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达(002527)

搜索文档
新时达(002527) - 关于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公告
2025-08-29 17:02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重大遗漏。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期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 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具体情况如下: | | | 上述专利的取得,有利于发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证券代码:002527 证券简称:新时达 公告编号:临2025-074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公告 特此公告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年8月30日 ...
新时达(002527) - 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025-08-29 17:02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2025 年半年度(未经审计)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 (2025 年 01 月 0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 | 目录 | 页次 | | --- | --- | | 财务报表 | | |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公司资产负债表 | 1-4 | | 合并利润表和公司利润表 | 5-6 | | 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公司现金流量表 | 7-8 | |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9-12 | | 财务报表附注 | 13-126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5年6月30日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 资产 | 附注 | 2025 年 6 月 30 日 | 2024 年 12 月 31 日 | | --- | --- | --- | --- | | 流动资产: | | | | | 货币资金 | (一) | 415,168,504.29 | 615,626,656.38 | | 结算备付金 | | | | | 拆出资金 | | | |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二) | | 40,000,0 ...
新时达(002527) -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9 16:59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3]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8日送达相关人员[3] - 应参加董事9名,实际出席9名[3] 报告披露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4] - 报告于2025年8月30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4] - 摘要于同日在四大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披露[4] 表决结果 - 《2025年半年度报告》议案表决9票同意,0票弃权,0票反对[4]
新时达(00252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6: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00,000,000元[2] - 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5%[2] - 营业收入为16.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5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09.9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68.81万元人民币,亏损同比收窄51.47%[2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5%至16.44亿元[91][93] - 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3.59%至1.39亿元[93]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08%至1.30亿元[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200,000,000元[2]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12%至13.42亿元[91] 各业务线表现 - 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 - 公司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一季度同比增25.7%,二季度同比增52.4%[51] - 公司实现半导体晶圆传输机器人国产化替代,覆盖8大系列数十款型号产品[52] - 半导体机器人客户数量同比增长并获得国产头部半导体工艺设备商批量订单[56] - 公司伺服驱动主力产品Ω6系列应用于3C电子包装设备等行业[67] - 公司变频器产品涵盖低压通用高压大传动专机四大类别[68] - 电梯控制器产品在可为市场排名全球第二[70] - 公司运动控制卡曾位列国内市场前三[80] - 2025年公司拟推出具身智能控制器和具身/人形机器人[79] - 2015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发驱控一体控制器的机器人厂商[77] - 公司业务覆盖电梯控制、机器人及通用驱动系统,下游涉及3C电子、半导体、锂电等行业[114] 各地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载客电梯出口量55957台,同比增长22.5%[38] - 公司累计为全球提供超300万台电梯相关产品与服务[40] - 公司及子公司客户网络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与地区[85]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提升至25%[2] - 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5元[2] 运营效率指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至60天[2] - 存货周转率提高至4次[2] - 应收账款主要由账龄在一年以内的构成[121] - 应收账款规模随经营扩张持续增长且占流动资产比例呈上升趋势[121] - 存货主要由原材料在产品和库存商品构成且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12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50,000,000元[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99.07万元人民币,同比激增911.15%[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911.15%至4399.07万元[9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3.01%至3233.41万元[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5.71%至-1.93亿元[92] 财务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下降至40%[2] - 总资产为39.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5.00%[2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27个百分点至10.44%[99]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06个百分点至27.33%[99]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93个百分点至10.35%[99] - 合同负债增长至4.5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53%,同比上升2.75个百分点,主要因优化借款结构所致[100] - 长期借款增长至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82%,同比上升5.18个百分点,主要因合理配置长短期借款所致[10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下降至3327.6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84%,同比下降12.15个百分点,主要因归还长期借款所致[100] - 公司面临资产负债率较高风险,需持续投入研发并优化负债结构[120] - 公司启动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以改善财务结构[12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4.15亿元,较期初6.16亿元下降32.5%[19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80亿元,较期初10.61亿元增长1.8%[193] - 存货期末余额为10.86亿元,较期初9.74亿元增长11.5%[19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12亿元,较期初3.11亿元增长32.5%[194]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4.58亿元,较期初3.67亿元增长24.8%[19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3327.64万元,较期初5.44亿元下降93.9%[194]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70亿元,较期初2.78亿元增长69.2%[19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99亿元,较期初-10.01亿元改善0.2%[195]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32.07亿元,较期初33.86亿元下降5.3%[193]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39.76亿元,较期初41.85亿元下降5.0%[193] - 流动资产总额从642.11百万元下降至848.82百万元,降幅24.3%[198] - 应收账款从321.20百万元略降至325.76百万元,降幅1.4%[198] - 其他应收款从82.94百万元大幅上升至214.11百万元,增幅158.1%[198] - 长期股权投资从2,559.13百万元略降至2,525.08百万元,降幅1.3%[198] - 资产总计从3,427.56百万元增至3,613.85百万元,增幅5.4%[198][199] - 应付账款从154.75百万元增至204.01百万元,增幅31.8%[199]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从25.40百万元激增至534.77百万元,增幅2005.5%[199] - 长期借款从470.04百万元降至277.70百万元,降幅40.9%[199] - 未分配利润亏损从-982.23百万元收窄至-965.45百万元,改善1.7%[199] - 负债总额从1,868.94百万元增至2,038.95百万元,增幅9.1%[199]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980.62万元,上年同期617.73万元,同比增长58.75%[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4000万元,本期全部出售,期末余额为0元[10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1109.92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7.02万元,期末余额1002.9万元[102] - 对沪农商行股票投资初始成本2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323.7万元,报告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13.76万元[107] - 委托理财发生额10,000万元且未到期余额为0[164] 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总资产4.82亿元,净利润2089.8万元[112] - 新时达工控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为165,533,855.71元,净利润为6,317,735.48元[113] - 安徽新时达线缆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为99,584,163.51元,净利润为2,118,293.89元[113] - 辛格林纳自动化马来西亚参股公司总资产为6,777,026.60马来西亚林吉特,净利润为622,091.30马来西亚林吉特[113] - 上海北科良辰自动化设备参股公司总资产为211,767,938.49元,净利润为3,616,397.65元[113] - 上海浩疆自动化科技参股公司总资产为25,762,796.19元,净利润为1,171,743.65元[113] - 无锡良辰电子参股公司总资产为17,234,655.58元,净利润为556,761.60元[11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电梯及自动扶梯产量为65.4万台,同比下跌6.4%[35] - 国内房地产竣工面积下降14.8%,影响新梯市场需求[35] - 中国未加装电梯的既有住宅约5000万户符合条件,加装市场总量预计超250万台[36] - 2019至2023年全国累计加装电梯10.8万部,年均2.16万台,2023年加装量达3.6万部[36] - 中国电梯保有量从2001年28.5万台增至2024年1100万台,其中超15年使用年限的约80万台,超20年的约17万台[36] - 预计到2030年电梯更新改造量将达274万台[3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16.3万台,同比增长15.9%,出口额增长61.5%[46] - 半导体设备投资在2025年上半年逆势增长53.4%[4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自动化市场整体同比增长0.52% OEM行业同比增长1.98%[61] - 小型PLC上半年同比增长5.54% 中大型PLC同比增长4.82%[61] - 低压变频器同比增长1.98% 通用伺服同比增长7.36%[61] - 国内工控企业满足国内制造业80%以上生产需求[62] - 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巨头占据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加速中高端市场渗透[116] 技术与研发 - 公司主持/参与编制修订国家技术标准51项和行业技术标准9项[72]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816项和软件著作权285项[72] - 公司确定年底前四个场景数据采集规划包括自适应抓取机器人系统等[58] - 公司为海尔白电业务部门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提供小脑技术[59]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755.35万元人民币,主要来源于政府补助1143.09万元和应收款项减值转回567.24万元[28] - 公司注销449.994万份股票期权[129]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7]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及估值提升计划[124] - 公司控制权拟变更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将成为新控股股东[16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07,496股至133,780,963股,持股比例从20.21%降至20.18%[17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07,496股至529,280,328股,持股比例从79.79%升至79.82%[174] - 股份总数保持663,061,291股不变[175] - 原副总经理李国范离任导致99,796股有限售股转为无限售流通股[175] - 原董事周广兴离任满6个月导致41,450股有限售股转为无限售流通股[175] - 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于2025年6月24日成为公司控股股东[167] - 海尔集团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167]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于2025年8月7日获深交所受理[168] - 子公司上海会通自动化于2025年1月17日获新三板挂牌批准[170] - 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5名非独立董事和3名独立董事[169] - 金辛海离任后66,250股限售股转为无限售股,占其持股总数265,000股的25%[176][177] - 公司限售股份总额减少207,496股,期末限售股总数降至133,780,963股[178] - 股东纪德法持股88,956,197股,占比13.42%,报告期内减持29,652,066股[180] - 青岛海尔卡奥斯持股66,306,129股,占比10.00%,均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80] - 股东纪翌持股26,904,704股,占比4.06%,全部为限售股[180] - 朱强华持股19,790,953股,占比2.98%,报告期内减持1,350,000股[180]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新进持股10,985,804股,占比1.66%[180]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10,393,285股,占比1.57%,报告期内增持6,971,350股[180] - 韵达投资新进持股9,300,000股,占比1.40%[180] - 鹏华碳中和基金新进持股8,465,800股,占比1.28%[180] - 第1大股东纪德法、第6大股东刘丽萍和第3大股东纪翌因亲属关系构成一致行动人[181] - 第2大股东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与纪德法、刘丽萍、纪翌于2025年2月14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181] - 纪德法、刘丽萍、纪翌将合计持有的127,583,569股股份表决权委托予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行使[181] - 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66,306,129股[181] - 朱强华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9,790,953股[181] - 刘丽萍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722,668股[181] -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0,985,804股[181] - 董事长纪翌本期减持8,968,235股,期末持股26,904,704股[183] - 非独立董事纪德法本期减持29,652,066股,期末持股88,956,197股[183] - 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承诺通过协议转让取得的股份自转让完成之日起十八个月内不转让[182] 关联交易 - 公司与SINGERNER AUTOMATION (MFG) SDN. BHD关联交易金额为263.2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87%[143] - 公司与上海浩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关联交易金额为11.5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1%[143] - 公司与海尔集团下属企业关联交易金额为3.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144] - 公司与海尔集团下属企业关联交易金额为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144] - 公司与海尔集团下属企业关联交易金额为0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144]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额为2,620万元[14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146]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47] - 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拟以现金认购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的152,504,097股股票[151] 担保情况 - 公司对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7,000万元[159] - 公司对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8,000万元[159] - 公司对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2,000万元[159] - 公司对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10,000万元[159] - 公司对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15,000万元[159] - 公司对晓奥(上海)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7,000万元[160] - 公司对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2,000万元[160] - 公司对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实际担保金额为10,000万元[160]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05,000万元[16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18,000万元[161]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181,000万元[16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81,000万元[161]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64.75%[162]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对象提供担保余额43,000万元[162]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金额18,454.02万元[162] 资产受限情况 - 货币资金中7944.76万元受限,作为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104] - 存货中6640.33万元部分受限(3858.27万元),因客户破产导致在安装产品失控[104] 诉讼与合规 - 未达重大诉讼标准的46笔诉讼事项涉案总金额2127.69万元[141] - 46笔诉讼中15笔已结案21笔执行中10笔审理中[141] - 公司报告期内无处罚及整改情况[142] 制度建设 - 公司新建制度2部废除制度1部修订制度28部[131] 其他运营事项 - 公司服务超过300万台套电梯整机客户[76] - 公司旗下多家子公司获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称号(共6家)[73] - 公司拥有七个生产基地分布于不同地区[86][87][88] - 子公司上海会通获松下机电三木普利尼得科等品牌授权代理[69] - 公司子公司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正润产业园区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的租赁已结束[156] - 租赁部分房产及设备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共计3,818,650.03元[156] - 报告期内发布公告及相关披露文件共131份[131]
张瑞敏长袖善舞:海尔集团18亿美元完成控股汽车之家 刘斥出任CEO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49
海尔集团资本运作 - 海尔集团旗下CARTECH以18亿美元收购汽车之家41.91%股份,成为控股股东持股43.0% [3][4] - 海尔集团通过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以13亿元收购新时达10%股份,并通过定增12.1851亿元将持股提升至26.83%,合计控制表决权42.47% [19][22][23] - 海尔集团2025年完成对两家市值超百亿上市企业控股,汽车之家市值261.68亿港元,新时达市值110.6亿元 [18][24] 汽车之家控制权变更 - 原控股股东中国平安旗下云辰资本持股降至5.1%,不再具有控股权 [3] - 股份转让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交易涉及200,884,012股普通股 [3][4] - 公司创始人李想曾创办企业,2016年中国平安以16亿美元获得控制权并清洗管理层 [12] 管理层重组 - 汽车之家CEO杨嵩卸任,改任高级副总裁,其任职CEO仅半年 [5][12][14] - 海尔系刘斥出任董事长兼CEO,梁海山、张翠美、周生磊、方兴等获委任董事 [6] - 新时达董事长变更为海尔系展波,创始人纪德法女儿纪翌任副董事长 [24] 财务表现 - 汽车之家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7.58亿元(2.45亿美元),同比下降6.14% [15] - 第二季度归属于汽车之家的净利润4.16亿元(5802万美元),经调整净利润4.76亿元(6640万美元)同比下降16.8% [17] - 在线营销业务收入7.46亿元(104.2百万美元),线索服务收入7.33亿元(102.3百万美元) [17] 公司治理调整 - 汽车之家成立合规管理委员会,由张翠美、周生磊和濮天若组成,张翠美任主席 [10] - 公司秘书项亚琪辞任,由王杰斯接任 [11] - 新时达董事会由海尔系主导,包括王晔、张翠美等任非独立董事 [24] 产业布局 - 刘斥担任海尔集团卡泰驰汽车产业板块负责人,周生磊任该板块副总经理兼战略投资总监 [6][8] - 海尔集团通过卡泰驰板块布局汽车产业互联网平台战略 [8]
新时达跌2.04%,成交额5056.4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16.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0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6.34元/股 总市值108.34亿元 成交额5056.49万元 换手率0.58%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16.9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60%和7.2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15%和17.8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6.1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89%/-1.27%/10.70% [2] 龙虎榜与交易活跃度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3日净卖出4817.58万元 买入总额1.92亿元(占比12.50%) 卖出总额2.40亿元(占比15.6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4.71万户 较上期减少3.51% 人均流通股11231股 较上期增加3.64% [3] - 十大流通股东出现机构新进: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853.21万股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495.56万股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54.75万股至755.92万股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86亿元 同比增长14.54% [3] - 归母净利润-813.18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65.34%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47.44% 机器人产品及系统23.88% 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19.56% 其他产品9.13% [2] - 属于机械设备-专用设备-楼宇设备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智慧物流、减速器、股权转让、专精特新、富士康概念等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4]
新时达8月27日获融资买入4092.87万元,融资余额3.60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8-28 10:03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7日股价下跌3.89% 成交额4.04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092.87万元 融资偿还4929.00万元 融资净卖出836.13万元 [1] - 融资余额3.60亿元(占流通市值3.24%) 融券余额22.99万元 两者均处于近一年60%分位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与经营业绩 - 股东户数4.71万户(较上期减少3.51%) 人均流通股11231股(较上期增加3.64%)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14.54%) 归母净利润亏损813.18万元(同比收窄65.34%)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 包括电梯控制与驱动类产品(47.44%)、机器人产品及系统(23.88%)、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19.56%)及其他产品(9.13%) [1] - 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10日 2010年12月24日上市 注册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思义路1560号 [1]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79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机构新进: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股853.21万股(第六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54.75万股至755.92万股(第八大股东)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持股495.56万股(第十大股东) [3]
2025年1-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9万套 累计增长35.6%
产业信息网· 2025-08-24 08:09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5万套,同比增长37.9% [1] - 2025年1-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36.9万套,累计增长35.6% [1] 相关企业 - 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上市企业包括机器人(300024)、埃斯顿(002747)、新时达(002527)、拓斯达(300607)、汇川技术(300124) [1] - 行业关联企业还涵盖华中数控(300161)、佳士科技(300193)、亚威股份(002559)、拓山重工(001226)、昊志机电(300503)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1][3] - 行业分析报告由智研咨询整理提供 [1][2][3]
全球三大机器人展: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展(automatica)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RS)日本东京机器人展(iREX)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3 12:07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概况 -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自1999年创办,是获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大型展会,兼具展示、交易、论坛和评奖功能[2] - 2025年机器人展主题为"具身工业 智领未来",展示规模达56000平方米,汇聚全球超350家知名企业,于9月23日-2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4][12] 全球三大机器人盛会对比 - 慕尼黑automatica展:2025年6月举办,汇集40个国家近800家参展企业(含170家中国企业),吸引49300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占比38%[7] - 东京iREX展:2025年12月举办,2023年已吸引654家展商和148125名观众,2025年规模预计创新高,聚焦节能减排型机器人和远程控制技术[23][24] -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盛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11][24] 展会核心特色 - 全产业链覆盖:展品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移动物流解决方案六大板块[13] - 国际化程度高:参展企业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资品牌参展面积超40%[12] - 企业质量优异:包括136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小巨人企业、7家独角兽企业、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33家瞪羚企业[12] 技术发展重点 - 聚焦具身工业:通过赋予机器人类人类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突破传统工业边界,代表性产品包括新松多可机器人、埃斯顿Codroid 02人形机器人、节卡Lumi具身智能平台[13] - AI驱动创新:展会以"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探讨行业趋势[14] - 应用场景丰富:设置汽车制造柔性焊接工作站、生物医药无菌操作机器人、物流智能仓储分拣系统等垂直领域展区[1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成为连接全球机器人技术与中国市场的核心枢纽,展示中国智能制造转型路径[19] - 从"展中展"发展为国际顶尖平台,定义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为全球机器人科技进步注入中国动能[24] - 汇聚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包括工业机器人领域的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四大家族,以及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2][33][35][36][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