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9月17日获融资买入3.29亿元,融资余额39.0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与成交表现 - 9月17日光大证券股价上涨1.17% 成交额达16.6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29亿元 融资偿还2.63亿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6590.47万元[1] - 融资余额39.05亿元 占流通市值5.25% 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1] 两融数据明细 - 截至9月17日融资融券总余额39.14亿元[1] - 融券方面当日偿还12.33万股 卖出8000股 融券卖出金额15.22万元[1] - 融券余量44.45万股 融券余额845.88万元 处于近8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67万户 较上期减少5.68%[2] - 人均流通股24,951股 较上期增加6.03%[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2902.07万股至1.08亿股 位列第五大股东[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81.65万股至3488.27万股 位列第六大股东[2]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减持306.82万股至3018.89万股 位列第七大股东[2] - 易方达沪深300ETF新进持股2481.92万股 位列第八大股东[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16.83亿元 同比增长21.03%[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5.6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79亿元[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4月23日 于2009年8月18日上市[1] - 总部位于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及香港湾仔光大中心[1]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51.86% 为最主要收入来源[1]
第22届东博会六大看点揭示中国和东盟合作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9:24
看点一:首次举办人工智能部长级论坛 本届东博会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中国与东盟十国人工智能主管部门最高负责人齐聚 南宁,共议AI治理、伦理与标准等前沿议题。论坛致力于协同区域数字规则制定,回应东盟国家强烈 的数字化发展需求,并推动建立常态化高层对话机制。广西提出的"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 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将助推AI技术在东盟落地。 看点二:东博会赋能自贸区3.0版建设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杨陈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17日在南宁开幕。本届东博会以人工智能(AI)为重点,首次设立 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AI专馆,汇聚近200家高科技企业及团队,展现出的六大核心看点,揭示着中国与 东盟合作正向数字融合与制度共建迈进。 本届东博会推出中国国内首个全面支持8种东盟国家语言的"AI会展智能体",实现智能客服、商机撮合 及会议安排等17类功能,显著提升会展效率与参展体验。开幕式上,AI元素贯穿全程:AI机器人迎宾 互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陈刚佩戴智能眼镜进行"无稿"致辞,依托实时显示技术流畅发 言;尾声环节,AI数字人登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互动,迅速生成开幕式热词、总 ...
天润工业9月17日获融资买入3514.37万元,融资余额2.8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下跌0.56% 成交额达3.9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3514.37万元 融资偿还3976.37万元 融资净流出461.99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85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84亿元占流通市值3.48%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17日融券偿还1400股 融券卖出4200股 卖出金额3.01万元[1] - 融券余量8.29万股 融券余额59.36万元 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01万户 较上期减少0.46%[2] - 人均流通股20025股 较上期增加0.46%[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1368.87万股 较上期减少812.1万股 仍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3] - 永赢睿信混合A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45亿元 同比增长2.36%[2] - 归母净利润1.97亿元 同比增长5.69%[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07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5.98亿元[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 成立于1995年12月19日 2009年8月21日上市[1] - 主营业务构成:发动机及船级曲轴62.05% 连杆22.39% 空气悬架7.29% 曲轴毛坯及铸锻件5.74% 其他2.54%[1]
东箭科技9月17日获融资买入2368.30万元,融资余额1.58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18 09:24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3.46% 成交额达1.7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368.30万元 融资偿还2378.70万元 融资净流出10.4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58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5.26%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融券余额分位水平超过近一年70% 处于较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成立于2003年7月4日 于2021年4月26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汽车侧承载装饰系统(21.95%)、车辆前后防护系统(24.79%)、车载互联智能机电系统(11.44%)、车顶装载系统(12.16%)及其他系统产品(28.2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5亿元 同比下降7.03% 归母净利润8385.99万元 同比下降6.70%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78万户 较上期增加3.01% [2] - 人均流通股10720股 较上期减少2.9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317.58万股 [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7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17亿元 [3]
上海电气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62亿元,融资余额24.6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0.24% 成交额达14.2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62亿元 融资偿还1.52亿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950.13万元[1] - 融资余额24.67亿元 占流通市值2.39%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总余额24.70亿元 其中融券余额303.03万元[1] - 融券余量37.00万股 融券卖出金额819元 融券规模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1] - 融券操作呈现卖出与偿还各100股的平衡状态[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0.44万户 较上期减少6.70%[2]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减持2039.46万股 持股降至2.12亿股[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699.12万股至1.38亿股 中证上海国企ETF新进持股4204.43万股[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3.03亿元 同比增长8.89%[2] - 归母净利润8.2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6.40%[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销售商品77.23% 提供劳务10.01% 工程建造7.55% 其他5.2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110号[1] - 成立于2004年3月1日 2008年12月5日上市[1] - 主营业务涵盖新能源与环保设备、高效清洁能源设备、工业装备和现代服务业[1]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73亿元[2]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2]
华昌化工9月17日获融资买入579.08万元,融资余额3.1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0.15% 成交额6270.19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579.08万元 融资偿还951.61万元 融资净流出372.5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16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3.14亿元占流通市值5.17% 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1] - 融券余量20.78万股 融券余额134.65万元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97万户 较上期减少6.81%[2] - 人均流通股18865股 较上期增加7.30%[2]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527.40万股 较上期增加98.67万股[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39.69万股 较上期减少256.88万股[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2.17亿元 同比减少24.03%[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092.4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7.58%[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79年12月15日 2008年9月25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农用化肥和纯碱的生产销售[1] - 收入构成:肥料系列产品42.77% 多元醇35.45% 纯碱11.49% 其他9.18% 精甲醇1.11%[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08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57亿元[3]
博云新材9月17日获融资买入977.19万元,融资余额2.9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股价下跌1.16% 成交额达1.2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977.19万元 融资偿还2846.20万元 融资净流出1869.0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99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6.10%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4.34万股 融券余额37.06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较高水平 [1] - 当日融券卖出4100股 卖出金额3.50万元 无融券偿还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64万户 较上期减少8.88% [2] - 人均流通股7501股 较上期增加9.74%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 同比增长30.98% [2] - 归母净利润846.17万元 同比增长266.37% [2]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及刹车材料(33.17%) 高性能硬质合金及相关材料(63.67%) 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 [1] - 成立于1994年8月12日 2009年9月29日上市 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1]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41.20万元 [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累计派现0.00元 [3]
太阳电缆9月17日获融资买入638.50万元,融资余额1.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及交易表现 - 9月17日太阳电缆股价下跌0.31% 成交额4998.24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638.50万元 融资偿还454.31万元 融资净买入184.19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0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2.39%[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 属于低位[1] - 融券余量0.00股 融券余额0.00元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处于较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4.56万户 较上期减少1.56%[2] - 人均流通股15842股 较上期增加1.59%[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7.45亿元 同比减少9.32%[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984.51万元 同比减少4.56%[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0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61亿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11日 2009年10月21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铜加工53.53% 特种电缆27.80% 电力电缆7.50% 建筑用线6.26%[1]
银行业员工结构加速改变
金融时报· 2025-09-18 09:24
核心观点 - 银行业正经历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基础岗位被替代 科技人才需求增长 员工结构向技术倾斜 同时加强基层员工资源投入 [1][2][3][4] 员工总数与结构变化 - 六大行2024年上半年在职员工总数达182.6万人 [1] - 农业银行员工规模最大 达44.51万人 含境外机构836人及子公司7145人 [1] - 工商银行员工40.84万人 含境内控股子公司10554人及境外机构15537人 [1] - 中国银行员工31.05万人 建设银行员工37.31万人 [1] - 交通银行员工9.52万人(六大行最少) 邮储银行19.38万人(含合同制179282人及劳务派遣1449人) [2] - 对比2023年末六大行员工总数185.29万人 显示科技替代效应持续释放 [2] 科技人才与数字化转型 - 六大行2024年末科技人员总数首次突破10万人 同比增长 [2] - 工商银行2026届校招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计划 聚焦AI相关专业 [2] - 建设银行2026届校招专设"科技类专项人才"岗位 覆盖数据挖掘、技术研发等领域 [2] - 工商银行部署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工银智涌" 赋能20余业务领域及200余场景 [3] - 建设银行体系化推进AI转型 赋能274个行内应用场景 包括授信审批与智能客服 [3] 人力资源战略调整 - 多家银行强调加强基层员工培养及薪酬资源倾斜 [3] - 工商银行优化薪酬资源配置机制 向基层员工倾斜以激发经营活力 [3] - 农业银行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 倾斜配置县域薪酬资源 鼓励员工服务基层 [4] - 农业银行西部地区员工115843人 占比26% 为所有地域最高 [4]
中元股份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640.30万元,融资余额2.9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9: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公司股价上涨1.66% 成交额达1.2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640.30万元 融资偿还1974.13万元 融资净卖出333.83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92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7.03%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2.63万户 较上期减少8.58%[2] - 人均流通股17053股 较上期增加10.29%[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 同比增长17.56%[2] - 同期归母净利润5840.50万元 同比增长78.63%[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总额2.89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174.14万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成立于2001年11月16日 2009年10月30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电力系统智能电网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以及医疗健康业务[1] - 收入构成中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占比95.40% 其他业务占比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