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强联(300850)
icon
搜索文档
地面兵装板块8月1日跌4.96%,ST应急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4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1 16:33
板块表现 - 地面兵装板块单日下跌4.96% [1] - 上证指数下跌0.37%至3559.95点 深证成指下跌0.17%至10991.32点 [1] - ST应急为板块内领跌个股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2.42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3.16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9.26亿元 [2]
新强联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10万股,成交额33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7-30 17:28
交易概况 - 7月30日新强联发生大宗交易成交10万股 成交额337.1万元 占当日总成交额1.16% [1] - 成交价格33.71元 与市场收盘价持平 [1] 交易细节 - 买方营业部为机构专用 卖方营业部为机构专用 [2] - 证券代码300850 成交金额337.10万元 [2]
今日共75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总成交17.17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21 18:02
大宗交易总体情况 - 7月21日A股大宗交易总成交额17.17亿元 涉及75只个股 [1] - 上汽集团成交额1.57亿元位列第一 天味食品1.55亿元次之 四方股份1.07亿元第三 [1] 交易价格特征 - 平价成交个股10只 溢价成交5只 折价成交60只 [1] - 江苏神通溢价率2.64%最高 金地集团1.83%次高 民生银行1.11%第三 [1] - 朗科智能折价率27.09%居首 节能铁汉25.78%次之 贝达药业22.86%第三 [1] 机构买入动向 - 机构专用席位买入上汽集团1.57亿元 徐工机械1.04亿元 密尔克卫7759.75万元 [2] - 机构买入四方股份7208.2万元 风语筑5524.33万元 兴发集团4856万元 [2] - 机构买入中孚实业4680万元 民爆光电4482.4万元 北方铜业3087.67万元 [2] 机构卖出动向 - 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北方铜业3087.67万元 金盾股份1589.52万元 新强联353.1万元 [2] - 机构卖出中科软219.72万元 ST晨鸣75.9万元 [2]
新强联(300850)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至5%以下并触及1%整数倍暨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21 17:42
减持情况 - 2025年6月18日至7月17日海通开元累计减持3,808,400股,占总股本1.00%[6][7] - 变动后海通开元持股19,045,097股,占比4.999995%[5][7] - 期间集中竞价减持3,400,000股,大宗交易减持408,400股[7] 计划相关 - 2025年5月13日海通开元计划6 - 9月减持[6] - 减持情况与计划一致,未实施完毕[8][11]
新强联(300850) -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7-21 17:42
公司基本信息 - 海通开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50,000万元[11] - 海通开元股东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12] 减持情况 - 2022 - 2025年多次集中竞价减持,如2022年3月10 - 5月20日减持186.5万股,均价133.59元/股[22] - 2024年12月6日至2025年1月23日减持353.23万股,均价19.77元/股[23] - 2025年6月5日至9月4日计划集中竞价减持不超3,587,447股、大宗交易减持不超3,587,447股,已减持3,867,000股[16] 股本变动 - 2022年5月23日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总股本由193,946,351股增至329,708,796股[18] - 2022年3月10日至2025年7月17日,新强联总股本由193,946,351股增至380,902,307股[22] 持股比例变动 - 2021年12月30日持股20,463,763股,占总股本10.55%[18] - 2023年4月17 - 10月31日,因可转债转股等致使持股比例被动稀释0.65%[22] - 2024年2月8日至2025年7月4日,因可转债转股导致被动稀释0.37%[23] - 本次权益变动后,持股比例降至4.999995%,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24] 其他信息 - 信息披露义务人为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41] - 减持股份方式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41] - 所持股份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无权利限制[26] - 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27]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英国放宽AR7海上风电准入门槛,关注光储边际变化
华西证券· 2025-07-20 21: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国内外企业布局加速和AI技术突破,人形机器人有望量产,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需求强烈,相关企业有望受益;新能源汽车进入深度渗透阶段,新车型推动排产和销量增长,产业链向好;新能源领域,关注光伏产业链顺价、新技术落地和区域市场布局,以及海上风电和储能发展;电力设备&AIDC领域,英伟达产品推动相关招标和需求增长,AI服务器产业链受益,特高压等项目建设带来机遇 [1][2][3][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人形机器人 - 优必选Walker S2实现全天候作业,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有望量产,看好产业链各环节及灵巧手、轻量化和外骨骼进展,相关受益标的众多 [15] 新能源汽车 - 多款新车即将上市,行业处于增长阶段,新技术、新应用等带来投资机遇,关注核心供应商和相关受益标的 [18][19] 新能源 - 光伏关注库存和产能去化拐点、新技术机遇和区域市场布局,欧洲户储/工商储需求有望复苏;英国放宽海上风电准入门槛,利好全球行业;甘肃出台储能容量电价政策,利好长时储能产业链 [26][28][31] 电力设备&AIDC - 英伟达恢复H20对华销售和推出新显卡,推动AIDC招标和相关需求增长;AI服务器产业链台股业绩亮眼,看好国内优势供应商;特高压项目建设推进,看好相关投资主线和受益标的 [55][57][59]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 锂电池材料价格有涨有跌,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乘用车零售和批发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 - 5月充电桩新增数量同比增加 [63][74][82] 新能源 - 光伏产品价格多有上涨,6月电池组件出口同比下降,逆变器出口同比微降,5月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 [87][95][99]
政策加码深蓝经济,关注风电、油气装备与船舶行业成长新机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04 19: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向海图强”战略落地提速,深海装备建设节奏加快,政策顶层设计强化“向海发展”导向,为深海科技等相关产业带来中长期发展机遇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跟踪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战略议题,强调加快培育壮大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上风电等新兴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等 [3] 风电 - 2025年风电装机需求高景气,1 - 4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19.96GW,交付起量;1 - 5月央国企287个项目定标,开标容量达53.4GW,其中陆上37.39GW,海上3.01GW;深远海风电建设推进,浙江深远海示范项目启动机组招标,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新增量空间 [3] - 推荐标的为新强联,相关标的为通裕重工 [3] 油气设备 - 2024年中国海洋能源供给持续增长,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国原油增量近八成,成为油气增储上产重要增长极;我国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超越,自主设计建造的“奋进号”超深水动力定位钻井平台实现深水装备零的突破 [3] - 推荐标的为杰瑞股份、纽威股份,相关标的为中集集团、中海油服、石化机械、海油工程 [3] 船舶行业 - 政策催化深海装备建设提速,深海多领域发展对深海装备形成系统性需求,我国在高端船型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海工装备新签订单、交付排产处于高位,产业链向“系统解决方案”升级,掌握相关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3] - 相关标的为中国船舶、中船防务、振华重工 [3]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股价(元) | EPS(元)(2025E) | EPS(元)(2026E) | EPS(元)(2027E) | PE(2025E) | PE(2026E) | PE(2027E) | 评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353.SZ | 杰瑞股份 | 34.25 | 2.89 | 3.43 | 3.98 | 11.9 | 10.0 | 8.6 | 增持 | | 603699.SH | 纽威股份 | 30.80 | 1.81 | 2.15 | 2.46 | 17.0 | 14.3 | 12.5 | 增持 | | 300850.SZ | 新强联 | 35.20 | 1.10 | 1.23 | - | 32.0 | 28.6 | - | 增持 | [4] 自有资金持仓 - 公司持有新强联已发行股份1%以上,2025年6月30日自有资金持仓量为19453497股,无锁定期 [5]
新强联去年净利降8成 上市5年4度募资共35.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7:21
2024年年度报告 - 2024年营业收入29.46亿元,同比增长4.32%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37.77万元,同比下降82.5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50.23%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4亿元,上年同期为-7902.15万元 [1][2] -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2元(含税),合计派发3300.45万元 [2]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107.46%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亿元,上年同期为-5177.26万元 [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415.27% [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亿元,同比下降64.09% [3][4]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2020年7月1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2650万股,发行价格19.66元/股 [4]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5.21亿元,净额4.42亿元 [5] - 2021年8月18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3,746,351股,发行价格106.2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4.60亿元,净额14.51亿元 [6] - 2022年10月25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2.10亿元,净额11.95亿元 [7] - 2023年10月27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3,379,204股,发行价格26.1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50亿元,净额3.36亿元 [7] - 上述4次募资合计募集资金约35.41亿元 [7]
新强联: 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可转换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 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为121,000万元,按面值发行,发行方式包括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及社会公众投资者发售,余额由保荐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包销 [1] - 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2年10月27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强联转债",债券代码"123161" [3] 转股价格调整情况 - 初始转股价格调整为86.59元/股,调整于2023年5月11日生效 [3] -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为40.64元/股,修正后价格自2023年5月29日起生效 [3] - 因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转股价格由40.64元/股调整为40.91元/股,调整自2023年9月21日起生效 [4] - 因募集配套资金,转股价格由40.91元/股调整为40.36元/股,调整自2023年10月31日起生效 [5] - 转股价格进一步调整为40.26元/股,调整于2024年5月21日生效 [6] - 转股价格向下修正为21.89元/股,修正后价格自2024年10月25日起生效 [6] - 最新转股价格调整为21.80元/股,调整于2025年5月23日生效 [7]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及股份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可转换公司债券张数为7,247,947张,剩余可转债金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7] - 总股本由358,745,103股增加22,157,159股至380,902,262股,增幅6.18% [8] - 有限售条件股份中,高管锁定股占比由27.22%降至25.64%,首发后限售股占比由4.36%降至4.11% [8] 其他事项 - 投资者可查阅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披露的《募集说明书》全文了解"强联转债"其他相关内容 [8]
新强联(300850) - 关于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的公告
2025-07-02 16:56
可转债情况 - 强联转债转股期为2023年4月17日至2028年10月10日,最新转股价21.80元/股[3] - 2025年二季度4850506张强联转债转股,金额4.850506亿元,转成22157159股[3]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强联转债剩余票面总金额7.247947亿元[3] 股份情况 - 2025年3月31日有限售条件股份113299141股,占比31.58%;6月30日占比29.74%[11] - 2025年3月31日无限售条件股份245445962股,占比68.42%;6月30日增至265603121股,占比70.26%[11] - 2025年3月31日高管锁定股97645874股,占比27.22%;6月30日占比25.64%[11] - 2025年3月31日首发后限售股15653267股,占比4.36%;6月30日占比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