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日新(301162)

搜索文档
国能日新(301162)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7-04 17:44
股东持股 - 雍正持股3211.6784万股,比例26.71%[7] - 丁江伟持股1078.027万股,比例8.97%[7] - 雍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289.7054万股,比例35.68%[7] 股份质押 - 雍正本次质押1416万股,占其所持44.09%,占总股本11.78%[2] - 本次质押后,雍正质押股份占其所持50.63%,占总股本13.53%[7] - 雍正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股份占所持比例37.90%[8] 质押信息 - 质押起始日2025年7月3日,到期日为办理解除手续日[2] - 质押用途为个人融资,质权人为渤海国际信托[2] - 雍正已质押及未质押股份均无冻结等情况[5][7]
国能日新(301162) - 关于对外投资进展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6-27 19:2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5年6月16日以625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西藏东润新增注册资本[2] - 投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西藏东润20%股权[2] - 西藏东润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新《营业执照》[3] - 西藏东润注册资本为25697.50万元人民币[3]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6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7 16:44
政策与市场需求 - 2025 年 1 月 17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明确分布式新能源“四可”管理要求,部分省份已陆续下发相关文件,要求部分分布式工商业新建电站具备功率预测功能,使公司功率预测业务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数量增速较快 [2] - 2024 年 10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将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2025 年华东、山西等省份能源监管局发布相关通知,涉及存量新能源分布式场站针对功率预测和并网控制等相关改造要求 [3] 市场竞争格局 - 分布式客户规模小、数量多、项目单价低且分布零散,原先功率预测行业内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对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参与意愿低,市场参与者多为中小功率预测厂商,公司将积极拓展以获更多市场份额 [4] 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预期 - 2025 年 1 - 5 月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 197.85GW,同比增速近 150%;风电新增装机规模达 46.28GW,同比增速 134%,新能源新增装机市场持续扩容使公司功率预测、并网控制等传统产品市场景气度高,公司还将提升存量市场替换力度,推进新能源服务规模提升 [5] 电力交易领域业务 - 我国电力现货市场深化运行,传统售电公司面临诸多挑战,行业将洗牌,公司创新研发“售电智能量化交易解决方案”,整合多种信息源,引入电价预测模型及政策规则引擎,赋能售电公司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交易收益 [6][7] 业务进展情况 - 2025 年 1 - 5 月新能源行业装机发展快,公司上游行业市场景气,传统业务进展顺利,公司持续推进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的创新业务,上半年业务进展符合经营预期,具体财务数据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7]
国能日新20250625
2025-06-26 22:0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国能日新 - **行业**:新能源发电、电力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驱动业务增长 - **新能源政策提升功率预测需求**:136号文要求新能源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显著提升对功率预测精度要求,推动电站端对功率预测和电力交易产品需求[2]。 - **分布式光伏“四可”改造提速**:各省陆续出台政策要求存量分布式光伏完成“四可”改造,为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提供新增长引擎[2]。 - **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62.72%,非中长期交易电量增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利好公司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2]。 公司优势 - **市场份额领先及客户高粘性**:2019年公司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平均市场份额约为20%,服务新能源场站数量达4345家,功率预测业务续费率在95%以上[2]。 - **技术优势显著**:功率预测精度高,在国网组织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尤其在风电功率预测领域优势显著[2]。 产品线情况 - **功率预测产品**:服务发电端及集团公司下属区域公司,提供未来功率预测并上报电网,支持区域集控中心建设[6]。 -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服务发电厂,实现发电站与电网间指令下达、接收及整场发电设备调控[6]。 - **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面向发电厂,提供远程监控及数据统一管理[6]。 - **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面向电网公司,协助电网对辖区内新能源电源进行精细化管理与预测分析[6]。 - **创新产品**:包括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和储能能量管理系统,为客户提供交易策略和实时充放电策略[6]。 业绩表现与预期 - **历史业绩**:营收从2018年的1.51亿元增至2024年的5.5亿元,归母净利润2024年达到0.94亿元,同比增长11.09%,净利率从2018年的13.62%增至2024年的17.21%,2024年毛利率为65.92%[7]。 - **未来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7.02亿元、9.15亿元和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77亿元和2.3亿元[4][3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2015 - 202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复合增速达16.6%,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复合增速接近40%,2024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占比显著提高[9]。 - **分布式光伏发展**:2016 - 2024年复合增速达56.68%,2025年一季度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52.5%[12]。 - **电力市场化改革**:2024年已有26家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2025年蒙西和湖北转正,2025年底前多省份有相关运行要求和时间表[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源网荷储一体化战略**:2024 - 2026年为主要布局期,计划投资7.5亿元补强负荷端和储能端资源短板,截至2024年9月底已落地43个项目,另有100多个项目在谈判[20]。 - **“旷明”大模型**:2024年10月首次发布,2025年5月升级至“旷明2.0”,应用于风电和光伏的多种预测,提升了全网新能源预测准确率[21][22]。 - **各产品线营收和毛利率预测**:功率预测产品、并网控制系统业务等各产品线在2025 - 2027年有不同的营收增长预期和毛利率变化[24][25][27][28][29]。 - **估值情况**:2025 - 2027年PE估值预计分别为45.8倍、33.4倍和25.2倍,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33.3%,2025年目标PE为56倍,目标市值为72.14亿元[32][34]。 - **可比公司**:包括智洋创新、远光软件和朗新集团,均与电力和软件相关[35]。 - **面临风险**:应收账款快速增长、电力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纯市场化竞争、主营业务无法持续增长等[36]。
国能日新(301162) - 关于控股子公司为其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6-25 18:22
担保情况 - 亚辉新能源为易伏能700万元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5] - 控股子公司为合并报表内法人担保余额700万元,占比0.60%[6] - 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对外担保余额27820.24万元,占比24.04%[6] 易伏能业绩 - 2025年1 - 3月营收31.02万元,净利润15.68万元[6] - 2024年1 - 12月营收7.87万元,净利润 - 12.06万元[6] 易伏能资产 - 2025年3月31日资产1222.11万元,净资产383.62万元[6]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1218.44万元,净资产367.94万元[6]
【私募调研记录】丹羿投资调研国能日新
证券之星· 2025-06-23 08:10
行业数据 - 2025年1-4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104 93GW 同比增速74 6% [1] - 2025年1-4月风电新增装机规模达19 96GW 同比增速18 53% [1] - 新能源装机行业景气度高 [1] 公司业务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推进集中式预测市场服务规模 [1] - 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增长对电网影响大 政策要求分布式光伏具备"四可"管理功能 [1] - 公司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数量增速较快 [1] - 分布式客户规模小 数量多 项目单价低 主要由中小功率预测厂商参与 [1] - 公司努力拓展市场以取得更高市场份额 [1] 技术发展 - 公司通过AI技术实现精准预测和优化交易策略 [1] - 为不同市场主体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推动精细化运营 [1] 公司进展 - 2025年上半年业务进展符合预期 传统业务顺利推进 创新业务持续开展 [1] - 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已获证监会批准 正在积极推进发行工作 [1] 机构背景 - 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成立于2015年4月 实缴资本金1000万 [2] - 核心高管均从事投研工作十年以上 [2] - 曾在华宝兴业基金 国投瑞银基金 国金证券等机构担任投资经理或首席研究员 [2] - 期间管理基金规模数十亿 名列前茅 [2]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0 17:52
新能源市场情况 - 2025年1 - 4月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104.93GW,同比增速74.6%;4月单月光伏新增装机45.22GW,较上年同期增长214.7%;风电新增装机规模达19.96GW,同比增速18.53% [2] - 预计2025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全年新能源行业维持良好运行态势 [2] 分布式光伏情况 - 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提出“四可”管理要求,部分省份要求部分分布式工商业新建电站具备功率预测功能,使公司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数量增速较快 [4] - 分布式客户规模小、数量多、项目单价低且分布零散,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参与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意愿低,参与者多为中小功率预测厂商 [5] AI技术与电力交易业务结合情况 - 公司将AI技术与能源管理运营深度融合,依托“旷冥”AI气象预测大模型精准预测,“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运用前沿AI算法生成和优化交易申报策略 [6] - 精准预测方面,依托“旷冥”AI气象预测大模型2.0技术,从各层次维度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 [7] - 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包括发电侧的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和托管服务、售电公司的量化交易解决方案、用户侧的多元业务 [7] 公司业务进展情况 - 2025年1 - 4月新能源行业装机发展快,公司传统业务进展顺利,持续推进创新业务,上半年业务进展符合经营预期 [8] 股票发行情况 - 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事项获中国证监会批复,正积极推进发行工作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9][10]
国能日新(301162) - 关于参股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5-06-17 17: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5月23日公司870万元增加对天津驭能投资[2]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天津驭能股权从19.33%增至31.75%[2] - 天津驭能注册资本为1633.3332万元[3]
国能日新(301162)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6-17 17:16
股权质押 - 控股股东雍正质押210万股,占其持股6.54%,占总股本1.75%[2] 股东持股 - 雍正持股32116784股,比例26.71%;丁江伟持股10780270股,比例8.97%[6] - 雍正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2897054股,比例35.68%[6] 质押后情况 - 质押后,雍正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210万股,占所持股份4.90%,占总股本1.75%[6]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17日[10]
国能日新(301162) - 关于对外投资进展暨签署投资协议的公告
2025-06-16 20:1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625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西藏东润新增注册资本,首笔增资获20%股权,最终持股25%-33%[2] - 公司已支付投资定金2000万元,后续满足条件5个工作日内缴付剩余4250万元[13] 业绩总结 - 西藏东润2025年3月31日资产45581.01万元、负债32556.20万元、净资产13024.81万元[7][8] - 西藏东润2025年1 - 3月营收2913.32万元、利润总额334.74万元、净利润315.63万元[7][8] - 西藏东润2024年12月31日资产46692.54万元、负债34128.36万元、净资产12564.18万元[7][8] - 西藏东润2024年营收7767.39万元、利润总额1878.77万元、净利润1530.52万元[7][8] - 东润环能2025年度净利润指标不低于4300万元,有效服务集中式电站数量不低于2310个[14] 数据相关 - 本次增资6250万元认购5139.50万元注册资本,折合约1.2161元/注册资本,溢价率约21.61%[9] - 增资前西藏东润注册资本20558万元,增资后为25697.50万元[9][12] - 增资前林芝鼎孚认缴12698.67万元、股权61.77%,增资后49.42%[12] - 增资前东润众合认缴304.77万元、股权1.48%,增资后1.19%[12] - 增资前东润众盛认缴1459.19万元、股权7.10%,增资后5.68%[12] - 增资前东润众腾认缴6092.29万元、股权29.63%,增资后23.71%[12] 其他新策略 - 若东润环能2025年度业绩未达标且未获豁免,原股东或标的公司需作股份补偿[14] - 若标的公司和/或原股东违约致协议提前解除或终止,15个工作日内双倍返还定金4000万元;非上述原因5个工作日内全额返还2000万元[16] - 违约方未如期返还定金,每逾期一日,追加支付全部应付未付金额的万分之五作为逾期违约赔偿[16] - 一般违约方需在收到书面通知15日内纠正,否则赔偿其他方全部损失[15] - 标的公司董事会至少有1名董事由投资人委派[15] - 标的公司股东会处置东润环能股份等决议需经包括投资人在内代表过半数表决权股东通过[14] - 投资协议自各方签署之日起生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