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能源(688303)

搜索文档
民生证券:给予大全能源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8 14:10
核心观点 - 民生证券给予大全能源买入评级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降本 资金储备充足且低负债运营 有望助力穿越行业周期 [1][3][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 同比下降67.93% 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63亿元 同比下降64.87% 环比下降37.96% 归母净利润亏损5.89亿元 [2] - 业绩承压主要因光伏行业供需失衡 硅料环节供大于求 产品价格处于低位 [2] 运营策略 - 公司主动实施减产策略 上半年多晶硅产量5.08万吨 同比下降60% 销量4.61万吨 同比下降52% [3] - 通过降本增效与精细化管理 现金成本降至37.66元/千克 同比下降6.6% [3]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产量2.7-3万吨 全年产量11-13万吨 [3] 资金与负债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货币资金 银行承兑票据 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等资金储备余额合计120.9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低至8.04% 无任何有息负债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3亿元 84.78亿元 122.06亿元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1亿元 7.91亿元 15.11亿元 [5] - 对应2026年市盈率79倍 2027年市盈率42倍 [5]
大全能源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71.1%,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67.93% [1] - 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下降71.1%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63亿元,同比下降64.87%,归母净利润-5.89亿元,但同比上升41.18% [1] - 毛利率-34.05%,同比减1392.89%,净利率-78.0%,同比减433.5% [1] - 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减70.97%,每股净资产18.19元,同比减7.9%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5元,同比增53.61% [1] 费用结构变化 - 三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1.59亿元,占营收比10.82%,同比增776.53% [1]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7.0%,因销售规模下降 [4]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6.44%,因员工股权激励到期 [5] - 财务费用同比增106.12%,因银行存款余额及利率下降,部分资金用于办理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 [6] 资产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16.6亿元,同比下降65.29%,因优化资金使用效率,部分资金用于办理定期存款和结构性存款 [1][3] - 应收款项同比增118.26%,因半导体业务规模扩大 [3] - 合同负债同比减44.64%,因多晶硅单价和销量下降 [3] - 应付票据同比增267.9%,因新开具银行承兑用于运营支出 [3] - 应交税费同比减70.51%,因利润下降导致各项税费下降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53.6%,因单位现金成本下降及产量减少 [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83.15%,因本年无新建项目,主要为支付项目尾款 [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99.97%,因上年亏损本年未现金分红 [7] 业务与投资回报 - 公司上市以来中位数ROIC为14.44%,但2024年ROIC为-5.91% [7] - 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3份,亏损年份2次,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 [7] - 净利率为-36.68%,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 [7] 基金持仓情况 - 鹏华上证科创板新能源ETF持有112.35万股,减仓,规模4.65亿元,最新净值1.2946,近一年上涨42.0% [9] - 招商安泰偏股混合持有70.00万股,持仓不变 [9] - 财通碳中和一年持有混合A、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A等基金新进十大持仓 [9] 业绩预期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15.82亿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74元 [8]
上半年主动减产六成仍大幅增亏,大全能源披露三季度减产策略
第一财经· 2025-08-27 16:0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亿元 同比减少67.93% [1] - 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11.47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6.70亿元 同比大幅增亏 [1] - 单位成本55.07元/公斤 去年同期45.97元/公斤 同比增加19.80% [2] - 单位现金成本37.66元/公斤 同比下降6.6% [2] 产能与产量 - 多晶硅年产能30.5万吨 [1] - 2025年上半年产量5.08万吨 同比下降约60% [1][2] - 占国内多晶硅产量8.52% 规模居行业第一梯队 [1] - 预计第三季度产量2.7-3万吨 全年产量11-13万吨 [3] 行业供需状况 - 国内多晶硅生产总量约59.6万吨 [1] - 行业面临价格持续下行 全行业普遍亏损 [1][2] - 通威股份上半年净亏损49.55亿元 [1] - 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 N型复投料均价从6月底3.44万元/吨升至7月底4.71万元/吨 涨幅36.9% [3] 公司战略调整 - 主动推行减产策略 响应行业反内卷倡议 [2] - 通过减产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收窄亏损规模 [2] - 持续深化降本增效与运营精细化管理 [2] - 控制合理库存水平 根据市场价格安排发货计划 [3] 资金与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 银行承兑票据 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合计120.9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8.04% 无任何有息负债 [3] - 通威股份资产负债率71.93% 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3] 行业政策与前景 - 政策层面展现消除非理性竞争 解决产能错配问题的决心 [3] - 对未来光伏产业整体发展及产品价格走势保持乐观 [1][3]
大全能源近1年半均亏损 2021年上市2募资共174.5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14:4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下降67.93%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71.34% [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08亿元,较上年同期-34.65亿元有所改善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4.11亿元,同比下降54.62% [1]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8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7.63亿元 [1] 融资活动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4.47亿元,募集资金净额60.67亿元,超计划10.67亿元 [2]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费用总额3.80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44亿元 [2]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12亿股,发行价格51.7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10.00亿元 [3] - 2022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109.3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0.63亿元 [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9.53亿元,2022年度募集资金已全部投入使用 [3]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74.47亿元 [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1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1] -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3.00亿股,发行价格21.49元/股 [1] - 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张志强、陈玮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原计划用于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大全能源: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75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2:17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674,858,500元 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 [1] - 此次计提使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减少69,329,100元 [1] - 期间转销存货跌价准备605,529,400元 [1]
23只科创板股获融资净买入额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0:35
科创板两融余额变动 - 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2160.93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2.66亿元 [1] - 融资余额合计2153.49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2.61亿元 [1] - 融券余额合计7.44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05亿元 [1] 个股融资净买入情况 - 357只科创板个股获融资净买入 净买入金额5000万元以上共23股 [1] - 寒武纪获融资净买入额居首 净买入5.93亿元 [1] - 中芯国际、海光信息、东芯股份、杰华特、中微公司、华丰科技、大全能源等股净买入金额均超1亿元 [1]
大全能源(688303.SH)发布半年度业绩,归母净亏损11.47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1:06
财务表现 - 公司实现营收14.7亿元 同比下降67.9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11.54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3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亏损主要受硅料市场供需不平衡影响 [1] - 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 [1]
大全能源: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关于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归属期因业绩考核未达标而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 [1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741,051.84万元,多晶硅产量为20.51万吨,均未达到考核目标(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70%或多晶硅产量不低于22万吨) [11] - 本次作废事项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批准,并获得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同意意见 [10][11] 财务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741,051.84万元,以2021年为基数,营业收入增长率低于170% [11] - 2024年多晶硅产量为20.51万吨,低于考核目标的22万吨 [11] - 业绩数据依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德师报(审)字(25)第P05315号) [11] 法律与合规程序 - 本次作废事项已履行必要的批准与授权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及《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4号——股权激励信息披露》的规定 [11][12] - 公司已按规定披露相关会议决议和核查意见,并将继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2] - 法律意见由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出具,确认作废事项的合规性 [1][11][12]
大全能源: 大全能源关于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35
核心事件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决议,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部分已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涉及数量为532.80万股 [1][5] 股权激励计划历史调整 - 2022年9月调整激励对象名单及授予数量:因2名激励对象离职,激励对象从789名减少至787名,授予股票数量从2,371.50万股调整为2,366.00万股,授予价格为33.00元/股 [2] - 2023年调整授予价格:从33.00元/股下调至29.40元/股 [3] - 2024年再次调整授予价格:从29.40元/股下调至28.98元/股 [4] 归属期执行情况 - 第一个归属期于2023年10月完成股票归属及上市登记 [4] - 第二个归属期于2024年12月完成股票归属及上市登记 [5] 本次作废原因 - 第三个归属期(考核年度2024年)业绩未达考核目标:以2021年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需不低于170%,或多晶硅产量不低于22万吨 [5] - 实际2024年营业收入为741,051.84万元,多晶硅产量为20.51万吨,均未达到考核要求 [5] 公司治理程序 - 本次作废事项经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程序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规定 [1][6][7] - 法律顾问出具意见认为作废程序合法合规,且公司已履行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 [7] 影响说明 - 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不会对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或核心团队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且不影响激励计划的继续实施 [6]
大全能源: 大全能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0: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70亿元,较上年同期45.84亿元下降67.9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1.54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6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08万元 [30] - 研发投入为1.24亿元,同比下降59.9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5% [16][30] 产能与产销情况 - 多晶硅产量为50,821吨,同比下降60.06%,销量为46,134吨,同比下降52.47% [7] - 单位销售价格为31.20元/公斤,同比下降33.63%,单位现金成本为37.66元/公斤,同比下降6.57% [7] - 公司主动推行减产策略,第三季度预计产量为27,000-30,000吨,2025年全年产量预计为110,000-130,000吨 [8]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多晶硅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52%,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4] - 电力消耗和原材料耗用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4][10] - N型致密料比例达到70%以上,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11] - 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及等价物余额达120.9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8.04%,无有息负债 [6] 技术研发进展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6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累计获得专利475项 [16] - 研发重点包括多晶硅节能降碳技术、数字孪生系统、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提升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 [17][19] - 研发人员数量为442人,占员工总数12.2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1.59% [2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6-8月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从3.44万元/吨升至4.79万元/吨,涨幅36.9% [8] - 工信部组织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8] - 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但未对美国境内业务构成重大影响,生产经营所需技术及设备基本可实现替代 [29]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运营效率,实施《工艺数据管理平台项目》和《数字制造优化升级项目》 [14] - 持续布局半导体级多晶硅领域,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为募投项目之一 [29] - 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推进核心设备优化和技术创新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