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英国)(UL)

搜索文档
2025全球乳业20强公布:8家公司互换位置,2026年预计将出现大幅调整
36氪· 2025-08-29 14:3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全球乳业20强公司总营业额以美元计算增长0.6% [3] - RaboResearch预计2025年营业额将再增长0.5% [3] - 货币变化、区域牛奶价格趋势及并购活动可能导致数据显著变化 [3] - 2025年榜单中有八家公司互换了位置 [3] 头部企业排名与动态 - Lactalis以319亿美元(估)乳制品营业额保持全球第一 [3][5] - 雀巢以239亿美元(估)乳制品营业额位列第二 [3][6] - Dairy Farmers of America以230亿美元营业额位列第三 [3][6] - 恒天然消费者及相关业务被Lactalis收购 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3] - 雀巢分拆Froneri后乳制品销售额持平 Froneri以60亿美元营业额独立位列第18名 [3][7] 中国企业表现 - 伊利以158亿美元(估)营业额位列第五 排名与上年持平 [6] - 蒙牛以123亿美元营业额位列第十 排名较上年下降一位 [6] 并购与排名变动预期 - 约一半上榜公司预计在2026年保持现有排名 [4] - 重大并购活动包括荷兰皇家菲仕兰与Milcobel合并、Arla Foods与DMK合并等 [4] - 联合利华剥离冰淇淋业务后 其90亿美元营业额可能使公司跌出榜单 [4][6] - DMK以55亿美元营业额位列第19名 预计将跌出榜单 [4][7] - 梦龙(联合利华子公司)和瑞士企业Emmi被视为填补空缺的有力候选人 [4] 其他企业排名变动 - Arla Foods从第7名上升至第6名 营业额150亿美元(估) [6] - Savencia从第13名上升至第12名 营业额77亿美元(估) [6] - Schreiber Foods从第12名下降至第13名 营业额75亿美元(估) [6] - Froneri新上榜即位列第18名 营业额60亿美元 [7] - DMK从第18名下降至第19名 营业额55亿美元 [7]
疯狂收割商场B1楼的野人先生,是第二个钟薛高吗?
36氪· 2025-08-26 12:18
行业趋势演变 - 冰淇淋行业从计划经济时期以解暑功能为主的低价冰棍(单价约0.1-0.5元)起步,逐步发展为全品类市场 [2][3] - 外资品牌如哈根达斯(1996年入华)和路雪(1993年入华)推动行业向享受型消费转型,2000年和路雪销售额超350万升 [3] - 2018年国潮崛起催生高价雪糕赛道,钟薛高定价达66-160元/支,行业进入情感价值驱动阶段 [4] - 2023年消费者回归理性,54%消费者偏好5元以下产品,31%倾向10-30元品质型产品 [5][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18年前行业呈三足鼎立格局:和路雪/雀巢占高位,蒙牛/伊利居中端,区域品牌占低端 [3] - 高价雪糕热潮消退,钟薛高子公司破产审查,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出售,茅台冰淇淋生产线暂停 [2] - Gelato品类逆势增长,野人先生门店数达800家(截至2023年6月),位列品类第三 [6] - 现制冰淇淋赛道竞争加剧,波比艾斯门店近1000家,月净增74家(增长率5.11%) [14] 消费者行为变化 - 健康需求成为核心影响因素,消费者因含糖量(18%-25%)顾虑减少传统冰淇淋消费 [5] - 即时饮品替代效应显著,外卖补贴推动冰咖啡/奶茶成为更受欢迎的降温选择 [1] - 体验型消费崛起,野人先生通过现制模式(分时售卖限时口味)满足新鲜感需求 [7] - 社交属性迁移,茶饮享用时长与拍照打卡需求进一步挤压传统雪糕市场 [5][8] 品牌战略调整 - 联合利华因冰淇淋业务盈利下降,2023年初宣布剥离该业务并裁员 [2] - DQ通过产品创新(如开心果暴风雪使用60颗开心果)和渠道拓展(3年增800家店),门店达1721家 [13] - 野人先生定位中产精致生活,人均30元定价结合健康低脂宣传,转化率依赖试吃促销 [8][10] - 线上渠道重要性提升,美团闪电仓冰淇淋订单年增240% [15] 产品创新方向 - 健康化成为核心趋势,野人先生强调"当天现做+低脂"概念切入市场 [7] - 真材实料策略验证成功,DQ开心果暴风雪连续3个月霸榜美团交易额第一 [13] - 现制模式强化差异化,Gelato品类面临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跨界竞争 [14] - 技术创新被视为行业价值跃升关键,超高温灭菌技术被视为乳业升级参照 [12]
将来捡海滩垃圾可赚积分兑换权益 上海为海洋垃圾收运处置寻找动力
解放日报· 2025-08-18 10:07
海洋垃圾治理新模式 - 上海搭建政府搭台赋能、企业统筹实施、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多元造血的海洋垃圾治理新模式 [1] - 成立"沪海联盟"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话与合作共赢 [1] - 打通海洋垃圾打捞、处置、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并建立造血机制 [1] 产业链参与企业 - 宝钢股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利华、百事公司成为"沪海联盟"首批关键成员 [2] - 认证机构浙江蓝景科技、华测检测、挪亚检测、盛唐认证加入联盟 [2] - 英科再生公司将海洋塑料废弃物加工成画框、相框、地板等产品 [1] 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 -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海洋垃圾从打捞到再生全链路不可篡改数据记录 [2] - 上海碳普惠平台上线个人碳账户 每减碳1克对应1个碳积分 [2] - 推动海洋垃圾联动碳普惠方法学研究 提升循环利用溢价效应 [2]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海洋塑料废弃物分拣成本高导致源头发运单位缺乏分拣积极性 [1] - 企业通过品牌价值提升循环产品价值 激励源头收集和分拣环节 [2] - 传统再生塑料主要来自工业边角料 生活垃圾和海洋垃圾占比极低 [1]
目标“灯塔工厂”,这家全球消费品巨头要缩短广州制造到全球餐桌的链路 | 碳路新工厂
搜狐财经· 2025-08-17 00:16
公司动态 - 联合利华在华首个全品类食品生产基地及物流园在广州从化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公司在华智能制造与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 - 广州食品工厂将成为联合利华中国食品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提升公司在华南区的综合运营能力并完善中国市场供应链布局 [1] - 公司在中国共设有8个生产基地和物流中心,已认证两家"灯塔工厂",广州食品工厂按"灯塔工厂"标准建设 [7] 智能制造 - 广州食品工厂以"灯塔工厂"为目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应变能力 [3] - 工厂构建高度集成的智能管理体系,涵盖需求追踪、生产执行、仓储管理等核心环节,实现制造过程动态可视与高效协同 [3] - 工厂将落地100%端到端可追溯体系,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3] 供应链优化 - 广州食品工厂带动上下游企业本地集聚,形成以工厂为核心的本地供应链生态,实现从原料到交付的端到端流程优化 [5] - 同步启用的食品物流仓引入四向穿梭车、AGV等前沿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协同 [5] - 新物流仓存储密度提升约70%,收发能力提升60%,产品可从工厂仓库直接发往客户,显著提高履约效率 [5] 物流体系 - 广州食品物流仓不仅服务华南地区,还整合全国干线运输与仓储网络,承担部分重点品类全国调拨任务 [7] - 配合从化自营出口监管仓,公司初步构建起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全国、通达海外的立体式物流体系 [7] - 公司计划通过广州枢纽与全球资源相连,缩短广州制造到全球餐桌的链路,重新定义食品供应链标准 [7]
五大业务均有增长!联合利华:预计下半年将继续改善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4: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下滑3.2%至301亿欧元 净利润同比下滑5.1%至38亿欧元 毛利率保持45.7% [1] - 基础销售额(USG)同比增长3.4% 销量增长1.5% 价格提升1.9% [1] - 自由现金流为11亿欧元 较去年同期减少11亿欧元 [3] 业务板块表现 - 冰淇淋业务基础销售额增长5.9%领跑所有板块 销售额微增0.2%至46亿欧元 [2][3] - 个人护理业务基础销售额增长4.8% 价格涨幅达3.3%为各板块最高 [2][4] - 美容与健康业务基础销售额增长3.7% 食品业务基础销售额增长2.2% [2] - 家居护理业务销售额下滑6.7% 基础销售额仅增长1.3% [3]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地区销售额增长2.3%至64亿欧元 销量增长2.8%为各地区最高 [5][6] - 亚太非地区基础销售额增长3.5% 但销售额下滑4.3%至128亿欧元 [5][6] - 美洲地区价格涨幅3.0%为各地区最高 但销售额下滑4.9%至109亿欧元 [5][6] 中国市场专项 - 上半年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低个位数 延续2024年中个位数下滑趋势 [6][7] - 清扬洗发水在中国市场增长放缓 核心护肤产品(多芬/凡士林)出现下滑 [7] - 食品业务第一季度中等个位数下滑 第二季度表现持平 [7] - 公司采取高端化策略并预计下半年改善 [6][7] 战略举措 - 计划出售15-20亿欧元资产 强调非贱卖且已宣布多项处置计划 [10][11] - 通过收购Wild和Dr. Squatch品牌加强个人护理产品组合 [9] - 聚焦"更多美容/更多个人护理/更多美国/更多印度/更多高端/更多电子商务"战略方向 [10] - 保留冰淇淋业务近20%股份 对其独立发展充满信心 [11] 管理层展望 - 维持2025年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率3%-5%的预期 [4] - 印度市场市占率扩大 与美欧并列为最重要三大市场 [8] - 预计中国和印尼市场下半年加速发展 [8][9] - 餐饮服务业务近30%来自中国 目前该市场表现疲软 [9]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淡季国货抖音持续高增,国际美妆25Q2反攻-2025080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3 20:41
行业投资评级 - 化妆品医美行业整体表现弱于市场,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3.3%,化妆品指数下滑2.6%,个护用品指数下滑4.4%[3] 核心观点 - 国货品牌在淡季仍保持高速增长,韩束增长58%,珀莱雅增长23%,丸美增长72%,可复美增长28%[7] - 国际美妆品牌在25Q2开始反攻,欧莱雅集团在中国市场恢复增长,618大促在抖音渠道表现良好[7] - 预计未来国际品牌与头部国货将展开更激烈竞争,在产品创新和促销优惠方面让利消费者[7] - 林清轩作为高端国货护肤标杆,2022-2024年营收从6.91亿元增至12.1亿元,净利润从-0.06亿元扭亏为盈至1.87亿元[13][14] 行业表现 - 本周板块表现最佳个股:倍加洁(+24.0%),锦盛新材(+4.2%),*ST美谷(+1.3%)[4] - 表现最差个股:百亚股份(-11.2%),拉芳家化(-6.5%),丸美生物(-6.5%)[4] 重点公司分析 - 欧莱雅集团25H1销售额224.73亿欧元(约1861.91亿元),同比增长3%,营业利润47.4亿欧元(约392.77亿元),同比增长3.1%[23] - 宝洁2025财年净销售额843亿美元(约6049.5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161亿美元(约1155.6亿元),同比增长7%[25] - 艾伯维2025H1总营收287.66亿美元,同比增长7.4%,但医美业务板块整体下滑8.1%[26] - 联合利华2025上半年营业额301亿欧元(约2480亿元),同比下滑3.2%[27] 市场数据 - 25年1-6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2291亿元,同比增长2.9%,6月单月下滑2.3%[18]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达2712亿元,同比下滑3.7%,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29] - 2024年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同比略增0.4%,国货品牌毛戈平、卡姿兰、花西子进入前十[32][33] 投资建议 - 化妆品推荐标的:上美股份、珀莱雅、丸美生物、巨子生物、毛戈平、润本股份、福瑞达等[2] - 医美推荐标的:爱美客,建议关注朗姿股份[2] - 电商代运营推荐标的:若羽臣[2]
食饮吾见 | 一周消费大事件(7.28-8.1)
财经网· 2025-08-01 16:35
百威亚太业绩 - 上半年收入减少5.6%至31.36亿美元 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下降8%至9.83亿美元 销量降低6.1%至43.63亿公升 [1]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销量减少7.4% 收入减少6.4% 每百升收入增加1.1% 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4.0% 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上升86个基点 [1] - 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 收入减少9.5% 每百升收入减少1.4% 非即饮渠道销量和收入贡献增长 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组合在非即饮渠道占比超越中餐厅渠道 [1] 联合利华业务分拆 - 上半年营收301亿欧元同比下降3.2% 美容与健康业务收入65亿欧元同比下降0.8% 个人护理业务收入65亿欧元同比下降5.9% 家庭护理业务收入59亿欧元同比下降6.7% 食品业务收入66亿欧元同比下降1.8% 冰淇淋业务收入46亿欧元同比增长0.2% [2] - 冰淇淋业务运营分离已完成 有望在11月中旬分拆 [2] 道道全盈利增长 - 上半年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1.16% 归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563.15% [3] - 包装油营收17.51亿元同比提升20.53% 粕类营收6.27亿元 散装油营收3.82亿元 其他业务营收0.33亿元 [3] 桃李面包产品质量 - 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抽检不合格 不合格批次生产498袋 线上销售21袋 [4] - 已采取召回赔偿程序 加强线上销售管控 增加第三方送检频次 泰安工厂送检同类产品46批次结果均合格 [4] 食品安全监管 - 上半年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 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 [5] - 处罚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727家 责令停产停业65家 吊销生产许可证10家 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4家 移送公安机关48件 [6] - 将持续加大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力度 严管超范围超限量和非法添加问题 [6] 麻六记产品召回 - 酸辣粉产品存在相关问题 涉及生产批次2025年6月16日和6月18日 [7] - 已启动召回程序 推进退货及补偿方案 将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风险预警机制 [7] 瑞幸咖啡业绩 - 第二季度总净收入12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1% GAAP营业利润1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13.8% GMV141.79亿元人民币 [8] - 自营门店收入91.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 同店销售增长率13.4% 门店层面营业利润19.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 联营门店收入2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0% [8] - 净新开门店数2109家 全球总门店数达26206家 中国市场门店总数26117家 海外门店总数89家 [8] 星巴克中国业绩 - 第三季度中国区营收7.9亿美元同比增长8%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 同店交易量和客单价环比提升 [9] - 正与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评估战略合作 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股权 [9] 欧莱雅业绩 - 上半年销售额224.7亿欧元同比增长3.0% 调整后增长3.2% 合并增长1.6% [10] - 北亚市场皮肤科学美容部保持双位数增长 专业美发产品部凭借卡诗领跑市场 高档化妆品部与市场持平 [10][11] 胖东来声明 - 从未发布"如果电商倒了 将有500万人失业"等文案 相关不实信息存在严重误导性影响 [12] - 要求立即停止传播并删除不实信息 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责任 [12] 永辉超市融资 - 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9.92亿元 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32.13亿元 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3.09亿元 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4.7亿元 [13]
联合利华营收、利润下滑 预计下半年增长领先于上半年
广州日报· 2025-07-31 23:46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当前,联合利华共有五大板块,分别为美容与健康业务、个人护理业务、家庭护理业务、营养业务和冰 淇淋业务。美容与健康板块上半年基础销售额增长3.4%,其中1.7%来自销量,2.0%来自价格上涨,增 速较去年放缓。营收达到6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5亿元),下滑0.8%;护发产品整体持平,较低的价 格增幅被销量下降所抵消。个人护理板块上半年基本销售额增长了4.8%,营收同样为65亿欧元(约合 人民币535亿元),下滑5.9%。 7月31日,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利润双降,创下近五年首次上半年营收 下滑纪录。尽管基础销售额微增3.4%,但受美元贬值和核心业务销售不振影响,其营收同比下滑3.2% 至3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76亿元),基本营业利润更是骤降10.6%,为5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3亿 元)。 尽管市场情况低迷,但下半年的增长预计领先于上半年,这得益于其在发达市场的持续优势以及在新兴 市场(尤其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不断改善的表现。联合利华预计下半年利润率至少为18.5%, 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有显著改善。 ...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苹果(AAPL.US)、亚马逊(AMZN.US)盘后公布财报
智通财经· 2025-07-31 21:08
1.7月31日(周四)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27%,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94%,纳指期货涨1.33%。 | ■ US 30 | 44,580.80 | 44,694.30 | 44,488.30 | +119.50 | +0.27% | | --- | --- | --- | --- | --- | --- | | ■ US 500 | 6,422.70 | 6,436.70 | 6,399.70 | +59.80 | +0.94% | | ■ US Tech 100 | 23,656.80 | 23,710.30 | 23,553.80 | +311.40 | +1.33% | 2.截至发稿,德国DAX指数跌0.17%,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39%,法国CAC40指数跌0.32%,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51%。 | 德國DAX30 | 24,231.41 | 24,433.66 | 24,199.45 | -41.24 | -0.17% | | --- | --- | --- | --- | --- | --- | | 英國富時100 | 9,172.70 | 9, ...
联合利华上半年营收净利下滑,冰淇淋业务11月完成剥离
金融界· 2025-07-31 17: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301亿欧元同比下降3.2% 受汇率不利影响-4%及资产处置影响-2.5% [1] - 净利润38亿欧元同比下滑5.1% [1] - 基础销售额增长3.4% 其中销量增长1.5% 价格贡献1.9% [3] - 毛利率45.7% 基础运营利润率19.3%同比下降30个基点 [8] - 自由现金流11亿欧元 反映运营利润减少及业务分拆成本 [8] 业务板块表现 - 冰淇淋业务营收46亿欧元同比增长0.2% 为唯一增长业务 基础销售额增长5.9% [1][6] - 美容与健康业务营收65亿欧元同比下降0.8% 基础销售额增长3.7% [1][3] - 个人护理业务营收65亿欧元同比下降5.9% 基础销售额增长4.8% [1][4] - 家庭护理业务营收59亿欧元同比下降6.7% 基础销售额增长1.3% [1][5] - 食品业务营收66亿欧元同比下降1.8% 基础销售额增长2.2% [1][5] 细分品类动态 - 美容与健康业务中Vaseline和多芬实现双位数增长 Hourglass/Tatcha/K18保持双位数增长 [3][4] - 健康品类增长被美妆疲软抵消 Clear因中国市场放缓下滑 TRESemmé销量下降 [3] - 个人护理业务止汗香体露低个位数增长 多芬全身止汗系列双位数增长 [4] - 家庭护理业务中织物清洁品类低个位数下滑 家庭及卫生用品中个位数增长 [5] - 食品业务调味品类低个位数增长 Hellmann's中个位数增长并进入超30个市场 [6] 战略举措与展望 - 冰淇淋业务剥离按计划11月中旬完成 7月1日已转为独立运营公司 [6][7] - 战略重点包括强化美容与健康及个人护理领域 倾斜投入美国和印度市场 [7] - 聚焦高端品类和数字商务 建立全渠道营销销售引擎 [7] - 预计2025年基础销售额增长3%-5% 下半年增速超上半年 [8] - 预期全年基础运营利润率提升 下半年至少达18.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