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VEMLY)

搜索文档
A股开盘,沪指开涨0.05%,深证成指开涨0.06%,创业板指开涨0.02%。
快讯· 2025-07-11 09:27
市场开盘表现 - 沪指开盘上涨0 05% [1] - 深证成指开盘上涨0 06% [1] - 创业板指开盘上涨0 02% [1]
威海|“创业威海”行动迈出坚实步伐
大众日报· 2025-07-11 08:33
创业大赛概况 - 第三届威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由威海市人社局和团市委联合主办,共30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涉及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设备、电磁图像识别、激光投影、航空发动机设备、高精诊疗技术等多个领域 [2] - 大赛吸引173名青年创客报名,最终评选出2个一等奖项目(创业组《智农商航》和创意组《凌锐科技》)、14个二三等奖项目和14个优秀奖项目 [2] - 大赛配套举办30余场培训活动(包括创业沙龙、特训营和导师辅导),覆盖300余人次,采用"以赛代训"模式提升选手水平 [2] 获奖项目与创业成果 - 创业组一等奖项目《智农商航》已与47家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电商账户培育、直播运营引流和商标注册等全链条服务 [2] - 创意组一等奖项目《凌锐科技》聚焦战斗机超级引擎的高精智能增材核心技术研发 [2] - 威海市授牌20个创业导师工作室和10个"创业陪跑空间"微创园,后者已吸纳415家小微企业并带动2300余人就业 [2][3] 政策支持体系 - 威海市出台《"创业威海"行动方案》,提出七大计划(如"暖心计划""强链计划""护航计划"等),目标到2026年扶持创业1.9万人并带动就业5万人 [4] - 政策规划每年培育50家专精特新企业、70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和6个高层次科技团队,同时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水平 [4] - 创业金融支持目标包括年新增6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和15亿元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 [4]
15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大创新团队揭晓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 苏州新入选4名顶尖人才和15个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大创新团队 [1] - 顶尖人才计划累计集聚海内外全职院士25人 去年新引进院士专家10人 [1] - 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已立项资助62个重大创新团队和3835名领军人才 [1] - 15个新入选团队聚焦"卡脖子"技术 包括人工智能(6个) 集成电路(3个) 生物医药(2个) 先进材料(2个) 光子(2个)领域 [1] 团队构成与支持政策 - 15个团队中8个由海外归国人才领衔 多名成员有国内外头部企业经历 [2] - 重大创新团队可获最高3000万元项目资助 领军人才和核心成员可获最高200万元购房补贴 [2]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人工智能学院团队获奖体现校地合作成果 将加速创新项目推动和成果转化 [2] - 团队致力于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 助力苏州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繁星计划”内部创业路演圆满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01:44
项目路演概况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繁星计划"内部创业行动项目路演在大众传媒大厦举行 共有20个团队参与路演角逐 [1] - 路演项目创新元素突出 技术 文化 生态 AI人工智能成为高频关键词 主打新技术 新业态 新模式标签 [1] - 项目覆盖领域广泛 包括前沿技术应用 民生服务平台 文化传承项目 产业升级解决方案等 [1] 路演项目亮点 - 海右创意视频团队和"花果叁"团队聚焦AIGC视频制作和微短剧定制服务 [2] - "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将山东红色文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2] - 育儿智能体项目为新手父母提供智能化育儿指导和综合服务 [2] - "齐鲁喜报"定制纪念报项目结合传统报纸与AR增强现实技术 [2] - "银龄家"项目打造银发产业生态平台 推动养老产业数字化赋能 [2] - "壹点如愿"智能体构建考生志愿填报智慧服务平台 [2] 路演评审与项目支持 - 评委围绕项目可行性 创新性与市场潜力进行深入交流 提供优化建议 [2] - "繁星计划"旨在激发员工二次创业积极性 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拓展 鼓励内部创业孵化成长型团队 [2] 公司战略布局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定位为山东文化数据 算力网络 科技研发 应用呈现 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 [3]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统筹传媒和文化两条主线 依托三大实验室支撑 [3] - 重点发展智慧媒体 数字文化 数字经济 数字科技 文化交易与投资五大业务板块 [3] - 目标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媒体平台和数字文化产业平台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繁星计划"展现公司创新活力 彰显布局数字文化产业的决心 [3] - 路演项目有望推动山东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
湘股风向标|初源新材冲刺创业板IPO,肩负娄底上市公司“破零”重任
搜狐财经· 2025-07-10 20:21
公司概况 - 湖南初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深交所受理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电子信息新材料领域 [2] - 主营产品为感光干膜,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印刷线路板制造 [2] 市场地位与业绩 - 2024年以13.2%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列感光干膜行业第三,内资企业中排名第一 [2]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1亿元、8.9亿元、10.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1.55亿元、1.7亿元 [2] - 拟募集12.2亿元用于江西基地高端感光干膜项目、龙南基地高端感光干膜项目及研发运营中心建设 [2] 区域经济意义 - 若上市成功将成为娄底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结束该市无上市公司的历史 [1][4] - 湖南省147家A股上市公司中,娄底市是目前唯一未实现"破零"的市州 [3][4] - 此前娄底籍企业文昌科技曾冲刺北交所但于2024年终止审核 [4] 行业背景 - 感光干膜被称为"电子工业皮肤",通过紫外光聚合反应实现电镀和蚀刻阻挡功能 [2] - 公司打破了外资企业对行业高端市场的长期垄断格局 [2] - 湖南省2019年启动企业上市"破零倍增"计划,已有邵阳市实现突破 [4]
64只创业板股今日换手率超20%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7:47
创业板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上涨0.22%报收2189.58点,全日成交额4194.55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60.54亿元 [1] - 563只创业板个股上涨,其中12只涨幅超10%,2只涨停(普联软件、新城市),25只涨幅5%-10%,768只下跌,6只跌幅超10% [1] - 创业板平均换手率4.19%,64只个股换手率超20%,144只10%-20%,269只5%-10% [1] 高换手率个股特征 - 换手率最高为新股C同宇(83.97%),涨幅128.05%,成交额16.24亿元,主力净流入6.48亿元 [1][4] - 换手率超20%个股中电子行业占比最高(13只),电力设备、计算机各10只 [2] - 高换手率股中27只上涨,涨幅前三为普联软件(20%)、新城市(19.99%)、硅宝科技(18.29%) [2] 龙虎榜机构动向 - 12只高换手率个股上榜龙虎榜,机构净买入前三:汇金股份(1236.29万元)、普联软件(782.15万元)、硅宝科技(655.46万元) [3] - 深股通净买入隆扬电子5798.12万元、首航新能1770.38万元,净卖出硅宝科技669.88万元 [3] - 营业部净买入前三:厚普股份(1.33亿元)、C同宇(9187.26万元)、硅宝科技(3722.59万元) [3] 资金流向与业绩 - 23只高换手率股获主力净流入,C同宇(6.48亿元)、硅宝科技(2.29亿元)、普联软件(2.19亿元)居前 [4] - 四方精创(净流出5.73亿元)、汇金股份(1.68亿元)、新特电气(1.64亿元)主力抛压显著 [4] - 4只高换手率股发布业绩预告,3只预增,汇中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中值达100% [4] 个股数据排行 - 换手率前五:C同宇(83.97%)、首航新能(62.76%)、欣灵电气(58.94%)、隆扬电子(47.77%)、逸豪新材(46.72%) [5][6] - 涨幅前三:C同宇(128.05%)、*ST紫天(15.66%)、仟源医药(13.06%),跌幅最大为汇金股份(-17.70%) [5][6][7] - 资金净流入前三:C同宇(6.48亿元)、硅宝科技(2.29亿元)、普联软件(2.19亿元) [5][6]
十二城巡回宣介收官,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招募全国创客
南方都市报· 2025-07-10 17:43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概况 - 大赛以"湾创未来 粤聚英才"为主题 旨在为内地创业者搭建链接湾区资源的黄金桥梁 [2] - 活动覆盖北京 上海 杭州等12个城市 举办27场宣介会 吸引超1500名高校师生 投融资机构及初创企业代表参与 [2] - 政企学研多方联动 包括10省市人社部门 港澳特区政府及多所重点高校共同推进 [5] 赛事组织与参与机制 - 设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集成电路与低空经济等五大前沿赛道 [8] - 采用初赛(书面评审) 复赛/总决赛(现场路演)三级赛制 面向所有有意向在湾区创业的团队开放 [8] - 报名截止时间为7月31日 港澳项目可通过注册公司或团队含港澳居民方式参与 [9] 参赛支持政策 - 最高奖金达50万元 配套提供品牌赋能 资源对接等多元化扶持 [8] - 构建"政策支持+赛事引领+长效赋能"生态 提供成果转化 投融资等全链条服务 [8] - 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孵化基地展示载体优势 投融资机构现场介绍基金投向 [5] 参赛资格要求 - 项目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无知识产权纠纷 成员无犯罪记录 [11] - 已成立企业须在2020年1月1日后注册 且非上市公司(新三板除外) [11] - 团队不超过5人 港澳项目需满足注册公司或包含港澳居民/在校生条件 [11] 战略意义与区域协同 - 大赛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 促进内地与港澳青年深度合作 [5][8] - 通过赛事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 推动创业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5][8] - 依托大湾区庞大人口与经济规模 为参赛项目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8]
两名“60后”海归女博士携手创业 20亿美元合作告吹,百力司康IPO前夕卫材为何撤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7:25
公司与卫材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卫材于2023年4月就核心产品BB-1701达成最高20亿美元的BD合作协议,卫材保留除大中华区外全球开发和商业化选择权 [2] - 2025年5月双方终止合作协议,公司将独自负责BB-1701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 [1] - 卫材曾于2023年向公司支付1.8亿元,占公司当年总收入的100% [7] - 卫材通过1.7亿元B++轮融资成为公司第七大股东 [2] - 公司创始人之一周宇虹曾在卫材子公司任职超过10年,这可能是双方早期合作的重要纽带 [1][6] 核心产品BB-1701的研发进展 - BB-1701是一种靶向HER2、以艾立布林为有效载荷的ADC候选药物,主要针对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HER2表达癌症 [2] - 卫材主导的205试验显示ORR为14.3%,而公司自主206试验ORR达21.4% [8][9] - 该药物有望成为首款全球指定用于治疗优赫得®既往经治的HER2+和HER2低表达mBC患者的ADC药物 [7] - 全球优赫得®经治患者人数预计将从2024年2.97万例增长至2040年26.38万例 [9]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营收从上年1.8亿元下跌至2259.1万元,主要因卫材收入贡献同比骤降87.65% [10] - 2024年净亏损由2.07亿元扩大至5.57亿元,主要由于高研发投入和优先权赎回负债 [10] - 2023-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1.44亿与1.2亿元,占收入比例达125%和522% [10] - 截至2024年末,赎回负债已膨胀至17.6亿元,导致公司资不抵债 [10]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2018年即获得卫材艾立布林全球授权 [3] - IPO前累计完成五轮融资总额约8.74亿元,估值从每股2元攀升至14.63元 [6] - 主要投资方包括东方富海、夏尔巴投资、高瓴创投等知名机构 [6] - 与投资者协议包含赎回权、清算优先权等特殊条款,将在成功上市后自动终止 [6] 公司研发管线与技术平台 - 除BB-1701外,公司还拥有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ADC候选药物:BB-1705、BB-1712和BB-1709 [3] - 所有ADC药物均搭载卫材授权的艾立布林载荷 [3] - 公司拥有全球范围内开发靶向HER2、EGFR和B7-H3的ADC药物独家使用权 [3]
香港“95后”青年在深创业 打造粤港澳音乐交流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16:26
粤港澳大湾区音乐产业发展 - 香港青年音乐人丁政凯选择深圳作为事业发展新平台 认为深圳作为平均年龄32 5岁的青春之城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为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1] - 深圳音乐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 吸引香港音乐人带来国际音乐风格融合 形成抒情歌与摇滚等多类型创作生态 [1] 跨区域音乐合作平台建设 - 2020年底在深圳龙岗区政府支持下 将800平方米旧空间改造为专业音乐空间 2022年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成为粤港澳音乐人交流枢纽 [2] - 2022年9月挂牌"粤港澳共融青年之家" 通过音乐会等形式促进三地青年文化交流 2024年举办同心音乐会实现深港澳音乐人联合演出 [3][4] 大湾区文化融合机遇 - 音乐空间创造深港音乐人合作新场景 打破地域限制 推动产业资源整合 使三地音乐人合作概率提升 [4] - 深圳作为文化大熔炉 提供超越香港本土的创作条件 诞生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新型音乐作品 [4] 产业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地方政府提供场地改造支持 音乐空间面积达800平方米 具备专业演出与创作功能 [2] - 通过实体平台+主题活动组合模式 持续吸引三地音乐人才聚集 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7]
“第三届中国大企业创新创业与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青岛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0 15:57
会议主题与背景 - 第三届中国大企业创新创业与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青岛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中国企业发展新范式"[1] - 会议聚焦人工智能驱动管理变革、科技赋能与竞争力重塑、生态协同与创新实践、企业家精神与数智未来等议题[1] 核心观点与专家发言 - 人工智能加速重塑产业格局,探讨企业发展新范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 AI重构创业机会、资源、学习、能力与结果的机制,拓展大企业智能化转型研究视角[3] - 人工智能在中国战略布局中扮演关键角色,深科技创业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呈现集群式涌现[3] - 数字化嵌入可激发中老年创业潜能,但需加强数字培训与平台支持以跨越数字鸿沟[4] - AI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是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需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4] 企业实践与案例分享 - "司南导航"破解北斗高精度难题的创新路径提出三阶段技术跃迁模型[3] - 琴岛通卡公司通过数字化实践提升竞争力,为传统企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范式[3] 分论坛与教育议题 - 会议设6场平行分论坛,涵盖组织韧性、数智化转型、绿色科技、AI社会影响等热点议题[4] - 商科教育需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变革,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管理人才[4][5] - 中国海洋大学重构创新创业管理微专业体系,强调跨学科协同和技术赋能[5] 会议规模与参与方 - 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联合主办[5] - 来自80余所高校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界嘉宾参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