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洋医药(301015)
icon
搜索文档
百洋医药(301015)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4 17:50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及代表有表决权股份数为382,494,403股,占比72.7702%[6]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有表决权股份数为373,459,300股,占比71.0513%[6] - 网络投票出席会议股东代表有表决权股份数为9,035,103股,占比1.7189%[6]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股数382,261,703股,比例99.9392%[7] - 《关于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股数382,267,703股,比例99.9407%[9] - 《关于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同意股数382,267,703股,比例99.9407%[9] -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同意股数382,267,703股,比例99.9407%[14] - 《关于2025年度对外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同意股数380,992,718股,比例99.6074%[14] - 《关于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的议案》同意股数380,965,018股,比例99.6002%[14]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同意股数382,304,703股,比例99.9504%[10]
百洋医药(301015) - 2025年5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8:16
公司基本信息 - 债券代码 123194,简称百洋转债;股票代码 301015,简称百洋医药 [1] - 2025 年 5 月 12 日 15:00 - 17:00 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办业绩说明会,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总经理付钢,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李震,独立董事郝先经 [2] 业绩与利润 - 一季度业绩下降 54.36%,原因是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市场推广销售费用增长 [6] - 保障二季度利润稳定及增长的措施为保持主力品牌稳定增长、提升线上渠道占比、推动创新药械突破 [2] - 2025 年相比 2024 年,保持主力品牌稳定增长,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推动创新药械突破成新增长点 [11] 产品与业务 - 运营火星舟放射外科机器人 Zap - X,用于颅内和头颈部肿瘤、病变 [2] - 参股公司研发的 SPECT / CT 可药械合一或单独推广,未取得国内注册证 [9] - 已布局核药、优替德隆注射液、人工心脏、Zap - X、迈迪斯磁导航等项目 [12] - 迪巧相关产品目前未受关税影响 [5] - 正推进优替德隆商业化,符合经营预期 [9] - 运营的罗氏美罗华及苏州同心磁悬浮心脏已在报表体现收入,正推动 Zap 火星舟手术机器人商业化 [15] - 基于双方友好协商终止紫杉醇合作 [14] - 全力推动锝[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 RGD 肽注射液重新提交审核 [14] 销售费用与市场推广 - 销售费用增加因加强品牌产品市场推广,包括线上渠道布局和创新药械导入费用增加,历年销售费用率较稳定 [3] 股价与市值管理 - 近一年跌幅近 40%,在五千多只股票市场跌幅排前几十名 [3] - 已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将夯实业绩,通过分红等回馈投资者,强化市值管理 [7] 股东与减持 - 控股股东已终止减持 [3][7][15][16] - 天津 5 个公司是持股平台,用于员工股权激励 [6] 可转债与转股 - 2025 年 4 月 16 日董事会决定本次不向下修正“百洋转债”转股价格,转股进度见公司公告 [8]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 63.38%,较上年增加 11.99%,将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8] 质押情况 - 目前公司质押占总股本比例为 35.98%,质押安全可控,基于大股东经营安排 [16]
百洋医药(301015) - 关于参加2025年青岛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的公告
2025-05-07 15:42
公司信息 - 证券代码为301015,简称为百洋医药[1] - 债券代码为123194,简称为百洋转债[1] 活动安排 - 参加2025年青岛辖区业绩说明会活动[2] - 5月12日15:00 - 17:00网络远程参与[2] - 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将在线交流[2]
医药企业回应关税冲击:影响相对有限,多元布局拓展新兴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08:09
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医药企业影响有限,多数企业经营正常 [1][2][3][4] - 中国医药企业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国产替代和供应链优化等措施积极应对潜在贸易风险 [5][6][7][8] - 医疗器械和疫苗行业加速国产替代,企业技术实力提升,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8][9][10] 企业影响分析 恒瑞医药 - 海外销售业务占营业收入比例仅为2.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国际环境变化,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1] - 相关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暂未受到影响 [2] 翰宇药业 - 密切关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动态,积极研究和制定应对策略 [2] - 海外市场布局覆盖北美、亚洲、欧洲、南美等多个地区,多元化布局降低单一市场政策变动风险 [2] 百洋医药 - 相关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较小 [3] - 上游供应链已在全球多国布局,迪巧跨境产品目前在韩国生产 [3] - 已进入商业化的器械可替代美国进口产品 [8] 康龙化成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有限 [3] - 主要为客户提供研发服务,CMC涉及的商业化货物出口业务占比较小 [3] 药明康德 - 关税对公司会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尚不明朗 [4] - 过去几年不断优化采购供应链体系,提高运营效率 [4] 皓元医药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整体可控 [4] - 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单一市场营收占比较低 [4] - 在欧洲、印度建立商务仓储中心,积极开拓日韩市场 [11] 康希诺生物 - 主营业务的海外收入中不包含来自美国的收入 [4] - 已对绝大部分上游供应实现进口替代 [4] - 推动国产疫苗进口替代,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8] 康泰生物 - 无任何产品出口美国 [5] - 与十多个国家达成合作协议,拓展国际市场业务 [5] - 拥有已获批上市及获批紧急使用的产品11种,在研项目近30项 [9] 迈瑞医疗 - 部分原材料从美国进口,正在采取原材料替代等应对措施 [5] - 中国对美国加征反制关税将对今年利润率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是一次性的 [5] 健友股份 - 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如拓展欧洲及新兴市场、加速中国药品注册等举措应对潜在变化 [7] - 作为多品类短缺药品的核心供应商,市场议价能力有望增强 [7] 万泰生物 - 美国最新关税政策是国产替代的良好机会 [10] - 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加速国产替代 [10] 行业趋势 - 中国医药市场平稳正常,国产替代加速 [12] - 从药品到医疗器械再到疫苗,关税政策对绝大多数中国医药企业影响有限 [12] - 中国药企积极多元布局拓展新兴市场,寻求更多增量 [12]
多家医药公司回应关税风波:影响相对有限,多元布局拓展新兴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4-29 19:52
医药企业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情况 - 恒瑞医药海外销售业务占比仅为2.56%,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1] - 翰宇药业海外市场布局广泛,覆盖北美、亚洲、欧洲、南美等多个地区,有效降低单一市场政策变动风险 [2] - 百洋医药迪巧跨境产品目前在韩国生产,后续将推动国内生产,关税政策影响较小 [2] - 康龙化成主要为客户提供研发服务,商业化货物出口业务占比较小,目前未收到关税问题反馈 [2] - 药明康德表示关税影响尚不明朗,但通过优化供应链和提高运营效率可降低影响 [3] - 皓元医药美国单一市场营收占比较低,加征关税影响整体可控 [3] - 康希诺生物主营业务海外收入中不包含美国收入,且已实现上游供应进口替代 [3] - 康泰生物无产品出口美国,业务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4] - 迈瑞医疗部分原材料从美国进口,正采取原材料替代等措施确保供应安全 [4] 国产替代与新兴市场拓展 - 健友股份通过拓展欧洲及新兴市场、加速中国药品注册等举措应对潜在变化 [5] - 百洋医药已商业化器械如苏州同心人工心脏、迈迪斯超声设备可替代美国进口产品 [5] - 康希诺生物MCV4为国内首个获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6] - 康泰生物拥有11种获批产品,其中60μg乙肝疫苗和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为全球首创 [7] - 万泰生物表示关税政策是国产替代的良好机会,将注重技术创新 [7] - 皓元医药在欧洲、印度建立商务仓储中心,正开拓日韩市场 [8] 行业技术发展与市场布局 - 中国疫苗行业发展迅速,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等技术应用于实际防疫 [6] - 康希诺生物基于五大技术平台开发全新技术路线疫苗产品,从"跟随者"转向"引领者" [6] - 康泰生物在研项目近30项,涵盖全球重点疫苗品种,四联苗为联合疫苗数量最多的国产疫苗 [7]
百洋医药(301015):品牌运营业务稳健增长,销售费用投入增加
华源证券· 2025-04-28 2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百洋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收入80.9亿元同比-2.0%,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2.9%;25Q1收入18.4亿元同比-0.4%,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54.4%,利润下滑或因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销售投入增加 [5]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亿元、9.0亿元、10.7亿元,增速分别为10.0%/18.4%/19.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X、11X、9X,公司为国内领先医药商业化平台,具备品牌打造及全渠道运营能力,已打造多个亿级及十亿级单品,商业化能力得到验证,正加速布局创新药械,随着产品进入收获期,长期成长天花板有望打开,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数据 -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18.17元,总市值95.505亿元,流通市值95.4928亿元,资产负债率62.84% [2] 市场表现 - 品牌运营收入55.6亿元同比+9.2%,还原两票制后收入60.4亿元;迪巧收入21亿元同比+10.7%,还原后22亿元同比+10.9%;海露收入7.4亿元同比+14.9%;子公司百洋制药收入9.5亿元,扶正化瘀收入6.3亿元同比+16.6%;安斯泰来系列收入5亿元同比+34.5%,还原后7亿元同比+29.2%;纽特舒玛收入1.2亿元同比+45.4% [8] - 批发配送业务收入21.4亿元同比-23% [8] - 零售业务收入3.7亿元同比+3.7% [8] - 2024年毛利率35.5%同比+2.2pct,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48%同比+1.2pct,毛利额占比超90%;25Q1毛利率35.8%同比+2.2pct;2024、25Q1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2.8pct、4.3pct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7564|8094|8815|9709|10767| |同比增长率(%)|0.72%|7.01%|8.91%|10.14%|10.9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6|692|761|901|1074| |同比增长率(%)|30.71%|5.38%|10.01%|18.38%|19.19%| |每股收益(元/股)|1.25|1.32|1.45|1.71|2.04| |ROE(%)|24.59%|29.12%|27.83%|27.86%|27.49%| |市盈率(P/E)|14.55|13.81|12.55|10.60|8.90| [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预测,涵盖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 [9]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营收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等)、估值倍数(EV/EBITDA、P/E等)预测 [9][10]
百洋医药(301015):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经营业绩相对承压,自有品牌为下一阶段发展重点
开源证券· 2025-04-25 18: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相对承压,2025Q1利润端也承压,主要因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销售费用增长 考虑经营节奏阶段性承压,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但看好公司核心品牌运营业务长期成长潜力及管线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当前股价18.17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5.90/17.37元,总市值95.51亿元,流通市值95.49亿元,总股本5.26亿股,流通股本5.26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55.62% [2]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收80.94亿元(同比 - 1.96%),归母净利润6.92亿元( - 2.87%),扣非归母净利润6.56亿元( + 3.37%);2025Q1单季度营收18.41亿元( - 0.38%),归母净利润0.85亿元( - 54.36%),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亿元( - 39.46%) [4] 盈利能力与费用端 - 2024年毛利率35.50%( + 5.53pct),净利率9.48%( + 1.02pct);2024年销售费用率18.74%( + 4.69pct),管理费用率3.47%( + 0.33pct),研发费用率0.45%( + 0.30pct),财务费用率0.88%( + 0.14pct) [4] 业务情况 - 2024年核心品牌运营业务营收55.59亿元( + 9.17%),还原两票制业务后为60.37亿元,毛利额26.68亿元,毛利率48.00%;批发配送业务营收21.36亿元( - 23.00%);零售业务营收3.73亿元( + 3.69%) [5] 核心产品情况 - 2024年核心品牌迪巧系列营收21.01亿元( + 10.73%),还原两票制业务后为22.03亿元( + 10.87%);扶正化瘀营收6.31亿元( + 16.62%)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6/9.15/11.30亿元(原预计10.00/12.04亿元),EPS为1.44/1.74/2.1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2.6/10.4/8.4倍 [4]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256 | 8,094 | 8,986 | 10,098 | 11,494 | | YOY(%) | 9.9 | -2.0 | 11.0 | 12.4 | 13.8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712 | 692 | 756 | 915 | 1,130 | | YOY(%) | 40.6 | -2.9 | 9.3 | 21.1 | 23.5 | | 毛利率(%) | 33.3 | 35.5 | 34.3 | 35.6 | 36.7 | | 净利率(%) | 8.6 | 8.5 | 8.4 | 9.1 | 9.8 | | ROE(%) | 24.7 | 29.4 | 23.0 | 23.6 | 24.2 | | EPS(摊薄/元) | 1.35 | 1.32 | 1.44 | 1.74 | 2.15 | | P/E(倍) | 13.4 | 13.8 | 12.6 | 10.4 | 8.4 | | P/B(倍) | 3.4 | 4.2 | 3.2 | 2.6 | 2.1 |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流动资产6398百万元、营业收入8986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 - 84百万元等 [10]
百洋医药:控股股东未减持公司股份并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快讯· 2025-04-24 19:02
控股股东持股变动 - 控股股东百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未减持公司股份 [1] - 提前终止原减持计划并不再减持原计划额度内股份 [1] - 终止决定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价值的认可 [1]
百洋医药(301015) - 关于控股股东未减持公司股份并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公告
2025-04-24 18:52
股份情况 - 原计划2025年4月14日至7月13日减持15768579股,占总股本3.00%[2] - 截至2025年4月24日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未减持股份[2] - 截至公告日,持有公司股份369077400股,占总股本70.22%[2] 影响说明 - 提前终止不违反法规、已披露计划及承诺[3][4] - 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不影响治理和经营[4]
百洋医药(301015):计提减值影响1Q表观利润增速
新浪财经· 2025-04-24 18: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80.94亿元 同比下滑2.0% 归母净利润6.92亿元 同比下滑2.9% 扣非归母净利润6.56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1Q25公司收入18.41亿元 同比下滑0.4% 归母净利润0.85亿元 同比下滑54.4% 扣非归母净利润1.00亿元 同比下滑39.5% [1] - 2024年实际收入高于预期79.2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低于预期8.5亿元 主要因销售费用率较高 [1] 业务运营 - 品牌运营业务2024年收入55.59亿元 同比增长9.2% [1] - 迪巧品牌2024年收入21.01亿元 同比增长10.7% 通过OTC、保健品、跨境食品及小黄条系列产品推广实现增长 [1] - 海露品牌2024年收入7.36亿元 同比增长14.9% 通过线上线下推广不含防腐剂优势驱动增长 [1] - 百洋制药2024年收入9.53亿元 同比增长25.4% 其中扶正化瘀品种收入6.31亿元 同比增长16.6% [1] - 纽特舒玛品牌2024年收入1.21亿元 同比增长45.4% 通过学术推广及线上营销实现高速增长 [1]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8.74% 同比上升4.6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47% 同比上升0.33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0.45% 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88% 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2] - 1Q25销售费用率19.09% 同比上升6.44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3.55% 同比上升0.7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0.29% 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1.22% 同比上升0.56个百分点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35.50% 同比上升5.53个百分点 1Q25毛利率35.82% 同比上升6.07个百分点 主要因低毛利率批发业务收入占比下降 [2] - 1Q25净利润承压主因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及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 [1] 业绩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元、9.1亿元、10.5亿元 同比增长8.8%、21.5%、15.0% [3]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1.43元、1.74元、2.00元 [3] - 给予2025年17倍PE估值 目标价24.33元 基于品牌运营业务附加值高、盈利能力强、产品矩阵齐全及百洋集团孵化项目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