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电气(688776)

搜索文档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2024年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杨建强)
2025-04-24 22:28
会议与议案 - 报告期内召开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2次[4] - 2024年杨建强参加审计委员会4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次[5] - 2024年4月15日杨建强召集审计委员会,确认2023年度审计费用及续聘2024年度审计机构[16] 人事变动 - 2024年1月3日和9月18日变更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19] 财务相关 - 拟续聘中汇为2024年度财务报告和内控审计机构[17] - 报告期内未聘任或解聘财务负责人[18] 政策与计划 - 2024年对董事、高管薪酬方案及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审核[20]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并提供意见[21]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2024年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冯开明)
2025-04-24 22:28
会议情况 - 2024年召开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2次[3] - 2024年独立董事冯开明参加提名委员会3次、审计委员会4次[5] - 2024年冯开明参与公司业绩说明会3次[7] 决策事项 - 2024年4月15日续聘中汇为审计机构[13] - 2024年审核董事、高管薪酬方案,认为符合现状[16] 激励计划 - 2024年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7]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继续履职,加强沟通与学习[20]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2024年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李中华)
2025-04-24 22:28
公司治理 - 2024年独立董事出席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2次,无缺席和委托出席[3][4] - 提名委员会全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高管变更和规则修订议案[5]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6项议案支持薪酬激励[6] - 战略发展委员会参与召开1次会议,提战略建议[7] 审计与合规 - 2024年4月、5月审议通过续聘中汇为年度审计机构[15] -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正常,无重大调整或收购重组[11] 激励与薪酬 - 认为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助于吸引人才[18] - 认为2024年董事、高管薪酬方案符合现状[18] 未来展望 - 2025年继续履行职责,加强沟通督促规范运作[20] - 2025年加强学习,为决策和风控提建议[20]
国光电气:2024年报净利润0.47亿 同比下降47.78%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22:1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0 43元 较2023年0 83元下降48 19% 较2022年1 53元显著下滑 [1] - 每股净资产2024年为17 06元 较2023年16 95元微增0 65% 但较2022年22 53元明显下降 [1] - 营业收入2024年为5 37亿元 较2023年7 45亿元下降27 92% 较2022年9 11亿元持续下滑 [1] - 净利润2024年为0 47亿元 较2023年0 9亿元下降47 78% 较2022年1 66亿元大幅减少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2 54% 较2023年5 05%下降49 7% 较2022年9 86%显著恶化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7839 8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72 33% 较上期减少256 69万股 [1] - 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持股5504 52万股 占比50 79% 持股未变动 [2] - 河南国之光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1016 08万股 占比9 37% 持股未变动 [2] -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减持101 01万股至223 04万股 占比降至2 0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1 36万股至92 64万股 占比0 85% [2] - 郭三凤新进前十大股东 持股76 09万股 占比0 70% [2]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未提出分红送配方案 采取不分配不转增政策 [2]
国光电气(688776)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杨建强)
2025-04-24 22:11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 无直接或间接持股1%以上或为前十股东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情况[2] - 不在持股5%以上或前五股东单位任职及其直系亲属[2] - 最近12个月无影响独立性情形[3] - 最近36个月无证监会处罚、刑事处罚、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3]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三家,连续任职不超六年[4] - 会计专业人士需有三类资格之一及5年以上全职经验[4] 任职流程与后续处理 - 通过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4] - 核实并确认任职资格符合要求[4] - 任职后不符资格将辞去职务[6]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2024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4-24 22:1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未发现财务及非财务报告重大、重要缺陷[18]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将按要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18] 数据相关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4][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收合计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之比均为100%[8] 内控标准 -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按资产总额、营收错报金额划分等级[14] -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按资产总额损失划分等级[15] -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与以前年度一致[13]
国光电气(688776)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22:10
报告期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4,952,504.5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0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7,707.4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2.65%[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1,915,424.1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9.03%[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92.59%[4]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合计6,248,531.0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9.15%[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418,731,003.2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21%[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851,669,322.89元,较上年度末增加0.15%[5]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3,443.40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78,549.50元,其他营业外收支1,972.15元,所得税影响额57,078.25元[6][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531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0人[10] - 前十名股东中,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045,218股,持股比例50.79%[10]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新余环亚诺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5,045,218股[11] 特定时间点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381,244,591.12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56,389,364.80元有所减少[14] - 2025年3月31日应收票据为58,541,907.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3,956,196.33元减少[14]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793,730,959.8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43,896,659.53元增加[14]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2,039,461,051.19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85,128,531.69元减少[14]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79,269,952.0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63,119,601.54元增加[15]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418,731,003.2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448,248,133.23元减少[1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452,876,949.7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85,143,916.22元减少[15]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567,061,680.38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99,424,816.12元减少[16]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4,952,504.54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59,182,380.85元减少[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96,466,171.41元,2024年为121,261,078.54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117,707.41元,2024年为28,796,524.70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2024年为0.27元/股[20]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92,180,123.48元,2024年为160,763,925.47元[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3,630,500.55元,2024年为162,506,293.42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15,545,924.72元,2024年为130,757,766.87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915,424.17元,2024年为31,748,526.55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00,000.00元,2024年为500.00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35,883,259.97元,2024年为24,749,356.00元[23]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5,144,309.15元,2024年为6,999,304.29元[24]
国光电气(688776)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22: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47,051,002.96元[5] - 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536,675,857.30元,同比下降28.01%[37] - 营业利润为51,633,773.30元,同比下降46.72%[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051,002.96元,同比下降47.93%[37]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5.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93%[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8,249,735.67元,同比下降8,350,723.82元[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748,526.55元,同比下降53,584,846.04元[32] -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53,667.59万元,同比下降28.01%[1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5.10万元,同比下降47.93%[19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4,489.93万元,同比下降45.80%[197] - 营业收入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1%[199] - 营业成本为3.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48%[19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6.79%[19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0亿元人民币[199]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0,050,932.52元,占年度净利润的42.62%[6] - 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476,078,347.21元[5] - 公司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及送红股[5][6]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5元(含税)[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7] 研发投入与专利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2%,同比增加1.58个百分点[28] - 研发投入金额为36,621,562.4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1.58个百分点[38]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27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38] - 公司报告期内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累计获得国内专利授权127项[143][144]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12项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技术,如宽带大功率行波管设计技术、热氦检漏技术等[141][142]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75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144]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年度为36,621,562.41元,上年度为39,093,243.69元,同比下降6.32%[14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2%,较上年度的5.24%增加1.58个百分点[148] - 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21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2.83%[160] - 公司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247.97万元,平均薪酬为15.25万元[160] 业务线表现 - 公司配套1.35kW霍尔推力器空心阴极工作寿命突破28000小时,开关次数达15000次[51] - 公司磁控管产品频率覆盖S波段至Ka波段,脉冲功率达MW级,型号百余个[45] - 公司行波管产品频率覆盖L波段至Ka波段,型号数十个[44] - 公司微波天线开关类产品频率覆盖S波段至Ka波段,最大承受功率超MW级,品种百余项[47] - 公司霍尔电推进器核心部件放电电流覆盖0.5A~100A,可配套0.05~50kW推力器[51] - 公司触发管工作电压范围1kV至12kV,工作电流达50kA[56] - 公司微波固态器件产品频率覆盖40GHz及以下所有频段[58][61][62] - 公司激光抽运铯束管在线宽、信噪比等性能达国内领先水平[53] - 公司完成全球首台ITER包层部件大型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灵敏度及本底漏率优于ITER要求[86] - 公司研发的2个型号全金属气体循环泵进入小批量销售阶段[94] - 全金属抽空增压泵采用磁力驱动主轴,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94] - 公司成功研制DN40等多款耐辐照小型阀门并实现批量供货,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内空白[95] 地区与市场表现 - 2022年全球卫星电推进市场价值约5.4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7.80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10%[51] - 使用电推进系统的GEO卫星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20%增长至近年超过40%[48] - 2023年中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新开工5台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保持世界第一[138] - 2023年中国核电发电量达到4333.71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138] - 2023年中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较上年增长272亿元,增长额创近五年最高水平[138] - 欧美日发达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约占GDP的3-4%,而中国仅占0.4%左右[138][139] - 全球聚变行业私营公司数量从2021年的23家增至2023年的43家,行业信心持续增长[118] -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一,核电行业市场需求提速[121] 管理层讨论与指引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国际ITER总部技术要求更改及国家磁约束可控核聚变项目节点延期影响[199] - 营业成本下降主要系本期收入下降所致[2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上升主要系期初应收账款收回及商品采购支出减少[200] - 公司正在积极获取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相关产品正在研制中[121] - 公司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主要客户销售占比较大[176] - 公司存在核心技术泄密与技术人员流失风险,部分技术未受专利法保护[173] - 公司技术面临升级替代风险,需同步满足装备更新需求[174] - 研发周期长且投入大,存在研发失败和成果转化风险[175] - 公司存在4项技改专项拨款形成的长期负债,金额为106,210,000元[185] - 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为24,162.69万元,存在跌价风险[189] - 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税收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业绩[190] - 军品暂定价格与审定价格差异可能导致收入波动[194] - 公司第一大客户采购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合作,导致业绩不确定性[178] - 综合毛利率受产品结构、竞争压力等因素影响存在波动风险[179]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较高,存在坏账风险[186]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 -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拥有超过60年的微波器件研制生产经验,产品服务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33] - 公司在电真空器件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包括连续波行波管、磁控管等核心产品[133] - 核工业设备领域国内参与者极少,公司产品属于业内独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133]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包括行波管、磁控管等[142] - 公司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与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等成立合资公司"先觉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165] - 公司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通信等领域,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军工企业[167]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审计委员会监督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履职情况报告
2025-04-24 22:09
人员数据 - 2024年末合伙人116人,注册会计师694人,签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的289人[1] 业绩数据 - 2024年度收入总额101,434万元,审计业务收入89,948万元,证券业务收入45,625万元[1] - 2023年年报上市公司审计客户180家,收费15,494万元,同行业15家[1][2] 风险情况 - 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3亿元[2] - 近三年事务所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1次等[2] - 42名从业人员近三年受刑事处罚0次、行政处罚1次等[2] 会议事项 - 2024年4月15日审议通过续聘议案[2][3] - 2024年12月18日召开审前沟通会[4] - 2025年3月3日审计委员与注会沟通[4] - 2025年4月24日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年报等议案[4]
国光电气(688776) -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冯开明)
2025-04-24 22:09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 需具备五年以上法律、经济等相关工作经验[1]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未超三家[4] - 在公司连续任职未超六年[4] 独立性限制 - 持股1%以上或前十股东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不具独立性[2] - 持股5%以上股东单位或前五股东单位任职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不具独立性[2] - 最近12个月内有影响独立性情形人员不具独立性[3] 不良记录限制 - 最近36个月受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刑事处罚有不良记录[3] - 最近36个月受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有不良记录[3] 其他 - 已通过公司第八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4] - 承诺任职后不符资格将辞去职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