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集团(SFTBY)
搜索文档
“日版支付宝”PayPay计划在美上市
北京商报· 2025-10-15 23:54
据业内人士透露,软银正准备让旗下支付应用运营商PayPay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最早可 能在12月进行,投资者预计PayPay的估值可能会超过3万亿日元(约合200亿美元)。业内人士透露,软 银自9月中旬以来一直在与机构投资者会面,讨论此次首次公开募股的潜在估值情况,投资者认为2万亿 日元是一个基准值,但预计其估值可能会超过3万亿日元。 该基准估值是基于PayPay日本业务的扩张而得出的,但投资者对于其拓展海外业务的前景存在多种看 法,而这些看法可能会促使估值更高。 此次讨论正值美国IPO市场迎来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最繁忙的一个季度。据Dealogic的数据,第三季 度有240亿美元资金通过首次股票发售流入市场。 8月的一则报道曾指出,软银已选定投资银行来筹备PayPay可能的IPO事宜。8月15日,软银在官网宣 布,PayPay已向美国提交了F-1表格,申请发行美国存托股份(ADS)。 此外,PayPay还在采取措施加强其加密货币业务。上周,PayPay表示已收购了币安日本业务的40%股 份,并计划推出新的加密货币服务。 据软银旗下的电信部门近期的报告称,其金融业务部门(包括PayPay在内 ...
法院裁定瑞银在软银关于瑞信损失的诉讼中败诉
格隆汇APP· 2025-10-15 23:16
格隆汇10月15日|英国伦敦高等法院裁定,瑞银集团在针对软银集团关于与Greensill Capital破产相关的 瑞信损失的诉讼中败诉,涉及金额为4.4亿美元。案件最初是由瑞信在2023年获得国家支持的救助以及 收购案之前发起,后由瑞银接手追诉,案件焦点集中在Greensill向获得软银支持的美国建筑公司Katerra 提供的贷款。伦敦高等法院法官迈尔斯驳回该案,表示软银善意地相信该资金将会偿还给票据持有人。 Greensill的破产迫使瑞信关闭规模约100亿美元的供应链金融基金,加速其经营状况的恶化。 ...
曾押中马云的他,再次豪赌 | 棱镜
新浪财经· 2025-10-15 20:21
孙正义财富增长 - 截至2025年7月,孙正义身家达671亿美元(4774亿人民币),重登日本首富宝座 [2] - 其财富在6个月内增长128%,增量达377亿美元(2682亿人民币),增幅相当于小米创始人雷军当前389亿美元的身家 [2] 软银集团市值与股价表现 - 自2025年3月底投资OpenAI消息确定后,软银集团股价从约5700日元/股低点直线上涨至23000日元/股以上 [9] - 公司总市值在6个月内涨至4倍,一度站上33万亿日元(1.57万亿人民币)大关,成为东京证交所第二大上市公司 [9] - 孙正义持有软银集团33.74%的股份,是个人财富暴涨的主要原因 [9] 重大战略投资:OpenAI - 2025年3月底,软银集团向OpenAI投资300亿美元,成为其400亿美元融资轮的主要出资方 [7] - 若资金在2025年底前全部到位,软银集团将取代微软成为OpenAI最大股东,后者估值被冲上3000亿美元 [7] - 此项投资是孙正义宣布向美国投资2000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 [8][9] 关键资产表现:Arm - 软银集团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于2023年9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定价51美元/股,软银此后仍持有约90%股份 [10] - 受AI浪潮推动,特别是OpenAI自研AI芯片采用ARM架构消息影响,Arm股价一度冲上180美元/股上方 [11] - 软银集团于2016年以320亿美元全现金收购Arm,当时其年利润仅数亿美元 [10] 战略收购与投资组合 - 软银集团于2025年10月8日宣布以53.75亿美元收购ABB的工业机器人业务,计划于2026年内完成 [13] - ABB机器人业务单元2024年销售收入为23亿美元,约占集团总收入的7%,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12.1% [13] - 截至2025年3月底,软银集团对英伟达的持股从上一季度的10亿美元增至约30亿美元,并购入了价值约3.3亿美元的台积电股票以及1.7亿美元的甲骨文股票 [9] 历史投资案例 - 2000年向阿里巴巴投资约4900万美元,该笔投资至2023年5月为软银集团带来总收益突破640亿美元,年化回报率达57% [5] - 在共享办公平台WeWork上累计注资超过110亿美元,后因其商业模式问题及疫情冲击,公司估值暴跌99%并于2023年底破产,投资几乎打水漂 [5][6] 孙正义的投资哲学与AI愿景 - 孙正义被视为信息技术革命最大的得利者之一,其风格被描述为“看准了就敢下重注”的资本赌徒或敢于破局的冒险家 [3][5][7] - 其长期战略是让AI接管物理世界,认为“能主动行动的人工智能体与可进行物理操作的机器人将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社会” [13][14] - 工业机器人被视为AI与物理世界的接口,是构建未来新世界的起点 [14]
Credit Suisse Loses Trial With SoftBank Over Greensill Trades
MINT· 2025-10-15 18:08
(Bloomberg) -- SoftBank Group Corp. successfully defended itself in a trial against Credit Suisse over a restructuring agreement that left investors in the Swiss lender’s funds out of pocket by as much as $440 million. The London trial pored over a series of transactions involving the now-defunct Greensill Capital and the way the trade finance firm restructur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Katerra Inc., a US-based construction company in which SoftBank was a major investor.Credit Suisse sued SoftBank accusing it o ...
Credit Suisse loses $440 mln UK lawsuit against SoftBank over Greensill losses
Reuters· 2025-10-15 17:46
诉讼结果 - 瑞信在伦敦提起的4.4亿美元诉讼中败诉 [1] - 诉讼对手方为日本软银集团 [1] - 诉讼损失与已破产的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相关 [1]
传软银旗下支付应用运营商PayPay拟赴美上市 估值或超200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4 14:28
IPO计划与估值 - 公司计划最早于今年12月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估值可能超过3万亿日元(约合200亿美元)[1] - 自9月中旬起,公司已开始与机构投资者会面讨论估值,投资者普遍认为2万亿日元是估值基准线[1] - 当前估值基准主要基于公司在日本业务的扩张表现,但海外扩张前景是支持更高估值的关键因素[1]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日本二维码支付市场的领导者,通过移动支付应用提供现金返还优惠,推动日本消费者向无现金支付转变[2] - 公司提供银行、信用卡等多项金融服务,其金融板块在今年4月至6月季度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达到181亿日元[2] - 日本的无现金支付比例在去年已超过40%,但远低于韩国和中国的超过80%的比例[2] 增长战略与扩张 - 公司上月宣布用户将可以在海外进行支付,首个开通的国家是韩国[1] - 公司正在积极强化其加密货币业务,上周宣布收购Binance日本业务40%的股份,并计划推出新的加密货币服务[2] - 公司未来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以现实的方式将海外扩张描绘为增长故事[1] 市场环境与所有权 - 公司计划在美上市之际,正值美国IPO市场迎来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最活跃的一季,今年第三季度企业在美IPO共融资240亿美元[1] - 公司股权由多家实体共同持有,包括软银株式会社、软银旗下愿景基金、以及软银与韩国Naver合资成立的LY株式会社[2]
马斯克脑机公司展示脑机控制机械臂;三星中国发布折叠屏新机,16999 元起售;滴滴自动驾驶获 20 亿元融资 | 极客早知道
搜狐财经· 2025-10-12 14:30
OpenAI产品生态扩张 - Sora App继9月底上线iPhone版后现已登陆Google Play商店并向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开放安卓预注册[1] - 该应用被视为“AI视频版的TikTok + Midjourney”旨在构建AI视频内容社交平台内置个性化视频流体验类似抖音或Instagram的沉浸式Feed流[1] - 应用引入“Cameos”新功能用户可通过一次性视频和音频录制授权好友使用其AI化身在他人生成的视频中“客串”形成AI版合拍玩法[2] 软银资本运作与AI投资 - 软银接近与全球多家银行达成新担保贷款协议拟抵押Arm股票借入50亿美元资金用于今年对OpenAI的追加投资[2] - 此前软银已通过Arm股票抵押建立135亿美元信贷额度其中50亿美元在3月末尚未提取新交易达成后抵押贷款总额将达185亿美元[2] - 软银与OpenAI及甲骨文启动了价值不低于5000亿美元的“Stargate”AI数据中心基建项目并宣布以近54亿美元收购ABB工业机器人业务[3] 机器人技术发展路径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看好“小的轮式扫地机器人加机械臂”模式认为该模式有望在家庭场景最近一两年内加速部署[3][4] - 在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面临与传统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械臂的直接效率和成本竞争需要迈过临界点才能大规模铺开[4] - 公司去年尝试与蔚来汽车吉利汽车等推动人形机器人工厂落地但遇到诸多挑战[4] AI算力能源需求与解决方案 - 马斯克提出AI能源解决方案指出美国电网具备约1万亿瓦稳定输出能力但日均使用量仅05万亿瓦通过夜间为电池组充电白天放电可使美国年发电量翻倍[6] - 华泰证券预计2025至2026年仅美国AI数据中心每年将新增6-13吉瓦用电需求推动最高负荷增速达历史平均水平四倍[6] - 为弥补2026年底预计的18-27吉瓦功率缺口美国未来两年需新增110-205吉瓦时储能装机量相较于2024年37吉瓦时装机量需保持每年50%以上增速[6] 中国科技公司动态与产品发布 - 滴滴自动驾驶获得20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关村科学城基金广汽集团等资金将用于加大AI研发投入和推动L4自动驾驶应用落地[7] - 比亚迪汉长续航版上市售价区间1598-2158万元DM-i插混版纯电续航升级至245公里EV纯电版起步续航635公里长续航版达705公里[12][13] - 新车换装怀挡增加车载冰箱搭载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并接入Deepseek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支持行车泊车安全辅助激光雷达版支持城区NOA[13] 前沿技术应用展示 - Neuralink展示渐冻症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进食的画面患者成功完成抓取杯子戴帽子微波加热食物等多项任务[13] - 三星发布心系天下W26折叠屏手机起售价16999元搭载高通骁龙8 for Galaxy平台内置Galaxy AI支持天通卫星通信服务[8][10]
孙正义,再出击!
搜狐财经· 2025-10-12 13:48
软银集团战略投资与融资活动 - 软银集团正与多家全球银行商谈计划借款50亿美元以充实资金储备用于今年对OpenAI的进一步投资[1][5] - 软银集团同意牵头为OpenAI提供不超过40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计划向OpenAI Global投资不超过300亿美元其余100亿美元将分配给联合投资者[4][5] - 软银集团计划以旗下芯片子公司安谋控股Arm Holdings的股票为抵押申请一笔50亿美元的保证金贷款[5] 软银集团重大收购交易 - 软银集团同意以53.75亿美元收购瑞士工程集团ABB的机器人业务部门[1][2] - ABB机器人业务拥有7000名员工2024年销售额达23亿美元相当于ABB总收入的7%[3] - 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中后期完成在扣除交易成本后ABB将获得约53亿美元的现金收益[3] 软银集团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受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消息刺激软银集团股价在日本市场一度大涨超13%最高触及23335日元/股再创历史新高[1][2] - 截至10月9日收盘软银集团股价涨幅仍超过11%总市值报33.76万亿日元单日市值增长3.4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15亿元[2] - 软银集团股价在过去六个月大幅飙升涨幅接近300%[2] 软银集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战略 - 公司战略方向为"物理AI"旨在整合人工智能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推动变革[4] - 收购ABB机器人业务是推进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战略的一部分标志着公司在经历业务收缩期后重启扩张性投资[2][4] - 软银集团与甲骨文达成合作为日本市场提供主权云与人工智能服务将推出Cloud PF Type A云服务套件[5] 软银集团旗下公司动态 - 软银旗下英国芯片设计公司Graphcore计划在印度投资10亿英镑约13亿美元设立新研发枢纽并在未来五年招聘约500名员工[5][6] - Graphcore在2020年获得28亿美元估值软银于2024年完成对其收购具体金额未公开[6] - 印度被视为重要AI赛场拥有14亿人口规模政府设立7600亿卢比约86亿美元专项基金吸引国际芯片厂商[6]
软银拟寻求50亿美元贷款 加码投资AI领域
环球网· 2025-10-12 09:11
今年以来,ARM股价已录得超过20%的涨幅,软银正将ARM"金融工具化"作为为其AI战略提供资金支持的关键途径。若此次50亿美元贷款成功获批,软银 通过ARM股份获得的保证金贷款总额将从目前的135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其中50亿美元尚未使用)增至185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软银此前已多次运用类似融资策略。在ARM于2023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之前,软银就通过将ARM IPO授权与贷款挂钩的方式,从包括 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高盛集团在内的11家银行获得了约8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此外,今年早些时候,软银还筹集了一笔150亿美元的一 年期贷款,用于支持其在美国的人工智能投资。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正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个雄心勃勃的投资版图。除承诺向OpenAI投入高达300亿美元外,软银还斥资54亿美元收购了ABB集团的机 器人部门,并联合OpenAI及甲骨文公司推动一项总投资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的"Stargate"计划,该项目旨在全美范围内建设数据中心。此外,软银还在探索 在美国建立一个大型的AI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中心。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软银集团正与 ...
软银要借50亿美元,以ARM股份抵押,投资OpenAI
华尔街见闻· 2025-10-11 16:47
融资活动 - 软银集团正以其持有的ARM部分股票为抵押,与全球多家银行深入谈判寻求50亿美元的新贷款,为加码投资OpenAI筹集资金 [1] - 新增50亿美元贷款将使软银通过ARM股份获得的保证金贷款总额增至185亿美元,此前已获得135亿美元贷款(其中50亿美元尚未使用)[3] - 在ARM于2023年IPO之前,软银已通过类似方式锁定了约80亿美元资金,由包括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等在内的11家银行提供 [3] - 今年早些时候,软银为支持其在美国的AI投资,筹集了一笔高达150亿美元的一年期贷款 [3] ARM的财务角色与市场表现 - 将ARM"金融工具化"已成为软银为其AI野心输血的关键模式 [3] - ARM今年以来股价录得超20%的涨幅,其强劲表现是软银此次大手笔融资的底气来源 [1] 人工智能投资战略 - 软银正围绕AI技术构建庞大的投资帝国,其布局包括承诺投入总计高达300亿美元重注OpenAI [4] - 公司斥资54亿美元将ABB集团的机器人部门收入囊中 [4] - 软银联合OpenAI及甲骨文,推动一项总投资或达5000亿美元的"Stargate"计划,旨在全美建设数据中心以构筑底层算力 [7] - 公司探索在美国建立一个生产AI工业机器人的大型制造中心 [7] 行业背景与资金需求 - 软银的激进策略是全球科技巨头和投资者向AI领域注入空前资本的缩影 [5] - 根据摩根大通的估算,与AI相关的债务规模已激增至1.2万亿美元,成为投资级信贷市场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5] - 考虑到后续可能收购Ampere等一系列交易,软银的总资金需求或将超过300亿美元,未来可能需要通过更多资产出售和资产支持融资来满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