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合利华(英国)(UL)
icon
搜索文档
联合利华,营收全线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6 10:00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9个月营业额为448亿欧元,同比下滑3.5% [2] - 五大业务部门全线下滑,美容与健康业务同比下跌1.6%,个人护理业务同比下跌4.8% [2] - 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5.3%;冰淇淋业务同比下滑4.2%;美妆与健康业务、食品业务销售额均同比下滑3%左右 [5] - 从基础销售额(排除收购、处置、汇率等因素影响)来看,整体实现了约3.9%的增长 [5] 业务部门表现与战略调整 - 美妆与健康板块基础销售额以5.1%的增速领先,个人护理业务增长4.1%,食品业务增长3.4%,家庭护理业务增长3.1%,冰淇淋业务增长3.7% [5] - 冰淇淋业务分拆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2]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基础运营利润率至少为18.5%(若剔除冰淇淋业务则至少为19.5%),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提升 [2] - 公司正在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品牌组合,优先发展高端市场和电子商务,并以美国和印度作为增长的核心市场 [6]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及非洲地区基础销售额增长6.8%,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 [5] - 印尼市场基础销售额增长12.7% [5] - 中国市场基础销售额重回增长轨道,呈低个位数增长 [2][5] - 中国市场的增长源于更专注、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产品组合的高端化 [2] 中国市场战略与本土化创新 - 公司对中国市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优化现有渠道、对分销体系进行重大改革、调整清扬、力士和凡士林三大核心品牌的运营模式 [5] - 跨国企业在华本土化战略正经历根本性转变,研发权下放成为核心特征 [8] - 联合利华发布“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认为AI将在三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8] - 上海研发中心是联合利华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其基础研究、重要活性物和重要包装的选择很多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 [8] 行业背景与消费者趋势 - 中国整体护肤品市场非常巨大,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市场,但渗透率只有66%,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 - 中国消费者迭代升级速度快,从关注成分转变为更加在意功效,并要求有更多的临床验证数据,强调温和安全 [9] - 国际企业正加码在华本土创新,例如拜尔斯道夫在上海落地了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旨在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进行创新,并服务于全球市场 [9]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分拆调整时间表,“中国梦龙”增资超16亿元
新京报· 2025-10-25 17:33
分拆计划与时间表 - 因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梦龙冰淇淋公司分拆时间表被迫调整,但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完成分拆 [1][3] - 分拆筹备工作正按计划推进,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剥离,分拆后公司将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独立上市 [3][5] - 自2025年7月1日起,梦龙冰淇淋公司已作为联合利华集团内的独立公司运营,分拆后联合利华将保留其约19.9%的股份,期限最长5年 [4][5] 新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梦龙冰淇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公司,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21%,业务规模达83亿欧元,拥有1.9万名员工,产品遍及76个国家和地区 [1][6] - 公司拥有包括和路雪、梦龙、Ben & Jerry's在内的全球十大畅销冰淇淋品牌中的5个,同时经营约300万个冷柜 [6] - 在中国市场,梦龙公司份额排名第二,落后于伊利 [1][11] 历史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收入分别为78.88亿欧元、79.24亿欧元、82.82亿欧元,调整后营业利润分别为9.19亿欧元、8.52亿欧元、9.81亿欧元 [6] - 2022年基础销售额同比增长9%,2023年增长2.3%,2024年增长3.7%,销量恢复正增长 [7] - 2025年前三季度,冰淇淋业务营业额为69.16亿欧元,同比减少1.1% [8] 分拆战略 rationale - 分拆后联合利华将成为更简单、更专注的公司,经营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四个业务部门 [3] - 冰淇淋业务具有独特运营模式,独立后管理团队将拥有更大运营和财务灵活性来发展业务 [4] - 剥离有助于管理层加快实施“GAP”计划,以推动更强收入增长和更好盈利能力 [3] 独立后战略与中期目标 - 梦龙公司战略包括通过创新增加消费场合、采取竞争性定价、在国际市场推出高端品牌及扩大跨渠道供应 [8] - 中期目标为从2026年起年均有机销售增长率达到3%-5%,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年均提高40-60个基点 [8] - 2028年和2029年的自有现金流目标为8亿-10亿欧元 [8] 中国市场布局与挑战 - 为分拆做准备,梦龙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成立,并已完成对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的控股,其注册资本近期增加约16亿元 [1][10] - 中国冰淇淋市场进入“质价比”时代,3元-5元价格带新品成为主流,消费者对高价雪糕接受度降低 [11] - 市场面临消费环境、天气、库存等多方面挑战,2024年有经销商反映冷饮产品销量下滑20%-30% [11]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除领先者伊利外,追兵包括蒙牛、通用磨坊、沈阳德氏等 [11] - 市场吸引新玩家入局,以认养一头牛、新希望为代表的乳企跨界者众多 [12] - 行业竞争压力加大,消费需求多样化,渠道多元化,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环境 [12]
业绩承压,五大业务部门营收全线下滑,联合利华转型进入深水区
华夏时报· 2025-10-25 17:18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9个月公司营业额为448亿欧元,同比下滑3.3%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额147亿欧元,同比下滑3.5%,但基础销售额同比增长3.9% [3] - 2024财年公司营收为608亿欧元,同比仅增长1.9%,净利润连续第二年出现两位数下滑 [4] - 分区域看,2025年前9个月美洲市场营业额跌幅最大,为5.1%,欧洲市场营业额同比增长1.9% [2][3] - 分业务看,2025年前9个月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5.3%,冰激凌业务同比下滑4.2%,美妆与健康业务和食品业务均同比下滑约3% [3] - 从基础销售额看,2025年第三季度五大业务板块均实现增长,其中美容与健康板块增长5.1% [3]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基础销售额重回个位数增长 [4] 战略转型与改革 - 公司CEO指出品牌存在“大而不强、散而不聚”的问题,并提出三大改革方向:砍掉低效业务聚焦高毛利高增长赛道、提升品牌高端化与创新力、强化数字化商业能力 [4] - 公司于2025年3月宣布未来三年在全球精简约7500个岗位,占全球员工总数约5.9%,以节省约8亿美元成本 [6] - 2025年9月公司透露其前200名领导者中多达四分之一可能会被替换 [6] - 公司进行业务剥离,包括整体剥离冰激凌业务(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出售Elida Beauty业务及旗下20多个非核心美容个护品牌、出售净水器品牌Pureit并计划出售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和REN [6][7]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基础运营利润率至少为18.5%(若剔除冰激凌业务则至少为19.5%),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提升 [7] 市场环境与竞争 - 行业专家指出公司面临宝洁、欧莱雅等竞争对手的压力,以及消费者需求向天然、有机方向转变导致部分产品销量下滑 [4] - 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挤压了公司利润空间 [4] - 在中国市场,国内消费刺激政策落地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为公司产品提供了更好的销售土壤 [5] - 中国美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国货美妆凭借性价比与本土化优势迅速抢占份额 [5] - 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需加大研发投入、结合中国肤质与审美推出新品、利用数字化营销增强互动、与本土企业合作以实现资源互补 [5] 中国市场表现与策略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基础销售额呈低个位数增长,成为亮点 [2][4] - 中国市场的增长源于更专注、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产品组合的高端化 [4] - 公司在中国市场强化了本土供应链,提升了产品供应的及时性与灵活性,并针对中国消费者需求推出定制化产品与营销活动 [5]
联合利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全链路践行可持续发展标准
南方都市报· 2025-10-25 14:15
公司ESG战略框架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入商业目标,围绕气候、塑料、自然和生计四大方面制定目标,以履行“让可持续生活触手可及”的使命 [2] - 在气候方面致力于到2039年实现全价值链的净零排放 [4] - 在塑料领域减少原生塑料使用并提高回收再生塑料使用比例 [4] - 在自然领域致力于构建有韧性、可再生的自然生态系统 [4] - 在生计方面重点帮助价值链中的小农户和中小企业发展业务,提升生活水平 [4] 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概况 - 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100年,运营包括清扬、多芬、中华牙膏等40个品牌 [4] - 在中国拥有8大生产基地及物流中心,在上海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 [4] - 产品服务覆盖80%的中国城镇家庭 [4] 可持续发展具体实践 - 在采购、研发、生产、仓储物流、消费到末端处理各环节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4] - 奥妙洗衣液、清扬洗发水等产品的塑料包装中包含不同比例的再生塑料成分 [5] - 应用“彩虹碳”策略,采用来自植物的绿碳、空气碳捕获的紫碳、海洋资源的蓝碳和废弃物的灰碳 [5] - 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公司在中国的全部8大生产基地及物流中心实现100%绿电使用 [5] - 在消费环节打造便捷参与场景推动可持续消费转型 [5] 企业社会责任履历 - 从1996年开始在中国偏远地区捐建20所希望学校,累计支持近300个希望工程项目 [7] - 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使超过一百万农村学生受益 [7] - 公司员工连续16年参与“百万植树”项目 [7] - 力士品牌连续14年开展绿哈达行动,累计恢复超过2万亩青藏高原草场,为近3万名农牧民实现增产创收 [7]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公司将携手价值链上下游伙伴,在产品全链路闭环中不断寻求可持续突破 [7] - 公司继续看好中国市场,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同心同行 [7]
营收全线下滑,联合利华如何走出“转型疲劳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1:39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9个月营业额为448亿欧元,同比下滑3.5% [1] - 五大业务部门全线下滑,其中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5.3%;冰淇淋业务同比下滑4.2%;个人护理业务跌4.8%;美容与健康业务跌1.6%;食品业务销售额同比下滑3%左右 [1][5] - 从基础销售额(排除收购、处置、汇率等因素影响)来看,整体实现了约3.9%的增长,美妆与健康板块以5.1%的增速领先,个人护理业务增长4.1%,食品业务增长3.4%,家庭护理业务增长3.1%,冰淇淋业务增长3.7% [5] 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 - 公司已出售包括Kate Somerville、Dollar Shave Club、Suave在内的逾20个非核心美容与个护品牌 [3] - 冰淇淋业务分拆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3] - 首席执行官预计全年基础运营利润率将有所改善,下半年利润率至少为18.5%(若剔除冰淇淋业务则至少为19.5%),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提升 [3] - 公司战略优先发展高端市场和电子商务,并以美国和印度作为增长的核心市场 [6]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及非洲地区基础销售额增长6.8%,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其中印尼增长12.7% [5] - 中国市场基础销售额重回增长,呈低个位数增长,增长源于更专注、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产品组合的高端化 [3][5] - 公司对中国市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优化现有渠道、改革分销体系、调整清扬、力士和凡士林三大核心品牌的运营模式 [5] 中国市场挑战与机遇 - 中国整体护肤品市场巨大,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市场,但渗透率只有66%,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 - 中国市场增长基数仍低,面临激烈竞争,老品牌持续疲软,品牌老化问题待解 [6] - 跨国企业在华本土化战略经历根本性转变,研发权下放成为核心特征 [7] 本土化创新与研发 - 公司发布“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认为AI在三五年左右会从根本上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7] - 上海研发中心是公司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不仅为中国市场服务,也为全球市场服务,基础研究、重要活性物和包装的选择很多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 [7] - 公司对25%的领导层进行轮换,旨在使其能更快地响应本地需求,并对内部人员有更高的绩效期望 [9] - 中国消费者需求迭代升级快,从成分党转向更在意功效,并要求有更多的临床验证数据,促进产业升级 [8]
营收全线下滑,联合利华如何走出“转型疲劳期”?丨美妆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1:2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9个月营业额为448亿欧元,同比下滑3.5% [1] - 五大业务部门全线下滑,其中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下滑幅度最大,同比下滑5.3%,冰淇淋业务同比下滑4.2%,美妆与健康业务、食品业务销售额均同比下滑3%左右 [1][3] - 从基础销售额(排除收购、处置、汇率等因素影响)来看,整体实现了约3.9%的增长,美妆与健康板块以5.1%的增速领先,个人护理业务增长4.1%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下半年基础运营利润率至少为18.5%(若剔除冰淇淋业务则至少为19.5%),较2024年下半年有显著提升 [1] 业务重组与战略调整 - 冰淇淋业务分拆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1] - 近年来公司已出售逾20个非核心美容与个护品牌,包括Kate Somerville、Dollar Shave Club、Suave等 [1] - 公司战略转向优先发展高端市场和电子商务,并以美国和印度作为增长的核心市场 [4] - 公司对25%的领导层进行轮换,旨在更快地响应本地需求,并对内部人员有更高的绩效期望 [8]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及非洲地区基础销售额增长6.8%,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其中印尼增长12.7% [3] - 中国市场基础销售额重回低个位数增长,增长源于更专注、更具针对性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产品组合的高端化 [1][3] - 公司对中国市场分销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并对清扬、力士和凡士林三大核心品牌的运营模式进行了调整 [3] - 尽管中国市场重回增长,但其增长基数仍低,且面临激烈竞争,品牌老化问题待解 [4] 行业趋势与本土化创新 - 中国整体护肤品市场巨大,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市场,但渗透率只有66%,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 - 中国市场消费者迭代升级速度快,从关注成分转向更在意功效,并要求有临床验证数据保证温和安全 [7] - 研发权下放成为跨国企业在华本土化战略的核心特征,联合利华在上海设有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其“AI for Science”创新平台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6] - 拜尔斯道夫集团同样在上海落地了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致力于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进行本土创新,并服务于全球市场 [7]
联合利华中国重回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24 18:15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额为14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214.17亿元),同比下滑3.5%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额为4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00.34亿元),同比下滑3.3% [1] - 公司近五年前三季度营业额首次出现同比下滑,2022年前三季度为业绩高点,同比增长16%,营业额达3768.28亿元人民币 [1][2] 各业务部门业绩 - 美容与健康部门前三季度营业额为9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1.79亿元),同比下滑1.6%,但第三季度基础销售额(USG)同比增长5.1%,实现量价齐升 [3][4][6] - 个人护理部门前三季度营业额为9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9.58亿元),同比下滑4.8%,第三季度USG增长4.1% [4][8] - 家庭护理部门前三季度营业额为87亿欧元,同比下滑6.4%,第三季度下滑5.3% [4] - 食品部门前三季度营业额为97亿欧元,同比下滑2.2%,第三季度下滑2.9% [4] - 冰激凌业务前三季度营业额为69亿欧元,同比下滑1.1%,第三季度下滑4.2% [4]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非洲地区是集团第一大市场,第三季度营业额62亿欧元(占集团42%),USG增长6.8%,其中销量贡献3.5%,价格贡献3.1% [9][10][11] - 中国市场重回低个位数增长,印尼市场USG飙升12.7%,非洲市场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9][12] - 美洲地区第三季度营业额52亿欧元(占集团35%),USG增长2.3%,其中北美市场USG增长5.5%,但拉丁美洲市场下滑2.5% [11][13] - 欧洲地区第三季度营业额33亿欧元,USG增长1.1% [11][13] 品牌与产品亮点 - 美容与健康部门中,多芬护发、凡士林、Liquid I.V.、Nutrafol、Hourglass及K18等品牌共同推动增长,高端美妆业务实现个位数增长 [6][7] - 个人护理部门中,多芬凭借高端创新产品和限量版季节性沐浴露系列,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8] - 部分品牌如夏士莲和清扬受巴西和中国市场疲软影响出现下滑,丝蕴因美国市场价格调整导致销量下降 [7] 战略方向与未来展望 - 公司重申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基础销售额增长维持在3%-5%区间,下半年增长将优于上半年 [14] - 公司正加速推进“聚焦核心业务”调整,最关键的举措是冰激凌业务分拆,预计于今年第4季度完成,以打造更精简的联合利华,聚焦美容健康与个人护理等核心板块 [14] - 公司明确将打造面向未来的品牌组合,扩大美容、健康及个人护理业务版图,优先布局高端细分市场和数字商业,并将美国与印度作为增长引擎 [15] - 公司近期出售了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并收购了Minimalist、Wild和Dr. Squatch等品牌,以持续优化品牌组合 [14]
Unilever PLC (UL) Q3 2025 Sales Call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10-24 08:17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4%的 underlying sales growth [3] - 销量增长加速至1.7%(不包括冰淇淋业务)[3] - 所有业务集团均实现增长,每个业务集团的 underlying sales growth 均超过3% [3] 公司战略与执行 - 业绩表现符合全年预期,归因于强大的创新能力、执行力提升以及向高端细分市场和快速增长渠道的显著转型 [4] - Beauty & Wellbeing 和 Personal Care 作为主要增长引擎表现尤为强劲 [4] 公司管理层 - Srini Phatak 被董事会确认为新任首席财务官 [2]
换帅、裁员、拆分业务⋯⋯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刮骨疗毒”谋破局:三季度全球销售额下滑,中国市场回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21:29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销售额为147亿欧元,同比下滑3.5% [1][2] - 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为448亿欧元,同比下滑3.3% [2] - 基础销售额(排除收购、处置、汇率等因素)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9% [1][2] - 五大业务板块的基础销售额均实现增长,其中美容与健康板块增长5.1% [2] 分业务板块表现 - 家庭护理业务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5.3%,下滑幅度最大 [2] - 冰淇淋业务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4.2% [2] - 美妆与健康业务和食品业务第三季度销售额均同比下滑约3% [2] - 前三季度冰淇淋业务销售额为69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 [3] 分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及非洲地区基础销售额增长6.8%,增速最快 [2] - 欧洲和美洲市场的基础销售额增速分别为1.1%和2.3% [2] - 中国市场基础销售额在第三季度重回个位数增长,印尼市场增速达12.7% [2] - 中国市场增长源于更专注的市场推广策略和产品组合的高端化 [2] 冰淇淋业务拆分进展 - 冰淇淋业务计划在2025年内完成独立拆分,原定11月中旬上市的时间表因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而调整 [1][3][5] - 拆分后的实体为梦龙冰淇淋公司,其2024年收入规模为79亿欧元,在全球零售市场拥有21%市场份额 [3] - 该业务被拆分的原因是其资本密集度高、具有季节性特征、渠道架构与公司其他部门差异显著 [4] - 从第四季度开始,公司将把冰淇淋业务作为一项已停止运营的业务进行处理 [5] 组织架构与人员调整 - 公司于今年3月1日任命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为新任首席执行官,9月正式官宣斯里尼瓦斯·帕塔克担任首席财务官 [6] - 公司计划对200位顶尖领导者进行评估,预计其中25%将进行岗位轮换 [6] - 公司已调整绩效激励的浮动范围,并将长期激励计划转型为硬通货激励机制 [6]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6000人,其全球精简约7500个岗位的计划始于去年3月 [6]
Unilever CEO says US government shutdown has not dented consumer sentiment
Reuters· 2025-10-23 19:42
Unilever has not seen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sumer sentiment so far from the government shutdown in its key U.S. market, the CEO of the consumer goods company said on Thurs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