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电气(688776)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掘金”热持续,产业链初具雏形 商业化之路还要走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7 21:54
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大涨 - 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5月26日逆势大涨,5月27日热度不减,板块炒作与核能商业化加速有关 [1] - 可控核聚变一旦实现将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1升海水提取的氘聚变释放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全球海水氘储量可供人类使用上百亿年 [1] 技术路径与产业链现状 - 全球聚变研究主要采用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两种路径,磁约束聚变因技术成熟度高被视为最有效途径,代表性项目包括ITER和国际点火装置(NIF) [1] - 国内可控核聚变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上游为原材料企业(西部超导、上海超导、安泰科技等),中游为设备厂商(国光电气、安泰科技等),下游为应用厂商(中国核能电力、中广核)和科研院所 [2][3] 关键企业动态 - 西部超导是国内唯一承担ITER项目超导线材生产的企业,2024年建成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已为CRAFT项目交付产品并开始为BEST项目批量供货 [3] - 国光电气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ITER项目关键部件 [3] - 东方钽业实现高纯铌箔在核电领域应用的国内零突破,但2024年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不大 [4] 商业化进程展望 - 业内普遍判断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将在2030年前后到来,FIA报告显示26/37家公司预计2035年前实现首台机组并网供电,19/35家公司认为2035年前可满足商业化运行条件 [5] - 合肥BEST项目2027年完工,目标成为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并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5] - 聚变新能(安徽)完成A轮融资后注册资本增至145亿元,专注于核聚变商业化转化 [6] 技术挑战 - 商业化需满足劳森判据(等离子体三乘积高于临界值)和聚变增益Q>1(输出能量大于输入能量) [6] - EAST装置2024年1月实现亿度千秒运行,但未提及聚变增益,长期稳态燃烧仍需突破 [6]
国光电气(688776):混合堆链主企业 深度受益于可控核聚变加速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5-27 16:3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37亿元(-28.01%),归母净利润0.47亿元(-47.93%)[1] - 25Q1营收1.05亿元(同比-34.07%,环比+27.45%),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92.65%,环比-43.74%)[1] - 全年销售毛利率33.20%(+3.19pcts),净利率8.77%(-3.35pcts),期间费用率17.79%(+4.44pcts)[1] - 销售费用率3.06%(+0.74pct),管理费用率10.80%(+2.71pct),研发费用率6.82%(+1.58pct)[1] 微波器件业务 - 2024年微波器件业务毛利率下降1.51%,营业收入减少5.3%[2] - 25Q1归母净利润仅212万元(同比-92.65%)[2] - 订单延迟交付因客户试验论证延期,固态功率放大器等产品价格下降[2] - 新产品量产、卫星需求增长及高毛利国际业务将推动业务恢复[2] 核工业业务 - 2024年核工业设备收入同比减少45.43%,毛利率增加4.4%[3] - ITER项目技术变更导致合同延迟,国内项目如HL-3、Z箍缩混合堆订单滞后[3] - 已为EAST、HL系列装置配套关键部件,参与BEST等项目研发[3] - BEST项目启动和先觉聚能科技成立预示订单将改善[3] 战略布局 - 联合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成立先觉聚能科技(持股7.5%)[4] - 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实验室聚焦固态微波器件技术迭代[4] - 拓展霍尔电推力器核心部件、弹炮应用等新业务[4] - 推进核电资质认证和特殊气体制备系统市场份额[4][5] 股权激励 - 2024年授予1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92%),行权价39.76元/股[6] - 首次授予90.5万股,激励对象63人(占员工总数6.47%)[6] - 业绩考核目标: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达1.6/2.3/3.2亿元[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32/1.94/2.71亿元[7] - 对应EPS为1.22/1.79/2.50元[7] - 对应PE为92.56/63.12/45.12倍[7]
核电、可控核聚变概念持续拉升,中核科技直线涨停,港股中核国际一度涨180%
快讯· 2025-05-26 14:39
核电及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 - 核电及可控核聚变相关概念股持续拉升,中核科技直线涨停,哈焊华通、大西洋、保变电气、尚纬股份、中广核技、融发核电、哈空调等十余股封板 [1] - 国光电气、久盛电气、中洲特材等涨超10% [1] - 港股中核国际一度涨180% [1] 行业市场动态 - 核电及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表现强劲,多只个股涨停或大幅上涨 [1] - 市场资金集中涌入核电及可控核聚变相关标的,推动板块整体走强 [1]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关于选举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监事会主席及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5-05-23 20:16
公司治理 - 2025年5月23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第九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任期三年[1] - 同日,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亚为董事长,吴常念为副董事长[1] - 同日,第九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曾琛为监事会主席[5] 人员聘任 - 同日,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聘任李泞为总经理等[6][7] 人员持股 - 董事会秘书王尚博直接持有公司0.04%股份[13]
国光电气(688776)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关于成都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
2025-05-23 20:15
会议时间 - 2025年4月24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7] - 2025年4月30日公告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7] - 2025年5月23日14:00现场会议召开,网络投票时间为9:15 - 15:00[8] 参会情况 - 现场出席股东及授权代表4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68,535,779股,占比63.2346%[9] - 网络投票股东91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2,517,684股,占比2.3229%[9] 议案表决 - 《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等5项议案同意股数71,053,463股,占比100%[12][13][15][16][17] - 《关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的议案》同意股数70,733,677股,占比99.5499%,反对股数319,786股,占比0.4501%[18] - 《关于公司监事薪酬方案的议案》71,046,508股同意,占比99.9902%;6,955股反对,占比0.0098%[19] - 《关于确认2024年度审计费用及续聘公司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议案》71,053,463股同意,占比100%[19] 人员选举 - 《选举张亚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70,996,161股同意,占比99.9193%[21] - 《选举吴常念女士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70,996,741股同意,占比99.9201%[22] - 《选举李泞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70,996,141股同意,占比99.9193%[23] - 《选举蒋世杰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70,996,743股同意,占比99.9201%[24] - 《选举李中华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70,996,143股同意,占比99.9193%[25] - 《选举冯开明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70,996,142股同意,占比99.9193%[26] - 《选举杨建强先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70,996,141股同意,占比99.9193%[27] - 《选举刘冬梅女士为公司第九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70,996,146股同意,占比99.9193%[28]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23 20:15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95人,所持表决权71,053,463,占比65.5575%[3] - 公司7名董事、3名监事全部出席,董事会秘书出席,其他高管列席[5] 议案表决结果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6项非累积投票议案同意比例100.0000%[6][7][8][9]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议案同意比例99.5499%[7] - 公司监事薪酬方案议案同意比例99.9902%[9]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议案同意比例100.000%[14] - 确认2024年度审计费用及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同意比例100.000%[14] 人员选举情况 - 张亚等4人当选第九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得票率超99.9193%[10] - 李中华等3人当选第九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得票率99.9193%[11][12] - 刘冬梅和颜文生当选第九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得票率99.9193%[13] - 张亚等8人再次当选董事会成员,得票率超99.2280%[14][15]
国光电气(688776) - 国光电气第九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23 20:15
监事会会议 - 公司第九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5月23日现场召开[2] - 应参加表决监事3人,实际参加3人,由曾琛主持[2] 选举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选举第九届监事会主席议案[3] - 选举曾琛为监事会主席,任期至届满[3] - 表决结果:同意3票,无反对、弃权、回避[3]
国光电气:5月16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中信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22 18:38
公司业务与订单情况 - ITER项目采用来料加工模式,材料成本由委托方承担,材料更换导致采购订单签订交付延迟 [2] - 整体订单量维持稳定,正在拓展霍尔电推力器核心部件、弹炮应用等新产品 [2] - 核工业领域加强与国际国内项目跟进力度,包括ITER、BEST、HL-3、Z箍缩混合堆等项目,推进核聚变部件设备研发和核电资格认证 [2] - 已成功为EST、HL系列等国内核聚变科学装置配套关键专用部件与设备 [3] - 电推核心部件产品已与国内众多知名电推总体单位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6] 核工业领域竞争与展望 - 聚变实验堆设计和控制效率提升,成本与建设周期降低,加快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落地预期 [2] - 核工业领域准入门槛较高,公司凭借60多年真空技术积累和项目跟进经验,逐步拓展至核工业领域 [2] - 正在积极推进民核(核电)领域相关认证,未来将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拓展市场份额 [4] 财务表现与股东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6亿元,同比增长36%,主要因应收账款回收和商品采购支出减少 [7] - 2024年营业收入下滑受行业宏观环境变化、ITER技术更改要求、国家磁约束可控核聚变项目节点延期影响 [8]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34.07%,归母净利润211.77万元,同比下降92.65% [8] - 两位股东减持,其中国之光已减持1,625,751股(占总股本1.5%),天翊创投减持计划未完成 [5] 机构预测与市场表现 -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23亿元,2027年2.09亿元 [10] - 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17亿元,2027年1.65亿元 [10] - 东方财富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1.58亿元,2026年2.12亿元 [10]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1141.74万元,融券净流入41.8万元 [10]
343只科创板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2:30
市场表现 - 5月22日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上涨0.32%,成分股三生国健涨停,希荻微上涨14.10%,江苏北人上涨8.48%,科捷智能上涨7.27%,国光电气上涨6.68% [1]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0.32%,最新价报0.94元 [1] 流动性分析 - 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2.37%,成交6515.67万元 [1] - 近1月日均成交1.75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连续两日获资金净流入374.74万元,近19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39亿元 [1] 融资融券数据 - 科创板融资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79亿元,融券余额增加891.53万元 [1] - 343股融资余额环比增加,123股融券余额环比增加 [1] - 科创板两融余额合计1527.37亿元,连续3个交易日增加,其中融资余额1521.90亿元,融券余额5.47亿元 [1] 产品定位 - 科创综指ETF华夏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聚焦硬科技领域 [2] - 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机械行业研究:可控核聚变专题:“十五五”资本开支加速,“人造太阳”渐行渐近
国金证券· 2025-05-20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可控核聚变性能优异、Q值提升、产业化资本加速,是未来发电能源优选;2025年技术突破与招标加速,“十五五”期间进入密集资本开支期;产业链核心价值量在中游设备,磁体环节最大;看好“十五五”期间资本开支加速释放周期,建议关注相关设备公司投资机会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可控核聚变——人类的终极能源 - 核聚变具有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等优点,能量源于聚变质量亏损,通过约束氢核实现反应 [13][14] - Q值与聚变三重积显著增加,Q值决定商业化进程,目前Q值不断提升,使商业化可控核聚变成为可能 [16][20] - 磁约束方案安全经济,占62%核聚变装置市场份额,托卡马克装置占比48%,有望成为主流方案 [22][27] - 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里程碑事件频发,投资额持续增高,2024年行业累计融资金额超71亿美元,多数公司预计2031 - 2035年实现商业化 [28][31][33] 二、技术突破+招标加速,“十五五”期间产业进入实验堆批量建设阶段 - 行业处于实验堆建设阶段,国内由中科院、中核集团主导,“十五五”期间多数实验堆项目预计实现,单个投资几十亿,资本开支上行趋势明确 [36][38] - 高温超导材料突破提升磁场强度和Q值,2025年能量奇点公司经天磁体产生21.7特斯拉磁场;EAST项目实现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助力商业化落地 [45][49] - BEST项目提前启动总装,有望2027年实现“人造太阳”点火;中科院合肥等离子体研究所进入密集招标期,招标金额多为几千万级,印证板块景气度 [51][57] 三、产业链核心价值量在中游设备,磁体环节价值量最高 - 核聚变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中游设备和下游核电应用,中游设备处于资本开支密集阶段,包括磁体、偏滤器等,上游磁材壁垒较高 [60] - 以FIRE项目为例,反应堆成本近12亿美元;ITER反应堆中磁体价值量占比28%,为最大环节 [63][66] 四、投资建议 - 合锻智能是色选机和液压机供应商,收入增长,与聚变新能签约承接BEST项目真空室等部件制造任务 [69][74] - 联创光电布局多业务板块,25Q1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是高温超导磁体稀缺标的,有望受益行业趋势 [76][82] - 国光电气负责偏滤器、第一壁等生产,营收和利润承压,但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行业发展,核工业设备营收占比上升,研发投入增加 [83][88][91] - 精达股份参股上海超导18.3%,上海超导产品性能优异,有望承担核聚变反应堆核心上游角色 [99] - 永鼎股份营收增长,新增超导及铜导体业务占比超10%,签订超导带材合同,为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做准备 [102][110] - 兰石重装25Q1收入高增长但盈利能力承压,交付CFETR热交换器,核能领域订单增长,业绩贡献有望加大 [113][118] - 王子新材25Q1营收和利润双增长,控股子公司宁波新容实现核聚变磁体电源系统电容订单交付,预计迎来高增长 [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