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陪伴优秀企业成长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创新指引,让我们能更精准地服务企业,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推出的"共 同成长计划"、安徽金融监管局的"贷投批量联动""初创信用贷"等创新产品方案。2024年,在交通银行 总行推动下,专班升格为科技金融中心,配套专项审批权限、内部资金补贴和尽职免责政策,形成 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7日 02 版) 2021年,我们分行开始筹备组建科技金融专班时,还没有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企业申请贷款主 要看房产、土地等"硬抵押物",融资门槛较高。现在,我们有10余款产品,审批标准也更关注企业潜 力,比如技术水平、团队组成、市场前景等。截至今年9月末,分行对科技型企业的信用贷款占比超一 半,累计服务安徽省内超1万家科技型企业。 这几年,我们支持的企业中,有的成功上市,有的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还有的实现了关键 技术突破。"十五五"时期,我们将继续陪伴优秀企业成长。 (作者为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负责人,本报记者葛孟超采访整理) (责编:岳弘彬、牛镛)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
小凌河 大变样(我家门前有条河)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小凌河沿岸健身步道。 樊洪波摄(人民视觉) 我是辽宁锦州市义县人,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锦州市区工作,一直住在小凌河边。十几年来,河水和周 边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跟着提高不少。 2022年,我多了一个"生态宣讲员"的身份,负责把小凌河的蜕变之路、锦州的生态治理故事讲给更多人 听。到现在,我已经讲解了200多场。 讲解中我会提到,小凌河与女儿河的交汇处,是锦州有名的老八景之一"锦水回纹";小凌河口,是候鸟 迁徙经停地,开春后河面上会有数百只天鹅,许多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拍鸟……如今的小凌河,波光粼 粼、鱼翔浅底,为老百姓增添了许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生态环境治理,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将绿色发展的理念传递给更多人,让他们 了解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加入到守护家园的行列中来。 (本报记者胡婧怡采访整理) 【记者感言】 以前,小凌河常常干涸,两岸长着一米多高的杂草,河道里有各种生活垃圾。夏天,河水臭气熏鼻,让 我不敢开窗;冬天,河边尘土飞扬,路过时要加快步伐。 2014年起,锦州开始对小凌河进行生态治理。修建水库、治理河道、沿岸建设带状森林公园、打造滨河 路网……一项项工程稳步 ...
在中原大地,感受强劲发展脉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7 06:11
传统文化产业现代化 - 汝瓷产业通过科技型企业进行恢复性烧制,摹古酌今精选原料,致力于制作与北宋汝瓷无限接近的作品[2] - 企业提供体验式旅游,游客可体验拉坯、施釉等工艺过程并倾听汝瓷开片声响[2] - 汝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传世品不足百件,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器型在两岸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1] 影视与内容制作行业 - 短剧制作基地实现高效生产,多个实景棚同时开机,三五天即可拍完一部戏[2] - 基地配备总裁家、公司、医院、宴会厅等多种现代化拍摄场景[2] 现代农业科技化 - 生猪养殖采用楼房养殖模式,项目总面积2800亩,建设21栋6层楼房猪舍[4] - 综合体接入智能化设备超8.4万台,结合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实现"全屋智能"养殖[4] - 智能饲喂系统提供定制化营养餐,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服务,空气过滤系统保持猪舍无菌[2] - 智能化设备与云平台监控结合,使饲养员可远程实时关注猪群状况[4] - 楼房养殖模式具有节约资源、生物安全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于传统平铺猪舍等特点[4] 户外用品制造业 - 平舆县集聚304家生产及配套企业,建成15个专业园区和14个藤编乡镇[5] - 产品包括折叠椅、帐篷、户外小拉车等,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产业基地已崛起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基地[5] 零售与消费服务业 - 综合型零售企业在许昌、新乡经营门店13家,通过员工关怀文化形成良性循环[6] - 企业设立员工之家,配备阅读休息区和休闲放松区域,员工自发维护环境整洁[6]
“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随着中阿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将迪拜作为区域运营基地。据迪拜商会统计,2025年上 半年,共有772家中国企业在迪拜注册,同比增长3.8%。泽尤迪表示,中国企业为阿联酋带来人工智 能、金融科技、现代物流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有力促进了知识转移与当地技术能 力的提升;同时,阿联酋企业也积极融入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对接中国先进的工业体系与创新网络, 不断增强全球竞争力。"这种双向互动催生了合资经营、联合研发、人才共育等多元合作模式。该模式 还可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广,实现更多共赢。" 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遭遇挑战。"阿中有责任倡导多边主义,共同维 护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泽尤迪表示,阿中双方应携手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供应链,持续提升贸 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推进绿色、可持续的投资实践,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7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进博会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重要平台。"阿联酋外贸部长兼阿联酋 国际投资峰会主席萨尼·泽尤迪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阿联酋愿同中国 ...
期待在主场取得亮眼成绩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十五运会击剑赛事将于11月15日至20日在中国香港启德体育园举行。个人赛及团体赛项目包括男、女子 组的重剑、花剑和佩剑,将产生共12枚金牌。香港击剑队(见图,香港体育学院供图)日前表示,将派 出男、女各12名运动员参加全部12个小项的角逐。 香港击剑队在历届全运会共取得1银5铜。十五运会,香港击剑队在男子花剑个人和团体项目上实力出 众。除了两届奥运会男子花剑个人冠军张家朗,新科世锦赛冠军蔡俊彦也在参赛阵容中,两人称得上是 这一项目的"双保险"。香港击剑队总教练郑兆康表示,十五运会是队伍实现全运金牌"零"的突破的好时 机,但不会给运动员施加太大压力。 蔡俊彦表示,对团体赛颇有信心,"因为我的队友都很有实力。"谈及最想交手的运动员,张家朗 说:"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对手。" 女子重剑运动员佘缮妡担任香港赛区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对此,她表示非常荣幸,期待在比赛中取得 佳绩。 不久前,香港击剑队进行了海外集训,调整状态。郑兆康介绍,香港击剑队中,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 的16岁,希望队员们以老带新,充分发挥主场优势,收获成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7日 11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在全运会赛场 ...
哈密瓜缘何四季甜(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让技术更先进、机制更灵活,推动更多好种子破土而出、拔节孕穗,定能更好把握丰收的主动权,托 举"舌尖上的幸福" 市场需求不只是消费者需求。新品种闯出大市场,必须满足产业链各方利益——消费者希望味道好,销 售者希望货架期长,种植者希望坐果率高、裂果率低。网纹瓜"都蜜101",抗病性强、耐热不易早衰; 西瓜"中密一号",不易裂果,存放时间长……生产省心,运输安心,消费舒心,助力这些新品打开市 场。由此可见,育种要做试验,也要做调研。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种植仓储等产业环节、品质口味 等消费偏好作为"导航仪",品种更新才能找准方向。 快速回应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在新疆,依托分子标记,动态跟踪甜瓜的甜度香气,使其在生长 过程中得到精细调控;借助基因编辑,棉花风沙里能扎根,干旱时会锁水;借助航天育种,玉米的综合 价值得到提升……正如一名专家所言,"过去'脚跑断',现在'数跑路'",新技术应用让"经验育种"升级 为"精准设计"。 种业振兴,难在选育的"第一公里",也难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能"单打独斗", 而要全产业链"协同作战"。时下,一些地方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由院所出技术、企业出资金、平台出 ...
共享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密码”(和音)
人民日报· 2025-11-07 06:11
展望"十五五",中国将锚定目标、接续努力,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携手各国共绘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为子孙后代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发展的"绿色密码"是什么?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如何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 路,并赋能各国在绿水青山间追求共同现代化。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 设美丽中国。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绿色"一词出现多达20次。这是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庄重承诺,也将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注入强劲动力。 以青山绿水为卷,以绿色发展为墨,以人类命运为怀。展望"十五五",中国将锚定目标、接续努力,加 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携手各国共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为子孙后代建设清洁美丽的 世界。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7日 03 版) 相关新闻: 中国何以成为"前瞻型国家"——读懂中国的确定性① "创新爆发期"带来中国机遇新升级——读懂中国的确定性② 开放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锚"——读懂中国的确定性③ 如何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一直是 ...
打破“橱窗式”展示(文旅棱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7 06:11
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淌在生活中的活态传承。非遗旅游的创新也应打破"橱窗式"展示,将 非遗融入情境体验。在江南学习蓝印花布制作,在岭南感受龙舟竞渡,这些深度互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 非遗的温度与智慧,远比简单观赏更能触动人心。 非遗与旅游的融合,绝非简单叠加,而是相互成就的深度链接。当非遗通过旅游获得传承动力,旅游因 非遗增添文化深度,我们也能在古今交汇处,见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美妙共鸣,见证千年文脉在当 代生活中焕发时代光彩。 (责编:岳弘彬、牛镛) 讲好非遗故事还需注入叙事灵魂与场景魅力。将杂技、皮影等非遗项目与沉浸式戏剧相结合,游客不再 是台下的观众,而成为与表演者互动的"剧中人";打造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的主题市集与游学路线,让游 客在"赶集"与"行走"的轻松氛围中,完成一场深度的文化探寻,让非遗成为一种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 生活。 非遗还需融入当代生活场景。非遗主题民宿将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居住需求结合;非遗文创产品让传统 纹样融入文创,进入日常生活。这种创新使非遗从被保护的"遗产",蜕变为具有生命力的现代生活,获 得了新价值。 ...
展现曲艺的青春活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7 06:11
据悉,自2022年以来,中国曲艺家协会已选拔82名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入选"艺苑撷英"系列展演,助力曲 艺新生力量在舞台挑大梁、当主角。 (责编:岳弘彬、牛镛) 3场演出曲种丰富,包括相声、评书、快板书、苏州评弹、粤曲等,兼顾南北风格,展现出中国曲艺艺 术的多样性。 传统经典作品与新创佳作荟萃一堂。苏州评弹《潇湘夜雨》、京韵大鼓《白妞说书》、山东快书《打票 车》等经典作品,还原传统曲艺的韵味与精髓。河南坠子《黄河妮儿》、太和清音《追女儿》等新创作 品根植时代沃土,讲述当代故事。从家国情怀到市井烟火,从历史故事到时代生活,演员们以青春力量 赋予曲艺新活力,让观众在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曲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生命力。 本报电(记者赖睿)"说到吃饭,我们60后让父母先吃;我们80后让孩子先吃;我们00后让手机 先'吃',我不拍完照,谁也甭想吃!……"舞台上,群口相声《时代三人行》节奏紧、包袱密,在幽默 风趣中展现了时代变迁,引发了现场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共鸣。 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艺苑撷英—— 2025年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在北京举办。23名优秀 ...
身暖,更要心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7 06:11
制图:潘旭涛 随着气温降低,中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冬季供暖涉及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 程。连日来,"供暖"在互联网上成为热点话题。网友们晒出自家供暖情况,热议供暖背后的"民生温 度"。 据人民网报道,在北京热力生产调度与监控中心,工作人员紧盯数字可视化大屏,城市供热监测数据及 热网运行状态"一览无余"。这里是首都供热系统的"神经中枢"。 北京热力生产调度与监控中心主任梁言凯介绍,今年供热季,北京热力智能指挥系统实现智慧监测、调 度管理等9个核心模块上线运行,为调度决策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支撑,实现从"经验预判"到"数据精 算"的转变。 基于精准预测,该系统可自动生成日前供热计划与日内实时调整计划,并联动热源厂、泵站等设备自动 调整运行参数,实现热网运行动态优化。梁言凯说,今年供热季还首次实现供热指标"每半小时一调 度",每日设置48个节点精准调控,全力守护市民冬日温暖。 "冬病夏治",排查设备隐患 据经济日报客户端报道,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甘肃建投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 司建工大院供热站,司炉工张爱平正在检修供暖设备。自10月15日上水打压以来,他和同事们24小时值 守,维修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