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之密(300415)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8月投资策略:中报行情展开,重点关注AI基建、人形机器人等成长板块
国信证券· 2025-08-07 14:07
核心观点 - 机械行业8月投资策略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中报行情下的AI基建、人形机器人等成长板块[1] - 行业背景聚焦三大方向:高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升级大势所趋、出口发展由点到面[15] - 研究框架建议把握四类公司: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强阿尔法)、中游专用/通用设备公司(高贝塔)、下游产品型公司、服务型公司[20][21] 7月行情回顾 - 7月机械行业指数上涨5.67%,跑赢沪深300指数2.12个百分点,在申万27个行业中排名第9位[1][35] - 子行业中电梯设备(+8.98%)、冷链设备(+8.77%)、工程机械(+8.22%)表现突出[44] - 行业TTM市盈率33.79倍,市净率2.63倍,估值水平环比提升[1][40] 重点投资方向 新兴成长领域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关节模组(恒立液压、汇川技术)、减速器(绿的谐波)、传感器(汉威科技)等10个关键环节[3][26] - AI基建:燃机产业链(应流股份)、制冷环节(冰轮环境、汉钟精机)[4][28] - 智能焊接机器人:柏楚电子为重点关注标的,市场空间近千亿[27][28] 出口链机会 - 工程机械:徐工机械、三一重工等受益海外市占率提升[7][29] - 工具类/餐厨设备:巨星科技、伊之密等将受益海外补库周期[28] - 注塑机/木工设备:中泰股份、应流股份等在新兴市场具备竞争力[28] 估值与组合 - 重点组合包含华测检测(PE 22倍)、柏楚电子(PE 43倍)、三一重工(PE 28倍)等15只标的[2][8] - 8月金股推荐徐工机械(PE 16倍)、应流股份(PE 61倍)、鼎阳科技(PE 55倍)等6家公司[2][9] - 隐形冠军组合中杭叉集团(PE 14倍)、安徽合力(PE 12倍)等估值具吸引力[9][33] 行业数据跟踪 - 6月挖掘机销量18,804台(同比+13.3%),其中国内8,136台(+6.2%),出口10,668台(+19.3%)[1][72] - 工业机器人6月产量7.48万台(同比+37.9%),1-6月累计增长35.6%[66][67] - 7月制造业PMI 49.3%(环比-0.4pct),钢/铜/铝价格指数环比+1.62%/-4.32%/-0.50%[1][55]
伊之密(300415.SZ):超大型压铸机的客户包括一汽、长安等
格隆汇· 2025-08-06 15:13
公司动态 - 伊之密超大型压铸机客户包括一汽、长安等汽车制造商 [1] - 公司建议投资者关注后续官方信息以获取更多客户及业务进展 [1] 行业信息 - 超大型压铸机应用领域涉及汽车制造产业链 [1]
伊之密(300415) - 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进展公告
2025-08-03 15:4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与多方设立美智二期(广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资金规模33452万元,公司出资2000万元[1] 其他新策略 - 扩募事项于2025年7月31日完成工商变更[2] - 美智二期(广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于2025年1月6日在中基协完成备案登记[2] - 该合伙企业管理人为美的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托管人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 - 该合伙企业备案编码为SASG60[2]
伊之密陈洪锦:产业链协同不足是广东制造“三化”融合核心瓶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5:35
广东装备制造业技改困境 - 行业存在单点突破多、链条联动少的困境 导致转型成本高、效率低 出现上游智能工厂与下游手工装配的割裂局面 [1] - 产业链协同不足成为制约制造业三化融合的核心瓶颈 研发、供应、生产、服务等环节难以形成资源共享 [1] 设备互联与数据采集问题 - 关键设备联网率仅41% 不同厂商设备协议差异大导致数据采集需定制化开发接口 成本提升30%以上 [1] - 行业标准中国际标准采用率仅33% 采标率低是核心根源 例如某注塑企业为整合5家厂商设备需部署多套中间件系统 [1] 技改资源分散与平台接入问题 - 佛山、中山等地中小配套商因资金有限 技改聚焦单台设备自动化 无力参与产业链协同升级改造 [2] - 部分链主企业搭建的云平台因成本分摊机制缺失 接入率不足40% [2] 协同标准体系建议 - 政府推广OPC UA作为设备互联通用接口 制定《注塑机数据字典》统一核心参数定义 [2] - 行业协会牵头制定《注塑车间MES数据规范》《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指南》等团体标准 [2] 链式技改模式创新 - 以链式技改方式进行政策扶持 将资金补贴到配套链主的供应商 [2] - 推行链主责任制 要求获得超千万技改资金的企业须带动≥5家配套商完成改造 [2]
伊之密(300415)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59.0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0:36
股价及交易表现 - 2025年7月29日收盘价21.12元 单日下跌0.09% 换手率1.47% [1] - 成交量6.64万手 成交金额1.3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59.08万元 占成交额19.8%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451.26万元(10.42%) 大单净流出1307.82万元(9.39%)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968.22万元 占成交额6.95%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790.87万元 占成交额12.8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1.87亿元 同比增长24.32% [1] - 归属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14.29% [1] - 扣非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增长13.57%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1.610 速动比率0.981 [1] - 资产负债率57.10%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4年 位于佛山市 从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1] - 注册资本46856.2084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8100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甄荣辉 [1] 企业投资与知识产权 - 对外投资17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99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22条 专利信息311条 [2] - 行政许可64个 [2]
注塑机出海加速,打造生产类设备全球竞争力范本
长江证券· 2025-07-16 14: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伊之密投资评级为买入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制造业建厂或已有加速趋势,注塑机有望打造生产类设备全球竞争力范本,贸易顺差扩大且出口加速,需求侧新兴市场空间广阔,供给侧中国注塑机全球竞争力凸显,不同地区替代进程不同,龙头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注塑机有望率先受益 [3][7][9][10][93] 各部分总结 中国注塑机出海加速,全球竞争力逐步凸显 - 中国是全球塑机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塑机产量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塑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收入约941亿元,优势企业主营收入402亿元,占比42.7%,利润总额占比超50%,行业集中度较高 [21] - 2023年中国注塑机优势企业产量11.31万套,主营业务收入305亿元,占塑机优势企业主营收入的76% [26] - 2023年注塑机进口金额4.48亿美元、出口金额17.14亿美元;2024年进口金额4.37亿美元、出口金额20.89亿美元,贸易顺差扩大至16.52亿美元,出口数量和金额远大于进口且比例持续扩大,高端注塑机国产替代进程加快,2024年进口均价约为出口均价的1.7倍,差距缩小 [29] - 注塑机市场海外代表企业有奥地利恩格尔、德国克劳斯玛菲等,国内优势企业有海天国际、伊之密等,国内龙头企业向高端市场迈进,海天国际、伊之密全球份额上升 [33][37] 需求侧多样化发展,新兴市场百花齐放 - 人均塑料消费量呈增长态势,2015 - 2020年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量复合增速约为2%,预计到2035年产量增加一倍,到2050年增加两倍,人均塑料消费量预计2020 - 2050年以2%的复合增速增至84.37kg [38] - 海外新兴市场空间广阔,2023年中国大陆塑料消费量占全球23%,海外有77%的空间,印度等新兴市场人均塑料消费量低,提升空间大 [41] - 2024年全球进口注塑机总额为61.43亿美元,进口规模较大的地区有美国、墨西哥等,中国大陆进口额缩减,新兴市场增速明显,如越南2024年进口额增速为107% [43][47] 供给侧格局重塑,中国注塑机全球竞争力逐步凸显 - 中国近年来保持最大注塑机出口国地位,优势持续扩大,其他出口大国包括奥地利、日本、德国、加拿大等 [8][51] - 2015 - 2024年中国注塑机出口金额从10.17亿美元增长至21.59亿美元,2019 - 2024年CAGR为12.0%,部分国家出口额有不同变化 [54][55] 出口市场机遇详解:海外建厂催化设备需求 - 中国注塑机出口目的地分三大层级,2025年5月对东南亚、南亚等地区出口延续较快增长,对东南亚出口增速105%,占总出口的45% [57][58] - 土耳其和越南是中国注塑机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注塑机取得较高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在土耳其、越南进口注塑机金额中的份额分别为63%、56.3% [58][61] - 印度和墨西哥等新兴市场本土市场增长潜力大,中国注塑机份额有提升空间,2024年中国在墨西哥、印度进口注塑机金额中的份额分别为38%、53.45% [64][66] - 往远期看,中国注塑机对发达国家渗透率有望提升,2024年中国在德国、美国进口注塑机金额中的份额分别为21.7%、6.73%,加征关税对注塑机直接影响较小 [70][74] 龙头加速全球化布局,出海打造新增长极 - 国内注塑机企业出海规模持续扩大,龙头出海加速,2024年海天国际、伊之密、泰瑞机器海外营收分别达60.16亿元、13.95亿元、5.15亿元,海外营收占比分别达37.3%、27.5%、44.8% [10][76] - 国产注塑机性价比优势明显,价格上国外企业同类产品与国内差距约2至3倍,性能上中低端市场已实现国产替代,海外市场高毛利,内外销毛利率差值达10pct以上,如2024年伊之密、泰瑞机器外销毛利率较内销分别高出11.4pct、20.5pct [79] - 电动注塑机成为国内开发重点,行业优势企业均推出产品,国内厂商有望凭借技术进步、规模优势突围海外高端市场 [84] - 海天国际海外产能建设推进,目标内外销各占50%,在印度、墨西哥有产能布局,塞尔维亚、日本有建设规划,新建产能2025年起逐步投产 [92] - 伊之密坚持全球化战略,海外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9家海外子公司,2024年完成美国工厂扩建,在泰国、墨西哥成立子公司,2025年计划新建土耳其、匈牙利等子公司,力争2030年海外市场销售份额占一半 [92][93]
机械行业7月投资策略暨半年报前瞻:工程机械数据平稳向好,关注业绩好的绩优个股
国信证券· 2025-07-13 15:23
核心观点 - 聚焦优质龙头的结构性成长机会,关注国内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及海外加速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15] 机械行业背景及展望 - 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核心装备国产化是产业自主崛起基础,突破核心高端装备瓶颈才能实现下游产业自主化、产业化 [15] - 产业升级大势所趋,在数字浪潮和能源变革时代,工业互联/AI + 具身智能应用提升社会效率,新能源利用降低社会成本,中国迎来全方位产业升级 [15] - 出口发展由点到面,中国产业持续发展,优秀制造企业从进口替代走向出口替代,具备全球竞争力,加速出口发展 [15] 研究框架 - 基于商业模式和业务特性将机械公司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中游专用/通用设备公司、下游产品型公司以及服务型公司 [20] - 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具强阿尔法属性,研发驱动,有核心底层技术,靠技术或业务模式创新构建竞争壁垒,有议价权和较强盈利能力,可通过品类升级/扩张及下游领域拓展打开成长天花板 [20] - 中游专用/通用设备公司具高贝塔属性,产品供应下游工业生产,议价权相对较低,关注高成长或稳健增长行业中具进口替代机会的公司,关注公司技术实力及优质客户绑定情况,优选龙头公司,推荐新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行业 [20] - 下游产品型公司产品供人类使用或操作,行业空间大,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分散客户公司议价权强,关注高成长或稳健增长行业中具进口替代机会的公司,综合考虑公司技术、产品、品牌、渠道,优选龙头公司,推荐培育钻石、通用测试测量仪器等细分子行业 [21] - 服务型公司通过提供服务获取收入,需求稳健,现金流好,行业长期稳健增长,龙头公司先发优势显著,优选赛道空间大的细分赛道龙头,推荐检测服务等行业 [21] 重点组合&7月投资观点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广电计量、伊之密等公司;7月金股推荐龙溪股份、安徽合力、应流股份等公司 [2][24] - 从需求侧关注新兴成长细分行业如人形机器人、AI基建 - 燃气轮机等,以及具备全球竞争力、出口加速的细分行业龙头如工程机械、商用餐饮设备等 [25] - 从供给侧关注受益存量更新或逆周期调节景气相对稳健的细分行业如船舶、轨交设备等,在竞争加剧市场中具备持续提份额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如顺周期通用设备、检测服务等,进口替代空间大的细分行业如电子测量仪器、实验分析仪器等 [25] - 看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龙头公司,把握结构性成长机会,如人形机器人关注关节模组、灵巧手等环节相关公司;燃机产业链关注应流股份、豪迈科技等;智能焊接机器人关注柏楚电子;煤化工设备关注中泰股份、川仪股份;出口链设备公司关注巨星科技、银都股份等;工程机械推荐恒立液压、徐工机械等;核电设备推荐佳电股份、中密控股等;顺周期通用设备零部件环节推荐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整机环节推荐伊之密、杭叉集团等;检测服务推荐广电计量、苏试试验等;进口替代方向科学仪器推荐鼎阳科技、普源精电等,光刻机产业链推荐汇成真空;其他关注低估值业绩稳健或高分红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如优利德、广日股份等 [26][28][29][30] 重点覆盖标的半年度业绩前瞻 - 对43个公司进行2025半年度业绩前瞻预测,认为这些公司整体经营具有韧性,不同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差异,如华测检测2025Q2营收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龙溪股份2025Q2营收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0%等 [31] 6月行情回顾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公司;隐形冠军组合包括杭叉集团、安徽合力等公司;成长&前瞻方向组合包括龙溪股份、金帝股份等公司 [33] - 6月机械板块上涨2.82%,跑赢沪深300指数0.32个pct,在27个申万分类行业中涨幅排第14位 [36] - 6月机械板块估值水平相对稳定,TTM市盈率约为31.91倍,市净率约为2.49倍 [41] - 6月机械子行业表现靓丽,新能源汽车装备、船舶海工、油服等表现较好,分别上涨35.42%、15.76%、11.50%;单月涨幅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为科恒股份、国瑞科技、山东墨龙、汇金股份、内蒙一机 [45][48] 数据跟踪 - 6月制造业PMI指数49.70%,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2025年至今呈现修复态势 [51] - 6月钢/铜/铝价格指数环比变动 - 0.78%/+4.12%/+6.01%,目前处于近五年中间偏高位置 [57] - 2025年5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6.70万台,同比增长6.30%;1 - 5月累计产量为33.20万台,同比增长13.30%;金属成形机床5月产量同比增长7.10%,1 - 5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1.30% [62] - 2025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91万台,同比增长35.50%;1 - 5月累计产量28.72万台,同比增长32.00% [69] - 2025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8136台,同比增长6.2%,出口量10668台,同比增长19.3%;1 - 6月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 [77][78] - 2025年6月装载机销量1.20万台,同比增长11.3%;1 - 6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64769台,同比增长13.6% [79]
今日55只个股跨越牛熊分界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2:01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546.50点,涨幅1.05%,A股总成交额达10310.63亿元 [1] - 55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其中欣旺达、福星股份、国联民生乖离率较高,分别为5.64%、3.70%、3.15% [1] - 王府井、同和药业、三峡水利等个股乖离率较小,刚站上年线 [1] 个股数据 高乖离率个股 - 欣旺达(300207)今日涨9.13%,换手率5.12%,最新价21.16元,乖离率5.64% [1] - 福星股份(000926)今日涨4.31%,换手率5.52%,最新价2.42元,乖离率3.70% [1] - 国联民生(601456)今日涨6.66%,换手率3.68%,最新价11.21元,乖离率3.15% [1] 中等乖离率个股 - 拓尔思(300229)今日涨3.05%,换手率3.72%,最新价18.56元,乖离率2.82% [1] - ST华铭(300462)今日涨4.83%,换手率10.28%,最新价10.21元,乖离率2.73% [1] - 格林美(002340)今日涨3.01%,换手率2.26%,最新价6.50元,乖离率2.32% [1] 低乖离率个股 - 西藏矿业(000762)今日涨2.75%,换手率2.60%,最新价20.55元,乖离率0.99% [2] - 中伟股份(300919)今日涨2.87%,换手率0.65%,最新价34.10元,乖离率0.97% [2] - 萤石网络(688475)今日涨1.67%,换手率0.50%,最新价32.23元,乖离率0.91% [2] 其他个股表现 - 中国船舶(600150)今日涨8.21%,换手率2.92%,最新价35.04元,乖离率1.41% [1] - 中国重工(601989)今日涨4.85%,换手率1.57%,最新价4.76元,乖离率0.77% [2] - 捷捷微电(300623)今日涨1.55%,换手率0.89%,最新价29.57元,乖离率0.66% [2]
伊之密(300415) - 关于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进展公告
2025-06-29 15:45
基金情况 - 美智二期基金原规模2.5亿元,公司出资2000万元占比8%[1][3] - 扩募后基金出资额变为3.3452亿元,新增出资8452万元[3] - 扩募后公司认缴出资2000万元,占比5.9787%[4] 扩募后出资方情况 - 广东美的美善科技投资合伙企业认缴7845万元,占比31.38%[2] - 新增广州开发区科创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认缴4000万元,占比11.9574%[3][4] - 新增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认缴2000万元,占比5.9787%[3][4]
伊之密(300415):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技术双引擎驱动装备升级,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华鑫证券· 2025-06-28 16: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伊之密依托技术创新,高端注塑机和超大型压铸机技术取得突破,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有望受益于工业4.0升级与下游高端需求扩容,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端注塑机技术进阶 - 下游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扩张驱动行业增长,中国塑料机械出口额占全球近20%,本土企业推动行业向精密化等方向升级 [4] - 伊之密2024年推出第六代A6系列高端智能注塑机,全电动注塑机持续增长,产品系列完善,进口替代空间大 [4] - 公司2024年蝉联中国塑机制造综合实力40强第2名及塑料注射成型机行业18强第2名,A6系列获海外客户高度认可 [4] 超大型压铸机技术突破 - 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大型复杂压铸件需求激增,超大型压铸机成为核心装备 [5] - 伊之密推出LEAP系列大型压铸机,成功研制7000T、9000T超重型机型,提升了压铸件质量和稳定性 [5] - 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在全国压铸机行业排名靠前,技术与客户网络驱动其卡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机遇 [5] 全球化战略推进 - 伊之密业务覆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超40家海外经销商,2024年外销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27.45% [6] - 公司进行海外产能建设,美国、印度、墨西哥工厂有不同功能,预计墨西哥工厂2025年投入使用 [6] - 以双品牌协同和本土化深耕为驱动,推进注塑机、压铸机等业务发展 [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62.33、73.91、86.09亿元,EPS分别为1.56、1.86、2.1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8、10.7、9.1倍 [8] 财务数据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5,063|6,233|7,391|8,609| |增长率(%)|23.6%|23.1%|18.6%|16.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08|729|872|1,026| |增长率(%)|27.4%|20.0%|19.6%|17.6%| |摊薄每股收益(元)|1.30|1.56|1.86|2.19| |ROE(%)|20.2%|20.9%|21.6%|21.8%|[10]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公司2024 - 2027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包括流动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