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688777)

搜索文档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4-12-22 17:40
募集资金情况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4913万股,发行价35.73元/股,募资总额175541.49万元,净额163732.61万元[3] - 2023年发行GDR 2095.80万份,对应4191.60万股A股,每份发行价26.94美元,募资总额56460.85万美元,净额55896.2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834603871.75元[5] 资金使用计划 - 首次公开发行募资拟投入7个项目,投资总额160660.96万元[7][8] - GDR募资净额40%用于全球研发计划及5T技术,30%用于全球营销网络等,3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等[8] 现金管理 - 公司拟用不超5000万元IPO募资和不超3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GDR募资现金管理,期限12个月[2][9] - 现金管理产品为短期、安全、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或存款类产品[9] - 现金管理收益优先补足募投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到期归还专户[11] 监督管理 - 公司按规定对购买理财产品决策、管理、监督并披露情况[14] - 财务人员分析跟踪理财产品投向,不利时采取保全措施[14] - 内部审计部门对授权理财审计监督,独立董事、监事会有权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14] 各方意见 - 监事会同意公司使用相应额度IPO和GDR募资现金管理[15] - 保荐机构认为现金管理计划履行必要程序,符合规定,无异议[16][17]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暨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2024-12-22 17:40
公司治理 - 2024年12月21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1] - 公司副总裁人数由10名调整至11名[4] 业务变更 - 拟新增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制造经营范围[1] - 变更经营范围暨修订《公司章程》需股东大会审议[1] - 提请授权办理工商登记变更,以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为准[6]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2024-12-22 17:40
证券代码:688777 证券简称:中控技术 公告编号:2024-077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详见附件。 特此公告。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 年 12 月 23 日 1 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21 日召开了第 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根据 《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 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以及《中控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经公司总裁提名并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叶敬岳先 生为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海外业务,上述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自公司 2025 年第一 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章程》之日起至第六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本议案在提交董事会审议前,上述人员已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第 三次会议资格审 ...
中控技术:中标部署DCS刷新规模高度,“1+4”AiPlant新产品场景落地
东吴证券· 2024-12-16 19: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控技术成功中标荣盛新材料(舟山)有限公司金塘新材料项目全厂控制系统框架项目,并在中控科技园举办开工会,刷新了流程企业控制系统应用规模的新高度 [2] - 项目部署了中控技术最新推出的通用控制系统 UCS 产品 Nyx,通过"云-网-端"的极简架构,实现了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的设计理念,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3] - 公司"1+4"AiPlant 场景落地,包括设备基座(PRIDE)、运行基座(OMC)、质量基座(Q-Lab)和模拟基座(APEX),叠加基于工业大模型的智能引擎(TPT),构建 AI+数据核心竞争力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2A至2026E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624百万元、8620百万元、11087百万元、13996百万元、17300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56%、30.13%、28.62%、26.23%、23.61% [2] - 2022A至2026E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7.93百万元、1101.76百万元、1352.49百万元、1636.95百万元、2001.22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18%、38.08%、22.76%、21.03%、22.25% [2] - 2022A至2026E的EPS-最新摊薄分别为1.01元/股、1.39元/股、1.71元/股、2.07元/股、2.53元/股 [2] - 2022A至2026E的P/E(现价 & 最新摊薄)分别为48.73、35.29、28.75、23.75、19.43 [2] 项目部署与新产品应用 - 金塘新材料项目对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 OMC、安全仪表系统 SIS、气体检测系统 GDS 等关键产品提出了严格的技术标准,中控技术的 OMC 系统 I/O 预计达 36 万点,刷新了流程企业控制系统应用规模的新高度 [2] - 部署应用中控技术最新推出的通用控制系统 UCS 产品 Nyx,通过"云-网-端"的极简架构,实现了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的设计理念,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3] - 公司"1+4"AiPlant 场景落地,包括设备基座(PRIDE)、运行基座(OMC)、质量基座(Q-Lab)和模拟基座(APEX),叠加基于工业大模型的智能引擎(TPT),构建 AI+数据核心竞争力 [3] 财务预测表 - 2023A至2026E的流动资产分别为15602百万元、18339百万元、21973百万元、2616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分别为7123百万元、8327百万元、10209百万元、11606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经营性应收款项分别为3744百万元、4376百万元、5353百万元、663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存货分别为3943百万元、4685百万元、5171百万元、6386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合同资产分别为549百万元、610百万元、770百万元、95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243百万元、341百万元、471百万元、587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278百万元、2638百万元、2982百万元、332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别为925百万元、1165百万元、1405百万元、1645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分别为384百万元、689百万元、876百万元、101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在建工程分别为385百万元、194百万元、118百万元、87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无形资产分别为159百万元、175百万元、192百万元、209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商誉分别为166百万元、166百万元、166百万元、166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长期待摊费用分别为45百万元、65百万元、85百万元、105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13百万元、182百万元、139百万元、96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资产总计分别为17880百万元、20977百万元、24955百万元、2948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流动负债分别为7547百万元、9404百万元、11892百万元、14629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221百万元、14百万元、14百万元、14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经营性应付款项分别为3551百万元、4603百万元、5840百万元、7207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合同负债分别为2476百万元、3136百万元、3979百万元、491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1299百万元、1651百万元、2060百万元、2499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93百万元、393百万元、393百万元、393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长期借款分别为300百万元、300百万元、300百万元、30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应付债券分别为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租赁负债分别为21百万元、21百万元、21百万元、2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其他非流动负债分别为72百万元、72百万元、72百万元、7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负债合计分别为7941百万元、9797百万元、12285百万元、1502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9825百万元、11050百万元、12521百万元、14288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114百万元、130百万元、149百万元、17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所有者权益合计分别为9939百万元、11179百万元、12670百万元、1446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负债和股东权益分别为17880百万元、20977百万元、24955百万元、2948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620百万元、11087百万元、13996百万元、1730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营业成本(含金融类)分别为5759百万元、7467百万元、9473百万元、1169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税金及附加分别为58百万元、72百万元、91百万元、11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销售费用分别为789百万元、998百万元、1190百万元、1384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管理费用分别为450百万元、554百万元、672百万元、778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08百万元、1175百万元、1512百万元、1903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财务费用分别为-205百万元、-62百万元、-93百万元、-12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其他收益分别为290百万元、443百万元、382百万元、31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82百万元、222百万元、280百万元、346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0百万元、-23百万元、13百万元、3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减值损失分别为-147百万元、-90百万元、-90百万元、-9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资产处置收益分别为0百万元、6百万元、7百万元、7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185百万元、1440百万元、1743百万元、213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营业外净收支分别为-2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183百万元、1440百万元、1743百万元、213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所得税分别为60百万元、72百万元、87百万元、107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净利润分别为1123百万元、1368百万元、1656百万元、2025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21百万元、16百万元、19百万元、23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02百万元、1352百万元、1637百万元、200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每股收益-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1.39元、1.71元、2.07元、2.53元 [11] - 2023A至2026E的EBIT分别为818百万元、821百万元、1058百万元、143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EBITDA分别为926百万元、962百万元、1203百万元、1582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毛利率分别为33.19%、32.65%、32.31%、32.42% [11] - 2023A至2026E的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2.78%、12.20%、11.70%、11.57% [11] - 2023A至2026E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0.13%、28.62%、26.23%、23.61% [11] - 2023A至2026E的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8.08%、22.76%、21.03%、22.25% [11] - 2023A至2026E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91百万元、1825百万元、2256百万元、1773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06百万元、413百万元、553百万元、695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79百万元、-344百万元、-170百万元、-238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4105百万元、1893百万元、2639百万元、2230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折旧和摊销分别为107百万元、141百万元、145百万元、151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资本开支分别为-126百万元、-228百万元、-227百万元、-227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营运资本变动分别为-899百万元、414百万元、654百万元、-148百万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2.50元、14.06元、15.93元、18.18元 [11] - 2023A至2026E的最新发行在外股份分别为791百万股、791百万股、791百万股、791百万股 [11] - 2023A至2026E的ROIC分别为9.46%、7.09%、8.20%、9.78% [11] - 2023A至2026E的ROE-摊薄分别为11.21%、12.24%、13.07%、14.01% [11] - 2023A至2026E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41%、46.71%、49.23%、50.95% [11] - 2023A至2026E的P/E(现价 & 最新股本摊薄)分别为35.29、28.75、23.75、19.43 [11] - 2023A至2026E的P/B(现价)分别为3.93、3.50、3.09、2.71 [11]
中控技术:携手广东石化共建“1+2+N”智能工厂,工业智能化持续突破
国信证券· 2024-12-16 17:17
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控技术与广东石化共建"1+2+N"智能工厂,广东石化获评 CMMM 四级认证,标志着中控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军地位和下游工业智能转型的持续需求[3][4] - 公司推动 PlantMembership 会员订阅制转型,降低软件使用门槛,提升用户粘性,商业模式持续优化[4][11] - 公司发布 Plantbot 机器人解决方案,持续斩获沙特阿美总部智能机器人订单,并推出人形机器人"领航者 2 号 NAVIAI",加大"AI+机器人"生态布局[4][16][17]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 UCS 和流程工业首款 AI 时序大模型 TPT,快速应用落地,推动软件会员订阅制转型[9][10] -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为 98.01/114.58/135.24 亿元,归母净利润 11.99/14.36/17.40 亿元,对应当前 PE 为 33/27/23 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4][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广东石化项目 - 广东石化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一次性投资最大的炼化项目,达到预计生产 2000 万吨/年炼油、120 万吨/年乙烯、260 万吨/年芳烃、60 万吨/年 ABS 的规模,并配套建设动力中心、储运、30 万吨原油码头和 10 万吨产品码头[5] - 广东石化项目通过 CMMM 四级评估认证,标志着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累计加工原油突破 3000 万吨,成为粤东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成品油和化工产品供应基地[5] 中控技术的智能制造能力 - 中控技术通过"1+2+N"智能工厂架构,为广东石化打造"工厂操作系统+工业 APP"技术架构,构建统一的数字底座,打通工厂业务数据和生产数据,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协同优化[6] - 中控技术采用智能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OMC),确保控制系统与各类工业软件无缝集成,工业数据与应用充分融合,实现控制、优化、管理一体化,装置有效自控率接近 100%,操作频次降低 95%以上,日报警平均数量减少 80%,装置平稳率达 99%[6] 新产品 UCS 和 TPT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 UCS,首款产品 Nyx 具有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等技术特征,可节省 90%的机柜空间,80%的线缆成本,50%的改造周期,深度融合 AI,实现按需定义控制[9] - TPT 基于生成式的 AI 算法框架,结合大量行业知识和工业数据,解决工业应用分散、数据应用碎片化等问题,实现系统自控率达到 95%以上,氮氧化合物含量下降 5%,吨蒸汽煤耗能耗下降 3.1[9] - UCS 和 TPT 已在多个项目中应用,如金塘新材料项目部署高达 36 万点 I/O 的 DCS 系统,TPT 在某化工集团氯碱厂实现全工艺参数异常预测预警,大幅提高人效并降低事故发生率[10] 工业软件订阅制转型 - 公司推行工业软件的订阅制会员模式,向不同需求量级的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会员权益,收取相应的年费,降低工业软件使用门槛,提升企业用户粘性,商业模式持续优化[11] - 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首个采纳中控技术会员订阅制模式的企业,2024 年 6 月与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首个订阅制百万至尊会员,标志着订阅制会员模式的正式落地[12]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发布 Plantbot 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多机器人复杂任务的多机协同控制平台、AI 技术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与建模、覆盖"PA+BA"的全域综合调度管理与决策功能,已在多个细分领域落地应用[16] - 重要参股子公司推出人形机器人"领航者 2 号 NAVIAI",AI 算力达到 275Tops,单臂负载达 5 公斤,负载自重比>0.75,操作精度≤0.1mm,适应多种地面,支持物品搬运、物品抓放、伺服插孔等作业能力,可持续作业 2 个小时[17] - 公司持续加大"AI+机器人"生态布局,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在工业、港口、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获得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用户的订单[18]
中控技术深度报告:不畏浮云,鼎故革新
长江证券· 2024-12-11 0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中控技术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控技术是国内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通过两次身份转换和成长边界的拓宽,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尽管传统业务受到周期性因素的扰动,但新需求的挖掘(设备换新)和新市场的开拓(海外)仍为公司未来成长提供充足动能。长期来看,工业AI的全新战略有望牵引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的创新孵化,助力公司再次进阶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鉴往:流程工控龙头的成长三部曲 - 中控技术早期专注于DCS研究与开发,凭借产品功能迭代与性价比优势占据中小市场领先位置。2006年起战略重心转向大型客户,开发新一代产品ECS-700,并借助主导行业标准制定带来的行业影响力成功突破大型客户,2011年实现国内DCS市场市占率第一并延续至今。此外,依托于DCS在产业链的核心地位,公司进行上下产品(工业软件、仪器仪表)延拓,实现从单一DCS产品供应商到自动化产品系列供应商的转变。2016年至今,顺应工业4.0发展趋势,公司不断打磨三大产品系列形成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并推出"S2B+5S"的新型商业模式 [4][38] 成长驱动:技术为底,战略为翼 - 中控技术的成长边界不断扩张来源于产品的不断迭代,底层支撑则是自身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主要体现在强大的研发团队、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优质的产学研资源禀赋三大方面。战略端,公司始终顺延DCS上下扩张,从中小DCS到4大控制系统,从APC到11大工业软件系统、200+工业APP,从控制阀等到高端仪表,不断向能力可复用、产品软件化&标准化的方向前进,价值量不断提升的同时规模效应亦将逐步体现 [5][102] 当前时点如何看待中控技术 - 短期来看,高市占率下周期性因素对传统业务的扰动愈发难以忽视,但新需求的挖掘(工业软件更新换代)和新市场的开拓(海外)仍为公司未来成长提供充足动能。长期来看,工业AI的全新战略有望牵引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的创新孵化,助力公司再次进阶 [6][120]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4.4、1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2.9x、27.6x、22.3x,维持"买入"评级 [2][7]
中控技术(688777) -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17
2024-12-03 15:3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时间为 2024 年 11 月 18 日 - 11 月 28 日,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现场参观等多种形式 [2][7][14] - 参与单位众多,如 Jefferies、海通证券、华创证券等,参与人数累计达 251 人 [2][3][5][7] 技术研发情况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优化研发管理流程,构建涵盖 5T 技术的核心能力,开发多种基础和应用流程工业软件 [7] - 积极拥抱 AI 技术,推出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 UCS 和流程工业首款 AI 时序大模型 TPT 等创新产品 [7][8][10] - 截至 2024 年 6 月末,研发团队规模达 2240 余人,占全体员工数量的 40% 左右,核心技术人员任职超 15 年 [7][8] - 积极建设海外全球研发中心,在新加坡、日本、欧洲等地布局核心软硬件 +AI 技术研发中心 [8] 投资并购规划 - 自上市以来积极布局投资并购,尤其在工业 AI 方向,已完成多项重要投资并购,如 Wood 中国、Hobré 公司等 [8] - 未来将深化产业链整合,关注整合上下游优质企业、围绕产业转型开展并购投资、加强国际合作寻求海外并购机会三个方向 [8] 转型升级行动 - 努力从传统自动化公司向工业 AI 公司转型,推出 UCS 和 TPT 等新产品,降低客户成本,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8][10] - 加大在 AI+ 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推出“领航者 1 号”和“领航者 2 号 NAVIAI”人形机器人产品 [10] AI 对制造业转型的影响 - AI 会改变技术基础逻辑和形态,超越机理模型解决问题,公司希望引入 AI 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10] - 助力客户实现生产高效、智能自主运行,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与海外企业达成多元化技术融合落地 [10][12] 行业发展前景 - 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和前沿技术发展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12] - 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将提振工业设备更新需求,政策支持为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12] 煤化工行业业务 - 公司深耕流程工业 30 余年,全面覆盖包括煤化工在内的数十个重点行业,与行业头部客户有业务合作 [14] - 新疆等地煤化工项目推进加快,预计未来有较大投资建设空间,公司将关注相关商业机会 [14]
中控技术20241126
2024-11-27 00:14
会议纪要 1. 会议背景与参与者 * 会议由中国国际资产合作组织CICC举办,为闭门会议,仅限受邀嘉宾参加。 * 会议主题为梅花工系列中控技术电话更新交流会,由中金机械分析师郭微秀主持,中金软件组老师王志浩参与。 * 邀请到中控技术公司中飞总介绍公司最新情况及新疆梅花工项目带来的订单变化。 2. 公司最新情况 * **设备更新**:今年前三季度,设备更新项目尚未明显体现,但10月份以来,客户对中控控制系统及新产品的关注力度提高,石化化工板块收入占比40%-50%。 * **煤化工**:中控在煤化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新疆煤化工项目有望带动公司收入增长。 * **新疆项目**:中控在新疆设有5S店,并安排了大客户部,新疆项目预计将持续5-8年。 3. 新疆煤化工项目 * **煤化工市场**:新疆煤化工项目经济效益显著,预计总投资达1万亿。 * **中控优势**:中控在防爆能力、煤矿开采勘探等方面具有优势,并与新疆多家煤化工企业合作。 * **订单情况**:中控已参与多个新疆煤化工项目,包括中泰新材料、宝峰能源等,项目价值量达数亿元。 4. 未来展望 * **设备更新**:预计明年上半年设备更新将迎来订单高峰,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有望加大。 * **煤化工**:预计明年下半年新疆煤化工项目将陆续落地,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 **海外业务**:预计明年海外业务收入有望达到20亿以上。 * **工业软件**:中控正致力于工业软件转型,开发标准化、高毛利的软件产品。 * **AI应用**:中控已将AI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和软件,提高开发效率和客户价值。 5. 其他重要内容 * **碳捕捉**:中控在碳捕捉领域拥有成熟方案,可帮助客户降低碳排放。 * **人形机器人**:中控投资的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展顺利,可应用于工厂场景。 * **无人机**:中控与生态合作伙伴开发无人机,可进行巡检等任务。 总结 本次会议主要介绍了中控技术公司最新情况及新疆煤化工项目,并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中控技术凭借其在设备更新、煤化工、工业软件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有望实现收入持续增长。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的公告
2024-11-24 15:34
证券代码:688777 证券简称:中控技术 公告编号:2024-076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份回购实施结果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 | 2024/7/3,由董事长提议 | | | | --- | --- | --- | --- | | 回购方案实施期限 | 年 月 日~2025 年 月 2024 7 2 7 | 1 | 日 | | 预计回购金额 | 10,000 万元~20,000 万元 | | | | 回购价格上限 | 62.04 元/股 | | | | 回购用途 | □减少注册资本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用于转换公司可转债 | | | | | □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 | | 实际回购股数 | 261.4442 万股 | | | | 实际回购股数占总股本比例 | 0.33% | | | | 实际回购金额 | 10,001.80 万元 | | |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 | 34.92 元/股~49.80 元/股 | | | 一、 ...
中控技术(688777) -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16
2024-11-19 17:34
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与人员 - 11月5日至15日期间不同场次的投资者关系活动参与单位众多且人数不等如第一场券商策略会有14人[2] - 不同日期不同场次参与单位包含券商基金保险资管等不同类型机构[2][3][5] 中控技术业务相关 - 中控技术大力布局工业软件因为智能制造由软件驱动工业软件是关键且是多工业活动主要工具[7] - 中控技术在机器人领域订单情况良好且对未来预期积极正加速AI技术应用[8] - 公司在兼并收购方面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强化自身实力完善布局[9] - 持续构建“5S店+S2B平台”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打造多个创新平台[9] - 工业AI对工业发展影响深远中控技术正构建相关核心能力转型[10] 投资者关系管理 - 接待过程中与投资者充分交流沟通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未出现信息泄露情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