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高科(000636)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超级电容器隔膜纸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行业技术壁垒突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4 08:23
行业概述 - 超级电容器隔膜纸是超级电容器的关键组成部分,位于正负极之间,主要功能是防止短路并允许离子通过以维持正常充放电功能[5] - 超级电容器隔膜纸主要分为纤维素隔膜纸、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隔膜纸、静电纺丝隔膜纸和生物隔膜纸四大类,其中纤维素隔膜纸因热稳定性好、孔隙率高、吸液保液性能好而成为应用最多的产品类型[5] - 超级电容器产业链上游为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等原材料,中游为隔膜纸生产制造商,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网、轨道交通、消费电子、军工、汽车及工业设备等[6][7]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超级电容器隔膜纸行业起步较晚,但自2017年以来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已掌握20μm至50μm全套型号产品生产技术并建成千万平方米级示范生产线,实现从进口依赖到技术自主的跨越[1][8] - 2024年中国超级电容器隔膜纸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51亿元,同比增长17.9%[1][8] -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超级电容器行业市场规模同步增长,2024年达到45.08亿元,同比上涨17.9%,进而带动上游隔膜纸需求升高[7][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超级电容器隔膜纸市场份额主要被日本、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占据,其中日本生产占比保持在50%以上,日本NKK为全球最大供应商,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9] - 国内企业如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柔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正通过加强研发创新逐步打破进口依赖[9] - 浙江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原为电解电容器纸全球销量龙头,但在2023年出售多项相关业务股权,导致其电气及工业用配套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66.8%[10]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将推动隔膜纸性能提升,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更高孔隙率、更低电阻、更好机械强度,以优化离子传输效率和充放电性能[11] - 在环保政策驱动下,行业将更加注重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并研发可生物降解、可再生的环保型隔膜纸,如生物隔膜等产品[12] - 随着市场发展,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现有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和规模扩张,新企业可能进入,行业整合趋势可能加强[13]
2025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进出口现状 进出口规模呈现疲软趋势【组图】
前瞻网· 2025-10-03 12:11
电感器件行业进出口总况 - 2024年电感器件进出口总金额为56.55亿美元,同比增长3.4% [1] - 2024年进口金额为23.83亿美元,出口金额为32.72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8.9亿美元 [1] - 2025年1-7月,行业进出口总金额为34.63亿美元,贸易顺差为7.84亿美元 [1] 电感器件行业进口情况 - 2024年电感器件进口金额为23.83亿美元,同比下降0.7%,整体呈下降趋势 [2] - 2024年进口数量约为1702亿个,同比增长7.7%,结束下降趋势有所回升 [2] - 2025年1-7月进口金额为13.39亿美元,进口数量为972.47亿个 [2] - 主要进口来源地中,日本占比最高,2024年进口金额为7.60亿美元,占比31.9% [6] - 从菲律宾和越南进口的金额占比分别为12.07%和10.26% [6] 电感器件行业出口情况 - 2024年电感器件出口额为32.72亿美元,同比增长6.6%,结束波动下降趋势有所回升 [8] - 2024年出口数量为978.20亿个,同比增长14.9% [8] - 2025年1-7月出口金额约为21.24亿美元,出口数量为666.44亿个 [8]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中,中国香港占比最高,2024年出口金额为11.1亿美元,占比34.05% [10] - 出口至越南的金额为2.52亿美元,占比7.70% [10]
电感器件产业招商清单:顺络电子、风华高科、麦捷科技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10-01 14:38
行业战略地位与定义 - 电感器件行业是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关键分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 - 电感器件是电路中实现电能存储、滤波、谐振等功能的核心元件,广泛应用于通信、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及新能源等领域[1] - 产业链覆盖上游材料(如铁氧体粉、磁芯、银浆等)、中游制造(叠层片式、绕线片式、功率电感等)及下游应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1] 行业规模与企业格局 - 截至2025年8月底,中国电感器件行业企业数量约为3.2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的企业占比约为23%[3] - 从区域分布看,广东省以5300家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浙江省则以4143家紧随其后,两地依托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形成完整闭环[5] - 全球电感器件市场呈现"日系主导、多极竞争"格局,日本企业如村田制作所、TDK、太阳诱电等占据超50%的市场份额[13] 市场驱动因素与前景 - 在"十四五"规划支持下,行业迎来双重利好: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持续扩张,以及政策对高端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的倾斜[3] - 2023年全球电感器件市场规模达696亿元,其中汽车电子领域占比超35%,成为第一大需求来源[18] - 预计到2027年,中国电感器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03亿元,增速约高于全球增速[20] 重点企业分析 -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8日,注册资本80,631.836万人民币,是片式电感产销量国内第一、全球前三的企业[9][11] - 公司是01005、008004尺寸电感的国内龙头厂商,其AI电感产品已实现量产出货,并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较快业务增速[11][12] - 公司成功进入华为Mate60及Pura70的供应链,并拥有英特尔、戴尔、索尼等众多核心客户[12] 技术发展趋势 - 行业向高精度、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升级,顺络电子已在AI电感的TLVR结构迭代趋势下走在行业前沿[3][12] - 得益于第三代半导体元器件如碳化硅、氮化镓的发展,电子变压器可适应几十K甚至几十兆赫兹的频率要求[21] - 日本企业通过材料科学(如纳米晶磁芯、低温共烧陶瓷)和制造工艺(如一体成型技术)的创新掌控高端市场[13]
【重磅】院士战略思考:迈向电子陶瓷强国,我们缺什么?怎么干?(划重点)
材料汇· 2025-09-27 23:57
国际电子陶瓷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日本和美国处于全球电子陶瓷产业领先地位 日本占据世界电子陶瓷市场50%以上份额 美国在基础研究和军事应用领域优势显著[4] -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全球市场规模达百亿美元 年增长率10%-15% 日本村田、京瓷、太阳诱电及韩国三星电机为全球主要生产企业[6] - MLCC技术向小型化、大容量、薄层化发展 日本企业已实现单层厚度1μm 顶级企业研发水平达0.3μm 主晶相钛酸钡颗粒尺寸需细化至80-150nm[7][8][9] - 片式电感器全球年需求量约10000亿只 年增10%以上 日本产量占全球70% TDK-EPC、村田和太阳诱电合计占全球市场60%[10] - 微波介质陶瓷领域日本占据优势地位 美国重点发展非线性及高介电常数材料 欧洲侧重固定频率谐振器材料[14] - 半导体陶瓷中热敏和压敏陶瓷产值最高 日本村田、美国威世、德国爱普科斯等企业年产量合计占全球60%-80%[15] 中国电子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为无源电子元件产量大国占全球40%以上 但产值不足全球25% 高端元件依赖进口[2] - 高端电子陶瓷材料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 国内材料多用于中低端产品 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原材料、装备及稳定性瓶颈[17] - MLCC产量一半以上由外资和合资企业占据 高性能陶瓷粉体、电极浆料及生产设备依赖进口 中国占全球MLCC消费量一半以上[19][20] - 片式电感器产量约占全球20% 深圳顺络电子具国际竞争力 但通信和汽车电子领域元件被日韩及台湾企业垄断[21][22] - 压电陶瓷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产品结构低端 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待提升[24] - 微波介质陶瓷企业包括武汉凡谷、大富科技等 但与国际企业在技术、品种和规模上存在差距[25] - 半导体陶瓷以外资和民营企业为主体 外资主导高端市场 民营企业工艺落后且产品线单一[26] 电子陶瓷材料技术需求 - 电子陶瓷需满足宽带化、小型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材料需实现细晶化、功能多样化及电磁特性高频低损耗化[28][29] - 亟需发展纳米晶材料制备技术、超薄陶瓷膜成型工艺等小型化/微型化关键技术[30][31] - 5G/6G技术推动通信频段向毫米波演进 需发展适应更高频段的超低损耗介质陶瓷材料[32] - 无源集成技术依赖LTCC平台 需突破各类功能陶瓷材料及其共烧技术瓶颈[33][34] - 需开发具有电、磁、光、热耦合行为的多功能陶瓷材料系统及极端环境稳定材料[35][36] - 能源领域需突破固体燃料电池等电子陶瓷材料 物联网发展催生新型敏感陶瓷材料需求[37] 产业发展问题与战略路径 - 社会重视程度不足 缺乏政策支持与高水平人才 研发力量薄弱[40] - 研究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 材料、工艺、元器件研究脱节 产学研协作不足[41][42] - 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工艺设备及技术标准依赖国外 原材料稳定性与国外存在差距[43] - 高端工艺装备以进口为主 龙头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44] - 战略目标为2025年技术水平接近美日 2035年成为全球高端电子陶瓷主要来源地[47] - 重点发展MLCC材料与元件、片式感性元件、敏感元件、压电陶瓷及微波介质陶瓷等领域[49][50][51][52][53][54] - 无源集成以LTCC技术为主 需突破系列化电磁介质材料、关键制备工艺及模块设计测试方法[55][56][58][59][60] 政策建议 - 将无源元件及电子陶瓷材料纳入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 设立专项研发计划并扩展优惠政策[63] - 增加研发投入 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 强化材料研究与器件应用研究的协同[63] - 统筹规划产业链 强化高稳定性原材料供应链 开展高端装备研发与标准建设[63]
供货AI服务器大厂 多家被动元器件公司加码研发与布局
巨潮资讯· 2025-09-27 22:27
AI服务器行业背景 - AI服务器作为人工智能核心基础设施 应用边界从集中式模型训练向全行业深度落地拓展 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动力[2] - 英伟达B300GPU整机功耗突破2000W 单台AI服务器集群需承载每秒10^18次浮点运算负荷 电力系统稳定性成为算力释放的核心瓶颈[2] - MLCC和电感等被动元器件虽体积微小 但成为支撑AI算力稳定运行的基石级元件[2] 研发投入规模 - 上半年三环集团研发投入29263.6万元位居第一 顺络电子27730.2万元位居第二 风华高科12401.5万元位居第三[4] - 麦捷科技研发投入8180.9万元 宏达电子6734.1万元 火炬电子5014.4万元 泰晶科技2292.78万元 达利凯普930.1万元[4] - 三环集团研发人员1877人稳居第一 顺络电子1354人位居第二 风华高科1336人位居第三[6] 研发投入强度 - 顺络电子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8.6%位居第一 宏达电子7.9%位居第二 三环集团7.1%位居第三[10] - 泰晶科技研发费用占比5% 达利凯普4.8% 麦捷科技4.6% 火炬电子2.8%[10] 三环集团AI服务器进展 - AI服务器MLCC用量比通用服务器增加80%以上 平均每台搭载量达三至四千颗[7] - 可供应0603-226 0805-476等小尺寸高容产品 以及1206-107 1210-107等大尺寸高容产品[7] - 48V电源系统应用可供应0805-105-100V 1206-225-100V 1210-475-100V等规格[7] 顺络电子技术优势 - 年交付电感远超千亿只 为全球供应链提供服务[8] - 研发新型结构钽电容具有小体积 高比容 高可靠性优势[8] - 产品在SSD 高端消费电子 AI服务器等应用领域颇受青睐[8] 风华高科产品突破 - 实现极限高容用MLCC配方粉 新型高可靠性MLCC瓷粉等关键材料开发[8] - 开发中高压系列产品 工作电压达100V-5000V 通过AEC-Q200和UL60384认证[8] - 产品适用于AI服务器中高压供电模块[8] 麦捷科技创新成果 - 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厂商AI电源管理芯片提供电感方案[9] - 完成非晶 纳米晶材料导入 实现高效率电感产品设计[9] - 成功设计出适用于大算力服务器用的电感产品[9] 泰晶科技产品布局 - 拥有全系列产品布局 覆盖DIP音叉系列 片式高频系列 有源系列等[9] - 开发312.5MHz差分输出温度补偿振荡器 实现超低相位噪声性能[9] - 产品赋能算力 服务器 AI 光通信与机器人产业[9] 达利凯普技术优势 - 专注于射频微波MLCC研发制造 在国内具有先发优势[9] - 掌握从配料 流延 叠层到烧结 测试等全流程生产工艺[9] - MLCC产品通过多家5G通信头部厂商合格供应商体系审核[11]
风华高科:公司高度重视与广大投资者的沟通交流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8:12
投资者关系管理 - 公司高度重视与投资者沟通交流 积极参与广东省证监局和广东上市公司协会举办的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1] - 通过业绩说明会 策略会 投资者热线 深交所互动易等渠道持续开展多种形式投资者交流活动 [1] - 在遵守信息披露规则前提下真诚有效回应投资者关切 并将持续优化沟通方式 [1]
风华高科:公司持续深化低成本战略及精益文化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8:1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公司持续深化低成本战略及精益文化建设 [1] - 全员全面全过程采用极致降本的思维和方法论 [1] - 深度推进降本工作以打造成本领先优势 [1] 降本增效措施 - 围绕采购降本 技术降本 效率提升 良率改善等方面开展工作 [1] - 通过流程优化 能耗节约实现成本控制 [1] - 推进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以提升运营效率 [1]
风华高科(000636.SZ):目前抗硫化电阻器、MLCC等产品已直接应用于光模块产品上
格隆汇· 2025-09-26 15:57
公司产品定位 - 公司生产的被动元器件是光模块、服务器、通信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核心组件 [1] 产品应用领域 - 抗硫化电阻器、MLCC、射频电感等产品已直接应用于光模块产品 [1] 发展前景 - 公司将持续受益于相关产业链的增长 [1]
风华高科跌2.04%,成交额2.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64.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3:5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4%至15.37元/股 总市值177.83亿元 成交额2.13亿元 换手率1.1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64.12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1279.24万元 大单净流出2384.89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8.23% 近5日下跌2.97% 近20日微涨0.33% 近60日上涨13.51% [1]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72亿元 同比增长15.92% 归母净利润1.67亿元 同比下降19.50% [2] - 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业务占比主营业务收入98.36% 其他业务占比1.6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7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76亿元 [3] 股东结构 - 截至8月31日股东户数9.04万户 较上期持平 人均流通股12797股 [2] -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198.19万股 较上期增加8.49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979.88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被动元件 [1] - 概念板块涵盖MLCC概念、中盘股、工业互联网、电感、低空经济等 [1]
风华高科:近年来公司持续聚焦高端研发
证券日报· 2025-09-22 17:41
公司战略方向 - 公司持续聚焦高端研发和高端突破 [2] - 公司紧盯服务器、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市场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