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科技(002202)

搜索文档
金风科技(002202)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04 20:00
人员聘任 - 聘任曹志刚为公司总裁,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2] - 聘任马金儒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3] - 聘任李飞、高金山、吴凯、刘日新、陈秋华为公司副总裁,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7] - 聘任王宏岩为公司首席财务官,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14] - 聘任武钢、翟恩地为公司总工程师,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17] - 聘任李喆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20] 人员离任 - 薛乃川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职务[13] 人员持股 - 曹志刚持有公司12,743,283股A股股份[2] - 马金儒持有公司972,150股A股股份[3] - 李飞持有公司400,000股A股股份[34] - 高金山持有公司400,000股A股股份[38] - 吴凯持有公司1,072,150股A股股份[41] - 刘日新持有公司300,000股A股股份及79,300股H股股份[45] - 陈秋华持有公司300,000股A股股份[50] - 王宏岩持有公司300,000股A股股份[53] - 武钢持有公司62,538,411股A股股份[57] - 翟恩地持有公司330,000股A股股份[60] - 李喆持有公司100,000股A股股份[64] 人员兼职与履历 - 李飞于2022年9月至今兼任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33] - 高金山于2022年9月至2024年2月兼任金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37] - 吴凯于2019年2月至今先后兼任金风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41] - 刘日新于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担任公司董事[45] - 陈秋华于2022年7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裁,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担任汇创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49] - 王宏岩2021年9月至今任公司首席财务官[53] - 武钢2002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57] - 翟恩地2017年7月至今任公司总工程师[60] - 李喆2022年7月至今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64] 人员关系 - 陈秋华、王宏岩、武钢、翟恩地、李喆未在持股公司5%以上股东单位任职,与相关人员无关联关系[50][53][57][61][64] 联系方式 - 马金儒联系电话010 - 67511996,传真010 - 67511985,邮箱goldwind@goldwind.com,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一路8号[6] - 李喆联系电话010 - 67511996,传真010 - 67511985,邮箱goldwind@goldwind.com,地址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兴一路8号[22]
金风科技:公司尚未回购A股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8:13
公司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尚未回购A股股份 [2]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风电行业收入占比97.5% [2] - 2024年1至12月份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5% [2]
金风科技(002202)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8-04 18:01
回购计划 - 拟回购A股资金3 - 5亿元[2] - 上限5亿预计回购3765.06万股,占比0.89%[3] - 下限3亿预计回购2259.04万股,占比0.53%[3] H股回购 - 可回购H股不超2025年6月26日已发行总数10%[4] - 回购价格不超回购日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05%[4] - 授权有效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会结束或决议撤销修改较早日[4] 进度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未回购A股、H股股份[3][6]
稀土ETF嘉实(516150)红盘蓄势,机构:稀土产品价格合理,有望进一步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34
稀土ETF嘉实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2.78% 单日成交额1.15亿元 近1周日均成交额3.57亿元居可比基金首位 [2] - 近1周规模增长1.38亿元 份额增长2.94亿份 新增规模与份额均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净流入5.75亿元 [2] - 近1年净值上涨62.04%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5.20%(153/2944) [2]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83.8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02% [2] 稀土行业政策与供需 - 中国对部分中重稀土项目实施出口管制政策 2024年稀土配额总量27万吨 [3] - 配额中轻稀土占比接近25万吨(同比增长6.36%) 中重稀土2万吨 [3] - 行业从资源开发到稀土永磁产业链具备全球规模与技术领先优势 拥有国际定价权 [3] - 稀土产品价格处于合理区间 存在进一步上涨预期 [3]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权重占比59.32% 北方稀土以13.22%权重居首 [2][5] - 权重股包括包钢股份(4.78%)、中国稀土(5.63%)、盛和资源(3.87%)、卧龙电驱(4.54%) [2][5] - 中国铝业(4.93%)、领益智造(4.84%)、格林美(4.93%)、厦门钨业(4.18%)、金风科技(4.45%) [2][5] - 单日表现中卧龙电驱涨幅2.67%领涨 盛和资源跟涨1.80% 领益智造(-1.53%)与金风科技(-1.44%)跌幅居前 [5] 稀土投资渠道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稀土ETF嘉实联接基金(代码011036)参与稀土投资 [6]
行业周报:国内深远海风电获得新进展,爱旭股份定增获批复-20250804
平安证券· 2025-08-04 10:3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风电行业 - 金风科技秦皇岛国管海域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获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计划2025年11月开工 2026年4月完工 总工期6个月 总投资57.14亿元 [5][10] - 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提出深远海风电单独竞价机制 有望推动深远海风电项目开发 [5][10] - 本周风电指数下跌1.53% 跑赢沪深300指数0.22个百分点 当前板块市盈率20.57倍 [4][11] - 国内陆上风机7月平均投标价格2797元/kW 海上风机最低投标价格降至2435元/kW [27] - 苏格兰批准100MW Salamander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计划2030年底前部署 [29] 光伏行业 - 爱旭股份35亿元定增获证监会批复 资金将用于BC电池产能建设 [5][32] - 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下跌1.32% 跑赢沪深300指数0.43个百分点 当前板块市盈率33.90倍 [4][34] - 多晶硅致密块料价格环比上涨4.8% N型182单晶硅片价格环比上涨9.1% TOPCon电池片价格环比上涨7.4% [42] - 华电启动20GW光伏组件集采 N型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要求≥22.5% [53] - 印度发布太阳能电池ALMM List-II 涉及9家制造商 总年产能13.07GW 2026年7月生效 [51] 储能与氢能 - 明阳氢燃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木星一号"发运 将应用于鄂尔多斯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 [55][72] - 本周储能指数下跌1.39% 氢能指数下跌1.63% 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0.36和0.12个百分点 [56] - 2025年6月国内储能系统招标均价0.641元/Wh 环比上涨16.55% [59][62] - 美国纽约州启动首次GW级大储招标 计划采购3GW储能系统 [70] - 国内7月新增9个绿氢项目动态 涉及合成氨、甲醇等应用场景 [69] 重点公司动态 - 金风科技:秦皇岛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获进展 计划安装36台14MW级风机 [10][31] - 爱旭股份:BC电池组件盈利改善 二季度实现扭亏 预计后续仍有降本空间 [33] - 明阳智能:子公司明阳氢燃研制全球首台30MW纯氢燃气轮机 [55][72] - 阳光电源:签署2.4GWh欧洲储能大单 首次进入保加利亚市场 [72] - 宁德时代:2025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 同比增长7.3% 净利润304.85亿元 同比增长33.3% [73]
中国风电出口开启全方位比拼
中国经济网· 2025-08-04 08:19
中国风电行业海外市场拓展 - 上半年远景能源累计获得400兆瓦海外风力发电机组新订单 包括为印度Juniper绿色能源公司提供200台定制化设计的EN-182/5兆瓦风电机组 与沙特ACWA Power共同推进埃及1.1吉瓦陆上风电项目 中标菲律宾58.5兆瓦风电项目[1] - 中国风电企业上半年中标海外风机订单规模达19.5吉瓦 金风科技 明阳智能 三一重能等企业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1] - 上半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超20% 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对金砖国家出口风机零件同比增长11.8% 对欧盟出口保持良好增势[1] 产业链竞争优势 - 中国风电机组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 发电机 轮毂 机架等大部件产量占全球60%-80%[2] - 依托成熟高效且规模化的风电产业链供应链 中国风机在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同时具备显著价格竞争力 整机制造成本国际竞争力领先[2] - 强大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与高效物流保障能力确保相对稳定的设备交付周期[2] - 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使企业能够提供差异化定制化产品 如金风科技为埃及高温风沙环境定制耐高温抗风沙的GW165-6.0MW机组[3] 全球市场需求前景 - 预计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增长17%达到创纪录的143吉瓦[4] - 欧洲2023年新增装机将反弹至20吉瓦 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18吉瓦历史新高 2026-2030年平均每年新增25吉瓦[4] - 亚太地区仍是全球最大风电市场 到2035年底累计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占全球存量62% 东南亚 中亚市场占比日益提升[4] - 2030年前全球大部分区域将面临风电产业链供应链短缺风险 中国将成为满足全球风电大规模发展需求的关键供应方[4] 国际化发展战略 - 出海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需加强与国际伙伴技术交流与标准对接 保证产品质量 抵制低价恶性竞争[5] - 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研发适应海外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强化本地化布局 加快海外平台和团队建设[5] - 需要提升研发 制造 供应链 销售和服务的全链条国际化运营能力 实现走出去与融进去的有机统一[5]
中国北方最大海上风电基地在河北秦皇岛投产
科技日报· 2025-08-01 22:55
项目进展 - 金风科技秦皇岛总装基地两套机舱叶轮下线,标志着中国北方最大海上风电产业基地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 [1] - 项目采用"拿地即开工"模式,仅用10个月完成建设投产,创造了"秦皇岛速度" [1] 产能与技术 - 总装厂房配备500吨行业最大起吊能力行车及整机功能检测、AI螺栓检测等高端智能系统,大幅提升生产质效 [5] - 该厂年产能达2GW,可生产100-150台套14至20MW大机组 [9] - 企业屋顶1.6兆瓦光伏板年发电170万度,覆盖1400余户家庭用电,年减碳1347吨,成为"绿电造风机"行业典范 [5] 战略布局 - 基地作为金风北方海上风电一期核心,辐射环渤海、黄海北部及东北等500公里区域 [9] - 整体按"一区四园"布局,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北方最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及出口枢纽 [9]
金风科技转让股权之谜:德力佳上市路上的意外变数
搜狐财经· 2025-08-01 20:02
德力佳与格莱德的合作关系 - 德力佳传动科技拟上市过程中,其外协供应商格莱德精密科技引起关注,格莱德成立于2023年10月,成立当年即开始为德力佳提供滑动轴承外协加工服务,次年交易额超千万元 [1] - 格莱德在成立后迅速投入生产,2023年11月已占用浏河滨江兴业港6号厂房一半空间进行项目推进 [1] 格莱德的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格莱德是德国RENK GmbH HANNOVER在国内唯一技术与生产许可获得者,在轴承和变速箱领域具有高含金量 [2] - RENK是全球滑动轴承领域佼佼者,格莱德作为其国内唯一授权生产商,行业地位显著 [2] 格莱德的经营表现与客户结构 - 格莱德成立次年营收达五千多万元并实现盈利,客户包括金风科技、三一重能、德力佳等知名风电企业 [4] - 格莱德展现出强大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客户涵盖风电领域头部玩家 [4] 金风科技的股权转让行为 - 金风科技在2024年6月30日将持有的太仓聚益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朱某,导致其在格莱德的持股比例从50%降至32.7%,失去控制权 [1] - 朱某曾经营与日本轴承企业的合资经销公司,与风电行业有深厚渊源,但交易细节未披露 [4] - 转让后格莱德股权结构变为:朱某控制44.08%(第一大股东),金风科技持有32.7%,德力佳实控人刘建国掌控23.18% [4] 金风科技与格莱德的关联问题 - 德力佳在2024年4月称格莱德为金风科技控制企业,但金风科技2024年年报未将格莱德并表,尽管格莱德当年营收达五千多万元 [5] - 市场质疑金风科技是否应披露其主导的格莱德与RENK技术协议签署过程 [5] - 金风科技未公开宣告取得RENK重要技术许可的行为引发疑问 [5] 市场反应与待解问题 - 金风科技转让格莱德股权的举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和质疑,原因不明 [6] - 市场期待金风科技对格莱德未并表、技术协议角色等关键问题作出解释 [6]
金风科技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首批机组下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9:05
公司动态 - 金风科技秦皇岛总装厂于7月30日成功完成首批两台风电机组下线 [1] - 该总装厂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 - 此次下线标志着中国北方最大的海上风电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进入批量生产运行阶段 [1] 行业进展 - 中国北方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规模达到最大 [1] - 项目批量生产运行将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发展 [1]
德力佳上市关键期的金风科技:突发迷之动作
搜狐财经· 2025-08-01 16:37
德力佳与格莱德的合作关系 - 德力佳的外协供应商格莱德成立于2023年10月,同年即开始向其采购滑动轴承外协加工服务,2024年采购金额超过千万元[2] - 格莱德在2023年11月已占用浏河滨江兴业港6号厂房一半空间启动生产项目[2] - 德力佳在回复交易所问询时明确表示格莱德为金风科技实际控制的企业[2] 格莱德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 - 格莱德是德国滑动轴承龙头企业RENK GmbH HANNOVER在中国唯一获得技术与生产许可的企业,授权含金量极高[2][9][11] - 格莱德采用镀铜技术路线的滑动轴承,可减少齿轮箱整体直径、降低风电整机成本并提高可靠性,代表未来技术发展方向[10] - 公司成立第二年(2024年)营收达5023万元,净利润接近30万元,客户包括金风科技、三一重能、德力佳等风电头部企业[3][8] 金风科技的股权转让操作 - 2025年6月30日,金风科技转让间接持股平台太仓聚益给自然人朱某,导致其对格莱德的实际持股比例从50%降至32.7%,由第一大股东变为第二大股东[4][5][12] - 同日格莱德注册资本从3000万元增至3666万元,朱某成为格莱德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兼经理,实际控制44.08%股权[4][5][6] - 金风科技未披露交易价格及具体安排,且未在2024年报中并表格莱德(当年营收5023万元)[6][13][14] 格莱德的业务发展潜力 - 根据太仓当地媒体报道,格莱德达产产值预计约1.3亿元[7] - 自然人朱某具有风电行业背景,曾经营日本轴承企业的合资经销公司,关联企业多涉及销售和进出口业务[6] - RENK在全球轴承和变速箱领域地位极高,格莱德作为其国内唯一授权企业具备显著技术壁垒[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