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688331)
icon
搜索文档
荣昌生物(09995.HK)拟10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三季度业绩
格隆汇· 2025-10-17 16:42
公司财务日程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30日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9个月的未经审计第三季度业绩 [1] - 会议议程包括批准上述业绩的刊发事宜 [1]
荣昌生物(09995) - 董事会召开日期
2025-10-17 16:31
会议安排 - 荣昌生物制药董事会2025年10月30日开会[3] - 会议将考虑批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及刊发[3]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10月17日[3]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有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董[3]
Vor Bio Announces Publication of China Phase 3 Study of Telitacicept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Globenewswire· 2025-10-16 20:00
核心观点 - 一项在中国进行的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3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治疗组患者应答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数据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 - 公司高管及行业专家认为,该疗法通过双重抑制BAFF和APRIL,验证了其作为疾病修饰疗法的潜力,可能重新定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标准[1][2] 临床试验结果 - **主要终点**:第52周时,泰它西普组有67.1%的患者达到改良SLE应答指数4,安慰剂组为3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 **应答速度**:泰它西普组患者在第四周就显示出比安慰剂组更高的改良SRI-4应答率,且差异持续至第52周[2] - **疾病活动度**:第52周时,泰它西普组有70.1%的患者SELENA-SLEDAI评分较基线下降≥4分,安慰剂组为40.5%,泰它西普组平均评分变化为-4.95,安慰剂组为-1.0[4] - **医生总体评估**:泰它西普组观察到更大的降幅[4] - **疾病发作时间**:泰它西普组中位至发作时间为198天,安慰剂组为115天[4] - **激素减量**:在第44-52周期间,泰它西普组有44.9%的患者糖皮质激素剂量≤7.5mg/天或较基线减少≥25%,安慰剂组为34.7%[4] - **肾脏受累**:在基线有蛋白尿的患者中,泰它西普组有71.8%实现有临床意义的减少,安慰剂组为55.1%[4] 安全性数据 - 安全性特征与既往研究一致,最常见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反应和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3] - 泰它西普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3] 药物机制与开发状态 - 泰它西普是一种新型重组融合蛋白,通过选择性抑制B细胞存活关键细胞因子BAFF和APRIL,减少自身反应性B细胞和自身抗体产生[6] - 该药物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全身型重症肌无力[7] - 一项针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全球3期临床试验正在美国、欧洲、南美和亚太地区进行,以支持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潜在获批[7] 公司信息 - Vor 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改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目前正快速推进泰它西普的3期临床开发和潜在商业化[8]
生物制品板块10月16日涨0.13%,三生国健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75.8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6 16:20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6日生物制品板块整体上涨0.13%,表现略强于上证指数(上涨0.1%),但弱于深证成指(下跌0.25%)[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三生国健以13.02%的涨幅领涨,而安科生物以2.48%的跌幅领跌[1][2] - 从资金流向看,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75.82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4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亿元,显示游资是当日板块的主要推动力[2] 领涨个股分析 - 三生国健收盘价59.90元,大幅上涨13.02%,成交量为17.74万手,成交额高达10.63亿元,是板块中成交最活跃的个股[1] - 该股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750.8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35%,但游资资金净流出6696.78万元[3] - 诺思兰德上涨4.09%,收盘价25.46元,成交额1.25亿元;荣昌生物上涨3.28%,收盘价99.20元,成交额6.84亿元[1] 资金流向突出的个股 - 君实生物虽然股价仅上涨1.17%,但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179.36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4.09%,是板块中主力资金青睐度最高的个股[1][3] - 西藏药业股价上涨1.97%,成交额4.37亿元,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093.5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7.08%[1][3] - 赛升药业股价上涨1.95%,成交额4.22亿元,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782.88万元,主力净占比为6.60%[1][3]
资金持续买入,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涨3.5%,ESMO会议临近,机构看好创新药5-10年的产业趋势
格隆汇· 2025-10-16 15:53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创新药板块领涨,康方生物和三生制药股价涨幅超过8%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上涨3.5% [1] - 恒生创新药ETF近20日资金净流入8.49亿元,最新规模达29.61亿元 [1] 指数构成与特性 - 恒生创新药ETF是市场唯一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ETF [1] - 该指数最新编制方案中剔除CXO,成为首批纯度100%的创新药指数,更精准反映中国创新药企整体表现 [1] 行业催化剂与前景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召开,常规摘要10月13日发布,最新突破摘要于演讲当日公布 [1] - 关注入围ESMO的国产创新药公司,包括康方生物、科伦博泰、恒瑞医药、荣昌生物、君实生物、劲方医药等 [1] - 期待新技术平台如双抗和ADC方向的新数据读出 [1] - 华福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正在“量变引起质变”,看好5-10年的产业趋势 [1] - 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创新药崛起 [1]
荣昌生物现涨超5%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III期临床研究成果于NEJM发表
新浪财经· 2025-10-16 11:10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早盘股价上涨5.10%至95.90港元 [1] - 成交额为2.87亿港元 [1]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国Ⅲ期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多器官并导致不可逆损伤 [1] - 超过半数患者在确诊后2-6年内会出现器官损伤 [1]
科创创新药板块连续反弹,三生国健20CM涨停,获超800万美元分红款!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涨超2%,机构:创新药仍是未来的投资主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1:08
科创创新药ETF市场表现 - 10月16日,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589120)盘中大涨3.31%,随后涨幅维持在2%以上 [1] - 资金连续2日净流入,近5日累计净流入超4000万元 [1]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上涨,三生国健20%涨停,赛分科技上涨11.89%,益方生物上涨8.61%,泽璟制药涨超6%,百利天恒涨超5%,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等涨超3% [3] 创新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活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License-out交易共计72笔,已超过2024年全年交易数量的一半 [5] - 交易总金额较2024年全年高出16%,其中单笔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达16笔 [5] - 机构指出每年四季度BD(业务发展)交易占比约占全年40% [6] 行业基本面与驱动因素 - 中国创新药企研发实力跃升,2024年中国药企有704款原研创新药首次进入临床I期,超过美国药企位居全球第一 [8] - 中国创新药企业2018年以来整体营收保持稳定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约三分之一企业将实现盈利,2026年七成企业实现盈亏平衡,2027年绝大部分企业转为盈利 [8] - 医保政策鼓励创新,2022年至2024年,医保基金对创新药的支出分别为500亿元、900亿元和1200亿元 [9] - 2030年之前全球制药业将迎来总规模达2360亿美元的专利悬崖,有190款药物失去专利保护,其中69款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 [10] 机构观点与行业展望 - 创新药板块仍以交易BD预期为主,BD重新落地是刺激板块修复的关键 [6] - 随着更多BD落地,市场对创新药出海的信心会逐步恢复,只有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管线才能胜出 [6] - 欧美跨国制药公司不断通过并购等方式丰富研发管线是长期趋势,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快速走向世界舞台,在很多细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6] - 创新药板块预计将延续收入高增长趋势,并不断减亏扭亏 [6]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数据优异,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1:02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临床数据 - 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国III期数据于10月15日公布,160mg剂量组相比安慰剂在疾病活动度评分(ESSDAI)和患者症状评分(ESSPRI)上均展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和临床改善 [1][3] - 关键指标ESSDAI改善≥3分的患者比例,泰它西普组达到71.8%,远超安慰剂组的19.3% [3] - 与海外竞品(如诺华ianalumab、强生尼卡利单抗)早期数据相比,泰它西普在改善患者主观症状等方面展现出优势,有望拓展继系统性红斑狼疮后的又一个重要自免适应症 [3] 中国创新药行业核心优势 - 国内创新药研发实现从"me-too"到"me-better"再到"first-in-class"的进阶,通过聚焦血液瘤、实体瘤耐药性难题等形成差异化布局和独特技术突破口 [4] - 在同类靶点药物研发中,国内成本约为国际水平的1/3,优势源于庞大的临床资源人口基数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工程师红利",形成"高效+低成本"组合 [4] - 国内头部药企已具备按照ICH标准开展临床试验的能力,其临床数据可直接用于国际药品注册,大幅降低了出海门槛 [5] - 中国创新药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部分领域甚至达成"领跑",在个别药物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中药效已优于国际大型药企的同类药物 [5] 创新药ETF市场表现与展望 - 受荣昌生物等消息面提振,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2%,截至写稿时年内涨幅超57% [1] - 创新药板块波动主要源于市场风格切换和资金短期流动,后市仍以交易BD预期为主,每年四季度BD占比约占全年40% [6] -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紧密跟踪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港股通等优质创新药企,全线覆盖创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各环节 [6]
荣昌生物涨超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10:38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09995 HK)股价上涨5.7%至96.45港元 [2] - 成交金额达到2.05亿港元 [2]
港股异动 | 荣昌生物(09995)涨超5% 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III期临床研究成果于NEJM发表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0:26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股价上涨5.7%至96.45港元,成交额达2.05亿港元 [1] 临床研究成果 - 泰它西普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国Ⅲ期临床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1] - 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泰它西普组67.1%的患者实现疾病活动度显著改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32.7% [1] - BLyS/APRIL双靶生物制剂被证实为变革性B细胞疗法,凸显其在治疗领域的优势 [1] 疾病背景与市场定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可导致多器官不可逆损伤,超过半数患者在确诊后2-6年内出现器官损伤 [1] - 尽管现有多种治疗手段,许多患者仍面临疾病活动困扰,市场对新疗法存在迫切需求 [1] - 泰它西普适应症于2021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并于同年底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是全球首个用于治疗该病的双靶生物新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