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季度净亏损收窄!蔚来李斌:新一代产品有充分的成本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23:24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达19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0% 环比增长57.9% [2] - 汽车销售额161.4亿元 同比增长2.9% 环比增长62.3% [2] - 毛利润19.0亿元 同比增长12.4% 环比增长106.3% [2] - 毛利率10.0% 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2.4个百分点 [2] - 净亏损49.9亿元 同比收窄1.0% 环比收窄26.0% [2] - 非GAAP调整后净亏损41.3亿元 同比收窄9.0% 环比收窄34.3% [2] 产品战略与定价 - 蔚来品牌目标毛利率20% 并争取提升至25% [3] - 乐道品牌目标毛利率15% 计划实现更高水平 [3] - 萤火虫品牌目标毛利率10%左右 [3] - 乐道L90于7月31日正式上市 市场关注度高 [3] - 全新ES8预售价41.68万-45.68万元 电池租用方案价格降至30.88万-34.88万元 [3] 交付数据 - 二季度总交付量72056辆 同比增长25.6% 环比增长71.2% [4] - 蔚来品牌交付47132辆 乐道品牌交付17081辆 萤火虫品牌交付7843辆 [4] - 7月交付21017辆 8月交付31305辆 [4] - 截至8月31日累计交付166472辆 [4] 业绩展望 - 预计三季度交付量87000-91000辆 同比增长40.7%-47.1% [4] - 预计三季度营收218.1亿-228.8亿元 同比增长16.8%-22.5% [4] - 单季交付量有望创历史新纪录 [4]
中通快递与成都青白江区共建低空物流枢纽 智慧科技赋能现代物流多式联运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23:24
战略合作框架 - 成都市青白江区与中通快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低空物流、物流创新、智慧物流等领域打造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产业生态体系 [2] - 合作依托青白江区"亚蓉欧"国际铁路枢纽优势与中通"智慧物流+无人配送"技术积累 在低空物流、创新研发、物流智能仓配等方面达成多层次意向合作 [2] 业务布局与投资 - 中通快递集团扩大在蓉项目投资布局 重点打造综合物流枢纽总部、中欧班列枢纽仓、无人车智能配送网络、综合物流枢纽研究院及通航机场运营 [3] - 项目未来将与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国际名品奥特莱斯综合体联动 打造高端奢侈品西南保税分拨仓库 [3] - 依托中欧班列(成渝)及西部陆海新通道 逐步建成面向东南亚的"跨境班列+仓配一体化"跨境贸易物流体系 [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通旗下航空科技子公司"中通云霄科技"聚焦智能无人机研发与低空场景应用 已建成国内首个全场景无人机综合测试基地 [2] - 探索"铁路+无人机""低空+冷链"、无人车与无人机智能配送等联运模式 加速形成城际区域分拨、低空智慧运输、物流场景创新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产业功能体系 [3] 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 - 青白江区是成都北部中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中欧班列(成都)始发地 临港制造业基础雄厚 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成熟 [2] - 合作将提升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枢纽能级 促进区域供应链体系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2]
腾讯控股(00700.HK)连续12日回购,累计斥资66.07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2
公司回购活动 - 9月2日以每股599.500港元至608.000港元的价格回购91.30万股,金额达5.50亿港元,当日收盘价600.500港元,下跌0.74%,成交额89.32亿港元 [2] - 自8月18日起连续12日回购,合计回购1101.40万股,累计金额66.07亿港元,其间股价累计上涨1.44% [2] - 今年以来进行74次回购,合计回购9989.80万股,累计金额466.50亿港元 [3] 近期回购明细(2025年8月18日至9月2日) - 每日回购股数范围89.50万股至93.40万股,回购金额均约为5.50亿港元,回购价格区间为583.000港元至620.000港元 [3] - 单日最高回购价620.000港元(8月25日),最低回购价583.000港元(8月19日) [3] 历史回购模式对比 - 2025年1月回购规模显著扩大,单日回购股数达393.00万股至408.00万股(1月7日-1月15日),回购金额均超15.00亿港元,价格区间为364.800港元至392.400港元 [5] - 2025年4月初回购股数升至133.30万股至138.50万股(4月7日-4月10日),回购金额均超6.00亿港元,价格区间为419.600港元至461.800港元 [4] - 2025年6月至7月回购股数回落至96.80万股至101.30万股,回购金额稳定在5.00亿港元左右,价格区间为490.000港元至520.500港元 [3][4]
四环医药(00460.HK)9月2日回购1309.60万股,耗资1957.20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2
公司回购动态 - 四环医药于9月2日以每股1.480港元至1.510港元价格回购1309.60万股 回购金额达1957.20万港元[2] - 该股当日收盘价1.500港元 较前日下跌1.32% 全天成交额达1.35亿港元[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12次回购 合计回购1.30亿股 累计回购金额达1.04亿港元[2] 历史回购明细 - 最大单次回购发生于6月17日 回购2000万股 金额2182万港元 价格区间1.080-1.100港元[2] - 5月期间进行四次回购 合计回购4268.2万股 总金额约2496万港元[2] - 4月进行六次密集回购 单月回购量达5365.3万股 累计金额约3848万港元[2] - 2月11日开启本年度回购 以每股0.570-0.580港元回购1000万股 金额572.3万港元[2]
VITASOYINT'L(00345.HK)9月2日回购656.96万港元,已连续2日回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2
近期回购活动 - 9月2日以每股9.140港元至9.150港元回购71.80万股 金额656.96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9.170港元 上涨0.11% 成交额3155.37万港元 [2] - 9月1日以来连续2日回购 合计121.80万股 累计金额1113.81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上涨0.44% [2]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共进行37次回购 累计回购2564.80万股 总金额2.39亿港元 [3] 历史回购明细(2025年3月至9月) - 单日最高回购金额为1840.78万港元(7月31日回购200万股)[3][4] - 单日最大回购数量为212.20万股(7月30日)[3] - 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9.000港元至10.000港元 [3][4] - 4月25日以每股9.700港元回购200万股 金额1939.44万港元 [4] - 3月21日以每股9.360-9.900港元回购131.60万股 金额1260.64万港元 [4]
津上机床中国(01651.HK)连续7日回购,累计回购64.7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23:22
近期回购操作 - 9月2日以每股26.62港元至27.70港元回购15.00万股 金额406.07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27.18港元 下跌1.52% 成交额6483.51万港元[2] - 自8月25日起连续7日回购 累计回购64.70万股 总金额1769.81万港元 期间股价累计下跌2.93%[2] 年度回购汇总 - 今年以来共进行33次回购 累计回购553.60万股 总金额达1.10亿港元[3] 历史回购明细(部分) - 4月16日单次最大规模回购63.50万股 价格区间17.90-18.60港元 金额1169.37万港元[4] - 3月11日单次最大金额回购80.00万股 价格区间19.80-20.60港元 金额1632.46万港元[4] - 4月7日大幅回购52.00万股 价格区间15.18-16.20港元 金额825.95万港元[4] - 2月28日回购50.00万股 价格区间17.28-17.60港元 金额877.49万港元[4]
原管理人员侵占资金可能增加,董事对半年报不保真,002538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9-02 23:22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问题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两名董事对2025年半年报真实性提出异议 因可能存在其他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虚构交易 [2] - 2023年及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 [2] - 原管理人员黄席利等涉嫌通过虚构成本、费用方式套取公司资金 案件尚未侦破 [2][3] - 公司已在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中进行特别提示 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3] - 2024年初公告黄席利等人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犯罪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3] - 安徽证监局披露2021年至2023年期间子公司贵州路发与多家公司业务往来不真实 成本费用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 [4] - 贵州路发与多家公司的工程交易及台车掘进业务均为虚构交易 原管理人员串通舞弊破坏内控监管 [4] - 由于案件尚未侦破 审计机构无法获取充分适当证据判断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5] - 两位董事在2025年半年报审议时投弃权票 因案件可能影响财务报表期初数 [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 [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1.26亿元 同比下降40.92% [6] - 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24亿元 同比下降40.81% [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下降43.60% [2][6] - 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63.26亿元 较期初下降0.92% [7] - 截至2025年6月底净资产53.06亿元 较期初下降0.11% [7] - 2023年净利润追溯调整后为1.31亿元 同比下滑75.79% [5] - 2024年净利润3.11亿元 同比增长137.79% [5] 股价市场反应 - 立案公告后次日股价报收5.03元/股 跌幅7.71% [2] - 总市值42.93亿元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专业从事磷复肥、缓控释肥料等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3]
复宏汉霖及前CEO刘世高收到港交所纪律函
国际金融报· 2025-09-02 23:17
纪律行动 - 香港联交所对复宏汉霖及前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刘世高采取纪律行动 谴责公司并批评刘世高 指令其完成26小时监管及《上市规则》合规培训[2][4] - 纪律行动涉及2019年港股上市首日 前首席财务官张子栋签署投资管理协议 委聘尚乘环球投资1.17亿美元IPO资金 用途不符合招股章程所述[4] - 刘世高虽未直接参与协议签署 但知悉后未审阅文本、未提请董事会审议、未咨询合规顾问便批准支付首两年管理费共350万美元 被认定未尽董事责任[4] 公司治理与高管关系 - 刘世高2008年创办开曼Henlius公司 2010年与复星医药联合组建复宏汉霖 2020年因个人工作重心调整辞任首席执行官[6] - 刘世高2020年在中国台湾创办HanchorBio公司 2021年完成首轮融资 2022年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24年6月20日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兴柜市场挂牌[6] - 复宏汉霖与刘世高关系紧密 2024年6月30日双方达成合作 开发SIRPα-Fc融合蛋白HCB101 HanchorBio可获得1000万美元首付款及1.9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另加6%~12%销售分成[6] 财务与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同比增长2.7% 其中销售收入25.57亿元 授权许可收入7444万元 盈利3.90亿元 研发投入9.95亿元[8]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7.24亿元同比增长6.1% 净利润8.21亿元同比增长50.3% 连续第二年实现盈利[9] - 拥有6款获批产品(25项适应症) 包括曲妥珠单抗等 其中4款在近60个国家/地区获批 在研管线含50个分子和10个研发平台[9] 资本运作历程 - 2019年港股上市后半年寻求科创板上市 因亏损问题未有进展[9] - 2024年6月24日复星医药拟以24.60港元/股收购H股股份及22.44元/股收购非上市股份 计划私有化复宏汉霖[10] - 2024年1月22日复星医药宣布私有化复宏汉霖失败[11]
天誉置业接获额外复牌指引 继续停牌
智通财经· 2025-09-02 23:06
复牌指引要求 - 联交所于2025年8月29日向公司发出额外复牌指引函件 [1] - 要求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10(2)、3.10A、3.21、3.25、3.27A及13.92条 [1] - 额外复牌指引与首次复牌指引共同构成完整复牌指引体系 [1] 股票交易状态 - 公司股份目前维持停牌状态 [1] - 需满足联交所全部复牌要求后方可恢复交易 [1]
天誉置业(00059)接获额外复牌指引 继续停牌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23:04
复牌指引要求 - 联交所于2025年8月29日向公司发出额外复牌指引函件 [1] - 需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3.10(2)、3.10A、3.21、3.25、3.27A及13.92条 [1] - 额外复牌指引与首次复牌指引共同构成完整复牌指引 [1] 停牌状态 - 公司股份目前维持继续停牌状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