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300083)
搜索文档
创世纪: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38%
新浪财经· 2025-08-18 20: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44% [1] - 同期净利润2.3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7.38% [1]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1] - 不实施送红股方案 [1] -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创世纪(300083)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18 20: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2,441,485,180.89元,同比增长18.4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187,671.97元,同比增长47.3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8,227,509.72元,同比增长76.8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594,361.94元,同比大幅增长325.3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股,同比增长55.5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49%,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21] - 营业成本为18.30亿元,同比增长13.13%[90] - 研发投入为6763万元,同比增长49.93%[9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25.31%[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41亿元,同比增长18.44%[9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18.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38%[7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装备,包括CNC数控机床、钻铣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等[12] -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端部件精密加工[42] - 钻铣加工中心系列产品2022年入选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48] - 立式加工中心T-V856S系列产品在人形机器人、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49] - 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G-VU系列机型具备A/C双摆头,可实现五轴联动[52] - 数控车床系列产品备受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青睐[53] - 创世纪"机床云"平台已在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中应用推广[59] - 虚拟机床可实现与实物机床近乎100%相似的仿真加工,降低打样成本[6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3C型钻铣加工中心实现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34.07%[74] - 公司在3C行业市场占有率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产品获得富士康、立讯精密等龙头企业高度认可[71] -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占率逐年提高,布局了多款加工中心产品[72] - 公司持续投入五轴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已实现批量交付[72] - 数控机床产品收入23.49亿元,毛利率23.89%,同比增长1.82个百分点[92] - 公司核心产品钻铣加工中心入选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86] 地区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1.61亿元,同比增长89.45%[75] - 公司海外越南生产基地正式投产,降低海外业务整体运营成本[75] - 境外收入1.62亿元,同比增长89.45%,毛利率35.36%[92] - 公司在华南、华东、西南布局四大产业基地,2025年越南生产基地投产[81][8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6,763.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93%[77] - 公司持续加大转台、电主轴、摆头等功能部件的技术迭代,提升自主化水平[76]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744件,其中发明专利109件[8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来经营计划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6] - 公司持续巩固3C领域优势,重点拓展新能源装备等高增长领域,加速培育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123] - 公司作为国内数控机床龙头企业,定位于高端装备市场,计划提高五轴等高端机床市场占有率[124] -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131] - 公司2025年3月2日接待60家机构调研,讨论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129] - 公司2025年4月27日接待69家机构调研,讨论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130] 资产与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6.67亿元降至2.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29%降至2.60%,减少3.69个百分点,主要系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所致[97] - 应收账款从17.59亿元降至13.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58%降至12.15%,减少4.43个百分点,主要系客户回款增加[97] - 存货从22.11亿元增至25.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0.84%增至22.59%,增加1.75个百分点,主要系发出商品增加[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0.74亿元增至7.3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0.70%增至6.45%,增加5.75个百分点,主要系理财产品增加[97] - 短期借款从5.27亿元增至9.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4.97%增至8.68%,增加3.71个百分点,主要系票据贴现及信用借款增加[97] - 其他流动资产从2.52亿元增至6.8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38%增至5.97%,增加3.59个百分点,主要系定期存单理财增加[97] 投资与理财 - 报告期投资额16.08亿元,较上年同期12.59亿元增长27.75%[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15.45亿元,出售金额8.85亿元,期末余额7.35亿元[100]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增加1682.76万元,部分房产用途变更增加2835.54万元[100]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总计158,038.09万元,未到期余额121,733.35万元[114] - 银行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58,008.09万元,未到期余额54,225.48万元[114] - 券商理财产品委托理财发生额85,030.00万元,未到期余额63,507.87万元[11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和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特别是3C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复苏迹象[122]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生铁、冷轧钢板、热轧钢板等原材料受大宗商品期货和汇率影响[125] - 部分核心零部件如数控系统依赖进口,受国际贸易环境影响可能导致采购成本增加[125] - 公司涉及诉讼赔偿风险,一审判决连带赔偿金额为1,230万元,另承担其他合理开支50万元[126] - 公司应收款项规模较大,可能面临回款周期延长或无法回收风险[12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形成商誉16.54亿元,如经营情况不利可能面临商誉减值风险[128] 诉讼事项 -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起诉深圳创世纪涉嫌侵害商业秘密,涉案金额38,181万元,一审判决深圳创世纪连带赔偿1,230万元并承担其他合理开支50万元,二审审理中[152] - 常州诚镓追收未缴出资纠纷涉案金额12,000万元,一审判决公司无需承担相关出资法律责任,二审审理中[152] - 深圳创世纪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深圳创元汇贸易等,涉案金额5,527.15万元,二审判决维持原判支付货款5,003.15万元及违约金[152] - 深圳创世纪因所有权纠纷起诉深圳创元汇贸易等,涉案金额2,515.50万元,一审审理中[152] - 苏州台群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自然人刁某某,涉案金额1,080.18万元,一审判决被告承担连带责任[152] - 深圳创世纪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东莞市富杰精密机械等,涉案金额1,288.40万元,一审判决支付货款及违约金[152] - 深圳创世纪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湖北绿创电子等,涉案金额11,313.26万元,一审审理中[152] - 苏州台群因买卖合同纠纷起诉湖北绿创电子等,涉案金额3,224.84万元,一审审理中[152]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作为原告的其他诉讼案件累计涉案金额9,015.64万元,部分案件已立案或审理中[153] 担保与融资 - 公司对外担保实际发生额为535.5万元,担保对象为东莞嘉麒精密制造有限公司[169] - 公司对子公司深圳创世纪的担保金额为20,000万元[169] - 公司对子公司苏州台群的担保金额为20,000万元[169] - 公司对子公司宜宾创世纪的担保金额为20,000万元[169] - 公司对子公司苏州台群的另一笔担保金额为8,000万元[169] - 公司对子公司东莞创群的担保金额为10,000万元[169] - 公司对子公司深圳创世纪的另一笔担保金额为55,000万元[169]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400,000[17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93,036.52[170] - 报告期内审批担保额度合计为40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合计为52,000万元[172]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为491,614.13万元,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47,585.24万元,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7.85%[172]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的债务担保余额为4,475.98万元[172] - 公司拟为下属全资子公司深圳创世纪提供不超过40亿元人民币的担保额度[173]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不超过100,917,431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000万元[177] - 公司下属公司华领智能向银行申请授信提供的担保余额为7,000万元[171] - 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为10,000万元[17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54,548.72万元[171] - 公司担保总额(A4+B4+C4)为147,585.24万元[172] - 公司子公司可为其他子公司提供担保,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173] 股权与股东信息 - 公司拟授予1,450万股二类限制性股票,其中首期授予1,300万股,预留授予150万股[180]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6,795,000股,占总股本的1.01%,累计回购金额为117,754,846元[181][188] - 有限售条件股份为171,827,375股,占总股本的10.32%,无限售条件股份为1,493,035,214股,占总股本的89.68%[186]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219,500股,成交金额为17,717,698元,最高成交价8.04元/股,最低成交价7.89元/股[181][188] - 公司拟用于回购股份的总金额为10,000万元-20,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9.09元/股[1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为8.2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6.51元/股[181][188] - 公司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8,510户[190] - 夏军持有公司股份227,103,167股,持股比例为13.64%,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56,775,792股[191] - 四川港荣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61,014,068股,持股比例为3.66%[191] -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56,816,601股,持股比例为3.41%[191] - 何海江持有公司股份42,335,500股,持股比例为2.54%[191] - 凌慧持有公司股份24,209,428股,持股比例为1.45%[191] - 劲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16,000,000股,期末持有17,403,100股,持股比例为1.05%[191]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增持1,620,200股,期末持有15,374,900股,持股比例为0.92%[191]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16,795,000股,占股份总数的1.01%[191] - 夏军与凌慧为一致行动人[191][192]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95][19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36] - 罗育银被选举为副董事长,肖文被选举为董事并聘任为副总经理,伍永兵、余永华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35] - 姜波因个人原因离任董事、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职务[135]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5年3月17日获股东会审议通过[137]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47]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49] - 公司未发生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48] - 公司未发生破产重整相关事项[151] - 公司拟转让全资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电子组件有限公司100%股权以盘活闲置物业[182]
创世纪: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03567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21:12
股东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03,567户 [1] - 较上期股东户数减少1,747户 [1]
创世纪:目前已与机器人领域部分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有合作关系
证券日报· 2025-08-13 21:11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目前已与机器人领域部分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2] - 公司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趋势 [2] - 公司将针对市场趋势及客户需求持续进行相关创新技术和产品研发 [2] - 公司致力于为目标市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 [2]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领域存在明确发展趋势 [2]
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亿嘉和王立杰违规收到2次警示函 薪酬79万元涨66% 归母净利润却下滑2069%
新浪证券· 2025-08-11 15:28
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平均年薪约为77.97万元,最高薪酬为华工科技王霞236.55万元,最低为欧克科技陈真15.25万元 [1] - 薪酬分布中50-100万元人数最多,共44人占比59% [1] 年龄结构 - 财务总监CFO平均年龄47.16岁,40-49岁占比最高(32人,43%) [3] - 年龄最大为瑞晟智能王旭霞61岁(薪酬26.93万元),最小为欧克科技陈真29岁(薪酬15.25万元) [3] 学历与薪酬关联 - 博士学历仅1人(英威腾田华臣),平均薪酬197.42万元;硕士25人平均95.3万元,本科38人平均68.3万元,大专及以下10人平均59.84万元 [5] - 中专学历案例:常辅股份许旭华59.18万元,怡合达温信英51.22万元 [5] 业绩与薪酬倒挂现象 - 亿嘉和王立杰薪酬上涨66%至78.94万元,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2069% [7] - 田中精机刘广涛薪酬上涨11%至74万元,净利润暴跌1654.9% [7] - 埃斯顿何灵军薪酬上涨6%至138.45万元,净利润暴跌700.1% [7] 违规情况 - 行业共8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警示函或通报 [7] - 东杰智能张路因减值计提不充分、未披露转股公告等违规收到3次警示函(薪酬60.20万元) [8][9] - 创世纪余永华因收入确认不准确、关联交易披露问题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159.04万元) [9] - 亿嘉和王立杰因业绩预告差异大收到2次批评(薪酬78.94万元) [9] - 合康新能陈自强因配偶买卖股票收到1次警示函(薪酬115.12万元) [9]
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创世纪余永华违规收到2次警示函 其2024年薪酬却高达159万元为行业第五
新浪证券· 2025-08-11 15:05
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平均年薪约为77.97万元,最高为华工科技王霞236.55万元,最低为欧克科技陈真15.25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人数最多,共计44人占比59% [1] 年龄结构 - 财务总监CFO平均年龄47.16岁,40-49岁占比最高达43% [3] - 年龄最大为瑞晟智能王旭霞61岁薪酬26.93万元,最小为欧克科技陈真29岁薪酬15.25万元 [3] 学历分布 - 博士学历平均薪酬197.42万元(仅1人),硕士95.3万元(25人),本科68.3万元(38人),大专及以下59.84万元(10人) [5] - 英威腾田华臣博士学历薪酬197.42万元,常辅股份许旭华和怡合达温信英中专学历薪酬分别为59.18万元和51.22万元 [5] 薪酬与业绩关系 - 亿嘉和王立杰薪酬78.94万元(涨幅6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2069.0% [7] - 田中精机刘广涛薪酬74万元(涨幅11%)但归母净利润暴跌1654.9% [7] - 埃斯顿何灵军薪酬138.45万元(涨幅6%)但归母净利润暴跌700.1% [7] 违规情况 - 行业内有8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警示函或通报 [7] - 东杰智能张路收到3次警示函薪酬60.20万元,涉及减值计提不充分和转股价格披露问题 [8] - 创世纪余永华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159.04万元,涉及收入确认和关联交易披露问题 [9] - 亿嘉和王立杰收到2次批评因业绩预告差异大 [9] - 合康新能陈自强收到1次警示函因配偶买卖公司股票 [9]
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合康新能陈自强违规收到1次警示函 其2024年薪酬高达1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11 15:05
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 2024年薪酬平均数约为77.97万元,其中华工科技王霞薪酬最高为236.55万元,欧克科技陈真薪酬最低为15.25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人数最多,共计44人,占比59% [1] 年龄结构 - 财务总监CFO的年龄平均数约为47.16岁,其中40-49岁最多,人数共32人,占比约43% [3] - 年龄最大的为瑞晟智能王旭霞61岁,薪酬26.93万元;年龄最小的为欧克科技陈真29岁,薪酬15.25万元 [3] 学历分布 - 博士、硕士、本科、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分别为1人、25人、38人及10人,对应平均薪酬分别为197.42万元、95.3万元、68.3万元及59.84万元 [5] - 英威腾田华臣为博士学历薪酬197.42万元,常辅股份许旭华及怡合达温信英均为中专学历薪酬分别为59.18万元、51.22万元 [5] 薪酬与业绩关系 - 亿嘉和王立杰薪酬78.94万元较2023年上涨6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2069.0% [7] - 田中精机刘广涛薪酬74万元较2023年上涨11%,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1654.9% [7] - 埃斯顿何灵军薪酬138.45万元较2023年上涨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700.1% [7] 违规情况 - 行业内共有8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过警示函、公开通报或内部通报 [7] - 东杰智能张路收到3次警示函薪酬60万元,违规事项包括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和未及时披露转股价格修正公告 [8] - 创世纪余永华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159.04万元,违规事项包括收入确认不准确和关联交易披露不准确 [9] - 亿嘉和王立杰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78.94万元,违规事项为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 [9] - 合康新能陈自强收到1次警示函薪酬115.12万元,违规事项为配偶买卖公司股票 [9]
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英威腾田华臣为博士学历 薪酬高达197万元为行业第三
新浪证券· 2025-08-11 14:57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行业财务总监CFO平均年薪约为77.97万元,其中华工科技王霞薪酬最高达236.55万元,欧克科技陈真薪酬最低为15.25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人数最多,共计44人占比59% [1] 年龄结构 - 财务总监CFO平均年龄47.16岁,40-49岁占比最高达43% [3] - 年龄最大的瑞晟智能王旭霞61岁薪酬26.93万元,年龄最小的欧克科技陈真29岁薪酬15.25万元 [3] 学历分布 - 博士学历1人平均薪酬197.42万元,硕士25人平均95.3万元,本科38人平均68.3万元,大专及以下10人平均59.84万元 [5] - 英威腾田华臣博士学历薪酬197.42万元,常辅股份许旭华和怡合达温信英中专学历薪酬分别为59.18万元和51.22万元 [5] 薪酬与业绩关系 - 亿嘉和王立杰薪酬78.94万元同比上涨6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2069% [7] - 田中精机刘广涛薪酬74万元同比上涨11%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1654.9% [7] - 埃斯顿何灵军薪酬138.45万元同比上涨6%但公司归母净利润暴跌700.1% [7] 违规情况 - 行业内有8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过警示函或通报 [7] - 东杰智能张路收到3次警示函薪酬60万元 [8][9] - 创世纪余永华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159.04万元 [9] - 亿嘉和王立杰收到2次批评薪酬78.94万元 [9] - 合康新能陈自强收到1次警示函薪酬115.12万元 [9]
浙商早知道-20250804
浙商证券· 2025-08-04 07:30
重要推荐 创世纪(300083) - 3C设备龙头,消费电子周期复苏带动增长,同时拓展通用设备、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相关设备,形成平台化产品矩阵[4] - 3C市场复苏迹象明显,XR、折叠屏、AI手机等创新周期启动,制造业PMI连续改善(6月PMI 49.7%,环比上升0.2pct)[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44/5731/6262百万元,归母净利润404/548/659百万元,PE为34/25/21倍[5] - 催化剂包括3C市场复苏、制造业复苏及新兴领域订单超预期[5] 伟仕佳杰(00856) - 传统分销向数智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云计算业务营收快速增长,东南亚市场增长迅速[6] - AI产业推动云计算行业发展,东南亚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地区之一[6]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29.52/1184.25/1349.97亿港元,归母净利润11.91/14.13/16.30亿港元[6] - 催化剂包括云计算、AI业务增长超预期及海外市场拓展进度超预期[6] 华亚智能(003043) - 半导体设备精密结构件供应商,收购冠鸿拓展智能物流和固态电池设备[7]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周期向上,固态电池干法电极取得进展[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313/1571/1794百万元,归母净利润157/188/211百万元,PE为36/30/27倍[7] - 催化剂包括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出货量提升及固态电池设备获订单[7] 重要观点 宏观专题研究 - 7月制造业PMI为49.3%,较6月下降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动能高点或已过去[8] - 反内卷的影响趋于渐进,经济维持较弱修复态势[8] A股策略周报 - 大盘总体无忧,"慢"牛行情依旧可期,上证指数20日均线、下方缺口、上升趋势线为有效技术支撑[9][10] - 建议坚持当前中线仓位,若满足条件(指数守住上升趋势线+美元对人民币离岸汇率掉头向下)可增加短线仓位[10]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 - 权益市场对债市压制或阶段性告一段落,10年国债利率1.75%的顶部接近探明[11] - 债市出现慢跌急涨新常态,投资者需等待利率下行的更多催化剂[11] 重要点评 机械设备行业深度 - 消费级3D打印海外快速增长,国内曙光乍现,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耗材和零部件等供应链[13] - 催化剂包括拓竹等厂商销量超预期[13]
创世纪(300083)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48.59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2:2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报8.35元 上涨0.24% [1] - 换手率2.67% 成交量39.89万手 成交金额3.32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48.59万元 占比成交额3.16% [1] - 超大单净流出737.41万元 占比2.22% 大单净流出311.17万元 占比0.94% [1] - 中单净流出379.15万元 占比1.14% 小单净流入669.44万元 占比2.01%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0.48亿元 同比增长22.37% [1] - 归属净利润9825.88万元 同比增长66.51% [1] - 扣非净利润9410.38万元 同比增长145.43% [1] - 流动比率1.367 速动比率0.868 资产负债率54.30%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3年 位于东莞市 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166486.258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0000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蔡万峰 [1] 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5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42条 专利信息538条 行政许可37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