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生物(300294)

搜索文档
博雅生物: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2024-08-23 16:49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治理制度的公告 证券代码:300294 证券简称:博雅生物 公告编号:2024-057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上述治理制度详见公司同日刊登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上的相关内容。 二、备查文件 1、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4 年 08 月 22 日 一、基本情况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8 月 22 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订<公司董事、监事津贴制 度>的议案》《关于修订<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管理 制度>的议案》《关于修订<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内部问责制度>的议 案》《关于废止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等议案,同意公司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 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中国证监会、深 圳证券交易所 ...
博雅生物:关于全资子公司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
2024-08-13 17:49
新产品 - 公司子公司新百药业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1] - 药品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29年08月04日[1] - 药品包装规格为10支/盒[1] - 药品有效期为18个月[1] - 药品适用于妊娠期13至20周流产及产后出血[3] 业绩相关 - 2021 - 2022年该药品国内销售额均为5.28亿元,2023年为4.96亿元[3] - 药品获批对公司及新百药业经营业绩影响不确定[4]
博雅生物:关于公司监事会主席辞职的公告
2024-08-09 17:35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于2024年8月9 日收到公司监事会主席唐娜女士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唐娜女士因工作调动 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监事、监事会主席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 职务。唐娜女士的离职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唐娜 女士未持有公司股份。 鉴于唐娜女士的辞职将导致公司监事会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2号——创业板 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唐娜女士在公司召开股东大会 补选产生新任监事前继续履行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责。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尽 快完成监事补选工作。 证券代码:300294 证券简称:博雅生物 公告编号:2024-049 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监事会主席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唐娜女士在任职期间,始终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为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 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监事会对唐娜女士在任职期间为公司发展做出的努 力和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特此公告。 华 ...
博雅生物:战略收购绿十字,加速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华安证券· 2024-07-23 14: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公司战略收购绿十字后,公司采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9.71/21.36/2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8.3%/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6.18/6.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7%/11.0%/10.0%,对应估值为31X/28X/25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双方业务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此次战略合作业务主要包括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业务整合、GC与格林克医药的药品进出口销售、双方在血液制品、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和诊断业务等领域的产品技术引进合作。[8] - 公司收购绿十字(香港)事件,交易对方包括GC(持股77.35%)、韩国私募股权基金Synaptic(持股15.33%)以及46名韩国籍自然人(持股7.32%)。绿十字(中国)是GC通过绿十字(香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血液制品公司,成立于1995年,目前拥有白蛋白、静丙、VIII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6个品种16个品规,现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2017至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13%。[8] 战略收购绿十字,整合行业资源,加速提升公司规模与核心竞争力 - 血制品行业自2001年5月起不再有新玩家进入,目前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行业壁垒较高,生产企业牌照资源非常稀缺。绿十字(中国)是GC通过绿十字(香港)在中国境内设立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VIII因子及重组VIII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是稀缺的标的资源。[9]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绿十字(香港)100%的股权,绿十字(中国)的VIII因子产品生产能力卓越、市场网络广泛、品牌影响力巨大,将与公司现有资源形成协同互补。此外,公司将新增一张生产牌照,新增4个在营单采血浆站,新增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为公司整合行业资源、拓展新浆站开辟新的路径,从而加速提升公司的规模与核心竞争力。[9] - 公司与GC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以及绿十字(中国)全资子公司格林克与GC及相关方签署相关产品代理销售协议,进一步奠定了长期合作基石,从而加速公司"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业务布局。[9] 财务数据总结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9.71/21.36/22.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7%/8.3%/7.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6.18/6.8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4.7%/11.0%/10.0%。[11] - 公司毛利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52.8%提升至2024-2026年的70.9%/71.4%/71.9%。[11] - 公司ROE预计将从2023年的3.2%提升至2024-2026年的7.2%/7.4%/7.5%。[11]
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长期想象空间加大
华源证券· 2024-07-21 1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经营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绿十字采浆量和吨浆利润均有较大弹性 [7] - 本次收购绿十字获得新的生产牌照(安徽省),考虑到新的牌照对当地新拿采浆站能力的提升,未来大股东华润医药在外延方面的施展空间更大 [7] - 公司实控人华润医药与GC Corp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推进GC Corp的创新产品在中国上市销售,同时华润医药依托GC Corp在韩国的市场地位,推动华润医药及其关联产品在韩国的上市销售 [13] 公司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5.9、6.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130.6%、8.3%、12.9% [8] - 公司2023年血制品业务实现净利润5.4亿元,公司吨浆利润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7] - 公司上市品种涵盖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等9个品种,纤原等品种处于行业前列水平 [7] - 绿十字目前平均单站采浆量在26吨,离行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采浆量和吨浆利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7]
博雅生物20240718
-· 2024-07-21 00:05
博雅生物交流纪要20240718 一、项目概况及战略重点 - 公司通过并购绿十字获得两个新设浆站的采浆许可,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 绿十字的凝血因子产品在市场享有良好声誉,特别是8因子产品线,将提升公司在血友病市场的竞争力[1] 二、财务状况及预期 - 绿十字在2022年和2023年1-9月份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但2021年净利润为正,预计2023年全年将恢复正常[2] - 亏损主要由疫情影响导致的白蛋白和8因子进口量变化及工厂停产所致[2] - 华润医药与CC集团签署10年战略合作协议,安徽格林克将作为代理平台,合作产品供应数量和价格已约定,未来供应量将增加[2] - 绿十字技术转让合同终止后,不再支付相关技术服务费,减少了开支[2] 三、产品和市场发展 - 预计2023年至2024年绿十字和博雅8因子的销售增速显著[3] - 博雅将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储备赋能到安徽绿十字工厂,预计最晚于2026年底获批[3] - 绿十字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率每吨可从1300瓶提升至2200~2300瓶,每吨产出将增加近1000瓶[3][4] - 华润与GC的合作将围绕双方现有业务展开,已签代理协议涵盖GC的白蛋白、重组8因子和医美皮肤填充剂[4] 四、浆站资源及采浆能力 - 绿十字现有4个浆站,合计采浆规模约100吨,低于行业平均水平[5] - 公司计划大幅提高绿十字4个浆站的采浆量,安徽省和湖南省是重要的新设浆站目标地[5] - 绿十字桃江浆站采浆规模未来有大幅增长空间[5] 五、并购细节及后续计划 - 绿十字的纤维蛋白原产品若进行技术改进,不必重新取得药品注册批件,但具体调整周期尚不确定[6] - 并购完成后,公司可能不需要补充太多现金,因为企业本身有一定现金存量,能够自产营收和利润[6] - 绿十字销售队伍具有特点和强大能力,预计将实现代理业务跨越式提升[6] - 此次收购全资以现金进行,博雅资金结余高,可调动资金规模约50亿,18.2亿收购后现金结余近40亿[6] - 华润集团和华润医药增强了对拓展的认知和资源投入,预期将带来显著收入增长[6] - 公司正在推进股权激励的安排,并就丹霞的整合进行紧密安排和沟通[6] - 华润在血液制品领域坚定实现战略目标,预计并购后将恢复良性状态,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表现将是巨大助力[6] Q&A 1. 绿十字在2022年和2023年1至9月份处于亏损状态,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导致白蛋白和8因子的进口量变化及工厂停产造成的[7] 2. 安徽格林克作为代理平台,将代理进口白蛋白、重组8因子等产品[7] 3. 华润医药与CC集团的战略合作包括产品供应数量和价格的约定,以及未来供应量的增加[7] 4. GC的负责人表达了加强在中国市场合作的意愿,未来双方将围绕现有业务展开合作,目前已签署代理协议涵盖GC的三个产品[7] 5. 绿十字的桃江浆站采浆规模未来有大幅增长空间,但1至2年内的增长难以预测,公司内部会有相应考核指标[7][8] 6. 新产品上市将提高吨浆综合利用率,不断增大市场份额将提升财务指标,公司将加强销售队伍和营销能力构建,预期市场增长可观[8] 7. 绿十字短期将清理关联交易,提高效率;中短期规划品种工艺调整,提升静丙产出;长期目标达到或接近博雅水平[7] 8. 绿十字的纤元折率大约在100平左右,而博雅为1000多,存在数量级上的差异[8] 9. 绿十字的原料血浆处理能力约300吨每年,8因子处理能力约900吨每年,资产状况良好,不需大规模设备投入和改造[8] 10. 纤维蛋白原产品若进行技术改进,不必重新取得药品注册批件,但工艺调整程度将决定审批层级,预计调整周期将长于静丙的26年预期,但具体时间尚不确定[9] 11. 完成并购后,公司可能不需要补充太多现金,因为企业本身有一定现金存量,能够自产营收和利润,支撑销售和回款等支出[11] 12. 绿十字销售队伍具有特点和强大能力,覆盖面广,计划保留完整营销团队加入博雅队伍中,预计将实现代理业务跨越式提升[12] 13. 博雅和绿十字在营销上实现协同互补,建立慢病管理平台专注血友病患者,未来将统一平台以促进销售增量[13] 14. 此次收购全资以现金进行,博雅资金结余高,可调动资金规模约50亿,18.2亿收购后现金结余近40亿,足以支撑智能工厂建设和运营资金补充[14] 15. 公司正在推进股权激励的安排,收购绿十字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丹霞的整合,反而可能加速双方合作进度[11]
博雅生物:点评报告:收购绿十字,做大做强血液制品业务
万联证券· 2024-07-19 09: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收购绿十字(香港)100%股权,从而间接收购境内血液制品主体绿十字(中国) [1] - 绿十字(中国)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人源Ⅷ因子及重组Ⅷ因子销售权的血液制品企业,是稀缺的标的资源 [3] - 收购绿十字后,有望扩大公司八因子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和绿十字产品和技术协同,双方将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同推动产品技术创新与升级 [3][11]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5.54亿元/5.94亿元,对应EPS1.06元/股、1.10元/股、1.18元/股 [11] - 对应PE为33.78/32.46/30.26 [11]
博雅生物(300294) - 2024年7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7-18 15:47
标的资产亏损原因 - 2022年和2023年1-9月绿十字香港合并报表净利润亏损,主要原因是受到期间进口白蛋白和重组人凝血因子Ⅷ的量减少导致收入较2021年下降,以及支付GC集团的技术服务费、关联方借贷汇兑损失的影响[2] - 后续随着绿十字中国的自产产品规模提升,以及代理产品的不断放量,其经营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2] 绿十字中国产品收得率 - 绿十字中国拥有白蛋白、静丙、Ⅷ因子、纤原、乙免及破免6个品种16个品规,白蛋白的收得率在行业平均水平,静丙的收得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纤原的收得率较少,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其Ⅷ因子的收得率远远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3] - 公司的白蛋白、静丙、纤原的收得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技术、工艺优势[3] - 绿十字中国静丙工艺的改进将于2026年底前完成,纤原的工艺变更会晚一些[3] 绿十字中国浆站拓展 - 绿十字中国现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2017-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13%[3] - 公司将深挖浆站人效,加大浆站新浆员开发投入力度,拟定专项激励政策,增加在册浆员数量[3] - 公司大力推动安徽及周边省份新浆站设立,利用属地优势争取新设浆站落地,制定清晰浆站拓展规划[3] 并购后的管控模式 - 公司将积极输入风险合规体系,纳入6S系统,加强战略管控,完善财务组织、强化制度体系建设,融合5C财务管控体系,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 - 计划采用"三个业务中心,加职能垂直穿透"的管理模式,既要确保外资企业融入的顺畅性,又要促进与医药板块的深度融合[4] 代理销售协议 - 格林克将根据经销协议的约定持续拥有中国区代理权,在2024-2026年期间,承诺产品供应数量不少于一定数量,但前提是格林克每年的购买量不低于一定数量[4] - 供货价格不高于一定金额,后续每3年,根据国内市场年度增长情况,另行约定届时的最低供应量及最高供货价格[4] 战略合作 - 双方将在业务整合、药品进出口销售、产品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应用与双方业务的共赢发展[4] 其他 - 公司会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考核指标、拟定方案,适时推出股权激励方案[5] - 关于丹霞生物的整合,大股东华润方和高特佳集团一直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5]
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中国),新增浆站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国金证券· 2024-07-18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血制品行业并购标的稀缺,新增浆站有望贡献业绩弹性 - 国内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不足30家,行业壁垒较高,生产企业牌照资源稀缺 [2] - 绿十字(中国)目前拥有6个品种16个品规,现有4个浆站,2023年采浆量104吨,2017至2023年采浆量复合增长率13% [2] - 绿十字(中国)在凝血产品领域,特别是人源Ⅷ因子方面具备产量、市场和品牌优势,同时还引入了重组Ⅷ因子 [2] -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全资控股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一张生产牌照,新增4个在营浆站及2个省份区域的浆站布局 [2] 非血制品业务处置工作持续推进 - 公司与华润医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药品进出口销售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 - 双方将携手开展血液制品、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和诊断业务等领域产品技术引进合作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54(+133%)、6.15(+11%)、6.74亿元(+10%) [3] - 2024-2026年公司对应EPS分别为1.10、1.22、1.34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28、25、23倍 [3]
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点评:拟斥资18.2亿元并购绿十字,加速浆站资源补充
光大证券· 2024-07-18 10: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购绿十字后公司浆站数量进一步提升,血浆资源得到补充。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全资控制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新增一张生产牌照和2个省份区域浆站布局,整体浆站数量有望达到20个,有力补充公司血浆采浆量,为业绩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5] - 绿十字在凝血产品领域具备产量、市场和品牌优势,同时引入了重组VIII因子,与公司现有资源及产品形成协同与互补 [6] - 公司与华润医药和GC达成战略合作,在药品进出口销售、产品技术合作等领域持续开展合作,有望推动GC创新产品在中国的上市销售以及华润方产品在韩国上市销售,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7]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51/6.02/6.56亿元,同比增长132.11%/9.26%/9.00%,按最新股本测算EPS为1.09/1.19/1.30元 [8]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1,984/2,133/2,310百万元,同比变动-25.20%/7.53%/8.28% [9]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测为70.6%/70.7%/70.7%,EBITDA率预测为33.5%/33.6%/33.6% [17][18] - 2024-2026年ROE(摊薄)预测为7.1%/7.4%/7.7% [17] - 2024-2026年PE预测为33/30/27倍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