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迅科技(002281)

搜索文档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数通光模块行业产业链、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1.6T商用临近,2025年需求或达300-500万只[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1 09:16
行业定义与核心功能 - 数通光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相互转换的核心器件 专为数据中心 高性能计算 云计算等场景设计 [2] - 作为OSI模型物理层的关键组件 其性能直接影响网络带宽 延迟和可靠性 是现代数据基础设施的"光纽带" [2] 技术分类与迭代 - 按速率分类已形成从10G 25G 50G到100G 200G 400G 800G乃至1.6T的完整产品梯队 [3] - 行业正处于800G需求强劲增长与1.6T开始早期部署的过渡阶段 部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已开始试用1.6T光模块 [3] - 封装类型中 QSFP-DD成为400G/800G时代主流选择 OSFP适合高功耗场景 CPO技术预计2026年后在超算中心率先商用 [6] - 技术迭代周期从3-4年压缩至1-2年 800G已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2024年全球出货量突破900万只 [15][1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突破62.5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258亿美元 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27% [14] - 以太网光模块作为核心细分领域 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22亿美元 复合年均增长率26% [14] - 2024年中国数通光模块市场规模达249.2亿元 预计2029年突破465亿元 [14] - 高速率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比将从2023年的15%跃升至55% [1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光芯片在光模块成本中占比约26% 高速产品中超50% [10] - 中国25G 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率从2020年不足5%跃升至2023年25% [10] - 高端EML芯片仍依赖三菱 Lumentum 博通等海外企业 [10] - 中游技术迭代加速 800G/1.6T高速模块成为竞争焦点 硅光技术渗透率突破40% [8] - 下游应用向5G通信 智能汽车 工业互联网 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拓展 [8] 竞争格局 - 中国厂商在2024年全球光模块TOP10榜单中占据7席 包揽前三甲中的两席 [16] - 中际旭创蝉联榜首 800G及以上产品占比超60% 1.6T光模块通过英伟达 谷歌认证 [17] - 新易盛位列第三 800G产品占比提升至40% 通过收购实现硅光芯片自主封装 [17] - 华为位列第四 光迅科技 海信宽带 华工正源分列第六至九位 [16] 技术发展趋势 - 1.6T光模块预计2025年进入商用元年 市场需求达300-500万只 [15][18] - 硅光技术渗透率预计2025年达30% CPO技术2026年后加速发展 [18] - 华工正源发布全球首款3.2T液冷CPO方案 1.6T模块实现量产 [17] 国产化进展 - 800G光模块国产化率超60% [19] - 但25G DFB国产化率仅25% 50G EML仍依赖进口 [19] - "东数西算"工程推动2025年算力设施国产化率目标不低于60% [19]
光迅科技(002281):数通业务需求高企,收入增速显著
民生证券· 2025-08-31 18:3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2.43亿元,同比增长68.6% [1] -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79.0%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增长74.7% [1] - 25Q2单季度营收30.21亿元,同比增长66.1%,环比增长35.9% [1] - 25Q2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69.3%,环比增长47.9% [1] 业务板块分析 - 传输业务营收15.17亿元,同比下降3.7%,毛利率28.37%(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 [2] - 数据与接入业务营收37.15亿元,同比增长149.27%,毛利率19.96%(同比上升7.13个百分点) [2] - 国内营收39.34亿元,同比增长91.2%,毛利率20.35% [2] - 国外营收13.09亿元,同比增长24.4%,毛利率29.00% [2] 产能与研发投入 - 完成海外制造基地及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产能建设 [2] - 研发费用4.91亿元,同比增长42.9% [3] - 研发费用率8.51%,较2024年全年下降0.11个百分点 [3] 费用管控 - 销售费用率2.32%,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1.73%,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4/15.05/19.00亿元 [3] - 对应PE为50/37/29倍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8.7%/24.5%/23.4% [5][7]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22.46%提升至2025年24.55% [7] 行业机遇 - AI发展驱动高端数通光模块需求增长 [3] - 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提升 [3] - 接入网25G/50G PON商用化推进 [3] - 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 [3] 公司竞争优势 - 国内稀缺的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全覆盖供应商 [3] - 数通光模块领域产品全覆盖 [3] - 光芯片自主可控能力突出 [3]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光电芯片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8-31 00:39
产业定义与分类 - 光电芯片分为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 激光器芯片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包括面发射VCSEL和边发射FP/DFB/EML 探测器芯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包括PIN和APD [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材料及设备供应商 材料包括GaAs/InP等衬底 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外延设备 [1] - 中游为光芯片设计及生产 是核心环节 [1] - 下游为光器件/光模块厂商及终端客户 包括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商 腾讯等数据中心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 苹果等消费电子生产商 [4] 技术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0年为起步探索期 以基础研究和进口为主 [8] - 2000年至2017年为技术积累发展期 实现部分中低速率芯片国产化 [8] - 2017年至今快速突破 中低速率芯片基本国产化 高速率芯片取得进展并迈向国际化 [8] 政策支持方向 - 技术研发鼓励前沿技术研究 如单片集成/光子计算 推动高端仪器核心器件和高速光电传感器研制 [10] - 标准建设推进集成电路材料/高端芯片等标准制定 梳理光电子器件标准体系 [10] - 产业生态支持打造光芯片产业集群 培育领军企业与初创企业 [10] - 具体政策包括2023年《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研制集成电路材料标准 [11] - 2023年《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加快光电子器件等重点标准制定 [11] - 2021年《计量发展规划》加快高速光电传感器等研制 [11] - 2021年《"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建成全球最大光纤和4G网络 5G商用领先 [11] - 2021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目标2023年底千兆光纤覆盖4亿户家庭 [11] - 2021年《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突破光通信器件等关键技术 [11] - 2017年《中国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路线图》提高核心器件国产化率 培育国际竞争力企业 [12] - 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研制光电子集成器件 突破制造标准化难题 [12] - 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硅基光电子/混合光电子等领域研发 [1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约152亿元 [14] - 2020年至2024年5年复合增长率约10% [14] -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350亿元 [27] 投融资情况 - 2022年投融资事件数量达50起 为近年最高 [13] - 2025年1-7月投融资事件15起 金额约17亿元 [13] 国产化水平现状 - 2.5G速率1310nm/1490nm/1270nm 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水平较高 1550nm DFB为中等 [15][19] - 10G速率1310nm FP激光器芯片较高 1270nm/1310nm DFB及CWDM6/LWDM12波段为中等 [15][19] - 25G速率多数DFB激光器芯片国产化水平中等 CWDM4/LWDM4波段较低 [15][19] - 50G速率PAM4 CWDM4波段及硅光直流光源芯片国产化水平较低 [15][19] 竞争格局 - 高端光芯片对海外依赖较高 欧美日企业如住友电工/MACOM/博通在高速率市场占主导 [22] - 中国厂商在中低速率芯片市场占优势 国产化率较高 [22] - 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集中在中部及东南沿海 湖北省企业最多 源杰科技位于陕西 [24] 下游应用分布 - 应用领域以电信为主 还包括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 [20] - 电信领域是光纤通信系统核心组件 实现光信号产生/调制/传输/放大/检测/接收等功能 [20] 未来发展趋势 - 应用场景从传统通信向智能计算/自动驾驶/医疗感知等多领域渗透 [30] - 技术向高度集成与能效优化演进 通过多元材料异构集成提升性能密度 [30] - 产业链强化核心材料/制造工艺自主可控 同时通过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参与度 [30]
卫星通信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46%,太空环境治理议题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1:10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信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19条举措 [1] ESG披露概况 - 卫星通信板块50只个股中23家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达46% 略低于全行业46.81%水平 [1] - 市值前十公司全部披露ESG报告 其中9家披露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数据 [2] - 行业碳排放披露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电信排放1435万吨二氧化碳 中科星图仅排放707.85吨 [2] - 差异源于自愿披露背景下核算边界不统一 以及行业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 [1][3] 研发投入情况 - 市值前十公司中有7家直接披露研发金额 中国电信研发投入达177.92亿元 [4] - 中国卫通研发人员117人占比19.6% 中国卫星研发人员1217人占比38.52% 光迅科技研发人员1218人占比28% 海格通信研发人员2763人占比33.36% [5] 质量管理体系 - 中国卫通建立7×24小时服务热线 将客户投诉纳入销售KPI考核 [7] - 中国卫星要求子公司建立质量检验体系 采用自检加专检双模式 [7] - 中科星图设立质量部作为归口部门 建立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闭环控制 [7] 行业特色议题 - 专家建议披露太空环境保护议题 包括卫星退役计划 碎片治理等内容 [9] - 需关注地面设施能耗与碳排放 推动绿色能源在供应链环节的应用 [9] - 应体现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 偏远地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价值 [9] - 发射活动可能破坏大气层 产生空间碎片和固体废弃物需重点管控 [10]
ESG信披观察 | 卫星通信行业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46%,太空环境治理议题待完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21:04
行业政策与ESG披露概况 - 工信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 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培育壮大产业生态等六方面提出19条举措 [1] - 卫星通信行业Wind板块50只个股中 23家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 披露率达46% 略低于全行业46.81%水平 [1][2] - 行业市值前十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达100% 其中9家披露范围一加范围二碳排放数据 [2] 碳排放数据披露差异分析 - 碳排放水平差异显著:中国电信排放1435万吨二氧化碳 中科星图仅排放707.85吨二氧化碳 [2][4] - 差异主因包括自愿披露背景下核算边界选择不同 以及行业缺乏统一碳排放测算标准 [1][3] - 仅3家公司披露范围三碳排放:中兴通讯 光迅科技 复旦微电 [2] - 外购电力排放因子相对统一 但卫星特种燃料燃烧 复合材料生产 发射过程等缺乏权威排放因子数据库 [3]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市值前十公司中有7家直接披露研发投入金额 中国电信研发投入达177.92亿元 [4][6] - 研发人员占比表现突出:中国卫星研发人员1217人占比38.52% 海格通信2763人占比33.36% 中国卫通117人占比19.6% [6] 产品质量管理实践 - 中国卫通建立7×24小时服务热线 将客户投诉次数纳入销售人员KPI考核 [9] - 中国卫星要求子公司建立"自检+专检"质量检验体系 [9] - 中科星图设立质量部为归口部门 建立质量信息网络体系实现闭环控制 [9] 行业特有ESG议题建设 - 需突出太空环境保护议题 包括卫星退役计划 碎片治理 发射残留物处理等 [12][13] - 应关注地面设施能耗 推动绿色能源应用 加强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合规采购披露 [12] - 需体现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 偏远地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价值 [12] - 中科星图已在产品中提及空间碎片碰撞预警计算 [12]
行业ETF风向标丨多只CPO概念股创新高,通信ETF半日成交超1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45
通信设备行业ETF表现 - 通信ETF(515880)半日涨幅达4.49%,成交金额11.65亿元,规模30.42亿份,追踪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 [1][3] - 通信设备ETF(159583)半日涨幅4.47%,成交金额1.39亿元,规模2.37亿份,追踪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 [2][5] - 通信ETF广发(159507)半日涨幅3.84%,规模0.5亿份,追踪国证通信指数;通信ETF(159695)涨幅3.98%,规模0.94亿份,追踪同一指数 [2][7]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18.47%)、中际旭创(17.45%)、工业富联(10.96%),覆盖通信服务与信息技术行业 [4] - 中证通信设备主题指数前三大权重股为新易盛(20.53%)、中际旭创(19.39%)、中兴通讯(9.54%),聚焦通信设备制造与技术服务业 [6] - 国证通信指数覆盖沪深北交易所通信产业上市公司,反映行业证券价格变动趋势 [7] 行业投资逻辑与应用场景 - 工业5G终端设备在"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支持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视频监控及移动巡检功能 [3] - 通信设备行业通过5G网络实现高速、低时延数据传输,连接工厂现场设备与平台系统 [3]
8月28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8-28 12:05
欣旺达(锂电池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 [1] 光迅科技(光通信设备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52.43亿元,同比增长68.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78.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 [1] 东北证券(证券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20.46亿元,同比增长31.6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225.90% [1]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 [1] 山西焦煤(焦煤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80.53亿元,同比下降16.3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下降48.44% [3] - 基本每股收益0.18元/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6元 [3] 盛天网络(游戏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17.23%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0.43万元,同比增长1186.02% [4]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 [4] 三联锻造(汽车零部件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6.86% [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3.52万元,同比增长3.88% [5][6] - 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股 [6] 嘉美包装(包装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57亿元,同比下降8.73% [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4.16万元,同比下降65.59% [8]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 [8] 安正时尚(服装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12.38%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8.3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9]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 [9] 华恒生物(生物基产品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增长46.54%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23.26% [10] - 基本每股收益0.46元/股 [10] 佰仁医疗(医疗器械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30.0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40.06万元,同比增长102.90% [12] - 基本每股收益0.52元/股 [12] 天智航(医疗设备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14.89%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754.82万元,同比亏损扩大23.80% [14]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3元/股 [14] 爱博医疗(眼科医疗器械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14.72% [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2.53% [15] -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股 [15] 招商轮船(航运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25.85亿元,同比下降4.91%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5亿元,同比下降14.91% [16] - 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 [16] 上海新阳(电子化学品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8.97亿元,同比增长35.67% [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26.31% [17] -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 [17] 山煤国际(焦煤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下降31.28% [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亿元,同比下降49.25% [18] -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 [18] 指南针(金融软件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71.55% [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9]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 [19] 盈方微(电子元器件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9.27亿元,同比增长4.48% [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29.66万元 [22]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4元/股 [22] 中国通号(轨道交通设备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146.65亿元,同比增长2.91% [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1.34% [22] - 基本每股收益0.15元/股 [22] 中国广核(核力发电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3% [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1亿元,同比下降16.30% [22]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 [22] 中国重汽(商用车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261.62亿元,同比增长7.22% [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8.10% [24] - 基本每股收益0.57元/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15元 [24] 省广集团(广告营销行业) - 上半年营业收入92.75亿元,同比增长22.78% [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4.46万元,同比增长3.06% [25] - 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 [25]
光迅科技(002281.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78.9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0:4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2.43亿元 同比增长68.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亿元 同比增长74.65% [1]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1]
光迅科技(002281.SZ):上半年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
格隆汇APP· 2025-08-27 22:4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2.43亿元 同比增长68.5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1] 盈利能力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0亿元 同比增长74.65% [1]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显示盈利能力提升 [1]
光迅科技(002281)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22: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与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52.43亿元,同比增长68.5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2亿元,同比增长78.9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0亿元,同比增长74.65%[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增长74.07%[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增长80.77%[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05%,同比上升1.63个百分点[1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59%至52.43亿元[42]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8.6%至52.43亿元,营业收入同步增长至52.43亿元[14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79.0%至3.72亿元[145] - 基本每股收益从0.27元增至0.47元,增幅达74.1%[146] - 母公司营业收入增长64.5%至53.34亿元,高于合并报表增速[148] - 母公司净利润激增260.1%至8.91亿元,表现显著优于合并报表[1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8.97%至40.63亿元[4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2.50%至1.22亿元[4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8.93%至4.91亿元,研发费用增长42.91%至4.46亿元[44] - 营业成本增长69.0%至40.63亿元,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长[144]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42.9%至4.46亿元,显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144] - 财务费用从-5181万元转为-1035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下降[144] -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02.8%至1.65亿元,显示资产质量面临压力[145] - 其他收益增长40.4%至4604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增加[1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同比恶化152.16%[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恶化152.16%至-1.0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467.03%至-2.21亿元[4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96.0%至67.48亿元[15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152.1%至-1.07亿元[15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82.5%至1.02亿元[150][151]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28.7%至3.23亿元[150]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3.77亿元[151]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5.5亿元[153]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6亿元[15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4亿元[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9.94亿元[15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24.55亿元[15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线覆盖从1G到50G PON以及400G DCO等多种速率的光模块,支持固网和无线接入应用[28][31][32][34] - 数据中心光模块支持最高1.6Tb/s速率,包括100G/200G/400G/800G等,传输距离覆盖100米至10公里[34] - 400G CFP2-DCO模块支持191.3~196.1THz可调频段,输出功率达+3dBm,OSNR为22dB@DP-16QAM[27] - 400G QSFP-DD ZR+模块支持191.3~196.1THz可调频段,OSNR为24dB@400ZR+[27] - 400G QSFP-DD ZR+ HP模块输出功率达+5dBm,带内OSNR≥40dB@0dBm,带外OSNR≥45dB[27] - 25G DWDM LR模块采用制冷EML和C波段DWDM传输,支持25G NRZ和25GAUI电接口[32] - 50G PON OLT模块采用1342±2nm EML发射和1300±10nm APD接收[32] - 传送网光放大器支持2x/4x/8x/12x/16x并行EDFA阵列,具备超低噪声系数[28] - 前传光模块支持25G速率,传输距离达10km/20km/40km,支持CWDM/LWDM/MWDM/DWDM方案[32] - RoF模块支持400Mhz至3.6Ghz频段,10公里单模光纤传输[32] - 公司拥有1.6T OSFP224 DR8光模块产品[36] - 公司拥有800G OSFP112 DR8/DR8+/DR8++光模块产品[37] - 公司拥有400G QSFP112 DR4/DR4+/DR4++光模块产品[3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59%至52.43亿元,其中数据与接入产品收入增长149.27%至37.15亿元[46] - 数据与接入产品毛利率提升7.13个百分点至19.96%,传输产品毛利率下降1.72个百分点至28.37%[48] 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18%至39.34亿元,占比75.04%;国外销售增长24.39%至13.09亿元[4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158.2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02%[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3.3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2%[18] - 存货同比增长56%至61.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2.22个百分点至38.97%[51] - 应收账款下降27%至17.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03个百分点[51] - 货币资金减少6%至29.9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62个百分点[51]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2.62亿元,本期出售1.79亿元,期末降至8316.19万元[55]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7.0%至158.25亿元(期初:147.86亿元)[137][139] - 流动资产同比增长8.2%至122.27亿元(期初:113.04亿元)[137] - 存货大幅增长55.7%至59.88亿元(期初:38.47亿元)[140]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24.7%至35.61亿元(期初:28.78亿元)[141] - 其他应付款同比激增153.3%至8.01亿元(期初:3.16亿元)[141]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4.8%至1.74亿元(期初:2.67亿元)[141] - 应收账款同比下降30.0%至15.82亿元(期初:22.58亿元)[140]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3.6%至24.55亿元(期初:21.61亿元)[140]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9.1%至49.85亿元(期初:45.68亿元)[14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30.6%至29.09亿元(期初:22.28亿元)[14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9.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5.99%[13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7.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6.91%[136] - 存货期末余额为61.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大幅增加55.87%[13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3.9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3.15%[136]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6.61%[1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供应链风险,部分关键原材料存在交付瓶颈[7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8]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170余项[40] - 公司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290余项[4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连续18年位列中国光器件最具竞争力企业第1名[38] - 公司全球光器件竞争力排名第4[38] - 公司授予967名激励对象13,259,100股限制性股票[79] - 公司对713名激励对象解锁6,453,200股限制性股票[80] - 公司副总经理变动:徐勇解聘、田宇兴聘任(2025年4月)[77]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0,200户[121] - 控股股东烽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91,478,944股,占总股本36.13%[121] - 国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8,904,622股,占总股本3.58%,报告期内增持4,545,006股[121] -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960,646股,占总股本2.10%[12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330,753股,占总股本1.28%,报告期内减持20,148,353股[123]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持股7,966,600股,占总股本0.99%,报告期内增持6,180,100股[123] - 中国农业银行中证500ETF持股7,163,278股,占总股本0.89%,报告期内增持582,700股[123] -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持股4,158,299股,占总股本0.52%,报告期内增持1,870,459股[123]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五组合新进持股4,001,000股,占总股本0.50%[123] - 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期末为252.78万股,较期初增加27.56%[128] - 董事长黄宣泽持股48.12万股,其中限制性股票22.20万股[126] - 总经理胡强高持股43.12万股,其中限制性股票22.20万股[126] - 前十大股东中最高持股为716.33万股(中证500ETF)[125] - 社保基金一一五组合持股400.10万股位列前四大股东[125]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通过《市值管理制度》议案[72] 募集资金使用 - 2023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5.43亿元,累计使用10.40亿元,进度67.36%[61] - 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5.36亿元,含利息收入3209.87万元[61][65] - 高端光通信器件生产建设项目投入9.36亿元,本期投入9823.65万元,累计进度77.05%[64] - 高端光电子器件研发中心项目投入6.07亿元,本期投入2439.47万元,累计进度52.41%[64] - 募投项目累计实现效益2.55亿元,其中本期实现1.40亿元[64]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104.29万元后完成募集资金置换[65] 利润分配与股权激励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209,781,455.52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72%[73]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0元(含税)[73]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967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3,259,100股限制性股票[119] - 公司总股本由7.94亿股增至8.07亿股,新增1325.91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967名激励对象[112][113][114] - 股份变动导致最近一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下降0.03元[114] - 限售股份期末总量3366.67万股,较期初2055.38万股增加1311.29万股[112] - 部分股权激励限售股拟于2025年7月2日解除限售,其中黄宣泽、胡强高各解除4.9万股,向明等三人各解除4.7万股[116] 关联交易与投资 - 公司向关联财务公司存款期初余额11.38亿元,期末余额9.13亿元,本期存入22.12亿元,取出24.37亿元,存款利率范围0.15%-2.30%[98] - 子公司阿尔玛伊技术有限公司增资1599.59万欧元,注册资本由3.33万欧元增至4.86万欧元,公司间接持股比例变更为48.53%[109] - 报告期内无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58][5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资产出售、股权出售及募集资金变更[66][67][68] 其他重要事项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49.11万元[23]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40.45%至4604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贴[44][50] - 货币资金受限34.84万元,作为国际信用证保证金[55] - 其他应收款受限2349.94万元,质押用于境外子公司银行借款[56] - 公司采购对口乡村农副产品99,029元助力乡村振兴[82] - 公司涉及诉讼仲裁案件共9件,涉案总金额约339.69万元,其中作为原告案件2件(91.97万元),作为被告或第三人案件7件(247.72万元)[91] - 公司租赁资产账面价值合计4025.78万元,其中厂房使用权资产3115.29万元,设备使用权资产910.49万元[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