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达(002527)
搜索文档
新时达: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全栈自研优势,正将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机器人全产业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5 20:1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正将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机器人全产业链 [1] - 公司未来将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双轮驱动 [1] - 公司加速向"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1] 公司核心优势 - 公司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和全栈自研优势 [1] - 公司依托三十年工业自动化积累及海尔全球资源 [1] 业务与市场 - 公司为汽车、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提供端到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 - 公司致力于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效率跃升与生态升级 [1]
专用设备板块10月9日涨0.93%,灵鸽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09 17:00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9日专用设备板块整体上涨0.93%,领涨股为灵鸽科技,涨幅达29.98%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32%至3933.97点,深证成指上涨1.47%至13725.56点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4.93亿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3.54亿元和1.39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灵鸽科技收盘价39.41元,涨幅29.98%,成交额6.63亿元 [1] - 中亚股份收盘价9.49元,涨幅19.97%,成交额2.64亿元 [1] - 昌红科技收盘价14.47元,涨幅11.65%,成交额6.32亿元 [1] - 合锻智能收盘价21.62元,涨幅10.03%,成交额1.93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ST新元收盘价4.81元,跌幅9.25%,成交额1.20亿元 [2] - 范麦科技收盘价32.43元,跌幅5.86%,成交额2.76亿元 [2] - 爱司凯收盘价30.29元,跌幅4.15%,成交额2.30亿元 [2] - 凌云光收盘价45.91元,跌幅4.09%,成交额10.19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中坚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27亿元,主力净占比16.89% [3] - 东方精工主力资金净流入1.24亿元,主力净占比7.34% [3] - 金财互联主力资金净流入9887.66万元,主力净占比12.57% [3] - 中亚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7223.77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27.40% [3] - 合锻智能主力资金净流入6319.15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32.81% [3]
新时达9月30日获融资买入1.23亿元,融资余额4.5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29
9月30日,新时达涨4.92%,成交额8.82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新时达获融资买入额1.23亿元,融资 偿还1.11亿元,融资净买入1146.58万元。截至9月30日,新时达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59亿元。 截至9月19日,新时达股东户数4.42万,较上期减少6.09%;人均流通股11983股,较上期增加6.49%。 2025年1月-6月,新时达实现营业收入16.44亿元,同比增长8.45%;归母净利润186.54万元,同比增长 109.95%。 分红方面,新时达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新时达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位居第 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039.3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86.12万股。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016530)位居第 七大流通股东,持股846.58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51.02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之列。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融资方面,新时达当日融资买入1.23亿元。当前融资余额4.5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3.38%,融资余额超 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 ...
专用设备板块9月30日跌0.23%,*ST新元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0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16:51
板块整体表现 - 9月30日专用设备板块整体下跌0.23%,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52%至3882.78点,深证成指上涨0.35%至13526.51点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领跌股为*ST新元,跌幅达6.36% [1][2] 领涨个股表现 - 合锻智能(603011)领涨板块,股价上涨10.02%至19.65元,成交量为79.05万手,成交额为14.96亿元 [1] - 莫凯股份(002691)涨幅为9.99%,收盘价8.81元,成交额1.93亿元 [1] - 泰林生物(300813)上涨8.21%至36.52元,成交额2.02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ST新元(300472)下跌6.36%,收盘价5.30元,成交额1.89亿元 [2] - 利和兴(301013)下跌5.37%至29.10元,成交额22.42亿元 [2] - *ST星农(603789)下跌4.99%至5.71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专用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03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2.4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56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合锻智能主力净流入4.23亿元,主力净占比达28.24% [3] - 莫凯股份主力净流入8335.94万元,主力净占比43.20% [3] - 凌云光(688400)主力净流入6984.11万元,主力净占比8.14% [3]
人形机器人产业周报:宇树H2将推出新品,新时达人形机器人于海尔工厂完成部署-20250929
国元证券· 2025-09-29 16:3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推荐 且维持该评级 [7]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具身智能技术迭代加速 政策支持力度增强 产业链公司积极布局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2][3][4][5] 周度行情回顾 - 2025年9月21日至9月26日期间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下跌0.68% 跑输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 [2][12] - 年初至今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累计上涨77.17% 跑赢沪深300指数58.07个百分点 [2][12] - 周涨幅最大个股为力星股份(+26.96%) 周跌幅最大个股为云南旅游(-18.37%) [2][18] 政策动态 - 上海发布ITU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展望及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 并推出"浦江X"具身智能标准化数据集平台 [3][21] - 工信部明确"十五五"时期将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3][21][22] 产品技术进展 - 智元机器人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证书(编号001) 认证涵盖数据集分类编码规范 数据标注标准 统一格式及质量评价准则 [3][23] - 宇树科技算法升级使机器人稳定性显著提升 支持反重力模式及复杂动作执行 计划下半年推出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3][5][24] 投融资活动 - 诺亦腾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由经纬创投和阿尔法公社联合投资 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 [3][24] 重点公司动态 - 豪能股份已开发高精密行星减速机等产品 在人形机器人 机器狗等领域实现部分产品批量供货 [4][25] - 云天励飞自研噜咔博士AI毛绒玩具预计2025年底推出 同时开发新一代DeepXBot系列芯片适配人形机器人 [4][26] - 长盈精密人形机器人业务已供应超400个料号 2025年上半年海外品牌贡献营收3500万元 年初至8月底交付价值超8000万元产品 [4][26] - 新时达人形机器人已完成在海尔重庆冰箱工厂产线部署 即将开展智能工厂实训 [4][27] - 纳思达控股子公司极海微发布全球首款基于Arm®Cortex®-M52双核架构DSP芯片G32R501 推出多款一站式解决方案 产品矩阵覆盖关节控制器 传感器等关键领域 [4][27][28] 行业趋势与建议 - 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至100% 具身智能迭代加速 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如长盛轴承 华锐精密 [5]
2025工博会落幕,新时达STEP 2.0战略引领智能制造新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9 16:23
战略升级 - 公司举办STEP 2.0战略发布会,主题为“智拓无界 共创未来”,标志着从“产品制造商”向“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升级 [1] - 战略升级依托公司三十年工业自动化技术积累以及融入海尔生态获得的全球资源,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双轮驱动 [1] - 公司与海尔将围绕三大方向协同:利用160多个制造中心场景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化;借助全球供应链网络提升品牌渠道;通过IT与OT融合构建“软件+硬件+平台”闭环 [3] - 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全栈自研优势,将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融入机器人全产业链,为汽车、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提供端到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3] - STEP 2.0发布标志着公司进入“海尔赋能+AI驱动”的新阶段,未来将持续深化全栈自研,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多个行业规模化落地 [12] 新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在工博会期间集中展示了七大智能工作站 [3] - AI免示教智能焊接工作站通过3D视觉和AI路径规划,实现焊缝识别率高达99.9%,生产效率提升30% [3] - 协作机器人智能焊接工作站采用“拖动示教+AI感知”技术,将编程时间缩短50%,并推出负载3kg-12kg的SCR系列协作机器人 [5] - 云霞系列高速SCARA机器人标准循环时间为0.24秒,重复定位精度达±0.015mm [7] - 全自主可控晶圆传输机器人系列采用“本体+驱控一体”设计,体积缩小30%,定位精度达亚微米级 [9] - AS800-G4高压变频器以超高效率和紧凑设计,为高能耗场景提供节能解决方案 [9] 生态合作与联盟 - 公司联合阿里云、上电科、绿的谐波、梅卡曼德、乐聚机器人等产业伙伴举办“具身共进•生态共生”主题论坛 [9] - 公司与阿里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具身智能云端训练与仿真测试 [10] - 公司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达成CR认证合作,推动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 [10] - 公司联合多家企业成立具身智能生态联盟,并在圆桌论坛中探讨技术融合与商业共赢 [10] - 公司CEO强调将依托30年技术积累与海尔生态场景优势,推动“AI+Robot”深度融合 [9] - 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阐述了以“小脑”技术为核心的战略路径,致力于打造精准控制的差异化优势 [9]
制造业,拒绝双足机器人
第一财经· 2025-09-27 21:12
双足与轮式机器人在工厂应用的技术对比 - 双足机器人能耗过高 移动速度仅每秒1.3米 而轮式机器人可达每秒2.5米 是人类步速的两倍 [8] - 双足机器人满负荷续航仅2-3小时 轮式机器人可达4-5小时 且轮式自动充电技术更成熟 [9] - 双足机器人40%能量被双腿消耗 60%算力用于双腿运动 对工厂未产生实际价值 [11] 成本与商业化进展 - 普智机器人双足型号出货价50-60万元 轮式仅40-45万元 因双足需更多传感器且开发成本显著更高 [4] - 普智机器人已出货200台 其中60%为轮式(工业场景) 40%为双足(展厅用途) 预计2026年出货量提升至1000台 [4][5] - 新时达计划2024年底完成量产机器人工业认证 目前向海尔重庆工厂派驻轮式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与技术升级 [3] 工厂实际应用案例与需求 - 富临精工引入近百台远征A2-W型机器人 料箱搬运为零失误切入点 但需改造工厂环境对接物流系统数据 [6] - 当前机器人负载能力覆盖60%-70%需求(单臂10公斤/整体20公斤) 但30%-40%场景需要30公斤负载能力 [7] - 海尔全球160多座工厂中 重庆冰箱工厂自动化水平居中 生产线复杂度适合机器人测试 [3] 技术发展分歧与未来展望 - 轮式机器人被批评控制精度仅厘米级 难以满足工业毫米/亚毫米级需求 且缺乏稳固基准面 [12] - 国家创新中心专家认为双足机器人未来采用直线关节可大幅降低能耗 并呼吁大模型厂商优化机器人专用算法 [12] - 行业预计双足机器人需3-10年才可能实现全场景工厂应用 当前仍以轮式为主力搭配双足完成轻便搬运 [8][13]
制造业,拒绝双足机器人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9-27 21:01
行业观点分歧 - 部分行业专家认为双足人形机器人不适合工厂应用 主要由于能耗过高 移动速度仅每秒1.3米 远低于轮式机器人的每秒2.5米 且40%能量和60%算力被双腿消耗却未产生实际价值[1][8][10] - 另有专家认为轮式机器人仅是过渡方案 其控制精度仅达厘米级 难以满足工业场景毫米级要求 且双足机器人在通过技术改进后可能实现替代[12] - 双足机器人当前满负荷续航仅2-3小时 轮式机器人可达4-5小时 且轮式自动充电技术更为成熟[8][9] 企业实践案例 - 新时达向海尔重庆冰箱工厂派驻轮式机器人 计划年底完成量产工业认证 海尔全球160多座工厂为合作提供场景基础[4] - 普智机器人已出货200台机器人 其中60%轮式应用于工业场景 40%双足用于展厅讲解 双足单价50-60万元 轮式单价40-45万元[4][5] - 富临精工引入近百台智元远征A2-W型机器人 主要用于料箱搬运 当前负载能力覆盖60%-70%需求(单臂10公斤/整体20公斤) 但需提升至30公斤以满足剩余需求[6] 技术挑战与突破 - 双足机器人开发成本显著高于轮式 因需要更多自由度和传感器 训练数据量也更大 而轮式底盘技术已成熟[5] - 双足机器人需解决环境适应性问题 需与工厂物流仓储系统及生产数据对接 目前需通过环境改造实现[6]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采用直线关节降低能耗 以及优化大脑(大语言模型针对机器人优化)和小脑(嵌入式芯片支持0.5B/0.1B模型)[12][13] 市场发展预期 - 普智机器人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提升至1000台[5] - 行业认为双足机器人进入工厂全场景应用需3-10年技术积累 目前传统工业机器人已在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大规模应用[13] - 轮式机器人因投入成本更低且能耗仅占整体不足10% 更受工业企业欢迎[9]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对控股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7 08:41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合并报表范围内下属公司提供担保额度总金额不超过10.5亿元人民币 [3] - 为子公司会通科技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 [3] - 为子公司新时达机器人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3] - 为子公司晓奥工程技术提供担保额度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 [3] - 担保额度可在子公司间按实际情况调剂使用 但资产负债率超过70%和不超过70%的公司之间不得调剂 [3] - 担保额度有效期为自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可滚动使用 [3] 新增对外担保详情 - 公司与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签署最高额不可撤销担保书 为会通科技提供5000万元授信额度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4] - 本次担保后公司对会通科技的担保余额达到5亿元 已使用全部担保额度 [4] - 本次担保前会通科技剩余担保额度3.1亿元 本次使用0.5亿元后剩余2.6亿元 [4] 担保协议核心条款 - 保证范围涵盖授信本金5000万元及相关利息、罚息、复息、违约金、实现债权费用等 [5][6] - 保证方式为承担经济上和法律上的连带责任 [5] - 保证责任期间延续至每笔融资到期日后加三年 展期情况下延续至展期届满后加三年 [6] 担保总额及占比 - 担保后公司及控股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171,00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136.90% [6] - 公司及控股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93,000万元 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74.46% [6] - 公司不存在对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 无逾期担保及诉讼担保 [6]
新时达:公司无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18:12
债务与担保状况 - 公司无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 [1] - 公司无涉及诉讼的担保金额 [1] - 公司无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的担保金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