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688331)
搜索文档
荣昌生物跌2.02%,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39.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0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93.18元/股,总市值525.17亿元 [1] - 当日成交1.24亿元,换手率0.81%,主力资金净流出1839.1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09.47%,但近期出现调整,近5个交易日下跌6.07%,近20日下跌10.22%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6月26日龙虎榜净卖出1.37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 - 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48.02% [3]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4.50亿元,亏损额同比收窄42.40% [3] - 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销售商品,占比99.46% [2]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29万,较上期大幅增加90.69% [3] - 人均流通股12595股,较上期减少47.56%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935.26万股 [4] - 多家公募基金新进或增持,包括万家优选、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等 [4] - 部分基金有所减持,如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减持79.51万股,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行业与市场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年度强势、基金重仓、融资融券、大盘、眼科概念等 [2]
国金证券:国产新药成ESMO全场焦点 持续关注泛癌种潜力的新一代疗法等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创新药在2025年ESMO年会上发布的数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提振新一轮出海机会 [1] - 行业迎来重要投资窗口,重点关注具有泛癌种潜力的新一代疗法、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慢病药以及ADC、双抗/多抗、小核酸等赛道 [1] ESMO会议中国药企表现 - 2025年ESMO年会中国研究入选常规口头摘要共计35项,其中正式口头汇报14项,较2024年的5项大幅增加 [1] - 正式口头报告和迷你口头报告占比分别为40%和60% [1] - 入选LBA的中国研究共计23项,较2024年的7项刷新历史记录,内容涵盖多个瘤种及治疗领域 [1] 国产ADC领域进展 - 科伦博泰生物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在二线EGFR-TKI经治NSCLC的III期临床数据中mOS的HR=0.60,在化疗经治HR+/HER2-晚期乳腺癌的III期数据展现竞争力,未来有望与DS-8201竞争 [2] - 百利天恒EGFR/HER3 ADC iza-bren在鼻咽癌后线治疗取得突破,完成从概念验证到疗效验证的关键里程碑 [2] - 恒瑞医药HER2 ADC SHR-A1811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二线治疗领域创造新纪录,各个亚组人群全面获益 [2] 国产双抗/多抗领域进展 - 康方生物的PD-1/VEGF双抗依沃西联合化疗对比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NSCLC,mPFS为11.14个月对6.90个月,HR=0.60,有望重塑肺鳞癌一线治疗标准 [3] - 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SSGJ-707联用化疗治疗一线CRC的ORR数据优异且安全性良好 [3] - 荣昌生物的PD1/VEGF双抗与CLDN18.2 ADC联用展现初步潜力,有望迭代PD-1单抗 [3] - 石药集团/康宁杰瑞的HER2双抗KN026在胃癌III期临床中展现mPFS与mOS双强阳性,具有全球同类最优潜力 [3]
生物制品板块10月22日跌0.57%,奥浦迈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9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2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2024年10月22日,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下跌0.57%,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07%)和深证成指(下跌0.62%)[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部分个股领涨,部分个股领跌[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92亿元,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38亿元和5381.59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艾迪药业(688488)涨幅最大,为4.01%,收盘价14.77元,成交额1.17亿元[1] - 东宝生物(300239)上涨2.66%,收盘价5.78元,成交额2.83亿元[1] - 金克(688670)上涨2.59%,收盘价17.03元,成交额6503.90万元[1] - 华兰生物(002007)上涨1.25%,收盘价16.97元,成交额4.79亿元,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204.95万元[1][3] 领跌个股表现 - 奥浦迈(688293)领跌,跌幅为4.40%,收盘价55.19元,成交额1.18亿元[2] - 我武生物(300357)下跌3.18%,收盘价31.63元,成交额3.23亿元[2] - 三生国健(688336)下跌2.39%,收盘价59.60元,成交额4.41亿元[2] 个股资金流向 - 特宝生物(688278)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达1900.19万元,主力净占比13.98%[3] - 艾迪药业(688488)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118.24万元,主力净占比9.60%[3] - 沃森生物(300142)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996.05万元,主力净占比4.58%[3] - 康希诺(688185)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78.02万元,主力净占比8.99%[3]
大行评级丨交银国际:上调荣昌生物目标价至109港元 对核心产品销售前景边际更乐观
格隆汇· 2025-10-22 10:48
核心观点 - 交银国际维持对荣昌生物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109港元 [1] - 公司关键药物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的销售前景被看好,全球销售高峰预测超过25亿美元 [1] - 基于优异的临床数据,上调公司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1%至4% [1] 临床进展 - 泰它西普在中国内地的系统性硬化症三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次要终点 [1] - 公司重症肌无力和系统性硬化症等关键适应症的海外开发机会被持续看好 [1] 产品与市场前景 - 泰它西普在海外庞大的自身免疫疾病市场价值有望逐步兑现 [1] - 维迪西妥单抗的销售前景同样被看好 [1] - 巨大的全球市场价值预计将在公司估值中逐步体现 [1]
荣昌生物(09995.HK)涨近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5:25
每经AI快讯,荣昌生物(09995.HK)涨近5%,截至发稿,涨4.81%,报96.95港元,成交额7.06亿港元。 ...
荣昌生物涨近5% 10项研究亮相ESMO 机构看好其海外拓展加速
智通财经· 2025-10-21 15:09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4.81%至96.95港元,成交额达7.06亿港元 [1] 重要学术会议亮相 - 公司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展示10项研究,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III期研究数据在主席论坛公布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 - 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中国III期临床研究数据将以“最新突破性口头报告”形式在2025年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发布 [1]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 - 维迪西妥单抗海外一线尿路上皮癌III期研究稳步推进,二线尿路上皮癌适应症有望于2026年初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1] - RC148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海外I/II期临床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1] - 泰它西普重症肌无力全球III期研究入组顺利,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望成为下一个重点开发适应症 [1] 机构观点 - 密集的数据读出印证公司管线具备全球竞争力,并有望推动其海外拓展加速 [1]
港股异动 | 荣昌生物(09995)涨近5% 10项研究亮相ESMO 机构看好其海外拓展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5:09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4.81%,报96.95港元,成交额达7.06亿港元 [1] 重要学术会议动态 - 公司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展示10项研究,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尿路上皮癌的III期研究数据在主席论坛公布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 - 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中国III期临床研究数据将以最新突破性口头报告形式在2025年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上发布 [1] 产品管线进展与竞争力 - 维迪西妥单抗海外一线尿路上皮癌III期研究稳步推进,二线尿路上皮癌适应症预计2026年初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1] - RC148获得CDE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海外I/II期临床获美国FDA批准,显示出海潜力 [1] - 泰它西普重症肌无力全球III期入组顺利,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有望成为下一个重点适应症 [1]
荣昌生物涨2.05%,成交额3.5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82.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1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96.44元/股,成交额3.51亿元,换手率2.28%,总市值543.5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882.32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合计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220.29%,近60日上涨32.38%,但近20日回调下跌8.57% [1] - 今年以来4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6月26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1.37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98亿元,同比增长48.02%,归母净利润为-4.50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2.40%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商品(99.46%)、出售材料(0.38%)和租赁服务(0.16%)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生物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概念板块包括年度强势、基金重仓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29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90.69%,人均流通股减少47.56%至12595股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家新进机构,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35.26万股)、万家优选基金(持股592.45万股)等 [4] - 部分机构持仓出现变动,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减持79.51万股,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减持21.74万股 [4] -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4]
生物制品板块10月20日涨0.14%,我武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0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2023年10月20日,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上涨0.14%,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上涨0.63%)和深证成指(上涨0.98%)[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2.3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085.95万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2.7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我武生物(300357)领涨板块,单日涨幅达10.07%,收盘价为32.90元,成交量为22.82万手,成交额为7.37亿元[1] - 欧林生物(6168889)涨幅为4.58%,收盘价23.96元,成交额1.86亿元[1] - 康辰药业(603590)上涨4.00%,收盘价51.19元,成交额3.08亿元[1] 领跌个股表现 - 诺唯赞(688105)跌幅最大,下跌3.56%,收盘价21.96元,成交额8492.20万元[2] - 三元基因(920344)下跌2.98%,收盘价25.40元[2] - 荣昌生物(688331)下跌2.96%,收盘价94.50元,成交额5.53亿元,为领跌股中成交额最高[2] 个股资金流向 - 华兰生物(002007)获得主力资金最大净流入,达4216.39万元,主力净占比13.34%[3] - 我武生物(300357)主力资金净流入2319.20万元,但游资净流出1727.11万元[3] - 长春高新(000661)主力资金净流入1624.17万元,同时游资净流入2567.79万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出4191.97万元[3] - 诺唯赞(688105)尽管股价下跌,但仍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95.90万元,且游资净流入1753.46万元,但散户资金大幅净流出2549.36万元,净占比达-30.02%[3]
Vor Bio Announces Late-Breaking Oral Presentation of China Phase 3 IgA Nephropathy Clinical Study at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s Kidney Week 2025
Globenewswire· 2025-10-17 20:00
核心观点 - 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Vor Bio的合作方荣昌生物在中国开展的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三期临床试验A阶段数据将在美国肾脏病学会2025年肾脏周上作为最新突破性口头报告进行展示 [1] - 该研究此前公布的顶线结果显示,泰它西普达到了减少蛋白尿的主要终点,在39周时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较安慰剂组降低55% [2] - 荣昌生物已向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泰它西普治疗IgA肾病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若获批将成为该药物在中国的第五个适应症 [3] 临床试验数据 - 泰它西普在治疗IgA肾病的三期研究中达到主要终点,39周时24小时尿蛋白肌酐比值较安慰剂组降低55%,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 泰它西普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特征 [2] - 研究A部分的完整结果将在2025年11月5日至9日于美国休斯顿举行的美国肾脏病学会肾脏周上公布 [1][2] 药物研发进展 - 泰它西普是一种新型双靶点融合蛋白,通过选择性抑制B细胞和浆细胞存活所必需的两种细胞因子BLyS和APRIL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5] - 该药物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6] - 针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全球三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美国、欧洲、南美洲和亚太地区进行,以支持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潜在获批 [6] 疾病背景 -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 [7] - 高达40%的患者在诊断后20年内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凸显了对有效疗法的显著未满足需求 [7] - 当前治疗方法主要延缓疾病进展,但无法解决潜在的免疫病理学问题 [7] - 科学共识认为半乳糖缺陷型IgA1的过度生产是IgA肾病的核心驱动因素,而BLyS和APRIL这两种细胞因子促进了其生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