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股

搜索文档
牛市旗手,券商 到底值不值得投资?
雪球· 2025-08-21 16:10
雪球21年度十大新锐用户、22年度基金影响力用户,私企业主,经济学硕士,《基金投资全攻略》作者。早期靠创业获取主动收入,从17年开始,逐步将 经营产生的余钱、闲钱,几乎全部逢低买入权益基金,从赚取主动收入慢慢向赚取被动收入过渡。价值投资践行者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以下文章来源于懒人养基 ,作者懒人养基 懒人养基 . 作者: 懒人养基 来源:雪球 " 券商是牛市旗手 " , 几乎成了 A 股投资者的第一信条 。 每当市场成交量放大 、 指数拉出长阳 , 资金总会条件反射般扑向券商板块 。 然而 , 把镜头拉长 , " 旗手 " 似乎并未把投资者带到价值高地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 399975 ) 基日以来用 18 年时间从 1000 点跌至 915 点 , 累计回报-8.50% 跑输上证指数同期-5.66%水平 , 投资者不得不思考 : 券商的投资价值 , 究竟该如何衡量 ? 01 牛市旗手的双面镜像 : 周期性暴利与长期价值侵蚀 券商的 " 双面性 " , 在牛熊周期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 牛市来临时 ...
股票策略领跑业绩榜 私募继续看好结构性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私募证券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前7月私募证券基金平均收益率达11 94%,其中86 97%的产品实现正收益 [1] - 股票策略以14 50%的平均收益率领跑五大策略,88 20%的产品实现正收益,前5%分位数产品平均收益率高达42 44% [1] - 多资产策略、组合基金、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平均收益分别为9 59%、8 57%、5 47%、5 16% [2] 股票策略表现分析 - 股票策略受益于中小盘指数上涨及科技成长、创新药、大金融等主线轮动 [1] - 主观多头策略通过灵活调仓在科技板块获利,量化策略因流动性改善和中小盘活跃表现亮眼 [2] - 小市值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显著 [2] 私募及公募仓位情况 - 截至8月8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为74 22%,52 85%的私募仓位超八成 [2] - 百亿级私募平均仓位达74 13%,近九成头部私募仓位超五成 [3] - 公募权益型基金整体仓位达93 21%,电子、医药生物、汽车为配置前三行业 [3] 市场结构性机会展望 - 科技成长(机器人、国产算力、AI应用)、政策受益行业(化工、煤炭、光伏)、业绩向好板块(新消费、传媒、创新药)受关注 [3] - 创新药与AI被视为成长风格核心引擎,A股或进入长期趋势上行阶段 [4] - 哑铃型结构可能向物价回升资产迁移,创新药、港股互联网、新消费存在戴维斯双击机会 [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利好科技成长、政策受益行业及消费医药板块 [4]
金融工程周报:继续通过中盘股指数参与流动性行情-20250817
华鑫证券· 2025-08-17 20:34
2025 年 08 月 17 日 继续通过中盘股指数参与流动性行情 分析师:吕思江 S1050522030001 lvsj@cfsc.com.cn 分析师:马晨 S1050522050001 machen@cfsc.com.cn 相关研究 3、《全天候连续六周新高, 固收+港股 ETF 组合上线》 2025-08-04 投资要点 ▌本周建议一览 核心观点: 综合外盘和国内市场情绪,我们认为自四月开始的风险偏 好改善和流动性提升,会推动指数高位震荡至九月,并有 望在八月下旬见到多资产波动率的提升。 我们希望在主要持仓上回归资产基本面,适当参与流动性 溢价,同时避免成为其他投资者的溢价来源。在全球复苏 Goldilocks 和再通胀逻辑未证伪前,利用波动增加成长股 暴露。大类资产配置上继续保持一定的"反脆弱"资产, 对冲美元可能走强带来的 Risk Off。本轮行情轮动速度 快,大盘股指数基本修复至前高,流动性外溢下我们更多 看好相应的中小盘股指数机会,包括恒生中型股 LOF、科 创 200ETF、创业板 200ETF、中证 1000 和 2000 增强 ETF 等标的。 美股:较低仓位,如果有快速调整建议增配 ...
Is OppFi (OPFI) a Solid Growth Stock? 3 Reasons to Think "Yes"
ZACKS· 2025-08-13 01:46
Growth stocks are attractive to many investors, as above-average financial growth helps these stocks easily grab the market's attention and produce exceptional returns. But finding a growth stock that can live up to its true potential can be a tough task.In addition to volatility, these stocks carry above-average risk by their very nature. Also, one could end up losing from a stock whose growth story is actually over or nearing its end.However, it's pretty easy to find cutting-edge growth stocks with the he ...
广发基金段涛:深挖具备进化能力的成长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21:40
基金经理段涛的投资策略 - 专注于挖掘长期空间广阔、具备进化能力的成长股,即"超级强势股",这类企业股价往往能在3至5年内实现3至10倍的回报 [1] - 深耕医药、新能源、化工、机械和汽车等板块投研,在市场关注度较低的领域发现具有超额收益的中小盘成长机会 [1] - 管理的广发医药创新基金年内收益达76.19%,超过业绩比较基准55个百分点,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 [1] 创新药行业的投资布局 - 显著提升基金组合中的港股配置比例,从2024年末约5%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39.13%,重点增配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石药集团等港股创新药企业 [2] - 持仓以中小市值公司为主,前十大重仓股的平均市值约为500亿元,善于捕捉阶段性热点,如二季度新买入的博瑞医药和悦康药业在7月涨幅分别达82.05%和64.6% [2] - 创新药行业具备政策支持明确、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技术壁垒高等优势,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2] 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领域的投资机会 - 除创新药外,持续寻找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子行业的隐形冠军 [3] - 医疗器械行业细分领域众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强,是未来重点挖掘的方向之一 [3] 自下而上的选股能力 - 专注医药领域研究,早期便关注创新药、新医疗服务等细分领域的中小型公司,曾重点推荐英科医疗、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等医药龙头 [4] - 研究行业从医药扩散到消费、周期、制造等板块,管理的广发利鑫基金行业配置分散,前五大行业合计占比25.10%,以TMT板块、电力设备、商贸零售为主 [4] - 广发利鑫混合年内净值上涨29.04%,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近28个百分点 [6] 选股方法论 - 选股识别方法论可概括为四个维度: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催化剂 [7] - 通过资本回报率、负债水平和现金流等核心指标筛选公司,寻找成长性亮点如收入持续增长、ROE拐点、产能扩张等信号 [7] - 倾向于在企业生意模式显现规模效应、产品被快速认可、销售费用率下降或渗透率提升的阶段出手 [8]
高股息和成长两手抓哑铃配置策略获资金青睐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21:40
哑铃配置策略 - 哑铃配置策略通过同时布局高股息防御资产与高景气成长赛道,展现出攻守兼备的韧性 [2] - 近10年A股市场多次上演哑铃配置行情,呈现"两端发力,中间平淡"的特征 [2] - 2024年哑铃配置呈现"两端缩圈"新特征,银行板块成为防御端压舱石,成长端向细分赛道收缩 [2] - 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加仓呈现哑铃结构,向主题成长和大市值价值偏移 [3]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建议采用哑铃配置:银行、交运等蓝筹股作为防御底仓,军工、AI等高景气赛道捕捉机会 [3] 高股息资产 - 能够稳定分红的高息股是当前市场投资主线之一 [2] - 通信、金融、公用事业等成熟行业中格局稳定、分红能力强的优质企业价值凸显 [4] - 银行板块持续跑赢,成为防御端的压舱石 [2] 成长赛道 - 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成长股是当前市场另一投资主线 [2] - 资金更倾向于市值下沉的小微盘科技股,哑铃两端波动节奏加快 [2] - AI、国防军工、传媒、通信等主题成长方向获得基金加仓 [3] - AI商业化互联网板块、消费复苏领域、高端制造和硬科技值得关注 [4] - 生物制药行业迎来新的成长机遇 [4] 行业机会 - 地产链的困境反转机会值得重视 [4] - 化工、原材料等周期行业因供给端优化和成本优势将迎来盈利改善 [4]
哑铃策略火了!价值股+成长股双端布局,助投资者稳健应对市场轮动
搜狐财经· 2025-08-10 06:02
哑铃策略核心观点 - 哑铃策略通过同时配置价值股与成长股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兼顾 在市场波动频繁和政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能更好应对结构性行情切换 [1] - 价值股具备低波动率和稳定分红优势 成长股蕴含高增值潜力和灵活收益空间 两类资产在组合中各展所长 [1] - 当市场单一风格调整时 另一端表现可对冲部分损失 控制组合回撤并实现稳健收益路径 [1] 价值股与成长股的互补作用 - 价值股通常来自成熟行业 基本面稳健且市盈率市净率较低 持续分红能力提供稳定现金流和防御属性 例如银行能源消费品等板块 [3] - 成长股多集中于科技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 虽估值较高但盈利增长兑现后资本增值空间大 在结构性行情中能率先捕捉市场热点 [3] - 哑铃策略要求保持两端权重平衡 价值股承压时成长股上涨弥补损失 避险情绪升温时价值股提供支撑 互补机制降低整体波动率并提升收益稳定性 [3] 稳健收益的策略落地 - 资金分配需根据市场周期行业景气度和风险承受力动态调整 宏观稳定时提高成长股权重捕捉高弹性 风险偏好下降时增加价值股配置控制回撤 [4] - 价值股选择侧重财务稳健性现金流可持续性和分红记录 成长股关注业绩增长逻辑行业空间和竞争格局 可借助量化或多资产配置模型保持策略纪律性 [4] - 长期坚持哑铃策略将高波动控制在可接受区间 平滑净值曲线并利用市场轮动积累收益 两端交替发力使投资曲线更稳健 [4]
“3600点A股攻守道”系列报道之成长赛道篇 | 成长股多头逻辑未改 机构建议布局低估值成长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8:1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5日站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回暖 [1][2] - 创业板指数6月至7月29日累计上涨逾20%,科创50指数同期上涨近10% [2] - 机构认为调整是连续上涨后的阶段性休整,非趋势逆转,中期逻辑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1][2] 政策与资金面支撑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2]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6月仍处1.8的历史高位,资金再配置空间充足 [3] - 6月至8月4日华夏创成长ETF净流入超41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净流入超12亿元 [3] 产业新动能聚焦领域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上半年开源550多万条训练数据,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3] - 创新药领域:6月国家药监局推出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Wind创新药指数6月至8月5日累计涨幅近30% [4][5] - AI领域: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下一代大模型及国产算力方案,Wind人工智能指数同期涨幅超15% [4][5] 机构配置建议 - 军工行业作为国家战略受益品种,拥挤度中等,是成长主线中配置价值较高的细分领域 [5] - AI应用板块估值未过热,海外微软、Meta云服务与广告业务超预期增长或映射国内市场 [6] - 风电、固态电池、3D打印等低位泛科技板块受关注,东吴证券建议把握"高切低"配置机会 [6] 科技成长主线展望 - 中信证券预计下半年AI核心技术创新加速,系统级算力、多模态模型将成为下一代趋势 [8] - 中银证券预测8月市场呈"轻指数、重结构"格局,科技成长仍是核心配置主线 [7] - 申万宏源认为2026年基本面改善与资金流入趋势更明显,科技仍是行情主线 [7]
成长股多头逻辑未改 机构建议布局低估值成长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5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5日站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回暖,机构认为前期调整是阶段性休整而非趋势逆转 [1][2] - 创业板指数6月至7月29日累计上涨逾20%,科创50指数同期上涨近10%,创新药、AI、人形机器人等高景气赛道集体走强 [2] - 8月市场或维持震荡,但中期趋势向上逻辑未变,科技成长仍是主要配置方向 [8] 政策与资金支持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政策定力支撑科技创新驱动风格 [2]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6月仍处1.8的历史高位,资金再配置空间充足,成长主题ETF持续净流入(如华夏创成长ETF净流入超41亿元) [3] - 弱美元周期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成长风格在估值与流动性两端受益,降息预期升温强化优势 [7] 产业动态与新动能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上半年训练场和数据集落地,开源550多万条数据,工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35.6%和25.5% [3] - 国家药监局6月推出创新药临床试验"30日通道"审批,AI大会7月发布下一代大模型及国产算力解决方案 [4] - AI赛道下半年技术创新加速,系统级算力、多模态模型及智能体应用扩展(如企业管理、医疗场景)受关注 [9] 机构配置建议 - 中金8月风格轮动模型显示成长价值指标值0.94,市场偏向小盘成长,军工(拥挤度中等)、AI应用(估值未过热)、风电等泛科技方向受青睐 [5][6] - AI应用板块海外映射明显(微软/Meta云服务与广告业务超预期),国内或复制上游算力向应用端转移趋势 [6] - 东吴证券建议周期权重退潮后布局低位泛科技,"高切低"风格带来配置机会 [6] 行业数据与趋势 - 6月至8月5日创新药指数涨近30%,AI与人形机器人指数涨超15% [5] - 中银证券预计8月风格为低估值/弱盈利/小市值,科技成长是核心主线,指数呈"轻指数、重结构"格局 [8] - 中信证券认为信创等细分方向在政策与需求共振下将迎新一轮景气周期 [9]
成长股多头逻辑未改机构建议布局低估值成长领域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05:0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5日站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回暖 [1] - 创业板指数6月至7月29日累计上涨逾20%,科创50指数同期上涨近10% [2] - 创新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高景气度细分赛道集体走强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2] - 居民存款与股票总市值之比为1.8,处于历史高位,资金再配置空间充足 [2] - 6月至8月4日,华夏创成长ETF净流入超41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成长ETF净流入超12亿元 [2] 产业新动能 - 2025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训练场和数据集落地运营,开源550多万条训练数据 [3]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 [3] - 国家药监局推出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30日通道" [3] 行业配置建议 - 军工行业拥挤度中等,是成长主线中值得配置的细分领域 [4] - AI应用板块估值尚未过热,距离历史高位尚有空间 [4] - 风电、固态电池、3D打印等泛科技方向受关注 [4] 科技成长主线 - 2025年四季度市场行情有望好于三季度,2026年基本面改善与资金流入趋势更明显 [5] - AI核心技术创新将持续加速,系统级算力、长逻辑与多模态模型成为下一代发展趋势 [6] - 智能体应用范围有望扩展至企业管理、科研仿真、教育医疗等高价值场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