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中银证券:中银晨会聚焦-20250124
中银证券· 2025-01-24 11:02
核心观点 - 2024年多空因素交织使人民币汇率走势一波三折,虽维稳目标顺利完成,但汇率调整压力加大 [1][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230.16,涨0.51%;深证成指收盘价10176.17,跌0.49%;沪深300收盘价3803.74,涨0.18%;中小100收盘价6250.98,跌0.66%;创业板指收盘价2093.31,跌0.37% [2]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银行涨2.30%,非银金融涨1.33%,房地产涨0.90%,社会服务涨0.90%,传媒涨0.60% [2] - 通信跌1.48%,电子跌1.48%,国防军工跌0.87%,有色金属跌0.86%,汽车跌0.84% [2] 1月金股组合 - 包括韵达股份(002120.SZ)、中国石油(601857.SH)、安集科技(688019.SH)、宁德时代(300750.SZ)、三友医疗(688085.SH)、承德露露(000848.SZ)、同庆楼(605108.SH) [3] 宏观经济(2024年外汇市场分析) - 2024年跨境资金由上年净流出转为净流入,源于外币收付款顺差和货物贸易收付款顺差增加;证券投资项下资金连续第三年净流出但压力可控;全年外资减持股票资产但增持人民币债券 [4] - 2024年银行代客涉外外币收付款顺差增加,但市场购汇动机增强致银行结售汇逆差不降反增,因汇率维稳下人民币汇率调整压力增强;不存在最优汇率选择 [4] - 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银行结售汇保持逆差与中美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深有关;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人民币汇率仍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4]
中银证券:中银晨会聚焦-20250123
中银证券· 2025-01-23 09:42
核心观点 - 2025年1月23日晨会聚焦提及1月金股组合,重点关注敏芯股份,还展示市场指数和行业表现情况 [1][2][3] 1月金股组合 - 1月金股组合包含韵达股份(002120.SZ)、中国石油(601857.SH)、安集科技(688019.SH)、宁德时代(300750.SZ)、三友医疗(688085.SH)、承德露露(000848.SZ)、同庆楼(605108.SH) [1] 重点关注(敏芯股份) - 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全年预计营收4.80 - 5.10亿元,同比增加28.8% - 36.9%,归母净利润 - 0.45 - 0.30亿元,同比减亏55.8% - 70.5%,得益于压力产品突破和降本增效 [2][5] - 2024Q4单季度首次转盈利,测算营收1.43 - 1.73亿元,同比增长25.4% - 51.8%,环比增长9.2% - 32.1%;归母净利润0.03 - 0.18亿元,同比增长115.0% - 190.0%,环比增长123.1% - 238.5% [5] - AI手机向语音助手迭代,公司有望受益高信噪比硅麦产品需求提升趋势,已有产品获头部客户测试认证通过 [6] - 多款新产品前景佳,2025年有望在气压计、汽车、机器人、IMU等领域有新收获 [7] 市场指数 - 上证综指收盘价3213.62,跌0.89%;深证成指收盘价10225.87,跌0.77%;沪深300收盘价3797.02,跌0.93%;中小100收盘价6292.20,跌0.75%;创业板指收盘价2101.03,跌0.54% [3] 行业表现(申万一级) - 通信涨1.71%,电子跌0.05%,钢铁跌0.15%,有色金属跌0.15%,公用事业跌0.44%,房地产跌3.42%,传媒跌1.97%,银行跌1.84%,社会服务跌1.82%,食品饮料跌1.80% [4]
社服与消费视角点评24年12月国内宏观数据:24年经济稳定修复,12月社零增速环比小幅提升
中银证券· 2025-01-22 19: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核心观点 - 24 年经济稳定修复,12 月社零增速环比小幅提升,12 月社零总额 4.5 万亿元,同比增长 3.7%,餐饮收入 5549 亿元,同比增长 2.7% [1] - 24 年四季度实现 GDP 37.37 万亿元,全年累计实现 GDP 134.91 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5.0%,完成全年目标 [1][4] -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314 元,实际同比增长 5.1%,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同比增长 5.1%,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幅均高于城镇 [1] - 12 月服务业 PMI 为 52.0%,较上月小幅提升 [1] - 24 年四季度社零增幅环比三季度提升 1.1 个百分点,主要源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助力 [4] - 全年社零总额 48.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 6.2% [4] - 24 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1%,比上年下降 0.1 个百分点,低于 5.5% 的预期目标 [4] - 24 年 11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86.20,环比小幅下降,24 年 1-11 月该指数皆低于 90,仍有待提振 [4]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旅游综合服务标的岭南控股、众信旅游,受益于商务和会展业复苏的米奥会展 [3] - 受益于商旅出行恢复的演艺、景区、酒店标的如天目湖、丽江股份、宋城演艺、中青旅、锦江酒店、君亭酒店、首旅酒店等 [3] - 本土餐饮消费代表同庆楼,演艺演出产业链优质标的锋尚文化、大丰实业 [3] - 会议会展领域主要标的米奥会展、兰生股份,受益于促就业政策的科锐国际 [3] - 免税消费相关的中国中免和王府井 [3] 数据表现 - 24 年四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 5.4%,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长 5.4%,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 5.4% [5] - 12 月社零同比增长 3.7%,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2.7%,商品零售同比增长 3.9%,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4.2% [6] - 24 年四季度居民收入与支出同比皆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累计同比增长 5.1%,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累计同比增长 5.1% [8] - 12 月服务业 PMI 为 52.0%,较上月小幅提升,服务业从业人员 PMI 为 52.0%,业务活动预期 PMI 为 52.0% [10] - 24 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 5.1%,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 46.5 小时/周 [11] - 24 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中,同比增幅前三的类别分别是其他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 [12] - 24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增长 150%,观影人次同比增长 200% [13] - 24 年 11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86.20,预期指数为 86.20,满意指数为 86.20 [14] - 24 年全国客运航班执行航班量较 19 年恢复率为 85% [15] - 24 年国际客运航班执行航班量较 19 年恢复率为 58% [21] - 24 年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保持高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铁客运量分别为 35,000 万人、30,000 万人、25,000 万人、20,000 万人 [18] - 24 年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当月值为 10,000 万人,同比增长 200%,港澳台航线旅客运输量当月值为 2,000 万人,同比增长 100% [20]
敏芯股份:2024Q4单季度转盈利,2025年端侧AI、人形机器人等业务展望佳
中银证券· 2025-01-22 13:5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敏芯股份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原评级也为**买入**,市场价格为人民币69.65元,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敏芯股份2024Q4单季度首次转盈利,预计2024年营收为4.80亿元至5.1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5亿元至-0.30亿元,同比减亏55.8%至70.5% [4] - 公司2024Q4单季度营收预计为1.43亿元至1.73亿元,同比增长25.4%至51.8%,环比增长9.2%至32.1%;归母净利润为0.03亿元至0.18亿元,同比增长115.0%至190.0%,环比增长123.1%至238.5% [9] - 公司成长动力充足,主要得益于压力类产品的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降本增效措施见效,以及AI端侧产品、气压计、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产品的突破 [4][9] 估值与盈利预测 - 调整后的盈利预测显示,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4元、0.70元、1.99元,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为99.9倍、35.0倍 [6] - 2024-2026年主营收入预计分别为5.02亿元、7.51亿元、9.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4.6%、49.7%、31.9% [8]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0.36亿元、0.39亿元、1.1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4.7%、208.4%、185.9% [8] 业务展望 - AI手机向语音助手方向迭代,公司有望受益于高信噪比硅麦产品需求提升趋势,已有高信噪比硅麦产品通过头部客户测试认证 [9] - 气压计产品在国内客户获得突破后,逐渐向其他品牌渗透;消费级IMU产品随下游客户导入和测试,将带来量订单 [9] - 汽车业务方面,公司产品主要用于底盘刹车控制的液压传动,已与知名Tier1厂商小批量出货,未来可拓展至车辆空调热泵 [9] - 人形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已在研多款传感器产品,可应用于机器人整机的指关节、腕部、踝部、皮肤等场景,预计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成熟,业务将获得有效拓展 [9] 财务表现 - 2024Q4单季度转盈利,主要得益于压力类产品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降本增效措施见效 [9] - 2024年预计EBITDA为0.04亿元,2025年、2026年预计分别为0.93亿元、1.78亿元 [8] - 2024年预计营业利润为-0.36亿元,2025年、2026年预计分别为0.43亿元、1.22亿元 [8] 股价表现 - 敏芯股份今年至今股价绝对涨幅为15.3%,相对上证综指涨幅为15.9% [2] - 过去12个月股价绝对涨幅为31.3%,相对上证综指涨幅为16.8% [2]
交通运输行业周报:2024年上海港出口汽车同比增长26.6%,申通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中银证券· 2025-01-22 13:49
行业投资评级 - 交通运输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指标(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世界第一,完工量占全球55.7%,手持订单量占全球63.1%,新接订单量占全球74.1% [2][15] - 2024年上海港出口汽车总量超166万辆,同比增长26.6%,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近七成 [2][16] - 2024年我国出入境人数达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2025年春运前三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下降5.84% [2][17][18] - 申通快递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9.5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178.84%-208.19%,快递业迎来年货寄递高峰,日均业务量超5.5亿件 [2][22][23] 行业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航空物流 - 2025年1月中旬至1月下旬,空运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上海出境空运价格指数同比+23.5%,波罗的海空运价格指数同比+21.8% [25][26] - 2024年12月,国内货运执飞航班量同比+5.22%,国际货运执飞航班量同比+43.46% [36] 航运港口 - 2025年1月17日,SCFI指数报收2130.82点,周环比-6.98%,CCFI指数报收1557.76点,周环比-0.20% [42] - 2024年1-11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0.41亿吨,同比增长10.6%,集装箱吞吐量30455万标箱,同比增长6.65% [50] 快递物流 - 2024年11月,快递业务量172.1亿件,同比+26.15%,快递业务收入1429.90亿元,同比+15.18% [52] - 2024年11月,顺丰控股快递业务量12.77亿票,同比+8.68%,圆通速递快递业务量25.41亿票,同比+17.42%,申通快递快递业务量21.82亿票,同比+21.09%,韵达股份快递业务量22.70亿票,同比+17.62% [56] 航空出行 - 2025年1月第二周,国际日均执飞航班1838.43次,同比+42.25%,国内日均执飞航班13704.14架次,同比+7.86% [80] - 2024年12月,南航、国航、东航可用座公里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31.57%、189.12%、169.07% [93] 公路铁路 - 2025年1月6日-1月12日,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622.2万辆,环比+8.08% [96] - 2024年11月,全国铁路货运周转量3245.21亿吨公里,同比+2.37% [99] 交通新业态 - 2024年10月,滴滴出行市占率79.54%,环比-0.64% [108] - 2024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58513辆,同比+16.21%,联想PC出货量1690万台,同比+4.8% [11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设备与制造业工业品出口链条,推荐中远海特、招商轮船、华贸物流,建议关注东航物流、中国外运 [129] - 关注低空经济赛道趋势性投资机遇,建议关注中信海直 [129] - 关注邮轮及水上轮渡主题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渤海轮渡、海峡股份 [129] - 关注电商快递投资机会,推荐顺丰控股、极兔速递、韵达股份,建议关注中通快递、申通快递 [129] - 关注航空行业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中国国航、南方航空、春秋航空、东方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海航控股 [129]
房地产行业第3周周报:本周楼市成交环比走弱;24年商品房销售量回到09年水平,投资跌幅创历史新高
中银证券· 2025-01-21 17:53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行业投资评级为“强大于市” [1] 核心观点 - 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9%,销售额同比下降17.1%,销售均价同比下降4.8% [5] - 2024年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0.6%,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0% [5] - 2024年70城新房房价同比下跌4.5%,二手房房价同比下跌7.4%,二手房房价已连续三年下跌 [5] - 预计2025年新房销售仍将负增长,但同比降幅会有所收窄 [5] - 2025年新开工和投资将持续回落,但降幅会略微收窄 [5] - 政策方向为“止跌回稳”,未来政策将更加偏向落地见效,持续为市场热度提供支撑 [3][5] 新房市场 - 40个城市新房成交面积为232.4万平,环比下降2.0%,同比上升6.5% [5] -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7.2%,同比上升3.9%;二线城市环比上升1.2%,同比上升4.1%;三四线城市环比下降1.8%,同比上升16.1% [5] - 12个城市新房库存面积为9107万平,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12.5% [5] - 新房库存去化周期为11.9个月,环比下降0.04个月,同比下降3.7个月 [5] 二手房市场 - 18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98.6万平,环比下降3.1%,同比上升8.5% [5] - 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9.8%,同比上升42.5%;二线城市环比下降3.1%,同比下降7.6%;三四线城市环比上升6.5%,同比下降9.0% [5] 土地市场 - 百城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083.7万平,环比下降39.3%,同比下降9.6% [5] - 百城成交土地总价为150.7亿元,环比下降82.8%,同比下降0.4% [5] - 百城成交土地楼面均价为1390.3元/平,环比下降71.7%,同比上升10.1% [5] - 百城成交土地溢价率为7.9%,环比上升2.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 [5] - 百城成交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283.9万平,环比下降10.7%,同比上升207.6% [5] - 百城成交住宅土地总价为91.3亿元,环比下降84.3%,同比上升129.9% [5] - 百城成交住宅土地楼面均价为8533.8元/平,环比下降86.8%,同比下降69.2% [5] - 百城成交住宅类用地溢价率为6.3%,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 [5] 房企债券市场 - 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为195.2亿元,环比上升25.0%,同比下降0.3% [5] - 国内债券总偿还量为159.9亿元,环比上升43.1%,同比下降5.4% [5] - 净融资额为35.3亿元 [5] 板块表现 - 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为3.9%,较上周上升6.6个百分点 [5] - 房地产行业相对沪深300收益为1.7%,较上周上升3.3个百分点 [5] - 房地产板块PE为20.73X,较上周上升0.88X [5] 政策梳理 - 北京提出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 [103][105] - 广东强调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 [103] - 上海强调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03][106] - 央行提出提升绿色金融的可持续性,推动绿色金融规模稳步增长 [104]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政策落地后基本面数据的修复情况及修复效果的持续性 [5] - 中长期关注旧改、收储等工作推进带来的行业机会 [5]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的房企;2)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3)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及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逻辑的公司 [5]
房地产行业2024年12月统计局数据点评: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回到09年水平,投资跌幅创历史新高
中银证券· 2025-01-21 14:16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 [1][25] 核心观点 - 2024年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3亿平,同比下降0.5%,销售金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 [2] - 住宅销售面积9226万平,同比增长4.4%,住宅销售金额9993亿元,同比增长6.3% [2] - 12月商品房销售均价10318元/平,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2.9%;住宅销售均价10831元/平,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8% [2] - 2024年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亿平,同比下降12.9%,销售金额9.68万亿元,同比下降17.1%,销售均价9935元/平,同比下降4.8% [2] - 2025年商品房销售预计仍将负增长,但降幅可能收窄 [2] 商品住宅库存 - 2024年末商品住宅广义库存面积17.9亿平,环比下降2.5%,同比下降13.4%;去化周期26.0个月,环比下降0.6个月,同比下降2.7个月 [3] - 2024年末住宅现房库存面积3.91亿平,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16.2%;现房去化周期23.2个月,环比提升2.4个月,同比提升1.3个月 [3] 房地产开发投资 - 2024年12月开发投资金额6646亿元,同比下降13.3%,住宅投资同比下降10.5% [6] - 2024年全年累计开发投资金额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6%;新开工面积7.39亿平,同比下降23.0% [6] - 2024年12月竣工面积2.56亿平,同比下降30.4%;全年累计竣工面积7.37亿平,同比下降27.7% [6] 开发商资金 - 2024年12月房企到位资金1.11万亿元,同比减少7.1%;房款5697亿元,同比减少0.6%;非房款5389亿元,同比减少13.2% [6] - 2024年全年房企到位资金10.77万亿元,同比下降17.0%;其中房款4.92万亿元,同比下降24.6%,非房款5.84万亿元,同比下降9.3% [6]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政策落地后基本面数据的修复情况,中长期关注旧改、收储带来的行业机会 [6]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重仓高能级城市的房企;2)"小而美"房企;3)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 [6]
房地产行业2024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点评:24年新房房价下跌4.5%,二手房下跌7.4%,一线城市二手房跌幅最大
中银证券· 2025-01-21 14:06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预计未来6-12个月内表现将强于基准指数 [1][20] 核心观点 - 2024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0.1%,二手房房价环比下降0.3% [1][3] - 2024年全年新房房价同比下跌4.5%,二手房房价同比下跌7.4%,创下2011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大跌幅 [3] - 一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增速转正,二手房房价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市场信心有所修复 [3] - 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止跌,部分重点城市如成都、厦门、武汉等新房与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 [3] - 三线城市房价环比跌幅收窄,但下跌幅度仍大于高能级城市 [3] - 刚需和改善型产品房价环比跌幅收窄,市场对房价的预期有所改善 [3]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政策落地后基本面数据的修复情况及修复效果的持续性,中长期关注旧改、收储等工作推进带来的行业机会 [3] -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的房企;2)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3)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及受益于地方政府化债逻辑的公司 [3] 相关研究报告 - 《"旧改为主、收储为辅"贯穿2025年地产行业主线——房地产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2024/12/13) [2] - 《住房交易税收政策调整,体现政府让利意愿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2024/11/14) [2] - 《房贷利率机制调整超预期,沪深广松绑行政政策;看好地产板块行情延续!》(2024/09/30) [2] - 《央行拟于近期降准并引导LPR及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北京拟适时取消普宅与非普分类标准》(2024/09/27) [2] - 《政治局会议首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地产拐点已至》(2024/09/26) [2]
中银证券:中银晨会聚焦-20250121
中银证券· 2025-01-21 09:09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综指收盘价为3244.38,涨幅为0.08% [3] - 深证成指收盘价为10256.40,涨幅为0.94% [3] - 沪深300指数收盘价为3829.68,涨幅为0.45% [3] - 中小100指数收盘价为6297.18,涨幅为0.93% [3] - 创业板指收盘价为2104.73,涨幅为1.81% [3] 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为2.16%,煤炭行业跌幅为1.26% [4] - 纺织服饰行业涨幅为1.58%,石油石化行业跌幅为1.02% [4] - 社会服务行业涨幅为1.25%,建筑材料行业跌幅为0.68% [4] - 轻工制造行业涨幅为1.23%,有色金属行业跌幅为0.50% [4] - 汽车行业涨幅为1.13%,银行行业跌幅为0.43% [4] 重点关注公司 - 韵达股份、中国石油、安集科技、宁德时代、三友医疗、承德露露、同庆楼为重点关注股票 [2] - 地平线机器人-W在智驾市场中提供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有望在智驾下沉趋势中占得先机 [5] 智驾市场分析 - 端到端智驾技术有望推动全球智驾市场向万亿级空间增长 [5] - 2023年全球乘用车L1、L2、L3~L5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分别为38.8%、31.0%、0.01%,预计2028年将分别达到25.0%、54.3%、8.6% [5] - 2023~2030年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有望从619亿元增长至10,172亿元,CAGR达到约49% [5] 国产智驾芯片竞争 - 2024年1~10月中国智驾域控芯片市场中,英伟达Orin-X和特斯拉FSD 4.0分别以155万颗和101万颗的装机量位居前二 [6] - 华为MDC610和地平线征程5分别以38万颗和22万颗的装机量紧随其后 [6] - 地平线J6P综合算力达到560Tops,超越英伟达Orin-X的254Tops [6] - 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在中国本土OEM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为35.9%,位居第一 [6] 智驾技术下沉趋势 - 2025年高阶智驾技术将向2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 [7] - 地平线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全阶智驾解决方案,包括高阶Horizon SuperDrive+J6P、中阶Horizon Pilot+J3/J5/J6E/J6M、低阶Horizon Mono+J3/J6B等 [7] - 地平线有望在智驾市场下沉趋势中为主机厂和Tier1提供更具量产效率和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7]
地平线机器人-W:端到端向下沉市场普及成燎原之势,地平线软硬一体构筑坚实壁垒
中银证券· 2025-01-20 17:40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给予**买入**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地平线机器人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覆盖高、中、低全阶自动驾驶市场,具备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4][9][17] - 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推动全球智驾市场向万亿级空间增长,地平线在该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4][9][17] - 地平线在国产智驾芯片领域对海外龙头形成追击之势,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9][17][75] 公司概况 - 地平线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边缘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累计交付量突破700万套 [17][18]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Horizon Mono、Horizon Pilot、Horizon SuperDrive,覆盖从低阶到高阶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0][21] - 地平线已与27家OEM合作,覆盖285款车型,价格区间为8.68万元至42.98万元 [21][22] 行业趋势 - 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取代传统模块化设计,特斯拉FSD v12的推出标志着行业向端到端技术升级 [9][44][49] - 2023年全球L1、L2、L3~L5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分别为38.8%、31.0%、0.01%,预计2028年将分别达到25.0%、54.3%、8.6% [9][58][60] - 2023~2030年全球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有望从619亿元增长至10172亿元,CAGR约49% [9][61][63] 市场竞争 - 英伟达Orin-X和特斯拉FSD在中国智驾域控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地平线征程5和征程3分别以21.6万颗和10.1万颗的装机量紧随其后 [66][69] - 地平线J6P芯片综合算力达到560Tops,超越英伟达Orin-X和特斯拉FSD 4.0,处于国产阵营第一梯队 [73][74] - 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在中国本土OEM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达到35.9%,位居第一 [75][78] 财务表现 - 地平线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3.75/35.61/59.54亿元,同比增长53%/50%/67% [6][8][90] - 2024/2025/2026年PS分别为19.1/12.7/7.6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84.7/44.5/29.2倍 [6][93][94] - 公司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H1毛利率为79.0%,主要得益于授权和服务业务的高毛利率 [29][30][90] 未来展望 - 地平线通过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望在智驾市场下沉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20万元以下车型市场 [83][84][85] - 公司规划巨量算力支持端到端大模型,预计未来算力将翻40倍至7320PFLOPS [80][81] - 地平线作为第三方供应商,能够为主机厂提供性价比解决方案,降低开发成本,加速智驾产品普及 [8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