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证券-TCL科技-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国内需求受益补贴政策,短期看利润或有望继续改善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TCL科技的12个月评级为中性,目标价为4.00元,对应1.3倍2025年预期市净率,较历史平均水平低0.7倍标准差 [4][5] 核心观点 - TCL科技的大尺寸面板需求自2023年12月开始回暖,主要受益于国家消费补贴政策,推动价格回升 [2] - 公司预计大尺寸LCD面板价格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趋势,主要由于供给增加有限且行业集中度加强 [2] - 公司认为利润率有望继续改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稼动率提升、价格上涨、上游供应链成熟、OLED面板减亏以及财务成本降低 [3] - TCL科技的大尺寸面板(65寸/75寸)接近满产,小尺寸LCD稼动率维持在80%以上,OLED持续满产 [1] - T9产线二期产能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开出,管理层预计满产下带来的营收贡献将覆盖折旧增加 [1] 公司背景 - TCL科技为国内两大面板厂商之一,拥有9个面板厂和5个组件厂,涵盖LCD和OLED面板 [10] - 2023年公司面板出货面积达5,300万平方米,为全球第二大电视面板制造商及最大的游戏显示器和LTPS面板制造商 [10] - 2020年公司收购中环集团,进入新能源和光伏硅片行业 [10] 估值与财务数据 - 目标价4.00元对应2025年预期市净率1.3倍,较历史平均水平低0.7倍标准差 [4] - 2024年预期营业收入为163,926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期为182,263百万人民币 [7] - 2024年预期净利润为2,930百万人民币,2025年预期为5,428百万人民币 [7] - 2024年预期每股收益为0.16元,2025年预期为0.29元 [7] 行业供需与价格趋势 - 大尺寸LCD面板供给增加有限,行业集中度加强,供给格局有所改善 [2] - 公司预计大尺寸LCD面板价格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趋势 [2] - 中国厂商贡献了全球电视面板80%的产能,TCL科技的最大客户TCL电子在海外建立了整机组装产能 [1] 产能与稼动率 - 大尺寸面板(65寸/75寸)接近满产,小尺寸LCD稼动率维持在80%以上,OLED持续满产 [1] - T9产线二期产能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开出,管理层预计满产下带来的营收贡献将覆盖折旧增加 [1]
-瑞银证券-招商蛇口-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4Q24利润率较前三季度有回升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招商蛇口的12个月评级为中性 [5] - 12个月目标价为Rmb9.80,当前股价为Rmb10.09 [5] 核心观点 - 招商蛇口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利润率较前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全年毛利率同比下滑 [2] - 2022年及以后拿地的项目预计毛利率将逐步提升,2022年拿地项目销售毛利率约20%,2023年拿地项目销售毛利率不到20% [2] - 2024年公司将计提存货减值,2025年目标销售额保持在行业前五水平 [2] 市场持续性判断 - 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销售热度持续性强,但一二月为销售淡季,新房销售将环比下降 [3] - 2024年10-12月非核心二线城市及低线城市地产销售未明显反弹 [3] - 土地市场高溢价率将持续,开发商拿地策略集中在核心城市核心区域 [3] - 2025年公司将加速周转和换仓,提升权益比,加大改善型产品入市 [3] 估值 - 招商蛇口目前交易在0.9x 2025E PB,瑞银证券覆盖的A股地产公司均值为0.55x [4]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Rmb170,389百万,净利润为Rmb3,539百万 [6] - 2024E每股收益为Rmb0.39,每股股息净值为Rmb0.20 [6] 公司背景 - 招商蛇口控股股东为招商局集团,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与运营、园区开发与运营及邮轮运营 [8] - 房地产开发与运营贡献了公司大部分收入和利润 [8] 量化研究回顾 - 未来六个月,招商蛇口所处行业结构预计不变 [12] - 未来六个月,招商蛇口面对的监管/政府环境预计有所改善 [12] - 过去3-6个月,招商蛇口各方面情况变化不大 [12] - 下一期公司每股收益可能低于市场一致预期 [12]
-瑞银证券-中国石油-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天然气业务有较好表现,炼油业务略承压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石油A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12.8元/股 [4][5] 核心观点 - 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业务表现亮眼,销量增长较快,前11月国内实现价格同比略增,进口持续减亏 [3] - 炼油业务受国内成品油需求低迷影响,但整体负荷仍保持较高水平,若消费税严格管理或对炼油业务有所利好 [3] - 化工业务通过优化油源、持续降本及发挥乙烷项目优势,保持了不错的效益 [3] - 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强度在2,500-3,000亿元,并持续注重股东回报 [2] 分板块业务情况 上游业务 - 2024年国际油价略低于2023年,但上游业务表现稳健,天然气产量有望实现超过3%的同比增长 [3] 天然气业务 - 天然气业务表现亮眼,销量较快增长,前11月国内实现价格同比略增,进口持续减亏 [3] 炼油业务 - 行业景气度受国内成品油需求低迷影响,但公司整体负荷仍保持较高水平,若消费税严格管理或对炼油业务有所利好 [3] 化工业务 - 尽管国内化工行业整体低迷,但公司通过优化油源、持续降本及发挥乙烷项目优势,保持了不错的效益 [3] 估值与财务数据 - 目标价维持12.8元/股,采用分部加总法推导目标价,中下游业务与同业EV/EBITDA估值挂钩,勘探开采业务采用DCF估值法,WACC设为6% [4] -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1717.19亿元,2025年预计净利润为1689.71亿元 [7]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94元,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92元 [7] - 2024年预计每股股息为0.47元,2025年预计每股股息为0.46元 [7] 公司背景 - 截至2023年,中国石油拥有约186.04亿桶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其中约66%为天然气 [9] - 2023年上游石油产量为93,710万桶,炼油厂加工量为139,880万桶,零售额为1.23亿吨,销售天然气2735亿立方米 [9] 预测回报率 - 预测股价涨幅为44.5%,预测股息收益率为5.2%,预测股票回报率为49.7% [8]
-瑞银证券-宇信科技-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宇信科技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28.50元,当前股价为18.92元,预测股价涨幅为50.6% [4][5][9] 核心观点 - 宇信科技预计2025年银行IT投入与2024年相比保持平稳,业务仍以信创为主导,并购整合、AI和出海可能是新的增长机会 [1] - 公司将继续提升效率,毛利修复仍是主线,聚焦资产1万亿以上的大型银行,围绕客户的项目持续性和付款能力进行选择 [1] - 2025年公司人员或继续收缩,同时调整结构,增加在AI、海外业务及个贷不良业务的投入 [1] AI+应用 - 宇信科技坚持“AI+”战略,聚焦应用,产品形式包括软件产品和一体机,一体机收费模式为一次性购买费用加后续每年设备更新维护费用 [2] - 应用场景以营销产品为主,帮助银行获客并提升GMV,通过一体机分析客户画像并激活沉睡客户,部分分行采用营销一体机后KPI大幅提升 [2] - AI在提升个贷不良化解效率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2] 海外业务 - 宇信科技将继续通过产品切入并深耕海外大客户及中资行海外分行,网点转型、渠道业务等产品将在海外持续落地 [3] - 长期目标为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0-30%,或考虑整合海外公司或团队以迅速扩大海外份额 [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4E营业收入为54.18亿人民币,2025E为64.70亿人民币,2026E为76.80亿人民币 [7] - 2024E净利润为3.84亿人民币,2025E为5.12亿人民币,2026E为6.81亿人民币 [7] - 2024E每股收益为0.54元,2025E为0.73元,2026E为0.97元 [7] - 公司市值约为134亿人民币(18.3亿美元),市净率为3.1x [5] 公司背景 - 宇信科技是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军企业,主要提供IT咨询规划、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实施、系统集成等服务 [10] - 公司前五大业务板块占比接近75%,包括信贷操作、数据智能、网络银行、监管合规管理和数字信贷 [10]
-瑞银证券-徐工机械-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徐工机械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8.4元人民币,当前股价为7.45元人民币,预测股价涨幅为12.8% [4][5][8] 核心观点 - 徐工机械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其中国内收入预计个位数增长,海外收入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公司预计2025年净利润率将同比提升,主要受益于收入结构改善和成本管控 [1] - 公司预计2025年表外应收账款将持续压降,海外库存水平健康,整体约1个月左右库存 [1] 国内市场表现 - 2024年12月,徐工机械的小挖销量保持不错增速,中挖销售也在边际改善,主要受益于基建项目拉动和开工小时数同比提升 [2] - 公司预计2025年挖机内销将实现双位数增长,小挖增长将持续,中挖销量同比提升,国内挖机收入增速将高于行业销量增速 [2] - 但公司预计2025年国内混凝土、起重机、高机需求仍较弱,国内收入预计实现个位数增长 [2] 海外市场表现 - 继2024年海外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后,公司预计2025年海外业务仍将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分区域来看,欧美澳增速最快(低基数),亚洲区域实现较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印尼的高增),拉美增速回落但仍能实现双位数增长,俄罗斯增速较弱但仍有增长(需求来自灾后重建) [3] - 分产品看,矿机和高机或实现强劲增长,矿机主要受益于较高性价比下市占率的提升 [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1041.61亿人民币,净利润为82.44亿人民币,每股收益为0.70元人民币 [5][7] - 基于市盈率估值,公司当前估值为12.0x 2025E PE [4] - 公司2025年预计息税前利润率为9.9%,ROIC为18.6%,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5.4x [7] 公司背景 - 徐工机械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品牌之一,主要产品包括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等,其中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9] - 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工程机械出口商之一,汽车起重机、压路机、平地机等多项产品出口市场份额领先 [9]
-瑞银证券-宝丰能源-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内蒙烯烃项目按计划投产中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宝丰能源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23.5元/股 [4][5] 核心观点 - 宝丰能源四季度烯烃价差环比修复,焦炭价差环比缩窄,Q324检修对盈利的影响已消除 [1][2] - 内蒙第二条、第三条百万吨烯烃产线将分别于一月底和三月底投料试车 [1][3] - 新疆400万吨烯烃项目仍在向政府报审文件阶段 [1][3] 公司运营情况 - 四季度烯烃价差环比改善,三季度受检修影响的盈利(约3亿元)在四季度恢复 [2] - 四季度焦化板块盈利环比下滑,主要由于11-12月焦炭价格跌幅较大,价差缩窄,叠加焦煤价格回落 [2] - 四季度公司25万吨EVA装置转产LDPE [2] 项目进展 - 内蒙基地300万吨烯烃项目进展:首条产线已于24年11月底投产,第二条产线预计于一月底投料试车,第三条产线预计于三月底前投料试车 [3] - 新疆准东规划400万吨烯烃项目,目前处于前期和当地政府报审文件阶段 [3] 估值与财务数据 - 目标价基于DCF估值法(WACC为8.6%),对应23/13倍2024/25E PE [4]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37,213百万人民币,2025E预计为59,389百万人民币 [7] - 2024E净利润预计为7,520百万人民币,2025E预计为13,337百万人民币 [7] 公司背景 - 宝丰能源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领先的煤化工企业,主营业务为煤制烯烃,主要产品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 [10] - 内蒙古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及配套40万吨/年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投产后,公司烯烃产能将达到520万吨/年 [10]
-瑞银证券-龙佰集团-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钛白粉景气度仍承压,关注行业产能出清情况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龙佰集团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维持24.30元/股,基于DCF估值法(WACC为7.4%),对应17/15倍2024/25E PE [4][5] 核心观点 - 钛白粉行业景气度仍承压,主要受反倾销税政策和淡季需求疲软影响,四季度钛白粉销量约为30万吨,全年销量近125万吨,但欧盟征收0.74欧元/千克的反倾销税导致公司对欧盟出口处于小幅亏损状态 [1][2] - 钛精矿供应偏紧,预计2025年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公司计划2025年底实现钛精矿产能248万吨,铁精矿产能760万吨 [1][3] - 海绵钛和新能源材料板块在四季度仍录得亏损,尽管海绵钛销量环比小幅提升至2万吨,但价格下跌导致板块亏损 [2] 行业现状与公司战略 - 钛白粉行业在欧盟、巴西等地区面临反倾销税压力,部分边际厂商已开始降低负荷或停产,但公司仍维持对欧洲/巴西的钛白粉销售,并考虑长期在海外建设产能 [3] - 公司继续推进红格矿区两矿整合,预计2025年钛精矿新增产能有限,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 [3] 财务数据与估值 - 公司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29,649百万人民币,息税前利润为4,603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3,450百万人民币,每股收益为1.45元 [7]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为31,814百万人民币,息税前利润为5,070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3,766百万人民币,每股收益为1.58元 [7] - 公司市值约为406亿人民币(约5.53亿美元),市净率为1.7x,净债务/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7x [5] 公司背景 - 龙佰集团是一家专注于钛、铝精细粉体材料研发和制造的大型无机精细化工集团,拥有多个生产基地,主营业务为钛白粉生产,产能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致力于发展海绵钛、高钛渣、钛合金材料等业务,形成多方位一体化的钛产业链综合体 [10]
-瑞银证券-卫星化学-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丙烯酸价格上涨,新产能顺利推进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卫星化学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24.0元/股 [6][5] 核心观点 - 卫星化学预计四季度业绩将受到碳二价差较好、丙烯酸价格上涨以及丁辛醇投产的支撑 [2][3] - 公司乙烯三期和四期产能按计划推进建设,SAP、高分子乳液、EAA等产品产能有望于2025年投产 [2][4] - 未来三年资本开支预计维持在每年60-70亿元 [2] 业绩与盈利预测 - 2024年四季度碳二产品价差较好,丙烯酸价格上涨,第二套40万吨丁辛醇装置投产,预计支撑四季度盈利 [3] - 2025年初以来主要产品价格整体好于2023年初,2025年二季度检修对净利润的影响有望同比减少 [3]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44,133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5,078百万人民币 [8]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52,437百万人民币,净利润为6,482百万人民币 [8] 新产能推进 - 80万吨丁辛醇项目已于2024年四季度开始运行 [4] - 2025年预计投产10万吨丙烯酸、15万吨高分子吸水树脂(SAP)、16万吨高分子乳液、8万吨新戊二醇以及4万吨EAA项目 [4] - 乙烯三期项目预计于2026年投产,四期项目预计于2027年投产 [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目标价24.0元/股基于可比公司P/BV-ROE回归关系,2025/2026年预测PB分别为2.3/2.1倍,ROE分别为21%/23% [5] - 2025年1月15日股价为20.15元,52周股价波动范围为13.22-20.15元 [6] - 预测股价涨幅为19.1%,预测股息收益率为2.4%,预测股票回报率为21.5% [10] 公司背景 - 卫星化学前身为卫星丙烯酸,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第一家以丙烷为原料打通C3全产业链的民营上市企业 [11] - 公司自2017年开始发展C2产业链,购置六艘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并在美国合资建设Orbit出口终端,连云港产业基地的250万吨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一期已于2021年6月投产 [11]
-瑞银证券-骄成超声-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骄成超声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Rmb41.00,当前股价为Rmb37.80 [2] 核心观点 - 骄成超声2024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约10%,其中锂电超声焊贡献约2亿元收入,耗材收入同比增长约50% [5] - 2025年收入预计同比增长20%,锂电设备收入增长20%-30%,耗材收入增长50%,半导体/线束贡献超过2亿元收入 [5] - 2025年毛利率预计改善,主要驱动为收入结构的优化 [5] - 2025年预计10GWh复合铝箔项目订单落地,单GWh价值量从2024年的1,000万元降至300-400万元 [5] - 复合铜箔产业链预计在2025年完成从0到1的突破 [5]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Rmb551百万,2025年预计为Rmb755百万,2026年预计为Rmb1,020百万 [4] - 2024年预计息税前利润为Rmb(17)百万,2025年预计为Rmb110百万,2026年预计为Rmb216百万 [4] -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Rmb21百万,2025年预计为Rmb135百万,2026年预计为Rmb234百万 [4]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Rmb0.18,2025年预计为Rmb1.18,2026年预计为Rmb2.04 [4] 盈利能力与估值 - 2024年预计息税前利润率为-3.2%,2025年预计为14.6%,2026年预计为21.2% [4] - 2024年预计ROIC为-2.4%,2025年预计为14.6%,2026年预计为24.4% [4] - 2024年预计市盈率为NM,2025年预计为32.7x,2026年预计为18.9x [4] 公司背景 - 骄成超声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上海,主要从事超声波产品、检查和检测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生产、轮胎橡胶裁切、食品和制药检测等领域 [7] - 公司于2022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董事长周宏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7]
-瑞银证券-容百科技-2025瑞银大中华研讨会
-· 2025-01-17 10:5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容百科技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Rmb36.00,当前股价为Rmb31.46 [3] 核心观点 - 容百科技2025年出货增速预计将高于2024年的20%,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欧洲电动车市场受碳排政策影响需求增速有望达到10-20%,以及北美车企客户新车型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1] - 2024年容百科技实现出货约12万吨,同比增长20%,全球三元正极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4年Q3的14.4% [6] - 2024年海外客户占比达到20%,主要来自北美车企客户增量 [6] 2024年回顾 - 容百科技2024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0%,达到12万吨 [6] - 全球三元正极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4年Q3的14.4% [6] - 韩国工厂一期2万吨产能实现满产,Q3产能利用率为30-40%,预计Q4亏损大幅收窄 [6] - 欧洲工厂通过收购波兰工厂进行本土化布局,预计6-8个月后第一期2万吨产能达产 [6] - LFMP(磷酸铁锰锂)2024年市占率达50%,产能扩张至1万吨,预计2025年实现止亏 [6] 2025年展望 - 容百科技预计2025年出货增速将高于2024年的20% [1] - 欧洲电动车市场受碳排政策影响,需求增速有望达到10-20% [1] - 北美车企客户新车型有望在2025年实现翻倍增长 [1] - 韩国工厂二期4万吨产能预计在2025年Q1达产,H2实现满产并在成本端与国内产线打平 [6] 公司背景 - 容百科技是中国领先的正极材料供应商,主要生产镍钴锰811(NCM811)、镍钴铝(NCA)和Ni90系列等高镍正极材料 [8] - 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和亿纬锂能 [8] - 截至2023年,公司在国内拥有三座工厂,韩国拥有一座工厂,正极材料名义总产能超过20万吨 [8]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Rmb16,437百万,2025年预计为Rmb24,388百万 [5] - 2024年预计净利润为Rmb293百万,2025年预计为Rmb868百万 [5] - 2024年预计每股收益为Rmb0.61,2025年预计为Rmb1.79 [5] - 2024年预计息税前利润率为3.2%,2025年预计为4.9% [5] 新业务进展 - 韩国工厂一期2万吨产能实现满产,二期4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Q1达产 [6] - 欧洲工厂通过收购波兰工厂进行本土化布局,预计6-8个月后第一期2万吨产能达产 [6] - LFMP(磷酸铁锰锂)2024年市占率达50%,产能扩张至1万吨,预计2025年实现止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