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
搜索文档
全体集合,下周的预测出来了!半导体大跌,我来说两句!
搜狐财经· 2025-11-21 13:35
3、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叠加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导致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预期大幅降至40%以下。这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 受阻,对估值较高的成长股板块形成压制。 来源:股市你金哥 一、今日行情解读: 今天A股弱势调整,三大指数皆有明显下跌。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大跌2.15%。即便英伟达财报超预期,市场也对AI领域的估值泡沫感到担忧,导致其股价高 位回落。这直接拖累了A股半导体、AI应用等相关板块,呈现大跌。 2、美股的悲观情绪蔓延至亚太市场,日经225指数跌超2.3%,韩国综合指数一度跌4%,加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避险氛围。 二、我的策略看法: A股市场短期的偏空面要更多一些,利空波及、获利了结、利润兑现,市场一波接着一波的担忧情绪,致使浮游筹码纷纷抛售,加剧了震荡幅度。 从情况看,我更偏向于现在的调整,是短期、阶段的,并不是长线行情结束的信号。毕竟,这次调整更多阶段涨多了,美联储降息概率下降,美股下跌、 AI估值担忧造成的。可这里面,并不足以击垮A股长线行情。 短线,我继续维持指数在4000点附近震荡的看法。 长线,我继续看多看涨 ...
华尔街迷失方向,过时数据仍有可能引爆市场恐慌?
金十数据· 2025-11-17 12:21
市场潜在波动性 - 股票市场可能迎来动荡开局,因对人工智能交易的疑虑及积压经济数据即将发布引发担忧[1] - 上周五美国股市多数收跌,三大股指涨跌互现,主要股指均创下逾一个月最差表现[1] - 投资者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股市大幅抛售是否还有空间,以及积压数据将如何被解读[1] 经济数据发布与影响 - 美国官方9月非农就业报告将于本周四发布,较原定10月3日推迟一个多月[2] - 市场对延迟数据的解读可能更倾向于负面,忽视积极趋势而重视就业市场疲软证据[2] - 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报告显示整体年度通胀率升至3%,引发市场对未来物价上涨的担忧[3] - 策略师认为强劲的9月就业数据将被视为停摆前的过时信息,而疲软数据则被视为更相关的就业市场走软指标[3] - 10月非农就业数据和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发布时间仍不明确,原定11月13日发布的10月CPI因数据收集问题受阻[2]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板块 - 上周投资者转向价值股,远离市盈率较高的成长股,推动道指突破48000点创历史新高[4] - 道指成分股联合健康集团是受益最多的公司之一,但医疗板块作为避险板块的出色表现未必是好信号[4] - 首席投资官建议投资者坚持长期资产配置计划,避免对市场波动反应过度,截至6月30日其公司管理231亿美元资产[4]
长城基金余欢:继续关注成长板块,人形机器人有望量产加速
新浪基金· 2025-11-12 12:03
市场格局展望 - 11月以来A股市场波动加大并出现显著风格切换 银行和公用事业等传统价值板块表现亮眼 而有色、新能源和创新药等热门板块波动加剧 [1] - 经历前三季度上涨后各板块演绎已较充分 但AI景气度整体依然保持强势 预计年底市场可能相对震荡 [1] - 待年底出现新政策等相关线索后 市场预计将选择下一年的景气延续或改善方向 [1] 重点投资方向 - 关注调整后估值合理且有成长性的港股科技互联网板块 [1] - 关注受益AI技术驱动的子行业 包括硬件基础设施、机器人、智能驾驶和AI端侧应用 [1] - 关注依然有成长性的消费子行业 包括创新药、游戏和出海消费品 [1]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预计短期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将迎来较多催化 包括海外龙头机器人企业新一代机器人的推出及量产计划指引 [1] - 国内龙头机器人企业陆续进入上市进程 产业和政策端预计会有很多进展 [1] - 行业有望进入量产加速阶段 值得重点关注 [1]
成长股的疯牛,和价值股的慢牛,止盈技巧有什么区别?|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11-08 21:50
核心观点 - 成长股与价值股在牛熊市中的涨跌特点及止盈技巧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其所处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密切相关 [2][3][30] 牛熊市涨跌特点 - 价值风格品种波动较小,常呈现“慢牛走势”,例如红利指数和自由现金流指数,其年涨幅多时为百分之十几,少时为百分之几,熊市跌幅亦不大 [5][6][7] - 成长风格品种波动巨大,常呈现“疯牛走势”,例如科创板和创业板,上涨时可一年翻倍,下跌时波动剧烈,如科创板从2021年1700多点跌至2024年700多点,腰斩不止,随后又从底部翻倍 [8][9][10][11][12] 涨跌特点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关系 - 成长风格通常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前段,盈利增速波动大,例如创业板在2020-2021年有单季度盈利同比翻倍增长,而在2023-2024年则出现单季度盈利同比下降,预计2025年又将大幅增长 [15][16][17] - 牛市投资者情绪乐观,可能给予成长股50-100倍以上的市盈率估值,熊市则相反,盈利和估值的大起大落导致其波动风险超过市场平均 [18][19][20][21][22] - 价值风格通常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后段,多为成熟传统行业,盈利增速稳定但缓慢,例如中证红利基本每年盈利增长百分之几,2023-2025年每季度盈利均匀增长,财务指标稳定且分红较多 [23][24][25][26] - 价值风格品种因缺乏增长故事,估值波动较小,指数调仓时(如每年12月)会通过重新挑选低估值股票实现“低买高卖”,使估值降低,指数跟随盈利稳定上涨 [27][28][29] 止盈技巧的区别 - 成长风格品种在低估买入后,牛市收益丰厚,但对止盈要求高,需在高估时及时止盈,否则熊市可能回吐大部分收益 [31] - 价值风格品种波动小,较少出现高估,对止盈要求不高,在低估、股息率高时买入后可长期持有获取分红,这种策略常被保险、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采用 [32][33]
成长与红利板块各有看点
上海证券报· 2025-11-02 22:37
资本市场表现 - 三季度资本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结构性行情特征鲜明 [2] - AI算力、半导体、机器人等科技板块领涨,贵金属、储能、锂电等行业表现突出,银行板块近期反弹 [2] - 行情由政策积极呵护、市场流动性充裕、产业技术进步及外部环境边际缓和多重因素驱动 [2] 债券市场表现 - 三季度国内长端与超长端利率债呈现单边下行走势 [2] - 去年底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破2%,已充分反映市场预期 [2] - 今年以来债券表现受前期预期透支影响 [2] 资产配置观点 - 当前储蓄利率处于低位,红利资产的相对股息回报率优势凸显 [2] - 权益市场仍是大类资产中具备吸引力的方向 [2] - 市场整体估值水位不高,不少标的年内涨幅有限,后续市场仍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2] 成长类资产 - 去年部分成长股估值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市场对长期逻辑信心有待提振 [3] - 当前市场信心明显回暖,成长类企业迎来行业逻辑迭代加速、中长期成长路径更清晰等积极变化 [3] - 中国科技创新行业凭借研发投入与快速迭代突破发展边界,出海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稳步推进 [3] 红利类资产 - 红利资产经过一轮“去伪存真”后,为投资人创造稳健回报的属性未变 [3] - 结合当前利率环境,具备长期稳定分红能力的优质资产依然具有估值优势 [3] - 红利策略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有效性 [3] 优质公司特征 - 持续看好经营扎实、技术领先、格局优良、ROE稳健、现金流充沛的优质公司 [3] - 此类公司长期为投资者创造回报的能力非常明确 [3]
10月30日,赶紧将冷冻股换成冬眠股,散户们一起来看看
搜狐财经· 2025-10-31 11:09
市场整体表现与资金动向 - A股市场在4000点附近震荡,两市日成交额超过2.2万亿元,成交量连续多日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 [1][8] - 指数上涨背后个股严重分化,10月30日2396只股票上涨,2618只下跌,62只涨停,10只跌停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18亿元,结构性格局明显,资金从传统板块向科技成长板块调仓的趋势在加强 [1][6][12] - 两融余额持续攀升,说明杠杆资金更愿意配置弹性较大的品种 [6] - 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但成交量主要集中在少数热门板块 [14] “冷冻股”特征与风险 - “冷冻股”交投极度清淡,分时图几乎是一条直线,换手率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说明大资金不愿意介入这类品种 [1] - 多集中在传统行业,如部分制造业、纺织业,面临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困境 [10] - 缺乏资金关注和基本面支撑,持有时间再长也难有起色,被边缘化的趋势很难逆转 [6][14] - 10月30日跌停的10只股票中,有8只是低价股 [12] “冬眠股”特征与机会 - 多集中在高科技、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订单饱满,业绩环比、同比持续增长 [3] - 即使股价上涨,市盈率反而因为盈利提升而降低 [3] - 多出现在政策扶持领域,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人工智能、半导体,符合全球技术变革趋势 [10] - 重要特征是机构持仓比例高,社保、保险、公募等长线资金愿意长期持有,为股价提供支撑 [14] - 抗跌性强,市场调整时跌幅较小,反弹时能率先创新高 [18] - 真正优质公司在业绩支撑下,股价创新高后仍能继续上涨,关键是确认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8] 宏观环境与外部影响 - 中美高层会晤往往能缓解贸易紧张情绪,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任何缓和信号都可能刺激科技股、出口导向型公司股价 [1][6][14] - 美联储降息后,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创下23958.47点的历史新高,往往能带动A股科技板块做多情绪 [3][16]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12月9-10日还将举行议息会议,市场预期可能再次降息 [6][12] - 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企稳,有助于提升A股对外资吸引力,北向资金流向值得重点关注 [10] - 全球资本风险偏好上升对A股优质资产构成外部支撑 [4] 投资策略与选股逻辑 - 换股关键是识别真正的“冬眠股”,关注季度财报中营收、净利润持续增长且行业景气度向上的公司 [4] - 特别是“含科量”高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青睐 [4] - 换股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渐进过程,可从减持最弱的“冷冻股”开始,逐步增加“冬眠股”配置 [16] - 操作需避免盲目追高,应等待技术性回调时机介入,分批建仓降低买入成本 [10] - A股市场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但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可能不到十分之一,需学会放弃“鸡肋”品种,集中资金配置核心资产 [12] - 个股选择比指数判断更重要,需精选题材 [8][16]
多资产系列报告(二):降准降息利好哪些权益资产?
东吴证券· 2025-10-17 13:12
历史表现与市场环境 - 货币政策宽松期间,若引发债市“走熊”,股票表现更佳:在12次“熊陡”阶段,跑赢债券的A股占比达53.8%;在5次“熊平”阶段,该比例高达66.2%[2] - 债市“走牛”时股票表现相对较弱:在9次“牛陡”和13次“牛平”期间,跑赢债券的A股占比均低于35%[2] - 防御型股票明显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其跑赢债券的平均比例为50.4%,而周期股为47.6%,呈现单调递减趋势[2] - 成长型与价值型股票受益程度差异不显著:成长股、偏成长股、偏价值股、价值股跑赢债券的平均比例分别为48.3%、48.1%、48.4%、48.8%[2] 作用机制与条件 - 企业未来利润预期是比贴现率更重要的DCF模型变量,若货币宽松伴随经济复苏预期,增量资金流入权益市场可能提升资产表现[3] - 成长股受降准降息直接利好需特定条件,而防御股因业绩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盈利波动小,受货币政策利好更明显[3] - 若权益市场对产业基本面改善预期不明确,货币政策难改市场主线,防御股可能大比例跑输债券,如2020年4月20日等四个时点发生该情况[3] 研究方法与风险 - 研究覆盖2020年1月至2025年9月共39次货币政策宽松操作,分析1897只总市值不低于100亿元的A股在T-1日至T+1日的表现[1] - 风险包括样本选取方法待完善、风格分类中位数设定可能存在偏差,以及政策“吹风”可能影响落地前后市场表现的准确性[4][6]
3 Strong Buy Stocks That Could Triple Your Money by 2027
247Wallst· 2025-10-14 23:45
华尔街评级趋势 - 当前多数成长股获得华尔街“强力买入”评级 [1]
帮主郑重午评:创业板半日飙2%+,宁德超茅台!20年老炮跟你唠盘面里的“热与凉”
搜狐财经· 2025-09-25 13:42
市场整体表现 - 创业板指数半日大幅上涨2.22% [1] - 上证指数微涨0.16%,深成指上涨1.14%,三大指数表现分化 [3] - 半日成交额达到15558亿元,较昨日增加1355亿元,显示资金活跃但市场并非普涨,仅约2000只个股上涨 [3] 领涨板块与公司 - AI应用板块表现强劲,游戏、电商、视频方向个股上涨,昆仑万维上涨10%,壹网壹创、天下秀涨停 [3] - 有色金属板块,特别是铜方向受消息面带动,北方铜业、精艺股份、洛阳钼业涨停 [3] - 算力硬件中的铜缆高速连接股走强,新亚电子、浪潮信息涨停 [3] - 宁德时代股价创出新高,总市值超越贵州茅台 [1] 调整板块与公司 - 贵金属、港口航运、燃气板块表现疲软 [3] - 港口板块中南京港、宁波远洋、宁波海运下跌 [3] - 房地产板块调整,大龙地产盘中跌停,银行、旅游酒店板块亦表现不佳 [3]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创业板强势及宁德时代市值超越茅台,反映资金偏好成长股及电池赛道的坚实基础 [4] - AI应用、算力硬件等板块上涨受益于行业需求支撑 [4] - 部分板块调整源于前期涨幅后的休整或短期未获消息面利好 [4]
博弈加仓
第一财经· 2025-09-12 19:4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3870点[11] - 1926家个股上涨 呈现结构化行情 个股跌多涨少[5] - 两市成交额2.52万亿元 较前期放量3.41%[6] 板块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半导体/存储芯片、有色金属、电机、交运设备及政策预期板块(房地产/影视院线)[5][6][8] - 资金流出大金融(银行/保险/证券)、部分消费(白酒)及前期热门题材(CPO/光模块)[5][8] - 机构集中抛售通信设备/证券/消费电子等涨幅较大板块 同时布局电机/小金属/有色金属[8] 投资者行为特征 - 主力资金净流出 散户资金净流入[7] - 散户资金集中流向中小盘题材股[8] - 投资者仓位变动:加仓29.39% 减仓21.90% 按兵不动48.71%[13] - 平均仓位66.2%[18] 市场情绪指标 - 60.54%投资者预判下一交易日上涨[15][16] - 39.46%投资者预判下跌[16] - 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成长股承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