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星”计划吸引顶尖人才,26届秋招AI岗占比超六成进入面试高峰期
搜狐财经· 2025-09-16 05:57
公司AI人才战略 - 公司举办"阿里星·热爱之旅"系列活动吸引高校学子 提供与高管深度对话机会[1] - "阿里星"顶尖人才计划面向全球招募基础模型 AI基础设施 产业AI等方向青年科研人才 提供超过70个前沿课题[3] - 计划配备国际化发展平台并整合多元业务场景 为入选者提供定制化成长路径[3] - 首位签约者来自中科院大学 从投递简历到获得offer仅用时一周[3] - 自2011年实施以来 "阿里星"计划已吸引200余名顶尖技术人才加入[5] - 2026届校园招聘中AI相关岗位占比超过60% 计划发放7000余个offer[5] 公司技术实力与成果 - 公司具备全球领先的全栈技术能力 能为青年人才提供创新想法转化平台[3] - "阿里星"计划累计产出3000余篇论文与专利 在基础模型 AI算力优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5] - 公司通过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支持[5] AI技术应用场景 - 高德地图推出"高德扫街榜"AI产品 通过分析用户真实消费行为数据挖掘优质店铺[3] - 该产品既帮助消费者发现特色小店 又助力商家提升服务品质[3] - 虎鲸文娱的AI棚拍系统 动作捕捉技术及影视制作车展示AI在文娱 零售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3] 高管观点 - AI竞争已演变为综合实力比拼[3] - 公司拥有丰富的业务生态 期待与年轻人才共同把握AI时代发展机遇[5]
美团-W(03690.HK):补贴加大拖累经营表现 持续跟踪竞争格局变化
格隆汇· 2025-09-16 04:3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Q2公司收入918.4亿元 同比增长11.7% [1] - 经营溢利2.3亿元 同比下降98.0% 经营利润率0.2% 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 [1] - 经调整溢利14.9亿元 同比下降89.0% 经调整净利率1.6% 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 [1] 核心本地商业业务 - 收入653.5亿元 同比增长7.7% 其中配送服务/佣金/在线营销/其他服务分别收入237/250/136/32亿元 同比变化+2.8%/+12.9%/+10.5%/-2.9% [2] - 经营溢利37.2亿元 同比下降75.6% 经营利润率5.7%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2] - 外卖业务订单量双位数增长但AOV小幅下滑 收入低单位数增长 闪购业务订单量增长超30% 收入快速增长 [2] - 到店酒旅业务收入增长约15% 盈利能力稳定 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2] - 第三季度预计出现较大规模亏损 因增加激励确保价格竞争力和加大营销投入 [3] 新业务发展 - 收入264.9亿元 同比增长22.8% [3] - 经营亏损18.8亿元 经营亏损率7.1% 环比改善3.1个百分点 亏损幅度较24Q4/25Q1的21.8/22.7亿元收窄 [3] - 美团优选退出亏损区域聚焦核心发展 小象超市加速扩张覆盖一二线城市 Keeta维持强劲增长 [3] 盈利能力分析 - 毛利率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 因骑手补贴增加及海外业务扩张 [3] - 销售/研发/管理费率分别上升6.5/0.3/下降0.4个百分点 因竞争加剧推广投放增加 [3]
海吉亚医疗(06078.HK):业绩短期承压 看好长期稳步修复
格隆汇· 2025-09-16 04: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出现下滑 营收19.90亿元同比下降16.47%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35.76% 主要受DRG/DIP医保支付改革阶段性影响[1] - 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技术型服务占比 加强人才建设 并推进精细化管理 预期收入端将逐步修复 盈利能力有望回升[1][2] -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净额达4.56亿元同比增长29.91% 营运资金管控能力增强[3] 财务表现 - 营收19.90亿元同比下降16.47% 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35.76% 经调整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34.5%[1] - 毛利率26.57%同比下降5.19个百分点 主因收入端承压而成本呈刚性[2] - 经调整净利率13.2%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1][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56亿元同比增长29.91% 净现比大幅提升94.3个百分点[3] 业务运营 - 医院业务收入19.42亿元同比下降15.83% 其中门诊收入同比下降11.12% 住院收入同比下降18.39%[1] - 就诊人次约220万人同比持平[1] - 技术型服务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微创及介入手术量同比提升7.1% 三四级手术稳步增长[1] - 高级职称人员达909人较年初增加52人[1] 费用与效率 - 销售费用率上升0.0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上升1.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上升0.18个百分点[2] - 管理费用增加主因推进AI与信息化建设 优化非医疗岗位配置及考核体系 已优化人员67人较2024年底减少5.6%[2] - 贸易应收款项较年初减少10.7% 快于收入环比降幅3.6%[3] - 存货周转率下降0.53 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0.21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0.07[3] 未来展望 - 随政策逐步消化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叠加人口老龄化致市场规模扩大 公司收入端有望逐步修复[1] - 精细化管理举措有望于后期逐步释放控费成效 长期看好费用管控及盈利能力回升潜力[2] - 预期公司现金流仍将保持稳健 整体运营效率或步入缓慢修复通道[3]
美团-W(03690.HK)25Q2业绩点评:短期即时零售竞争压制利润 观察后续竞争节奏和新业务进展
格隆汇· 2025-09-16 04:34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营收918.4亿元 同比增长11.7% 环比增长6.1% [1] - 毛利率33.1% 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41.2%)[1][2] - 经调整净利润14.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89.0% [1][2] - 经调整净利率1.6% 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2] 业务分部表现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3.5亿元 同比增长7.7% 其中配送收入236.6亿元(+2.8%)佣金收入249.5亿元(+12.9%)在线营销收入135.5亿元(+10.5%)其他服务31.9亿元(-2.9%)[1] - 核心本地商业经营利润大幅下降至37亿元(25Q1为135亿元)[1] - 新业务收入264.9亿元 同比增长22.8% 主要受食杂零售和海外业务推动 [1] - 新业务亏损18.8亿元 环比收窄(25Q1亏损22.7亿元)[1] 竞争环境与成本结构 - 配送服务收入增幅低于交易笔数增幅 主要因竞争导致补贴大幅增加 [1] - 销售费用率环比上升至24.5% 研发费用率环比小幅上升至6.8% [2] - 三项费用明显超额:配送补贴、骑手成本、用户补贴 [2] - 即时零售竞争持续挤压利润 短期盈利能力恢复取决于竞争节奏 [2] 新业务发展动态 - 美团闪购发展迅速 截至25Q2已布局超50,000家美团闪电仓 [3] - 618购物节期间赋能近100万家线下商家 服务超1亿消费者 [3] - 美团优选战略转型 在核心区域探索"次日达+自提"模式 [3] - 小象超市保持强势扩张 计划覆盖国内所有一二线城市 [3] - 海外业务Keeta扩张至20个城市(截至7月底)[3] 业绩展望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营收预测至3740/4277/4895亿元(原25-26年预测3992/4626亿元)同比增长11%/14%/14% [3]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预测-102/158/385亿元(原25-26年预测553/714亿元)同比变化-123%/255%/144% [3] - 采用SOTP估值法 给予到店业务2025年15倍PE 即时零售业务2倍PS 目标市值7129亿元 [3] - 对应目标价127.93港元(汇率1港元=0.91人民币)[3]
华润置地(1109.HK):销售均价提升明显 资产运营稳健增长
格隆汇· 2025-09-16 04:3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1-8月合同销售金额1368亿元同比下降12% 销售面积5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 但销售均价提升明显 资产运营稳健增长 融资成本持续优化 [1][2][3] 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合同销售金额132亿元同比下降13.2% 销售面积5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6.7% [1] - 2025年1-8月合同销售金额1368亿元同比下降12% 克而瑞销售排行榜稳居行业前三 [1][2] - 2025年上半年签约销售金额1103亿元同比下降11.5% 签约销售面积4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 签约销售均价2.68万元/平方米同比提升11.9% [2] - 15个城市市占率排名前三 销售结构聚焦核心城市 [2] 土地储备 - 2025年上半年权益投资322.8亿元 新增土地储备148万平方米 聚焦一二线城市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土储面积4895万平方米 [2] 资产运营 - 2025年上半年资产运营板块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5.5% [3] - 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118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3.3% 在营购物中心94座 零售额1101.5亿元同比增长20.2% 经营利润率65.9% [3] - 写字楼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7.8% 在营写字楼23座 平均出租率74.5%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持有现金储备1202.4亿元 净有息负债率39.2% [3] - 加权平均融资成本较2024年底下降32个基点至2.79% 维持行业最低水平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47.4/252.7/255.3亿元 原预测为262.5/281.5/289.3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8.5/8.3/8.3倍 维持买入评级 [4] 行业状况 - 全国房地产销售仍处于下行通道 城市分化和区域分化明显 [4] - 1-8月公司商品房销售金额跟随行业大势双位数下滑 [4]
六福集团(00590.HK):新品拉动同店销售 海外拓展打开空间
格隆汇· 2025-09-16 04:34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6-2028财年收入分别为153.18亿港元、174.18亿港元、197.52亿港元,同比增长14.82%、13.71%、13.40% [1] - 预计2026-2028财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2亿港元、18.40亿港元、20.84亿港元,增速分别为45.65%、14.86%、13.28% [1] - 基于PE和PS估值给予2026财年目标价41.35港元 [1] 产品竞争力 - 拥有深圳、南沙、香港三大设计中心及顶尖设计师团队,产品设计与工艺领先 [1] - 2024年底推出冰钻光影金系列,采用CNC炫彩技术、360度花丝工艺及精雕镭射切割,成为销售爆款 [1]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定价黄金同店销售高增长 [1] 门店网络布局 - 截至FY2025全球共有3287家门店,包括自营店287家、品牌店2983家和专门店17家 [2] - 内地门店3179家,港澳及海外门店108家 [2] - 海外门店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北美、澳洲的华人区 [2] 海外扩张战略 - 海外市场扩张是核心发展战略,未来三年计划新进驻3个国家及地区,净增设50家海外店铺 [2] - 海外单店收入及利润贡献高于内地,有望成为重要业绩增长引擎 [2] 品牌矩阵优化 - 2024年1月收购金至尊扩充品牌矩阵,金至尊创建于1979年,是老牌香港珠宝企业 [2] - 金至尊定位略低于六福珠宝,有利于扩大轻奢市场和年轻群体覆盖 [2] - 金至尊自带成熟产品线、分销网络和品牌知名度,将成为渠道拓展重要抓手 [2]
华润饮料(2460.HK):渠道调整致短期波动 静待重新起航
格隆汇· 2025-09-16 04:25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收入62.06亿元,同比下降18.5%,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同比下降28.6% [1] - 毛利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46.7%,归母净利率下降1.8个百分点至13% [1][2] 业务结构 - 包装水业务收入52.5亿元,同比下降23.1%,饮料业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21.3% [1] - 小规格/中大规格/桶装水收入分别为31.9/18.3/2.3亿元,同比变动-26.2%/-19.4%/-1.5%,占比60.8%/34.8%/4.4%,中大规格以上产品收入占比提升 [1]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推出14款SKU扩充饮料第二曲线,包装水推出"本优"性价比产品 [1] - 拓展产学研合作,引入外部科研机构和高校先进技术提升研发能力 [2] 渠道与营销 - 积极推进渠道优化与拓展,覆盖传统渠道、KA、特通、教育、休闲娱乐、电商及餐饮渠道 [2] - 品牌建设聚焦资源,以大型户外广告位主要宣传方式,持续推进体育营销 [2] 成本与产能 - 2025年预计3家工厂投产,自产率稳步提升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 [2] 长期展望 - 公司作为包装水行业龙二企业,具备较强渠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2]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为0.59/0.75/0.85元,对应PE为17X/14X/12X [2]
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收入利润增加 信用成本上升
格隆汇· 2025-09-16 04:1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9.9% [1] - 持续经营活动净利润55亿元 同比增长19.7% [1] -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2亿元 同比增长15.7% [1] - 上半年年化ROE为21.1% ROA为1.1% [1] 资产规模 - 二季度末资产总额1.01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2.7% 同比下降4.2% [1]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2.7% [1]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总资产较年初增长1.6% [1] 业务结构 - 收购处置业务资产 纾困盘活业务资产 股权业务资产较年初增长 [1] - 收购重组业务资产规模主动压降 [1] -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8.3% 主要受益于对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投资确认的约213亿元收入 [2] - 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收入同比下降85.1% 在集团抵消前收入中占比降至5.6% [2] 资产质量 - 上半年信用成本率为15.3% 同比大幅上升 [2] - 信用成本上升主要源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信用减值增加 [2] - 债务工具整体拨备覆盖率达270% 较年初提高44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普通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04/109/110亿元 同比增长8.5%/4.1%/1.1% [3] - 对应EPS分别为0.13/0.14/0.14元 [3] - 对应PE为7.6/7.3/7.3倍 PB为1.70/1.38/1.16倍 [3]
中国财险(02328.HK):承保质量持续提升的财险龙头 短期长期逻辑坚挺
格隆汇· 2025-09-16 04:1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保险服务收入增长5.6%至2490亿元,净利润增长32.3%至245亿元 [1] - 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94.8%,未年化ROE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至9.0% [1] - 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2.6%,中期每股派息增加15.4% [1] 车险业务 - 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增长3.5%至1503亿元,综合成本率下降2.2个百分点至94.2% [1] - 费用率大幅下降4.1个百分点至21.1%,主要受益于报行合一政策严格执行 [1] - 家自车保费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至73.4%,新车保费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17.2% [1] - 新能源家自车险已于2024年实现承保盈利,政策支持数据共享促进利润提升 [1] 非车险业务 - 非车险保险服务收入增长8.9%至988亿元,综合成本率微降0.1个百分点至95.7% [2] - 企财险综合赔付率下降7.3个百分点至64.3%,主因大灾影响降低及风险减量服务提升 [2] - 个人非车险保费增长16.6%,随车个人非车渗透率提升3.4个百分点至77.0% [2] 经营前景 - 三季度大灾风险同比好转,7月自然灾害经济损失下降32%至521.5亿元 [2] - 车险报行合一效果将持续体现,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预计四季度落地 [2] - 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比例提升2.8个百分点,净额较年初增长9.5% [2] - 新业务获取费用率持续下降,从22年19.2%降至24年16.2%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468/510亿元,同比增速32.2%/10.1%/9.0% [3]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9/8.1/7.5倍,市场份额长期超30% [3]
康耐特光学(2276.HK)首次覆盖报告:国内领先的树脂镜片制造商 长期关注公司AI眼镜业务进展
格隆汇· 2025-09-16 04:12
公司概况 - 康耐特光学是国内领先的树脂眼镜镜片制造商 成立于1996年 总部位于上海 在上海 江苏 日本鲭江设有三大生产基地 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 [1] - 按2023年树脂镜片销售额计 公司位列全球第五 按2024年树脂镜片出厂销售量计 公司在中国树脂镜片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1] - 2024年公司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17% 2025年上半年收入10.84亿元 同比增长11% [1] - 公司业务涵盖标准镜片业务 功能镜片业务 定制镜片业务 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4% 37% 19% [1] 行业趋势 - 眼镜市场呈现量价齐升趋势 主要由于近视率和老视率提升 功能性需求增加 [2] - 中国镜片人均购买量从2019年的8.6副/百人增长至2024年的10.0副/百人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13.6副/百人 [2] - 中国镜片人均支出从2019年的人民币21.2元/人增加到2024年的人民币27.1元/人 预计2029年将达到38.3元/人 [2] - 预计至2029年全球眼镜镜片制造厂商出厂销售额将增长至82亿美元 2024年至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8% [2] - 中国眼镜镜片出厂销售额将增长至297.5亿元 2024年至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5% [2] 核心竞争力 - 公司依托高折射率技术+C2M定制模式构建核心壁垒 [3] - 公司SKU超700万 覆盖1.499-1.74全折射率 国内首家量产1.74高折射率树脂镜片 绑定日本三井化学MR-174原料供应 [3] - C2M模式实现24小时定制交付 泰国基地有望于2026年投产强化全球化产能 [3] - 高毛利定制业务持续扩张 推动产品结构高端化升级 [3] AI眼镜业务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48.7万台 同比增长82.3% 同期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9.4万台 同比增长116.1% [3] - 公司已突破超薄镜片与光波导片贴合核心技术 拥有技术先发优势 [3] - 目前与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客户合作研发进展顺利 [3] - 歌尔入股提供技术及资金赋能 [3]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亿 7.1亿 8.8亿元人民币 [4] - 按照2025年9月11日股价 对应2025-2027年34倍 27倍 22倍市盈率 [4] - 2025-2027年公司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的市盈率均值 [4] - 公司2025和2026年的PEG估值低于可比公司PEG均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