30 20:5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0,724.64万元,上年同期298,163.90万元,同比减少69.5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01.54万元,上年同期33,061.35万元,同比减少268.78%[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上年同期0.15元/股,同比减少273.33%[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316,607.33万元,上年度末4,420,024.93万元,同比减少2.34%[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960,188.17万元,上年度末4,015,774.13万元,同比减少1.38%[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07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9.82亿元,同比下降约69.57%[2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2.8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约49.46%[2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 -5.5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3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6]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26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15元/股,同比下降约273.33%[26] - 2025年第一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 -0.26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16元/股,同比下降约262.50%[26] - 流动负债合计2025年为32.88亿元,2024年为37.61亿元,同比下降约12.58%[22] - 非流动负债合计2025年为2.76亿元,2024年为2.82亿元,同比下降约2.00%[22] - 负债合计2025年为35.64亿元,2024年为40.43亿元,同比下降约11.84%[22]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2025年为39.60亿元,2024年为40.16亿元,同比下降约1.39%[23]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2025年为43.17亿元,2024年为44.20亿元,同比下降约2.33%[23]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68.55万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96.65万元,政府补助274.84万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184.17万元[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6,011名[9] - Daqo New Energy Corp.持股1,531,718,500股,持股比例71.40%[9]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36,290,177股,持股比例1.69%[9] - 截止2025年3月31日,徐广福与徐翔合计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9.56%[11]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投入合计4,118.36万元,上年同期13,677.07万元,同比减少69.89%[5] 公司回购计划 - 2025年公司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5000万元且不超过1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44元/股,期限不超12个月[12] 多晶硅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多晶硅产量2.5万吨、销量2.8万吨[13] - 2025年一季度产量24810吨,较2024年一季度下降60.2%;销量28008吨,下降48.1%;单位销售价格31.77元/公斤,下降42.2%;单位成本53.08元/公斤,上升15.4%;单位现金成本36.82元/公斤,下降9.1%[14]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产量为11 - 14万吨,二季度产量为2.5 - 2.8万吨[16] 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2025年调整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76亿,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18]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31.03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0.07亿元减少[20] - 2025年3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12.21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0[20]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54.54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36万元增加[20]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04,819,026.31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09,103,043.36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08,070,236.54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08,295,853.99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18,791,970.1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676,324,073.68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810,721,733.6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1,668,028,219.69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077,705,369.73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元[2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127,866,105.9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48,307,632.91元[28]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50,160,736.24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548,307,632.91元[2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451,430.28元[28]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9,451,430.28元[28]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2,860,723,485.0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226,041,364.00元[28]
大全能源近1年1期均亏 2021年上市2募资共174.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4-30 14:3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41,051.84万元,同比下降54.62%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813.24万元,同比下降147.17%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8,607.72万元,同比下降161.62%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0,724.64万元,同比下降69.57% [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01.54万元,上年同期为33,061.35万元 [4] 减值损失 - 2024年计提各项减值损失总额307,073.54万元 [3] - 信用减值损失12,995.00万元,主要因其他应收款中部分款项逾期时间较长 [3] - 存货跌价损失167,791.93万元,主要为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形成的跌价损失 [3] - 长期资产减值损失126,286.61万元,主要为对新疆多晶硅生产老装置资产 [3]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利润分配 [2] 募集资金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644,70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606,719.18万元,较原计划多106,719.18万元 [5]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0,999,999,974.85元,募集资金净额10,936,772,174.98元 [6]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74.47亿元 [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已全部投入使用 [6] 股价表现 - 当前股价低于2022年增发价51.79元/股 [6]
大全能源手握135亿资金储备对抗行业低谷期 工艺改进驱动硅料成本领跑行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0:0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8亿元 [1] - 亏损主要源于资产减值损失,包括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近30亿元 [2] - 扣除资产减值损失后公司仍保持一定盈利能力 [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金储备合计约135.2亿元,包括货币资金50.1亿元、定期存款81.1亿元、银行承兑汇票4.0亿元 [1][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加剧导致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甚至跌破行业现金成本 [2] - 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2] - 公司通过"逆周期投入"策略应对行业低谷期 [3] 产能与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 [1] - 98%以上的产品达到电子三级水平,质量指标位于行业前列 [1] - 正在横向拓展半导体级多晶硅项目,有望打破国外企业垄断 [1] - 报告期新增专利申请177项,累计获授权专利429项 [3]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通过工艺改进实现单位生产成本同比下降7% [3] - 年内新增43项降本措施研发立项 [3] - 硅耗与能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 采用"技术+管理+数字化"多维协同策略实现降本增效 [3] 外部挑战 - 2021年被美国商务部列入UFLPA实体清单,限制与美国公司业务往来 [2] - 凭借成本控制、资金储备和技术创新缓解了市场价格波动的负面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