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户外(002780)
搜索文档
三夫户外(002780) - 关于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2025-09-16 16:01
人事变动 - 董事何亚平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2] - 何亚平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 - 李继娟当选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职工董事[3] 新董事信息 - 李继娟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现任合规部总监[5] - 截至公告日,李继娟持有公司股票3900股[5]
三夫户外(002780) -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关于北京三夫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9-15 18:45
会议信息 - 公司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召开股东大会议案,8月30日发布通知[3]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2项议案[4] 参会股东 - 现场2名股东代表35,896,896股,占比22.7790%[6] - 网络投票83名股东代表604,235股,占比0.3834%[7] - 83名中小投资者代表604,235股,占比0.3834%[7] 议案表决 - 各议案同意、反对、弃权比例及中小股东情况[8][9][10][12][13][14][15][16] - 上述议案有效通过,股东大会程序及结果合法有效[16]
三夫户外(002780) - 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9-15 18:45
股东大会出席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或授权代表)85人,代表股份36,501,131股,占总股份23.1625%[3] - 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2人,代表股份35,896,896股,占总股份22.7790%[3][5] - 网络投票股东83人,代表股份604,235股,占总股份0.3834%[5] - 中小投资者83人,代表股份604,235股,占总股份0.3834%[5]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同意36,309,313股,占出席会议有表决权股份99.4745%[6]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36,322,813股,占99.5115%[7]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36,322,813股,占99.5115%[8][9] - 《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议案》同意36,319,313股,占99.5019%[9] - 《关于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36,319,313股,占99.5019%[11] - 《关于修订<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的议案》同意36,294,061股,占99.4327%[15] 会议合规情况 -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见证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并出具法律意见[16] - 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程序及召集人资格符合规定[16] - 出席股东大会人员资格合法有效[16] - 股东大会表决程序和结果合法有效[16] 其他 - 备查文件包含2025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及律所法律意见书[17] - 公告由北京三夫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17]
「穿户外」的人,正在「杀死」户外
36氪· 2025-09-14 21:43
行业核心观点 - 户外行业增长逻辑发生变化 从功能性消费转向社交符号消费 出现销量与使用频率脱钩现象 [4][6][7] - 社交媒体算法重塑户外消费逻辑 使户外活动从体验转变为视觉竞赛和时尚游戏 [15][16][17] - 户外装备正重演工装发展路径 从功能型产品演变为身份象征符号 [19][21][22] - 行业分化加剧 高端品牌依靠专业性守住价值 大众品牌陷入价格战红海 [26][27][28] 市场表现数据 - 探路者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74%至81% 三夫户外同期归母净利润激增65%至144% [4] - 2024至2025雪年国内滑雪场人均滑雪次数仅1.91次 与冬奥前持平 [5] - 2024年上半年携程露营订单量同比下滑23.6% [5] - 中国户外相关企业数量超17.7万家 2024年新增4.2万家 同比增幅近50% [13] - 迪卡侬2023年全球营收增长仅1.15% [36] 消费行为变化 - 泛户外人群从2018年1.45亿增至2021年底超4亿 [9][13] - 小红书露营笔记从2021年初100万篇增至2022年中400万篇 [12] - 抖音露营内容累计播放量超274亿次 [12] - 闲鱼户外装备搜索量翻倍 2023年底平台月出租商品超400万件 户外装备占比最大 [10] 品牌战略分化 - 安踏采用多品牌矩阵策略:始祖鸟定位高端向奢侈品看齐 萨洛蒙打造功能与时尚结合的爆款单品 [28] - 凯乐石实行"专业吸引潮流"策略 同时维护硬核攀登形象与时尚潮流产品线 [30] - 伯希和采用流量打法:2024年创下14小时GMV破6000万记录 营销费用与研发费用差距巨大 [33] - 迪卡侬启动品牌焕新:精简产品线 注入设计感 提升专业形象应对上下夹击 [36] - 北极狐战略调整:2016年起开设综合店展示产品线 推出年轻化ValleyRiver系列 聚焦徒步旅行场景 [38] 行业发展历程 - 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身休闲产业指导意见 预测2020年户外运动市场规模达9000亿元 [9] - 2018年实际市场规模仅589.7亿元 与目标相差甚远 [9] - 疫情成为行业转折点 户外从兴趣爱好转变为精神解药 [12] - 行业面临根本性问题:增长依赖虚拟朋友圈而非真实山野体验 [41]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三夫户外“买入”评级,秋冬旺季展望乐观
格隆汇APP· 2025-09-12 14:41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82万元 同比增长10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415万元 同比下降46.4% [1] - 上半年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1] 业务发展 - 秋冬新产品上市与新形象门店持续开拓 [1] - 加盟渠道体量持续壮大 [1] - X-BIONIC及独家代理品牌下半年增速有望提速或保持 [1] - 定增完成后将重点发力市场营销 提升X-BIONIC品牌知名度 [1] 战略转型 - 公司全面转向品牌运营业务 [1] - X-BIONIC品牌发展势头强劲 [1] - 独家代理品牌呈现多点开花态势 [1] - 逐步收缩并加快清理户外服务业务 有望减少利润端拖累 [1] 行业前景 - 户外鞋服赛道保持高景气度 [1] - 公司在手品牌具备较强稀缺性 [1] - 收入规模持续成长将带动利润逐步释放 [1]
浙商证券:维持三夫户外“买入”评级,秋冬旺季展望乐观
新浪财经· 2025-09-12 14:36
财务表现 - 25H1归母净利润1682万元 同比增长106% [1] - Q2归母净利润415万元 同比下降46.4% [1] - 25H1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1] 业务发展 - 秋冬新产品上市 新形象门店持续开拓 [1] - 加盟体量壮大 [1] - X-BIONIC及独家代理品牌下半年增速有望提速或保持 [1] - 定增完成后重点发力市场营销 提升X-BIONIC品牌知名度 [1] - 全面转型品牌运营 [1] - 逐步收缩并加快清理户外服务业务 有望减少利润端拖累 [1] 行业与前景 - 户外鞋服赛道保持高景气度 [1] - 公司在手品牌稀缺性强 [1] - 收入体量成长有望带动利润逐步释放 [1]
总规模将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上市公司加码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12 12:41
政策目标与产业规模 - 国务院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 并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4] - 政策覆盖体育赛事 户外运动产业 冰雪经济 体育用品升级 消费场景 企业金融支持及场地供给等多领域[4] 供给端与需求端措施 - 供给端聚焦体育赛事"好看又好办" 同时培育经营主体并降低融资成本[4] - 需求端通过普及运动项目 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及发放数字人民币体育消费红包等措施刺激消费意愿[4] 二级市场反应 - 体育指数(884174)在10日盘中触及1940.50点 创2018年1月底以来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近39%[6] - 截至11日收盘指数上涨0.06% 成分股顺网科技 浙数文化 探路者 绿地控股跟涨[6] 上市公司业务影响 - 三夫户外营收33.38%来自门店业务 上半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10%和105.75%[7] - 金陵体育虽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60%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44%[8] 企业战略布局 - 三夫户外聚焦户外运动用品 通过"品牌+渠道"模式运营X-BIONIC等国际品牌[6] - 金陵体育推进智能化球馆建设 升级智能化装备与自动化生产线[10] - 千方科技通过AI解说技术应用于大众赛事 拓展"AI+体育"赛道[9] 技术融合与赛事经济 - 力盛体育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拓展体育数字化应用场景[10] - 赛事经济通过文商体旅融合模式带动城市消费 如"村超""苏超"等赛事拉动旅游 餐饮 住宿等相关消费增长[11]
消费行业联合行业深度:十五五系列报告解读(51页附下载)
搜狐财经· 2025-09-10 19:41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将转向生产与消费并重 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1] - 消费政策力度持续增强 2024年统筹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2025-2026年延续补贴政策 [1] - 服务消费占比仅15.2% 远低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55%-66%水平 发展潜力巨大 [23] - 科技消费产品如扫地机、无人机受益工程师红利 催生新消费需求 [1] - 消费税改革推动地方政府从生产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优化消费环境 [1][39] 消费现状与国际比较 - 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从2010年34.33%升至2023年39.13% 持续低于40% [20] - 消费率显著低于美国(67.9%)、日本(55.58%)、巴西(63.33%)、越南(54.58%)等国家 [20] - 服务消费占比15.2% 较美国(61.5%)、日本(55.2%)、英国(56.5%)存在巨大差距 [23] - 2005-2024年社零总额从6.65万亿元增至48.33万亿元 CAGR达11.39% [45] - 2013-2024年传统品类增速低迷:家电类CAGR 3.7% 服装类CAGR 2.3% [48] 政策导向与改革措施 - 财政支出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领域投入 [26][27]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提高社保标准 缓解家庭养育负担 [27] - 推行"财随人走"转移支付机制 匹配人口流动与公共服务资源 [30] -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和劳动报酬占比 [32] -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至批发零售端 促使地方政府优化消费服务 [39] 细分消费领域表现 - 新兴消费品类增长强劲:2013-2024年化妆品CAGR 9.4% 体育娱乐CAGR 10.9% [48] - 白酒产量从2017年1198.1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 需求持续弱化 [49] - 吸烟率从2005年26%降至2024年23.2% 健康导向趋势强化 [50] - 服务消费场景扩展:演出、赛事需求增长产生地方消费溢出效应 [25] 投资建议涉及板块 - 食品饮料:东鹏饮料、立高食品、优然牧业、百润股份 [2] - 社服板块:古茗、蜜雪集团、步步高、中升控股 [2] - 轻工板块:恒丰纸业、喜临门、奥瑞金 [3] - 潮玩玩具:泡泡玛特、布鲁可 [4] - 家电板块:美的集团、海尔智家、TCL电子、石头科技、科沃斯、影石创新 [5] - 农业板块: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 [11] - 纺服板块:安踏体育、特步国际、361度、比音勒芬、海澜之家、李宁、三夫户外 [11]
三夫户外跌2.01%,成交额2413.5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68.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10:1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9日盘中下跌2.01%至14.16元/股 成交2413.54万元 换手率1.30% 总市值22.3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68.26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4.62% 卖出占比19.8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1.9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涨1.22%/1.43%/1.07%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户外用品销售(占比95.93%)和户外服务(4.07%) 涵盖高端运动品牌运营、户外活动赛事及亲子教育项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服装家纺-运动服装 概念板块包括微盘股、新零售、在线旅游等 [2] - 股东户数1.83万户较上期减少5.03% 人均流通股7140股增加5.30%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8亿元同比增长15.10% 归母净利润1681.93万元同比增长105.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98.84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机构持仓变动 - 银华盛世精选灵活配置混合A新进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72.91万股 [3] - 嘉实瑞成两年持有期混合A持股179.55万股保持不变位列第五大股东 [3] - 银华品质消费股票A新进成为第六大股东持股155.01万股 [3] - 中银收益混合A减持46.59万股至105.46万股位列第九大股东 [3] - 博时消费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中小盘周报:关注导热散热材料-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17:4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导热散热材料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重点关注苏州天脉等本土企业 [3][4] 核心观点 - 下游电子设备高性能化、智能化、薄型化趋势显著提升散热需求 驱动行业持续增长 [3][12] - 热管和均温板凭借优异导热性能正加速替代传统散热方案 渗透率持续提升 [3][31] - 本土化采购成为重要趋势 国内供应链企业技术成熟有望受益 [3][35]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173亿美元增至2028年261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8.5% [3][21] 细分市场分析 - 热管市场2021年规模29.72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7.7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17% [15] - 均温板市场2021年规模7.04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1.9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4.20% [15] - 导热界面材料全球市场规模2019年52亿元 预计2026年达7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57% [16] - 中国导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2021年13.5亿元 预计2026年达23.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34% [16] - 石墨膜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70亿元 其中智能手机占比67% [16][17] 下游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领域:5G手机渗透率提升及AR/VR等新兴设备发展催生新增散热需求 [24][25] - 汽车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40% 2035年预计达50%以上 推动散热需求增长 [27] - 安防行业:摄像头出货量从2020年4.1亿颗预计增至2025年8.3亿颗 散热需求同步提升 [28][30] 技术发展趋势 - 热管和均温板已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主流散热方案 替代传统石墨膜组合 [31][32] - iPhone 17 Pro系列有望引入铜质均热板技术 替代石墨烯散热片 [3] - 本土企业如苏州天脉在热管、均温板领域全球份额达0.53%和8.92% 打破境外垄断 [36]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 日本和中国台湾厂商在传统领域占优 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36] - 本土代表企业包括苏州天脉、中石科技、碳元科技等 在细分领域建立较强地位 [36][38] - 国产终端品牌全球份额提升 带动上游供应链企业持续受益 [35] 重点受益标的 - 苏州天脉:较早布局超薄热管和均温板 通过多家知名品牌认证并实现规模出货 [4] - 中石科技:产品涵盖导热界面材料、人工合成石墨、热管/均热板等多品类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