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航智能(EH)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827
招银国际· 2025-08-27 11:28
核心观点 - 报告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业绩表现、增长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覆盖消费、科技、汽车、医疗等领域,强调海外扩张、成本控制和市场份额策略的重要性[2][6][7][8][9][10][11][12][13][14] 公司业绩与展望 - 时代天使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3%至1.6亿美元,隐形矫治总病例数达225,800例(同比+48%),海外病例出货量同比+103%至117,200例,经营亏损收窄67%至543万美元,但预计下半年因海外投入增加导致亏损扩大[2][6][7] - 贝壳2Q25营收同比增长11%至260亿元人民币,non-GAAP净利润18亿元人民币(同比-32%),新房交易同比增长9%,房屋租赁服务同比增长78%,家装家居业务同比增长13%[8] - 立讯精密1H25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23%,通信与汽车业务分别增长49%/82%,2Q25毛利率提升至12.0%,投资收益达17.8亿元[9] - 京东方精电1H25收入同比增长8%,汽车显示屏收入同比增长9%,系统业务同比增长60%以上,LTPS出货量同比增长78%[9] - 亿航智能2Q25交付68架eVTOL飞机(同比+39%),但全年收入目标下调40%以上至5亿元人民币(同比+10%),预计2026年增长加速[9] - 绿茶集团25财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3%至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34%至2.34亿元人民币,同店销售转正,外卖销售同比增长74%,平均单价同比下降4.5%至55.5元人民币[9][10] - 永达汽车1H25剔除减值损失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3%至6,300万元,计提减值损失36亿元,预计2H25新车毛利率改善2.4个百分点至-6.6%,新能源品牌销量占比提升[11][12] - 金茂服务1H25收入同比增长19.6%,基础物管收入同比增长31%,净利润同比增长3.1%,派息比例提高至70%[13][14] 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 全球股市表现分化:恒生指数单日下跌1.18%,年内上涨27.24%;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上涨0.44%,年内上涨11.57%;德国DAX单日下跌0.50%,年内上涨21.32%[3] - 港股分类指数中金融、工商业、地产单日分别下跌1.66%、0.90%、1.96%,公用事业下跌0.51%[4] - A股农业、美容护理与基础化工领涨,医药、非银金融与钢铁跌幅居前;中概股指数创5个月新高;离岸人民币涨破7.15[5] - 主动配置型外资自2024年10月中旬以来首次对中国市场转为净买入;中国9月起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5]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增长43倍,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至10.38亿元人民币;中际旭创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6.9%,净利润增长69.4%[5] - MSCI印度指数连续第4个月跑输新兴市场,美国计划对印度加征50%关税,可能降低印度GDP增速0.7个百分点[5] - 日本国债收益率面临上行压力,财政部申请下一财年长债资金创历史新高(占预算25%),央行可能在10月重启加息[5] - 欧美贸易战面临升级风险,特朗普称将用关税和出口管制报复欧盟数字税;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下跌2.8%,但核心资本品订单增速创近三年最高[5] - 美元指数下跌,黄金与比特币先跌后涨,油价暴跌,美国API原油库存下降近100万桶,汽油库存减少超200万桶[5] 增长驱动与策略 - 时代天使国内案例数增长14%至108,600例,通过价格调整和低线城市渗透维持市场份额,但面临陕西正畸集采续约压力[6] - 海外业务成为时代天使增长核心,但需应对市场投入、产能投产、关税及知识产权诉讼等短期挑战[7] - 立讯精密增长动力来自iPhone份额提升、AI服务器零部件(如DAC/ACC电缆、光模块)、汽车tier-1战略及安卓ODM整合[9] - 绿茶集团增长动力包括外卖订单强劲、创新产品推出、利润分成激励、海外扩张(25财年海外门店达15家)及新品牌推出[10] - 永达汽车通过品牌组合优化和现金流管理增强生存韧性,预计2026-27年净利润翻倍增长,并提高股息支付率[11][12] - 金茂服务通过新业务整合(如能源运维)驱动增长,基础物管在管面积同比增长11%,物业费单价提升至3.8元/平方米[14] 估值与投资建议 - 时代天使目标价86.47港元,基于SOTP估值(国内业务15倍2025年市盈率,海外业务8倍市销率)[7] - 贝壳目标价22.60美元,基于SOTP估值,反映行业逆风但维持买入评级[8] - 立讯精密目标价59.5元人民币,基于21倍2026年市盈率(与5年平均一致)[9] - 京东方精电目标价8.84港元,基于14.0倍2026年市盈率[9] - 亿航智能目标价27.7美元,基于15倍2026年市销率[9] - 绿茶集团目标价10.74港元,基于13倍25财年调整后市盈率,股价对应10倍市盈率(低于同业平均18倍)[10][11] - 永达汽车目标价2.5港元,基于9倍2027年市盈率[12] - 金茂服务目标价4.65港元,基于10倍2025年市盈率[13][14]
亿航20250826
2025-08-26 23:0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亿航智能 专注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制造及低空经济运营服务[1][2] * 低空经济行业 涵盖城市空中出行 低空旅游 应急响应 物流运输等应用领域[2][5][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472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44% 环比增长4.6倍[2][3][19] * 毛利率为62.6% 毛利为9207万人民币[2][19] * 经调整净收入为940万人民币 同比增长719.9% 扭转第一季度亏损[2][19] * 现金及等价物等总计11.5亿人民币 为研发生产提供资金支持[19] * 调整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约5亿元人民币 高于2024年的4.462亿元[5][14] 产品交付与订单情况 * 第二季度交付216台EH216系列产品 其中216S型乘用车67架 216L型物流车1架[3][30] * 新订单超过150台 其中国内市场占比90% 海外市场占比10%[3][22][30] * 客户群体扩大至13家企业 覆盖贵州 吉林 江西等地区及日本市场[9][30] 运营网络与安全记录 * 在中国建立超过40个EH216专门运营网点[2][4] * 2025年上半年完成超过10,000次安全飞行 无事故记录[2][4][10] * 广州翼航和合肥合翼航空完成超700架次试飞 计划2025年内开放商业载人服务[4][11][12] 新产品研发进展 * VT-35长航程e-VTOL飞行试验顺利 专为城际旅行设计 计划2025年9月推出[2][7] * 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协议 建立VT-35产品中心 获5亿元全方位支持[2][7][29] * 开发高层消防飞机 受政府及消防部门认可 正完善测试以加快商业化[10]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与Goshen高科技合作开发定制圆柱形电池 提升续航里程及安全性[2][6] * 与Mint Group合作开发高安全性机身及轻量化机舱部件[2][6] * 采用双路电池研发策略 固态电池取得重大进展 飞行时间提升至超1小时[31][32] * 成为全球首家在eVTOL机型安装固态电池并进行实际飞行测试的公司[32] 适航认证与标准制定 * 主导起草涡轮港技术要求及低空数据安全指南 参与CAACC Vita适航标准制定[2][8] * VT20系列物流无人机无需适航认证 大型物流机型认证进度将加快[23] * 积极申请固态电池在eVTOL机型上的适航认证 预计年底前完成审查[32] 市场扩张与战略合作 * 扩大与中国通信信息技术集团合作 启动低空旅游 城市出行等示范项目[5][15] * 与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合作推进低空经济数据平台及通信技术应用[5][15] * 国际业务扩展至20个国家 在墨西哥 印尼等地完成演示飞行[17][18] * 在泰国沙盒模式测试飞行 阿联酋阿布扎比进行类似测试[25] 物流应用进展 * VT20系列完成珠海至广州83公里城际货运 用时55分钟 比公路运输节省1小时[16] * 在雾川群岛安全运行超一年 逐步建立陆地到岛屿间无人机物流网络[16] 产能与制造布局 * 云浮生产基地年产能目标1,000台 满足未来交付需求[26] * 在房山 合肥 威海新建设施 实现本地化生产交付[17] * 2025年CAPEX预算保持4,000万美元[26] 运营支持体系 * 为客户提供垂起点规划 人员培训等支持 培训大纲获监管部门批准[13] * 开展操作员资格认证 解决熟练人员短缺问题[13] * 从eVTOL制造商向运营服务商升级 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27][28]
美股异动 | 下调全年收入指引至约5亿元 亿航智能(EH.US)跌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2:38
股价表现 - 周二股价下跌超过5%至16.91美元 [1]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总营收1.472亿元人民币(约2050万美元)同比增长44.2% 环比增长464% [1] - 毛利率稳定在62.6% 与前两季度基本持平 [1] - 净亏损8100万元人民币(约1130万美元) 同比扩大13.1% 环比略增3.3% [1] 业务运营 - EH216系列eVTOL飞机交付量创纪录达68架 同比增长38.8% 环比激增518% [1] - 第一季度交付量为11架 2024年同期为49架 [1] 业绩展望 - 下调2025年全年收入预期至约5亿元人民币 [1] - 战略重心转向商业运营演示模型开发及长期基础建设 [1]
下调全年收入指引至约5亿元 亿航智能(EH.US)跌超5%
智通财经· 2025-08-26 22:37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1.472亿元人民币(约2050万美元) 同比增长44.2% 环比增长464% [1] - 公司毛利率稳定在62.6% 与前两个季度基本持平 [1] - 净亏损8100万元人民币(约1130万美元) 同比扩大13.1% 环比略增3.3% [1] 业务运营 - EH216系列eVTOL飞机交付量达68架 创历史纪录 同比增长38.8% 环比激增518% [1] - 第一季度交付量为11架 [1] 战略调整 - 下调2025年全年收入预期至约5亿元人民币 [1] - 战略重心转向商业运营演示模型开发及长期基础建设 [1]
美股异动|亿航智能跌超11%创逾两个月新低 大幅下调全年收入指引
格隆汇· 2025-08-26 22:35
股价表现 - 股价盘初一度下跌超11% 最低触及15.8美元 创逾两个月新低 [1] 财务业绩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4.2% 环比增长464% 达1.472亿元 [1] - 净亏损8100万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7160万元 第一季度净亏损7840万元 [1] - 下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至约5亿元 此前预期为9亿元 分析师预期为8.633亿元 [1] 运营数据 - 第二季度交付68台EH216系列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 [1]
亿航智能与合肥政府正式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1:40
公司战略合作 - 亿航智能与合肥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将VT35系列新一代长航程复合翼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产品总部落户合肥 [1] - 双方计划围绕VT35系列产品全链条发展,在合肥投资建设综合性基地,涵盖研发测试、生产制造、适航取证、供应链管理、销售运营和人才培训 [1]
EHang(EH)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6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4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4.6倍,主要受EH216系列产品销量增加推动[34] - 第二季度毛利润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毛利率为62.6%,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62.4%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62.4%相比保持稳定[34] - 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94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20万元人民币显著增长19.9%,并实现从2025年调整后净亏损3110万元人民币的扭亏为盈[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为十亿级别,具体数值未披露[37] - 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调整为约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4.462亿元人民币略有增长[23][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EH216系列产品在第二季度成功交付68架,其中67架为EH216S型号,1架为EH216L物流型号[17][79] - 第二季度获得EH216系列新订单超过150架,均为已签署采购协议的确定订单[18][51] - VT20系列物流无人机已在珠海安全运行超过一年,逐步建立陆岛和岛间无人机物流网络,并在大湾区完成首趟长途城际货运飞行,航程83公里,耗时约55分钟[28] - VT35长航程倾转旋翼无人机飞行测试进展顺利,计划于9月首次亮相,并已提交型号合格证申请[11][75] - 消防救援无人机产品升级和商业化加速,6月27日在北京房山区展示了用于高层灭火的EH216系列新机型[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交付的68架EH216系列产品中,12家客户来自国内,1家客户来自日本[17][79] - 第二季度新订单的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客户[51][79] - 国内已在40多个专用运营站点部署EH216S,覆盖范围持续扩大[6] - 海外市场扩展至20个国家,第二季度在墨西哥、印尼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完成演示飞行[29] - 在泰国推进监管沙盒计划下的试飞,计划在曼谷和芭堤雅地区进行,为未来商业运营做准备[31] - 在卡塔尔获得载人飞行批准,正在准备路线和飞机部署;在巴西寻求型号合格证,在智利申请特殊飞行许可;在土耳其与Turk Teleko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进行首次演示飞行[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点从加速订单交付转向优先为现有客户提供支持服务,确保已购eVTOL飞机能够安全、有序地进入常规商业运营[15][44] - 采用多渠道协作和多元化部署策略,与上游顶级合作伙伴深化联合研发,提升飞机性能和可靠性[8][9] - 与敏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安全性机身解决方案,包括轻量化客舱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和先进人机交互系统[10] - 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VT35系列产品中心,整合研发、制造、适航认证、供应链管理、销售运营和培训[12] - 与清华大学成立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结合学术研究能力和实际专业知识,加速创新和人才培养[13] - 积极参与制定监管和安全标准,包括中国民航局的eVTOL适航标准、垂直起降场技术要求和低空数据安全指南[14] - 业务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确保安全飞行[72][7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低空经济应用日益多元化,应急管理和智慧城市管理需求逐渐增长,如消防、救援、物流和测绘[19] - 公司对中长期增长充满信心,通过现在打下坚实基础,为提升产品销量和营收到新高度做好准备[25][26] - 安全、监管合规和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市场中领导地位的基石,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引领行业实现可规模化的可持续商业化[16][32] - 海外市场需求显著增加,有几个量级可观的订单正在谈判中,公司将在此务协议最终确定后披露[53][54] 其他重要信息 - EH216S在2025年完成超过10,000次安全飞行,无一事故,证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6][19] - 广州亿航通用航空和合肥黑航两家认证运营商已在广州和合肥开始载人试商业运营,完成超过700次无人驾驶飞行,无一事故或违规[6][20] - 公司开始内部测试票务系统,优化登机流程,提升乘客体验,并探索通过双起降港运营提高效率[21] - 运营商培训需求评估已完成,培训大纲已获监管机构批准,课程开发全面展开,教材定稿并提交审核后,将正式开始培训和评估[22] - 第二季度通过市场发行募集超过2300万美元,主要用于下一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团队和生产扩张、新总部设立、商业运营、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37]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6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下调营收指引的原因及时间点选择 - 调整是由于战略重心转向支持现有客户建立安全有序的常规运营,而非市场需求不足,公司基于当前订单谨慎下调全年营收指引[44][45] - 公司有信心基于现有订单储备实现5亿元人民币的全年营收目标[46] 问题: 客户运营证书申请进展 - 两家运营商获证后采用分阶段运营方式,目前处于载人试运营第二阶段,持续优化流程和服务,探索双起降港运营模式以提升商业价值[47] - 现有客户对运营证书表现出浓厚兴趣,公司提供两种模式支持:客户自行组建团队申请,公司提供全方位支持;或通过托管代理方式,由公司代为申请[48][49] 问题: 订单储备构成及海外市场可见度 - 第二季度150架新订单中,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客户[51][52] - 海外市场对无人驾驶飞行器需求显著增加,有几个量级可观的订单正在谈判中[53][54] 问题: VT20型号适航认证及商业化计划 - 目前在珠海常规运营的VT20系列物流机属于小型无人机,无需适航认证;大型物流机型仍需适航认证,但基于既往经验,进度将比之前快[56] - 公司优先考虑安全,旨在实现所有机型的长期可持续商业运营,从小型物流机型开始,逐步过渡到大型机型,未来有商业计划[57] 问题: 调整策略后明年营收增长预期 - 公司专注于安全并将项目打造成全国示范项目,因此策略性放缓下半年交付节奏,但对明年实现显著更快增长充满信心[60][61] 问题: 海外业务进展及订单量 - 海外需求强劲,目标是在六个月内获得商业运营资格,与泰国监管机构的合作进展良好,正在深化沙盒测试模式,计划在芭堤雅和曼谷地区进行大量试飞,希望在获证后实现商业运营,并复制此模式到泰国其他旅游岛屿[62][63] - 阿联酋阿布扎比的沙盒测试区也在推进,与当地合作伙伴进行试飞以获取当地监管机构认证[64][65] 问题: 产能扩张计划及2025年资本支出变化 - 云浮生产基地扩张计划继续,年产能目标仍为1000架,以保证未来交付,扩张基于长期需求预测和多样化机型交付准备,包括VT35及消防救援机型[68][69]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69] 问题: 作为Uvipo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 - 业务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确保安全飞行,此模式是顺应无人机行业发展阶段的适时调整[71][72][73] 问题: 合肥市政府5亿美元支持的构成 - 合肥市政府的支持以订单、投资和供应链支持等形式提供,旨在推动VT35机型的发展[75][76] 问题: Q2交付及新订单的国内外占比 - 第二季度交付的68架EH216中,67架为S型,1架为L型,交付给13家客户,其中国内12家,日本1家[79] - 150架新订单中,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市场[79] 问题: 固态电池计划进展 - 公司采用多电池研发策略,与多家电池制造商合作探索不同解决方案,研究方向包括解决电池快充快放和寿命问题、开发通用低循环电池、研究半固态电池以及固态电池开发[81][82] - 公司是全球首个在eVTOL飞机上安装固态电池并进行实际飞行的企业,飞行时间已提升至66分钟,消防和物流飞机续航超1小时,正在积极为eVTOL机型上的固态电池申请适航认证,预计年底前获批[83][84]
EHang(EH)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6 21:00
好的,我将为您分析亿航智能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记录。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分析师,我将从财务数据、业务线、市场分布、战略方向、管理层评论和问答环节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总收入达到14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环比上一季度大幅增长46倍 [7][35] - 毛利率保持稳定在626%,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624%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624%基本持平 [36] - 调整后净利润为9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万元实现显著增长199% [37] - 经营费用为173亿元,同比增长且环比增长,主要由于业务扩张和研发投入增加 [36]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受限短期存款和短期投资总额达10亿元级别,资金储备充足 [38] - 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调整为约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4462万元显示适度增长 [25][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EH216系列产品本季度交付68架,新订单超过150架 [7][20] - EH216-S已完成超过10,000次安全飞行,零事故记录 [8] - VT-20系列物流无人机在万山群岛安全运营超过一年,建立完善物流网络 [29] - 展示新款EH216系列高层灭火机型,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飞机改进和飞行测试 [22] - VT-35长距离升降巡航无人驾驶eVTOL进展良好,计划9月首次亮相 [12] - 消防和物流机型飞行时间已超过1小时,固态电池应用取得显著成果 [8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市场占主导,90%的新订单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市场 [53][80] - 在中国40多个专用运营站点开展EH216-S运营,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8] - 国际扩展至20个国家,包括在墨西哥、印尼、多米尼加的演示飞行 [30] - 在欧洲完成EU的USAVE项目测试飞行,西班牙UAM运营中心飞行许可更新 [31] - 在中东卡塔尔获得载人飞行批准,正在准备路线和飞机部署 [33] - 在东南亚泰国取得显著进展,计划在曼谷和芭堤雅地区进行试验飞行 [33] - 与土耳其电信签署战略协议,计划在土耳其进行首次演示飞行 [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重点从加速订单交付转向为现有客户提供支持服务,确保安全有序的商业运营 [16][39] - 采用多渠道协作和多元化部署策略,与上游顶级合作伙伴深化联合研发 [9] - 与宁波高鑫合作开发定制圆柱电池解决方案,采用先进46系列电芯 [10] - 与敏实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安全性机身解决方案 [11] - 与清华大学成立低空航空技术联合研究院,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 [14] - 积极参与制定监管和安全标准,包括CAAC eVTOL适航标准和VeriPort技术要求 [15] - 商业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提供全方位客户支持 [7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低空经济应用日益多元化,应急管理和智慧城市管理需求逐渐增长 [21] - 中国各级低空应急部门已开始使用低空航空器进行测试和演练 [21] - 海外市场对无人驾驶飞行器的需求显著增加,多个大额订单正在谈判中 [54] - 公司对明年实现显著更快增长充满信心,预计半年时间足够完成调整 [61] - 安全、监管合规和创新是快速发展市场中领导地位的基石 [18] - 通过现在奠定坚实基础,为公司中长期增长定位,准备将产品销售和收入提升到新高度 [27] 其他重要信息 - 广州亿航通航和合肥黑羚航空已开始在广州和合肥进行载人试商业运营 [8] - 公司开始内部测试票务系统,优化登机流程以提升乘客体验 [23] - 完成运营商培训需求评估,培训大纲已获监管机构批准 [24] - 5月与中交信科集团扩展战略合作,形成多方联盟 [27] - 5月和6月分别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达成战略合作 [28] - 云浮生产基地年产能规划为1,000架,同时计划在房山、合肥和威海新建设施 [29][68]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 [6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收入指引大幅下调的原因和时机选择 [42] - 调整源于获得运营证书(OC)后公司战略重点转向运营支持而非快速交付 [44] - 并非市场需求不足,而是基于安全核心原则采取更审慎发展策略 [45] - 基于当前订单储备,公司有信心实现5亿元全年收入目标 [46] 问题: 客户运营证书(OC)申请进展 [46] - 两家运营商正采用分阶段运营方式,目前处于乘客试运营第二阶段 [47] - 客户有两种选择:自建团队申请OC(公司提供全程支持)或通过托管代理方式 [49] - OC获得显著增强了现有和潜在客户的信心 [48] 问题: 订单积压构成和转化率 [52] - 新订单中90%来自国内客户,10%来自海外客户 [53] - 海外市场需求显著增加,多个大额订单正在谈判中 [54] 问题: VT-20型号适航认证和商业化计划 [55] - 在珠海定期运营的VT-20系列是小型无人机,无需适航认证 [56] - 大型物流机型需要适航认证,但预计进度将比之前快很多 [56] - 有大型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商业计划,采取从小型向大型逐步过渡的策略 [57] 问题: 明年收入增长预期和海外业务进展 [60][62] - 公司对明年实现显著更快增长充满信心 [61] - 与泰国监管机构合作进展良好,采用沙盒测试模式 [63] - 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推进类似沙盒测试区项目 [65] 问题: 产能扩张计划和资本支出变化 [67] - 继续推进云浮生产基地扩张,年产能规划保持1,000架 [68] - 扩张为满足长期需求和多机型交付准备,包括VT-35和消防救援机型 [69]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保持1,400万美元不变 [69] 问题: 运营服务商角色和商业模式 [71] - 商业模式定位为eVTOL制造商加运营服务提供商 [73] - 提供全方位客户支持服务,确保客户能安全运营eVTOL [74] - 通过解决客户遇到的所有挑战来推动行业发展 [74] 问题: 合肥政府5亿美元支持的构成 [75] - 合肥政府的支持以订单、投资和供应链支持等形式提供 [76] - 政府支持将推动VT-35机型的发展 [76] 问题: 季度交付构成和固态电池进展 [79] - 第二季度交付68架EH216系列,其中67架为EH216-S,1架为EH216-L物流型 [80] - 交付给13家客户,12家国内客户和1家日本客户 [80] - 采用多电池研发策略,与多家电池制造商合作探索不同电池解决方案 [82] - 固态电池研发取得显著成果,飞行时间从48分钟提升至66分钟 [84] - 正在积极申请eVTOL机型固态电池适航认证,预计年底前获批 [85]
EHang, Molecular Partners And Other Big Stocks Moving Lower In Tuesday's Pre-Market Session
Benzinga· 2025-08-26 20:08
美股期货及个股盘前表现 - 道指期货下跌约0.2% [1] - EHang Holdings Ltd – ADR因下调2025财年销售指引导致股价下跌8.5%至16.27美元 [1] - 公司2025财年销售目标从1.23299亿美元下调至6979.7万美元 [1] 其他盘前下跌个股 - Molecular Partners AG因季度亏损扩大导致股价下跌13.5%至3.65美元 [3] - Daqo New Energy Corp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价下跌9.2%至21.70美元 [3] - Harmony Gold Mining Company Ltd股价下跌6.7%至14.67美元 [3] - ECARX Holdings Inc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后股价下跌4.7%至1.61美元 [3] - Valneva SE因FDA暂停IXCHIQ许可导致股价下跌4.6%至9.00美元(前一日已下跌19%) [3] - Rigetti Computing Inc股价下跌3.5%至13.96美元 [3]
亿航智能(EH.US)Q2非GAAP净利润同比激增683% EH216交付68架创纪录
智通财经· 2025-08-26 17:0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1.472亿元人民币(约2050万美元) 同比增长44.2% 环比增长464% [1] - 毛利率稳定在62.6% 与前两季度持平 [1] - 净亏损8100万元人民币(约1130万美元) 同比扩大13.1% 环比略增3.3% [1] - 非GAAP调整后净利润940万元人民币(约130万美元) 同比增长683% 环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调整后每股普通股净收益0.07元人民币(0.01美元) [1] 业务运营 - EH216系列eVTOL飞机交付量达68架 创历史纪录 同比增长38.8% 环比激增518% [1] - 通过ATM股票发行筹集约1.702亿元人民币(约2380万美元) [1] - 资金储备增强至11.5亿元人民币(约1.605亿美元) 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及新总部建设 [1] 战略展望 - 下调2025年全年收入预期至约5亿元人民币 [1] - 战略重心转向商业运营演示模型开发及长期基础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