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迈科技(002595)
搜索文档
豪迈科技(002595) - 关于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的法律意见书
2025-10-24 18:16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1年6月7日获批发行A股5000万股,6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8] 员工持股计划 - 2025年10月13日董事会通过草案,规模不超144.12万股,占比0.1802%[10][13] - 存续期36个月,锁定期24个月,可延长[12] - 购买回购股票价格30元/股[13] - 多部门审议,待股东大会通过[16][17][18] - 截至10月24日具备实施主体资格[21]
豪迈科技(002595) - 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
2025-10-24 18:16
业务决策 - 公司2025年10月24日通过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议案[1] - 拟开展业务主要外币有美元、欧元、日元等[2] - 业务包括远期结售汇等外汇衍生交易[2] 业务规模与期限 - 业务额度不超2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3] - 业务期间为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3] 资金与风险 - 业务资金源于日常经营,不涉及募集或信贷资金[6] - 业务存在汇率波动等风险[8][9] 应对措施 - 加强汇率研究,调整策略控制风险[10] - 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内控和风控机制[11] - 仅与有资质金融机构开展业务[11]
豪迈科技(002595) - 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25-10-24 18:15
证券代码:002595 证券简称:豪迈科技 公告编号:2025-037 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行政 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实际情况,不 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刊登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证 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特此公告。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 通知已于2025年10月13日以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送达各位监事,会议于2025年10月 24日在公司会议室以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监 事3人。会议由公司监事会主席唐立星先生主持,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符合《公司 法》及《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会议合法有效。 经与会监事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以下决议 ...
豪迈科技(002595)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的公告
2025-10-24 18:15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4日召开[1] - 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表决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新策略 - 公司拟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额度不超20亿人民币或等值外币,期间为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10月31日[3] - 《关于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的议案》表决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10.23)-20251023
渤海证券· 2025-10-23 09:38
金属行业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钢铁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的“看好”评级 [5] - 报告维持对洛阳钼业、中金黄金、华友钴业、紫金矿业、中国铝业的“增持”评级 [5] 金属行业情况及产品价格走势 - 钢铁需求有所回升但力度不及往年,预计短期钢价震荡运行 [2] - 铜价上周整体下行,后续受中美贸易磋商和美联储降息预期支撑,下行压力或缓解 [2] - 铝价短期或震荡运行,基本面表现稳健 [2] - 金价短线或面临回调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或中美磋商不顺可形成支撑 [2] - 江西锂矿端扰动减弱,储能排产预期向好,或支撑短期碳酸锂价格 [2] - 若10月稀土出口管控力度较大,短期价格或承压 [2] 金属行业投资策略 - 钢铁行业稳增长政策发布,聚焦产能产量精准调控、扩大有效消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议关注设备先进、高附加值产品领先、环保水平领先的标的 [3] - 全球铜矿供应预期因事故影响收紧,国内冶炼加工端有“反内卷”政策预期,建议关注资源保障强、环保水平领先、生产规模优势的标的 [3] - 电解铝厂利润表现较好,氧化铝行业“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供给格局,建议关注资源保障强、环保水平领先、生产规模优势的标的 [4] - 短期避险情绪或支撑金价,长期利率路径不确定性和“逆全球化”趋势提升黄金吸引力,建议关注相关板块 [4] - 稀土出口管制升级提升行业战略地位,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等领域发展提供新需求动能,建议关注相关板块 [4][5] - 刚果(金)钴出口配额无增长,未来全球钴供给受约束,需求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带动,供需有望维持偏紧,建议关注相关板块 [5] 机械设备行业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机械设备行业的“看好”评级 [7] - 报告维持对中联重科、恒立液压、捷昌驱动、豪迈科技的“增持”评级 [7] 机械设备行业要闻与数据 - 9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55.05亿美元,同比增长29.1% [6] - 9月叉车销量为13.04万台,同比增长23% [6] - 银龙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5%至75% [6] 机械设备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上涨0.22%,跑输沪深300指数1.29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市盈率为31.63倍,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3.41% [6] 机械设备行业前景与策略 - 9月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回暖,挖掘机销量维持复苏态势 [7] - 政策强调扩大有效需求、加大设备更新力度,下游如雅下水电、城市更新行动等利好将持续带动需求 [7] - 全球关税扰动减弱,国产工程机械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 [7] - 人形机器人行业从技术竞赛转向商业化竞赛,量产预期明确,建议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7]
豪迈科技10月17日获融资买入1302.42万元,融资余额4.8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10-20 09:20
10月17日,豪迈科技跌1.17%,成交额1.55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豪迈科技获融资买入额1302.42万 元,融资偿还2589.83万元,融资净买入-1287.41万元。截至10月17日,豪迈科技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91 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6月30日,豪迈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 通股东,持股2635.8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5.89万股。大成高鑫股票A(000628)位居第六大流通股 东,持股2213.5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39万股。 融券方面,豪迈科技10月17日融券偿还400.00股,融券卖出290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 16.21万元;融券余量7.57万股,融券余额423.16万元,低于近一年40%分位水平,处于较低位。 责任编辑:小浪快报 截至6月30日,豪迈科技股东户数1.65万,较上期增加2.82%;人均流通股48181股,较上期减少2.71%。 2025年1月-6月,豪迈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2.65亿元,同比增长27.25%;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同比增长 24.65%。 融资方面,豪迈科技当日融资买入1302.42万元 ...
渤海证券研究所晨会纪要(2025.10.16)-20251016
渤海证券· 2025-10-16 10:58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机械设备行业“看好”评级,认为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回暖,人形机器人行业商业化预期明确 [3] - 工程机械下游需求增长逻辑清晰,受益于开工端利好及国产性价比优势凸显,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有望持续推动行业复苏 [3] - 建议关注中联重科、恒立液压、捷昌驱动、豪迈科技等公司,并维持其“增持”评级 [3] 行业要闻 - 2025年9月挖掘机销量为19,858台,同比增长25.4% [2] - 2025年9月装载机销量为10,530台,同比增长30.5% [2] - 2025年9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78.1小时 [2] 公司公告 - 宗申动力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100% [2] - 英维克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19% [2] 周行情回顾 - 2025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指数下跌2.97%,跑输沪深300指数0.78个百分点,在申万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4位 [2] - 截至2025年10月14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市盈率为31.41倍,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35.85% [2] 本周观点 - 工程机械景气度持续回暖,挖掘机销量维持复苏态势,国内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速均实现快速增长 [3] - 政策方面,《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强调扩大有效需求、加大设备更新实施力度 [3] - 下游需求增长逻辑清晰,雅下水电、城市更新行动等开工端利好将持续带动需求,全球关税扰动减弱使国产工程机械性价比优势凸显 [3] - 人形机器人行业催化频出,正从技术竞赛转向商业化竞赛,量产预期明确 [3]
豪迈科技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1097.09万元,融资余额5.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2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2.88%,成交额为2.20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097.09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791.41万元,融资净买入为-694.32万元 [1] - 截至10月15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5.05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5.0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0% [1] 融资融券情况 - 公司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0月15日融券卖出1300股,卖出金额7.40万元,融券余量为7.26万股,融券余额为413.02万元 [1] - 公司融券余额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高密市,成立于1995年3月31日,于2011年6月28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子午线轮胎模具及轮胎制造设备的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开发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模具49.91%,大型零部件机械产品36.98%,数控机床9.62%,其他3.49%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65万户,较上期增加2.82% [2] - 截至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48181股,较上期减少2.7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635.88万股,较上期减少55.89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65亿元,同比增长27.25%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7亿元,同比增长24.65%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9.7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17亿元 [3] - 大成高鑫股票A(000628)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213.51万股,较上期减少3.39万股 [3]
A股“五好生” 比亚迪、阳光电源、迈瑞医疗等156家公司的持续增长样本观察|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
经济观察报· 2025-10-15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 提出"五维正增长"概念,即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在2022至2024年间均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作为衡量企业内生动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2][3] - A股市场中共有156家企业满足五项指标的三年连续增长要求,展现出系统性成长能力与战略定力[3] - 这些企业广泛分布于以高端制造和硬科技为核心的实体经济领域,行业分布集中度揭示明确时代特征[4][6] 行业分布特征 - 156家"五维正增长"企业行业分布高度集中,汽车(30家)、电力设备(22家)、机械设备(20家)、电子(14家)、医药生物(13家)五大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3%[6] - 行业分布结构与国家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8] - 这些行业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人才集聚,构筑起日益深厚的竞争壁垒[8] 汽车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与技术闭环,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构建强大壁垒,实现系统性增长[9] - 福耀玻璃将传统挡风玻璃升级为集成多种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单车配套价值显著提升,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稳健跨越[10] - 拓普集团精准卡位产业变革,从减震、内饰成功拓展至底盘系统、热管理等核心赛道,单车配套价值激增,展现卓越战略前瞻性[10] 电力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阳光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全球双龙头,深度受益于全球绿色能源装机需求爆发,高强度研发投入确保核心技术领先地位[12] - 国轩高科专注于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凭借技术深耕与产能扩张驱动增长,在磷酸铁锂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构建差异化优势[12] - 川投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投资运营平台代表,增长依托优质水电资产稳健收益及新能源项目稳步拓展,体现高质量能源资产配置能力[12] 机械设备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时代电气将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技术优势延伸至新能源、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实现多元化技术布局[13] - 天地科技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推动煤炭开采革命,在智能矿山、清洁利用等领域保持领先[13] - 豪迈科技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在轮胎模具细分领域展现中国制造的卓越竞争力[14] 电子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技术突破推动营收与资产规模快速扩张,支撑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发展[14] - 海光信息在国产CPU与DCU领域建立重要影响力,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完善产业生态[15] - 沪电股份在高端PCB制造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深度受益于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建设的蓬勃需求[15] 医药生物行业代表企业分析 - 迈瑞医疗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增长[15] - 华东医药在医药工业和医美业务双轮驱动下实现稳健发展,通过创新药研发和医美产品管线布局拓展新增长空间[16] - 科伦药业从传统输液企业向创新药企稳步迈进,通过研发创新推动业务转型升级[16] 五维指标内在逻辑 - 五项指标组合存在严谨内在逻辑和勾稽关系,共同刻画企业健康度与可持续性[20] - 总资产与营业收入增长是企业市场份额扩张和经营规模实力的直接体现,构成企业发展"基本盘"[21] - 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验证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是企业生存发展"动力源"[22] - 研发投入稳步提升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决定技术护城河深度与宽度,是驱动增长"创新引擎"[23] - 应付员工薪酬连年增长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本重视程度,是凝聚团队、激发创造力"稳定器"[23] 长期主义双重锚点 - 应付员工薪酬与研发投入构成企业长期主义"双重锚点",156家企业2024年平均应付员工薪酬较2021年增长约35%,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约42%[25] - 部分企业出现"薪酬增速高于利润增速"或"研发强度持续提升但利润仍稳中有升"现象,说明已将人力与创新视为核心资产[25] - 这种选择在短期可能影响报表利润率,但从三年周期看有效提升组织稳定性、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最终反哺财务表现[25]
A股“五好生” 比亚迪、阳光电源、迈瑞医疗等156家公司的持续增长样本观察|寻找“受尊敬”企业系列报道
经济观察网· 2025-10-15 10:24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价值评判标准正从单一盈利转向多维能力综合体现,具备长期竞争力的企业需在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五个维度实现连续三年正增长,即“五维正增长” [1] - A股市场共有156家企业满足五维正增长要求,这些企业展现出系统性成长能力与战略定力,其发展逻辑强调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作为长期主义的双重锚点 [1][17][18] - 五维正增长企业广泛分布于以高端制造和硬科技为核心的行业,其发展轨迹与国家推动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2][3][5] 行业分布特征 - 156家五维正增长企业集中分布于汽车(30家)、电力设备(22家)、机械设备(20家)、电子(14家)、医药生物(13家)五大行业,合计占比超过63% [3] - 行业分布凸显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通过技术积累与人才投入构建新竞争优势 [2] - 这些行业得益于广阔市场机遇,并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人才集聚构筑竞争壁垒 [5] 汽车行业分析 - 汽车行业是五维正增长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涵盖传统整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智能化解决方案 [6]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成为引领绿色出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柱 [6] - 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与技术闭环,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构建强大壁垒,驱动营收、资产、研发投入与员工薪酬同步增长 [6] - 福耀玻璃将传统挡风玻璃升级为集成多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单车配套价值显著提升,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与持续研发实现稳健增长 [7] - 拓普集团从减震、内饰拓展至底盘系统、热管理等核心赛道,通过与头部新能源车企深度绑定,实现营收与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7] 电力设备行业分析 - 电力设备行业增长动力贯穿发电、输电、用电全环节,紧扣“双碳”战略 [8] - 阳光电源作为光伏逆变器与储能系统全球双龙头,受益于全球绿色能源装机需求爆发,通过高强度研发确保技术领先 [8] - 国轩高科专注于动力与储能电池领域,凭借技术深耕与产能扩张驱动增长,在磷酸铁锂及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构建差异化优势 [8] - 川投能源作为清洁能源投资运营平台,增长依托优质水电资产稳健收益及新能源项目拓展,体现高质量能源资产配置能力 [9] 机械设备行业分析 - 机械设备行业作为工业母机与制造业基石,受益于国内产业升级与设备更新需求,并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力 [9] - 时代电气将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优势延伸至新能源、工业控制等新兴领域,资产与营收持续增长得益于轨道交通稳健需求与新兴产业快速突破 [9] - 天地科技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推动煤炭开采革命,在智能矿山、清洁利用等领域保持领先 [10] - 豪迈科技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扩大全球轮胎模具市场份额,推动模具向大型化、精密化发展 [10] 电子行业分析 - 电子行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在半导体、高端元件、新型显示等领域多点开花,受益于5G、AI、物联网等新业态需求及国产替代浪潮 [10] - 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受益于国内晶圆厂大规模扩产,技术突破推动营收与资产快速扩张 [10] - 海光信息在国产CPU与DCU领域建立影响力,营收与利润高速增长源于政务、金融等领域对国产算力需求释放 [11] - 沪电股份在高端PCB制造领域具备优势,深度受益于AI服务器与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技术积累转化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1] 医药生物行业分析 - 医药生物行业在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意识提升驱动下,展现出刚性需求与创新活力 [11] - 迈瑞医疗在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推动营收与资产稳步提升 [11] - 华东医药在医药工业和医美业务双轮驱动下实现稳健发展,通过创新药研发和医美产品管线布局拓展增长空间 [12] - 科伦药业通过研发创新推动从传统输液企业向创新药企转型,研发投入为创新转型提供动力 [12] 五维增长内在逻辑 - 五维正增长要求企业实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的系统性共振,截至2024年底A股5383家上市公司中仅156家符合标准 [13] - 总资产与营业收入增长构成企业发展的“基本盘”,归母净利润增长验证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14][15] - 研发投入提升是企业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决定技术护城河深度与宽度,应付员工薪酬增长反映企业对人力资本的重视,是凝聚团队、激发创造力的稳定器 [16] - 五维指标之间存在严谨内在逻辑,任何一方面的长期滞后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问题,156家企业实现了关键机能的均衡发展与协同增效 [16] 长期主义与投入表现 - 应付员工薪酬与研发投入构成企业长期主义的“双重锚点”,156家企业2024年平均应付员工薪酬较2021年增长约35%,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约42% [17][18] - 部分企业出现“薪酬增速高于利润增速”或“研发强度持续提升但利润仍稳中有升”的现象,说明其将人力与创新视为核心资产 [18] - 这种选择在短期可能影响报表利润率,但从三年周期看提升了组织稳定性、技术壁垒与客户黏性,最终反哺财务表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