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智能(EH)

搜索文档
EHang Files Annual Report on Form 20-F for Fiscal Year 2024
Globenewswire· 2025-04-15 19:3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024财年年度报告 [1] 公司信息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交通技术平台公司,使命是让安全、自主、环保的空中交通惠及大众 [3] - 公司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无人机系统和解决方案,涵盖空中交通、智慧城市管理和航空媒体解决方案 [3] - 公司的EH216 - S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型号证书、生产证书和标准适航证书 [3] - 2025年,EH216 - S eVTOL运营商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民用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人证书 [3] 报告相关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年的20 - F表格年度报告,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查阅 [1] - 公司将应股东和美国存托股份持有人要求免费提供包含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的年度报告硬拷贝,请求应发送至公司投资者关系部门邮箱 [2] 联系方式 - 投资者联系邮箱为ir@ehang.com [5] - 媒体联系邮箱为pr@ehang.com [5]
EHang(EH)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5 18:14
VIE及其子公司收入占比情况 - 可变利益实体(VIE)及其子公司在2022、2023和2024年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公司合并收入的0.01%、7.9%和1.2%[25] - VIE及其子公司在2022、2023和2024财年分别占公司合并收入的0.01%、7.9%和1.2%[181] 公司向子公司资本出资情况 - 2022 - 2024年,亿航控股分别向其子公司进行了5890万元、1.503亿元和7930万元(1090万美元)的资本出资[33] VIE税务相关情况 - 假设VIE有100的税前收益,按法定税率25%在WFOE层面纳税后可分配股息为75,按5%的条约税率缴纳预扣税,最终向亿航控股的净分配为71.25[38] - 若所有税务筹划策略失败,VIE向WFOE进行不可扣除的转移,收益的可分配比例将从71.25%降至约53%[39] PCAOB与SEC相关事件 - 2021年12月16日,PCAOB通知SEC无法完全检查或调查总部位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注册公共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5月26日,SEC将公司列为HFCAA下的发行人;2022年12月15日,PCAOB撤销相关决定[30] - 2021年12月16日,PCAOB称无法完全检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审计机构;2022年5月26日,公司被SEC列为相关发行人;2022年12月15日,PCAOB将中国内地和香港从相关名单中移除[211] 公司业务许可情况 - 公司的中国子公司、VIE及其子公司已获得在中国开展业务所需的重要许可证和许可[31] - 公司在向外国投资者发行证券方面,目前无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许可,无需经过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网络安全审查,也未被要求获得此类许可[31] 公司资金提供限制情况 - 公司的离岸控股公司仅可通过贷款或资本出资向中国子公司提供资金,需获得政府当局批准并受金额限制[32] 公司所得税税率情况 - 公司部分子公司和VIE在中国符合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但该税率具有临时性[40]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国投资企业向中国大陆以外的直接控股公司分配股息征收10%的预扣所得税,若直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或有税收条约安排的司法管辖区,可适用5%的较低税率[40] 公司合并财务数据(2022 - 2024年) - 2022年公司合并总收入为44,317千人民币,2023年为117,426千人民币,2024年为574,822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合并总营业成本为15,098千人民币,2023年为42,115千人民币,2024年为288,475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合并总毛利为29,219千人民币,2023年为75,311千人民币,2024年为286,347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总营业费用为339,263千人民币,2023年为377,796千人民币,2024年为568,953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营业亏损为303,950千人民币,2023年为296,252千人民币,2024年为282,606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来自子公司的亏损份额为253,575千人民币,2023年为290,785千人民币,2024年为298,463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来自可变利益实体的收入为112,809千人民币,2023年为17,487千人民币,2024年为65,749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利息和投资收入为4,669千人民币,2023年为8,484千人民币,2024年为29,946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利息费用为2,145千人民币,2023年为2,930千人民币,2024年为3,125千人民币[41] - 2022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为79千人民币,2023年为206千人民币,2024年为386千人民币[41] - 2022 - 2024年公司净亏损(收入)分别为329331千元、300781千元、302341千元人民币[42] 公司财务数据(2023 - 2024年) - 2023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28250千元、610877千元人民币[43] - 2023 - 2024年公司短期投资分别为57494千元、513683千元人民币[43] - 2023 - 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34786千元、58180千元人民币[43] - 2023 - 2024年公司存货分别为59488千元、75687千元人民币[43] - 2023 - 2024年公司总资产分别为598645千元、1584498千元人民币[43] - 2023 - 2024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384426千元、628684千元人民币[43] - 2023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赤字)分别为214219千元、955814千元人民币[43] - 2023年公司来自权益法投资的收入为196千元人民币,2024年损失为1560千元人民币[42] - 2023 - 2024年公司短期银行贷款分别为69798千元、64250千元人民币[43] 公司现金流量数据(2022 - 2024年) - 2022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单位:千元人民币)分别为 - 173,458、 - 88,410、168,334[44] - 2022 - 2024年投资活动净现金(单位:千元人民币)分别为56,400、 - 128,692、 - 14,096[44] - 2022 - 2024年融资活动净现金(单位:千元人民币)分别为106,740、195,480、88,676[44] 公司内部现金往来情况(2022 - 2024年) - 2022 - 2023年,WFOE向VIE及其子公司支付现金分别为4550万元和372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软件;2024年,WFOE从VIE及其子公司收到现金450万元人民币,为产品销售所得[46] - 2022 - 2024年,WFOE向其他子公司支付现金分别为60万元、0、0人民币,用于购买产品[46] - 2022 - 2024年,其他子公司向WFOE支付现金分别为0、320万元、0人民币,用于购买产品[46] 公司业务增长相关因素 - 公司未来增长依赖产品和空中出行解决方案的需求及客户接受度[51] - 公司未来增长依赖产品和空中出行解决方案的市场需求和客户接受度[54] 公司业务审批及法规相关情况 - 公司所在地区eVTOL飞机商业使用审批流程不确定或漫长,新法规可能限制业务增长[51] - 2023年10月、12月,2024年4月和2025年3月,公司分别获得EH216 - S的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生产许可证和航空运营人合格证[56] - 2020年12月公司向中国民航局提交EH216 - S型号合格证申请,2021年1月被受理[57] - 2023年5月3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颁布,2024年1月1日生效[57] - 2019年2月公司向中国民航局提交EH216 - S用于航空物流的试运行申请,2020年5月获得批准,有效期至2021年5月31日[59] - 公司产品商业使用面临不确定或冗长的审批流程[55]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 - 公司ADS可能因《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被美国摘牌[53] - 公司双重股权结构会限制股东影响公司事务的能力[53] - 公司可能因产能有限无法及时交付产品[51] - 公司可能因生产能力有限无法及时交付产品[62]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应收账款显著增加[51] - 2022 - 2024年,公司最大客户分别占其收入的21%、24%和26%[66] - 公司自2014年开始提供无人机商业解决方案,历史业绩不能代表未来表现[73] - 公司预计未来空中出行解决方案收入贡献将增加,航空媒体解决方案收入贡献将减少[76] - 公司产品销售需符合市场适用标准,如中国的CCC认证,美国的FAA适航证书等[78] - 公司可能面临不利宣传、监管调查、股东诉讼等,声誉和美国存托股票交易价格可能受负面影响[72] - 公司可能无法持续快速增长、有效管理增长或实施业务战略[73] - 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应对行业竞争,未来竞争可能加剧[82][83] - 公司可能遭遇网络安全事件,导致声誉、财务、法律和运营后果[85] - 无人机事故可能导致监管收紧、公众信心下降,影响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90] - 公司可能面临产品召回、产品责任和保修索赔,影响品牌形象和财务状况[91][93][94] - 研发新产品和服务或需投入更多资源,可能降低公司盈利能力[96] - 国际扩张需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面临品牌认知度有限等风险[97] - 依赖第三方经销商销售产品,可能面临缺乏控制、合作终止等风险[100] - 生产可能因机械故障、自然灾害等中断,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02] - 产品和服务可能存在缺陷,无法修复会导致销售和声誉受损[105] - 公司成功依赖关键员工,人员流失会影响业务[107] - 品牌建设对公司业务至关重要,负面宣传会损害品牌形象[109] - 天气和季节性因素会影响产品销售和运营结果[111] - 依赖外部供应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中断或质量问题会影响业务[115] - 2021和2022年公司面临部分客户应收账款逾期问题,2022年还经历供应商交货延迟和旅游部门产品需求下降[124] - 2023年8月9日拜登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和拟议规则制定预先通知,2024年10月28日财政部发布最终规则并于2025年1月2日生效,或给公司跨境合作、投资和融资带来障碍和不确定性[127] - 2025年2月21日特朗普发布“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若未来实施相关监管要求,可能损害美中关系并影响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前景[128] - 2018年1月欧盟颁布《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公司处理用户个人信息进行监管[136] - 2021年6月10日中国颁布《数据安全法》,9月1日起生效,规定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数据处理活动需进行数据安全审查[137] -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意见,加强对境外上市中国公司数据安全等法规合规性审查[137] - 2021年8月20日中国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生效,公司可能需调整业务实践以遵守相关法规[138] - 公司合作伙伴若不遵守道德商业行为和法律法规,可能损害公司品牌形象、增加成本和导致运营中断[122] - 客户修改产品或操作系统可能导致产品故障、负面宣传并损害公司业务[123] - 网络数据处理者处理超1000万用户个人信息需按重要数据处理者规定执行[139] - 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要求用户可轻松关闭服务,服务提供商需完善管理系统和技术措施[140] - 网络平台运营商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拟境外上市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141] - 美国政府2025年实施新关税,中国实施报复性关税,欧盟对中国eVTOL飞机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潜在影响不确定[154] - 公司、VIE及其子公司产品和业务运营的责任保险覆盖有限,且无业务中断保险[156] - 公司受多个司法管辖区的反腐败、反贿赂、反洗钱等法律约束,违规将产生不利影响[157] - 公司执行商业计划需大量资金,未来可能出售股权或债务证券,融资可能受市场条件和投资者接受度影响[148][150] - 公司战略联盟面临共享专有信息、第三方不履约等风险,收购可能导致资源分散和成本增加[152][153] - 公司平台和内部系统依赖软硬件存储和管理数据,软硬件可能存在漏洞影响业务[145] - 公司与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的互动增加了合规相关担忧,可能面临严重制裁[158][159] - 公司不时涉及诉讼,可能产生巨额判决、罚款、法律费用等成本[161] - 公司和VIE租赁物业权益可能存在缺陷,租赁权可能受到挑战,影响业务运营[162][163] - 公司授予股份奖励可能增加股份支付费用,且预留股份数量可能不足以招募和补偿员工[165][167] - 公司曾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虽已整改,但仍可能面临内部控制问题[168][169] - 海外当局在中国进行调查或收集证据存在困难,可能增加股东保护利益的难度[171] - 若中国政府认定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不符合相关规定,公司可能面临严重处罚[172][175][176] - 公司与VIE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可能被认定无效和非法,公司可能需解除此类安排并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对VIE及其子公司的财务结果进行脱合并[178] - 若VIE或其股东不履行合同义务,公司可能需承担大量成本和资源来执行安排,还可能依赖中国法律的法律补救措施[183] - 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受中国法律管辖,中国法律体系的不确定性可能限制公司执行这些安排的能力[185] - VIE的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6] - VIE的股东可能卷入个人纠纷或其他事件,可能对其在VIE的股权以及公司与他们的合同安排的有效性或可执行性产生不利影响[188] - 与VIE相关的合同安排可能受到中国税务机关的审查,可能导致公司或VIE及其子公司需缴纳额外税款[190] - 若VIE破产或进行解散清算程序,公司可能失去使用和享有VIE持有的对中国某些业务运营至关重要的资产的能力[191] - 公司董事会有权增发B类普通股,可能稀释A类普通股股东投票权,创始人因双重股权结构对公司重大事项有重大影响,或影响股价[194][195] - 2017年
动力电池迎新大考③ | 从“能飞”到“能赚钱”,eVTOL电池进入场景定义时代
高工锂电· 2025-04-12 20:02
eVTOL行业商业化进展 - 中国民航局向亿航智能旗下公司颁发全球首批eVTOL运营合格证,标志行业进入商业化阶段[2]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拥有完整无人驾驶载人eVTOL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已获TC/AC/PC三证[2] - 行业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落地,初期以低密度、低风险的文旅场景为主[4][3] - 峰飞航空5座载人版V2000EM预计2026年取证,合肥市计划采购其大型eVTOL用于多元场景[5] 场景驱动的电池需求分化 - 文旅场景注重电池快速充电能力与循环寿命,以提升单日飞行架次[8][4] - UAM/RAM场景要求电池能量密度达400-500Wh/kg以上,支撑30-40分钟续航[9] - 增程式混动路线适用于长航程或基建薄弱场景,国内已有公司宣称续航达1000公里[11] - 纯电路线面临同时满足长续航与高倍率放电的挑战,换电模式需承担高基建成本[11] 市场动态与供应链格局 - 亿航智能2023年交付216架,累计国内订单1240架,客户以地方政府及文旅企业为主[13] - 大圆柱电池因标准化程度高、产线灵活,被视为适配多场景的潜力方案[13] - 万丰奥威拟收购Volocopter,争夺欧美城市场景入口[14][15] - 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小鹏汇天选择孚能科技高压电池+亿纬锂能低压电池组合[15] - 欣界能源、金羽新能等初创电池企业因前沿技术获得配套机会[15] 技术经济性挑战 - 亿航EH216运营成本中电池占比超60%,远高于新能源汽车[5] - 实现UAM场景每公里5-7元目标运价需突破电池成本与性能瓶颈[6] - 景区地形、海拔、气候等因素导致机型需求多样化,需电池技术快速迭代[9][4] - 若eVTOL渗透中国出租车市场1%,需求将超1万架,但需解决经济性问题[5]
Down -27.83% in 4 Weeks, Here's Why Ehang Holdings (EH) Looks Ripe for a Turnaround
ZACKS· 2025-04-10 22:35
文章核心观点 - 亿航智能(EH)近期因抛售压力股价下跌27.8%,但处于超卖区域且分析师看好其盈利,股价可能反弹 [1] 超卖股票识别方法 - 用相对强弱指数(RSI)识别股票是否超卖,它是衡量价格变动速度和变化的动量振荡器 [2] - RSI在0到100之间波动,通常RSI读数低于30时股票被视为超卖 [2] - RSI可帮助快速检查股票价格是否接近反转点,超卖时投资者可寻找入场机会 [3] - RSI有局限性,不能单独用于投资决策 [4] 亿航智能股价反弹原因 - 亿航智能RSI读数27.58,表明抛售压力即将耗尽,股价趋势可能反转 [5] - 卖方分析师上调公司今年盈利预期,过去30天共识每股收益(EPS)预期提高27.3%,盈利预期上调通常带来短期股价上涨 [7] - 亿航智能目前Zacks排名为2(买入),处于基于盈利预期修正趋势和EPS意外情况排名的4000多只股票的前20%,表明股价近期可能反弹 [8]
Is Ehang Holdings (EH) Outperforming Other Aerospace Stocks This Year?
ZACKS· 2025-04-04 22:46
文章核心观点 - 投资者应关注跑赢同行的航空航天类股票,亿航智能和TransDigm Group今年表现出色,值得继续关注 [1][7] 行业情况 - 航空航天板块包含53只个股,Zacks板块排名第2,Zacks板块排名会考量16个不同板块组,并根据板块内个股平均Zacks排名从优到差进行排列 [2] - 航空航天-国防设备行业包含27家公司,Zacks行业排名第20,今年以来平均涨幅为0.8% [6] 亿航智能情况 - 亿航智能是航空航天板块和航空航天-国防设备行业的成员,目前Zacks排名为2(买入) [2][3][6] - 过去一个季度,亿航智能全年收益的Zacks共识预期提高了27.3%,表明分析师情绪更积极,股票盈利前景改善 [4] - 今年以来,亿航智能回报率约为20.4%,跑赢航空航天板块整体(平均涨幅6.9%)和航空航天-国防设备行业 [4][6] TransDigm Group情况 - TransDigm Group是航空航天板块和航空航天-国防设备行业的成员,目前Zacks排名为2(买入) [5][6] - 今年以来,TransDigm Group回报率为7.6%,跑赢航空航天板块整体,且当前年度的共识每股收益预期在过去三个月提高了2.3% [5]
EHang States No Impact on Operations from Recent U.S.–China Tariff Ac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4-04 21:3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称中美近期关税调整预计不会对其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业务不受贸易政策变化干扰且有能力保持业务连续性和追求长期增长 [1][2][3] 公司情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技术平台公司,使命是让安全、自主、环保的空中交通惠及大众 [4] - 公司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无人机系统和解决方案,包括空中交通、智慧城市管理和航空媒体解决方案 [4] - 公司的EH216 - S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的型号证书、生产证书和标准适航证书 [4] - 2025年,EH216 - S eVTOL运营商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批民用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人证书 [4] 业务与关税影响 - 近期美国对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调整引发全球市场波动,公司股价受市场情绪影响短期波动 [2] - 中美两国近期宣布的关税措施预计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目前不向美国市场出口自主飞行器(AAVs)或相关产品,制造过程不依赖美国原产组件,不使用美国受限半导体、航空组件或其他受控技术,供应链安全独立 [2] - 2024年公司95%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核心业务聚焦中国市场的UAM解决方案,目前不向美国市场出口产品,关税调整对现有收入流无影响 [3] - 公司具备本地化生产能力,在亚洲、欧洲等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有能力保持业务连续性并追求长期增长,将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动态并积极调整 [3]
硬核!多款“全球首发”,集中在广东涌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2 22:08
核心观点 - 广东正成为全球科技产业"首发经济"的重要舞台,在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新型显示等领域实现多项全球技术突破和产品首发[2][3][4] - 广东1-2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50 9%、31 1%、26 0%、92 7%,显示科技产业高速发展[4] - 广东通过"超级场景+超级市场+超级网络"的创新生态,加速"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产业发展"链路贯通[4][18][22] 行业突破 机器人产业 - 众擎机器人实现全球首例平地起身前空翻,越疆科技发布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乐聚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搭载5G-A技术的人形机器人[3] - 优必选计划2024年生产约1000台人形机器人并投入真实场景数据采集[10] - 广东工业机器人产量24 68万台(套),连续5年全国第一,占全国近半数[22] 新能源产业 - 比亚迪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推出闪充电池(5分钟充电续航400公里)、3万转电机及新一代碳化硅功率芯片[11] - 比亚迪启动兆瓦闪充网络布局,计划建设4000座闪充站(首批500座4月启用)[1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361 78万辆,占全国1/4[22] 低空经济 - 小鹏汇天发布全球首款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预计2026年量产交付,年产能1万台[12]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集齐适航证、生产证、运营证、经营证"四证"的eVTOL企业,已开展付费载人商业运营[12] 新型显示 - 奥翼电子发布全球首款30寸以上视频电子纸显示屏,突破动态刷新技术瓶颈,功耗低于LCD/OLED[7][8] - 广东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2024年产值2065 2亿元,同比增长7 9%[8] 产业生态优势 - 专利与技术:2024年广东专利授权总量69 26万件(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有效量79 23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2845 47亿元[14] - 供应链效率:珠三角1小时配齐手机95%零部件,2小时覆盖34个工业门类6万种产品零部件[21][22] - 产业集群: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5个行业规模全国第一[22] - 人才储备:全职两院院士超150人,高层次人才超5000人,研发人员超135万人,高新技术企业7 7万家[25]
EHang Achieves Significant Regulatory Breakthrough
Seeking Alpha· 2025-04-01 18:34
文章核心观点 - 分析师给予亿航智能控股有限公司(NASDAQ: EH)买入评级,因其当前财年和长期前景良好 [1] 行业相关 - Asia Value & Moat Stocks是为寻求亚洲上市股票的价值投资者提供的研究服务,倾向于深度价值资产负债表廉价股和宽护城河股票 [1] - 该研究服务作者专注亚洲上市投资机会,尤其关注香港市场,会在投资组内提供一系列观察名单并每月更新 [1]
低空经济点评:亿航智能运营合格证落地,低空经济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31 16:17
低空经济商业化进展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个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OL完整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旗下子公司亿航通航和合翼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运营合格证(OC),标志着低空经济从试点迈向商业化运营阶段[2][3][25] - eVTOL商业化运营需完成TC、AC、PC、OC四个取证环节,亿航智能的EH216-S已全部取得,成为全球首款且唯一具备完整资质的载人eVTOL机型[3][17] - EH216-S最大起飞重量620公斤,最高时速130公里/小时,续航25分钟,航程30公里,采用全备份设计确保安全冗余[17] 亿航智能取证历程 - 2020年12月提交EH216-S型号合格证(TC)申请,2023年10月获得TC,12月获得标准适航证(AC),2024年4月获得生产许可证(PC),2025年3月获得运营合格证(OC)[8][9][10][25] - 2017年启动适航审定筹备,2019年成为中国首家无人机适航审定试点单位,2022年完成全部审定计划[16] - 取证过程中民航局采用"一事一议"方式,为EH216-S制定专用条件[3][9] 商业化运营布局 - 合肥骆岗运营中心可运营10台eVTOL,存储50台,提供维修和航材保障服务;广州穗港码头总部将开通观光及交通航线[10][11][12] - 运营范围限定在120米以下空域,采用留空飞行模式(起降同位置),目前仅允许昼间单乘客、单机运行[15] - 合肥计划三年建设超30个垂直起降点,广州规划30公里城市空中交通生活圈[22] 区域市场拓展 - 合肥:已交付5架EH216-S,建成2个运营中心,规划载人运输网络[22] - 广州:完成跨江航线首飞,南沙区计划打造海陆空无人体系[22] - 深圳:建成自动化立体升降式起降点,交付5架EH216-S[22] - 太原:交付50架EH216-S用于低空观光[22] - 珠海:建立陆岛低空运营中心,开通37公里海岛物流航线[22] - 上海:完成市中心首飞,计划开展空中出租车商业化运营[22] 产品与技术特点 - EH216-S采用多旋翼分布式电推进构型,16个螺旋桨由8个臂架独立驱动,折叠后仅需5平米存放空间[17] - 应用场景包括文旅观光、空中物流、医疗转运、城市应急响应等[17] - 合肥运营中心提供空中婚礼、商业接驳等定制化服务[10]
亿航智能:Obtained the first-ever OC for commercial operations-20250331
招银国际· 2025-03-31 1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0美元,基于2025年预期市销率15倍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亿航通用航空和禾毅航空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运营证书,亿航可开展无人驾驶载人eVTOL飞机商业运营,巩固竞争优势,2025/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总结 - 2023 - 2027财年,营收分别为1.17亿、4.56亿、8.99亿、13.41亿、1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0%、288.5%、97.0%、49.2%、22.7% [2] - 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 - 3.017亿、 - 2.298亿、 - 0.64亿、1.785亿、2.464亿元人民币 [2] - 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 496.82、 - 363.08、 - 101.18、281.98、389.27分人民币,2027年同比增长38.0% [2] - 市销率分别为81.2、20.9、10.6、7.1、5.8倍;市盈率2026 - 2027年分别为53.4、38.7倍;市净率分别为44.6、10.0、10.7、8.9、7.3倍 [2] - 股息率2026 - 2027年为0.1%;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178.9%、 - 39.3%、 - 6.9%、18.2%、20.7%;净负债率分别为 - 68.1%、 - 54.0%、 - 70.2%、 - 65.3%、 - 67.0% [2] 股票数据 - 市值13.132亿美元,3个月平均成交额4600万美元,52周最高价26.45美元,最低价11.59美元,总发行股份6330万股 [3] 股权结构 - 胡华智持股30.7% [4] 股价表现 - 1个月绝对收益 - 9.6%,相对收益 - 3.6%;3个月绝对收益29.4%,相对收益38.5%;6个月绝对收益47.5%,相对收益51.6% [5] 国内市场认证后订单和意向订单 - 2023年7月至2024年12月,总订单1210架,其中交付195架,意向订单1020架 [9] 财务总结 利润表 - 2022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400万、1.17亿、4.56亿、8.99亿、13.41亿、16.46亿元人民币 [17] - 毛利润分别为2900万、7500万、2.8亿、5.49亿、8.08亿、9.67亿元人民币 [17] - 净利润分别为 - 3.29亿、 - 3.02亿、 - 2.3亿、 - 0.64亿、1.78亿、2.46亿元人民币 [17]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7年,总资产分别为5.31亿、5.99亿、15.84亿、18.02亿、19.81亿、23.28亿元人民币 [17] - 总负债分别为4.06亿、3.84亿、6.29亿、9.1亿、9.11亿、10.21亿元人民币 [17] - 股东权益分别为1.24亿、2.14亿、9.56亿、8.92亿、1.07亿、1.307亿元人民币 [17]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7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 - 1.73亿、 - 0.88亿、1.39亿、1.24亿、1.13亿、2.24亿元人民币 [18]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0.56亿、 - 1.29亿、 - 0.02亿、 - 0.11亿、 - 0.38亿、 - 0.34亿元人民币 [18]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1.07亿、1.95亿、7.2亿、 - 0.03亿、 - 0.03亿、 - 0.12亿元人民币 [18] 增长指标 - 2022 - 2027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为 - 22.0%、165.0%、288.5%、97.0%、49.2%、22.7% [18] - 毛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18.9%、157.7%、271.7%、96.2%、47.1%、19.8% [18] - 净利润增长率2027年为38.0% [18] 盈利能力指标 - 2022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5.9%、64.1%、61.4%、61.1%、60.2%、58.8% [18] - EBITDA利润率分别为 - 638.7%、 - 234.1%、 - 50.2%、 - 6.4%、14.9%、16.6% [18] - 调整后净利润率分别为 - 742.7%、 - 256.9%、 - 50.4%、 - 7.1%、13.3%、15.0% [18] - 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 144.2%、 - 178.9%、 - 39.3%、 - 6.9%、18.2%、20.7% [18] 杠杆/流动性/活动指标 - 2022 - 2027年,净债务权益比分别为 - 1.0、 - 0.7、 - 0.5、 - 0.7、 - 0.7、 - 0.7倍 [18] - 流动比率分别为1.4、1.8、2.9、2.1、2.3、2.3倍 [18]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418.7、107.7、38.9、41.0、36.0、39.0天 [18] - 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818.5、571.4、140.0、65.0、52.0、55.0天 [18]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979.3、305.7、168.4、280.0、280.0、250.0天 [18] 估值指标 - 2022 - 2027年,市盈率2026 - 2027年分别为53.4、38.7倍;市净率分别为70.6、44.6、10.0、10.7、8.9、7.3倍;股息率2026 - 2027年为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