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
搜索文档
农发行汤原县支行粮食收购资金“及时雨”筑牢“三农”稳根基
搜狐财经· 2025-10-31 15:15
核心观点 - 农发行汤原县支行在秋粮收购关键时期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服务"三农" [1] - 公司累计发放粮食收购贷款5387万元 其中政策性收储贷款2387万元 市场化收购贷款3000万元 [1] - 公司实行"政策性收储+市场化收购"双轮驱动模式满足不同主体资金需求 [1] -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三农"领域支持力度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2] 贷款投放与支持 - 贷款投放采用双轮驱动模式 政策性收储贷款用于支持政策性收储企业开展秋粮收购工作 [1] - 市场化收购贷款用于帮助粮食企业解决收购资金难题 促进粮食流通和加工产业发展 [1] - 政策性收储有效发挥托市收购作用 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并保护农民利益 [1] 战略与沟通协调 - 公司坚守服务"三农"主业 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 [1] - 公司提前谋划并与地方政府、粮食主管部门和企业沟通协调 掌握政策要求、市场动态和企业需求 [1] - 公司贯彻"全粮、全链、全行、全力"发展思路为秋粮收购工作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 [1]
透过数据看前三季度“三农”成绩单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央视网· 2025-10-29 09:31
粮食生产 - 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实现增产 [1] - 大部分地区光温水条件良好 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新疆等地秋粮生产形势较好 [1] - 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 积极应对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影响 抢收抢烘减轻灾害影响 [1] 农产品供应 - 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牛奶、禽蛋产量均实现增长 [3] - 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品种丰富 价格基本稳定 [3] 乡村产业与投资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 [7]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 [7] -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7344亿元 同比增长4.6% 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高5.1个百分点 [12] 乡村建设 - 前三季度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32.4万个 [9] - 落实乡村建设投资资金1623.9亿元 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建设稳步推进 [9] 农民收入与消费 -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6元 实际增长6% [10] -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97元 实际增长5.8% [10] 脱贫攻坚 - 截至9月底 全国累计识别帮扶超过700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 稳定消除风险 [5] - 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数超过3300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5]
国泰海通|农业:十五五聚焦三农,双十一大促关注宠物表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7 19:33
农业政策与展望 - 十五五规划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质量效益 [2] - 四季度建议关注农业板块在政策下的催化作用 主要关注养殖和种植板块 [2] 粮食市场动态 - 10月以来主产区玉米价格下跌 本周玉米现货价格降至2248.63元/吨 周度环比下降0.64% 主要受持续降雨导致坏粮烂粮风险增加及收割延迟影响 [3] - 随着潮粮压力逐步缓解 玉米价格继续下行可能性降低 同时优质玉米后市表现可期 [3] - 本周大豆现货价格上涨 进口大豆价格抬升是驱动因素之一 市场普遍预期巴西北部主产区连续降雨将导致新季大豆产量下降 [3] - 建议关注云南基质设施蓝莓品种的上市节奏 其于10月开始陆续上市 [4] 宠物行业表现 - 双11大促期间国产品牌表现优秀 天猫开门红前4小时宠物榜单前5名均为国产品牌 包括鲜朗、弗列加特、蓝氏、诚实一口及麦富迪 [5] - 乖宝宠物旗下品牌弗列加特和麦富迪分别位列第2和第5名 保持优秀表现 中宠股份旗下领先品牌首次进入前10名 排名第9 [5] - 传统强势外资品牌如天然百利、ZIWI等在榜单上的排名进一步下滑 [5]
农业银行14连阳,这是股市的幸事吗?
搜狐财经· 2025-10-23 18:42
股价表现与市值 - 农业银行A股在2025年9月25日至10月22日期间实现连续14个交易日收涨,股价从6.61元升至8.09元,累计涨幅达23.14% [1] - 公司总市值突破2.83万亿元,稳居A股首位 [1] - 年内涨幅已达58%,领涨A股银行板块,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三年累计涨幅已超2倍 [3] 交易量与市场表现 - 14个交易日内累计成交额高达519.42亿元,资金进场意愿持续升温 [3] - 量能逐级放大,初期日均成交额约26.7亿元,后期日均成交额提升至39亿元左右 [3] - 10月17日股价首次突破7.65元的每股净资产线,市净率升至1.06倍,终结国有银行自2018年以来长达7年的破净局面 [3] 股价走强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9.37亿元,归母净利润1395.1亿元,同比增长2.7%,是国有四大行中唯一实现净利润正增长的银行 [4] - 公司在县域金融领域布局突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县域贷款余额突破10万亿元,占全行境内贷款比重近41%,县域存款规模近14万亿元,占总存款比重超43% [4] - 四季度银行股进入季节性顺风期,近十年11-12月板块跑出绝对收益概率达70%,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促使资金向低估值高股息银行板块迁移 [4] - 公司享受央行支农再贷款额度占比25%、涉农贷款不良率容忍度上浮至5%等政策倾斜,截至2024年末乡村建设贷款余额2.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04亿元,增速14.8% [5] 市场影响与投资者结构 - 公司股息率长期稳定在4.5%左右,显著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2.5%,成为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避风港 [6] - 前十大股东以国家队、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为主,总持股比例超70%,股权结构长期稳定 [6] - 公司换手率低,全天换手率仅0.15%,资金长期持有低频交易,导致普通中小投资者难以参与 [6] - 作为A股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其股价走势对指数影响力显著,资金向蓝筹股集中可能导致其他板块流动性被虹吸 [8]
【央视快评】矢志强农报国 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
央视网· 2025-10-16 15:33
农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祝贺建校120周年,希望其弘扬传统、矢志强农报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培养更多知农爱农专业人才 [1] - 回信为全国农林类院校发展指明方向,激励师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建功立业 [3] - 中国农业大学秉承校训,累计培养30余万名毕业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进程中展现新作为 [3] - 奋进新征程需牢记嘱托,以培养“三农”人才、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为己任,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 [6] - 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新农科建设,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农业专业教学 [6] - 需充分发挥“科技小院”作用,鼓励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 [6] 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 -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和人才,需在“三农”战线统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1][6] - 需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6] - 需围绕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食品安全、动物医学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6] 农业强国战略与乡村振兴 -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应对变局的底气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3][5] -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舞台 [3][8] - 需从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基础、保安全、添动力的战略高度把握“三农”工作使命 [6] - 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和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需坚持改革、科技、人才一起抓,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8]
中经评论:科技为笔,绘就“三农”新图景
中国经济网· 2025-10-05 13:20
农业科技发展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1] - 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1] - 攻克一批底盘技术并育成一批重大品种 [1] - 湖北襄阳超8000台农机具安装北斗智能驾驶系统 [1] 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 [1] - 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1] - 2199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1] - 田间地头架起电商直播间,乡村治理引入智慧系统 [1] 农民收入与人才队伍 -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至2024年的2.34:1 [2] - 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900多万人次 [2] -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乡村发展活力涌动 [2] 政策方向与未来重点 - 城乡融合发展被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 -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 -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向高效、智能、绿色转型 [3] - 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富裕 [3]
温铁军:危机、奇迹与“三农”,中国经济的另一种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9-28 19:37
华尔街对中国经济的预期与实际表现 - 华尔街大型投行去年几乎异口同声唱空中国,预期中国将因房地产泡沫和债务累积而爆发金融危机 [2] - 资本纷纷做空中国,赌中国必然会经历经济挫折 [3] - 中国并未如预期般发生危机,反而在唱衰声中完成逆转,交出了奇迹般的答卷 [3] 中国房地产行业与金融稳定的独特因素 - 过去20年,房地产几乎是全民的投资信仰,被视为比投资股票和实业更稳妥的选择 [5] - 中国未演变成金融海啸的原因在于其制度和结构提供了独特缓冲器,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国家集中力量的能力以及相对较低的政府负债率 [6] -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拥有土地和自建房,成为“小有产者”,避免了大规模赤贫群体,构成社会经济的安全阀 [6] - 国家主义使政府在危机时能迅速调动资源进行干预,这在西方自由市场逻辑中几乎不存在 [6] 农业领域的现状与挑战 - 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变得“苦、穷、危险”,原因是其承担了过量的产业资本危机代价 [8] - 产业过剩后,压力被转移到最薄弱的农村环节,资源过剩、资本过剩和粮食价格波动的代价由农民承担 [10] - 对农民的同情多停留在口头,未能转化为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利益分配,农民被动承担现代资本运作的后果 [13] 中国的国际债务地位与战略调整 - 中国在21世纪初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持有巨额美国国债 [15] - 美国通过美元霸权和货币超发转嫁风险,导致中国面临“双重输出困境”,即对内社会与环境负债累积,对外资本输出换来风险与国际关系紧张 [18] -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寻找新突破口,通过发展陆权和打通贸易走廊来对冲对美元体系的过度依赖 [19] 中国经济危机的历史与韧性 - 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历八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但每次都被挺过,并在危机中孕育新的腾飞 [21] - 中国经济的韧性是长期结构、制度与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在危机中找到新的出路 [21] - 危机与繁荣是资本积累的一体两面,资本积累越快,风险也越大 [21] 对资本逻辑与全球化的反思 -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行的判断出发点是为了逐利,而非善意,看空中国是为了赚钱 [23] - 全球化本质是金融资本的逻辑,掌握货币霸权的国家能够进行收割 [23] - 国家主义在和平时期可能显得低效,但在危机时期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显著 [23]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部署“三农”和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工作
陕西日报· 2025-09-28 06:39
区域合作与产业发展 - 深化与新疆在经济、文旅、科教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1] -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1] 农业与农村发展 - 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 -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2] - 抓好秋粮抗灾夺丰收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 [2] 绿色低碳转型 - 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 - 加强国际绿色合作,走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 [2]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田间变“课堂” 安徽种粮大户现场开课
新华网· 2025-09-24 14:21
农业技术推广与模式创新 - 通过田间指导、电话联系及现场教学等方式向农户传授精确种植技术,细节涵盖株距行距、药量水量控制等[3] - 将小麦高产等技术要领编成谚语并整理成册免费发放,便于农户理解和应用[4] - 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向农户发放“技术明白纸”,内含从选种到施肥的精确数据和配比[4] - 淙祥农事服务中心投用后,组织省市农科院专家及种业企业技术员轮番授课,线下轮训种粮大户与农机手,线上进行视频交流[4]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应用 - 引入北斗导航播种机、无人植保机、自走式喷灌机等新设备,由年轻一代“新农人”负责操作[5] - 采用300多米长的电动圆形灌溉机,转一圈可灌溉500多亩土地,相比传统地面灌溉节省两成用水[8] - 通过田间的“四情”监测智慧平台,实时远程监控秋作物的病情、虫情、苗情及墒情[8] - 开展无人机飞防一喷三防作业,提升植保效率与精准度[10] 农事服务中心全链条服务 - 服务中心提供“种、管、收、烘、储”全链条服务,一站式解决周边小农户缺技术、缺装备、缺服务难题[12] - 配套粮食烘干系统和仓储区,新建500余米电力专线及一台400千伏安变压器,实现新粮“不落地”直接入仓,降低霉变风险[12] - 农机农资库配备60余台(套)农机具,包括旋耕机、打捆机、大型收割机等[12] - 推行“共享农机+订单作业”模式,24小时在线服务周边2万亩粮田[12]
中国人寿财险助力云南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王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4 10:3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全面发挥保险业服务三农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独特优势 聚焦云南省1+10+3重点产业发展要求及地方需求 [2] - 公司从种业端 种植端 市场端发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为粮食安全及重点特色产业提供保险保障 [2] - 2025年1月至8月水稻 小麦 玉米等节气保险承担保险责任同比增长15.6% [3] 保险保障规模 - 今年以来公司农业保险承担保险责任超389亿元 赔付支出超1亿元 超6.6万户次农户受益 [2] - 为玉溪鲜花产业提供535万元种植保险保障 为西双版纳橡胶产业提供1.38亿元种植保险保障 [3] - 开发普洱茶品质保险 鲜花冷链保险等创新产品 [3] 服务模式创新 - 健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 开展气象防雹服务预防冰雹灾害 探索林业风险减量服务 [3] - 为普洱市咖啡产业提供气象指数保险 帮助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3] - 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推出快递物流保险降低农产品运输风险 [3] 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为农村公路 水利设施 乡村学校等建设项目提供工程险 财产险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3] - 对脱贫户 监测户实行保费减免 保额提升政策 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创业保险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以创新保险产品 精准风险管理 高效理赔服务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4] - 持续促进产业增值 企业增效 群众增收 助力七彩云品走向世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