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

搜索文档
北京海关副关长王辉:前5个月北京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同比增长22.8%
快讯· 2025-06-12 16:00
旅游业与零售业复苏 - 北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监管进出境旅客899万人次,同比增长22.8% [1] - 境外旅客离境退税申请单总金额达4.7亿元,同比增长91.6% [1] - "中国游"带动"中国购"热潮,显示旅游与零售消费的强劲联动效应 [1]
“中国游”“中国购”持续火热
每日商报· 2025-06-11 06:17
出入境政策与客流增长 - 中国对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展至47个 [1] - 杭州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显著增长 今年入境外籍旅客超19万人次 免签入境超11万人次 同比分别增长33%和115% [1] - 自杭入境外籍旅客主要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泰国 人数分别超3.4万、2.4万、1.8万人次 来杭目的多为商贸和旅游 [1] 国际航线与交通便利化 - 杭州空港已开通直达西班牙马德里 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 意大利罗马等国家(地区)的32条定期航线 [1] - 杭州萧山机场海关开通国际转国际、国际通程航班等中转业态 中转时间节省100分钟以上 [2] - 应用一体化智能闸机、手提、托运行李双预检模式 海关监管更加高效 [2] 离境退税与消费促进 - 离境退税新政推动入境消费显著增长 今年前5个月杭州萧山机场海关监管离境退税申请单1255票 金额645.9万余元 同比分别增长124.1%和91.32% [2] - 设置离境退税专窗 提供商品验核、查验、监管一站式服务 [2] - "旅游+扫货"模式受外国游客青睐 离境退税便利化措施提升购物体验 [2]
43国加入免签“朋友圈”,“中国游”“中国购”再升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6 09:32
入境游市场增长 - 端午节假期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23.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4% [1] - 单方面免签政策国家达43个,首次拓展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包括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 [3] - 免签政策为外国游客提供更长停留时间和更大活动范围,满足多样化需求 [3] 南美入境游市场 - 旅行社积极开发新产品,春秋旅游入境游相关负责人表示南美入境游市场将迎很大增量 [4] - 为商旅客人设计参访跨国企业等新项目,推荐从上海入境再前往义乌国际商贸城采购等特色新路线 [4] - 首批享受免签新政的旅客对入境体验赞不绝口,巴西籍旅客戈麦斯和佩斯分别分享免签便利体验 [3] 中国购物热潮 - 海外社交平台热门话题为"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高质量、高性价比、高科技的中国制造产品吸引外国游客 [6] - 外国游客在秀水街购买丝绸、茶叶、定制西服、文创和电子产品,手机壳价格是澳大利亚的十分之一 [6] - 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激活"中国购"活力,王府中环"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方便外国游客 [7] 入境消费潜力 -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比重约0.5%,世界主要国家占比在1%到3%之间,增长潜力巨大 [10] - 北京宣布"全链条"优化升级入境旅游服务,四川、陕西、云南等旅游大省推进入境游激励政策 [10] - 入境游"优等生"集中在热门旅游城市,热度较低城市存在多语言服务、外卡支付等短板 [10] 创新入境游产品 - 旅游业者需做好产品设计和服务,依托城市漫步和骑行产品推出新形态旅游产品 [11] - 各地可围绕文化特色、历史脉络、文化热点等要素吸引外国游客 [11]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新华网· 2025-06-05 08:31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 - 北京入境旅游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今年1月至4月共接待入境游客1460万人次 同比增长571% [3] - 行业推出"传统景点新体验"与"新兴景点新发现"两大主题 考察新产品、新场景、新服务 [3] - 入境旅游呈现"散客化、个性化、深度游"趋势 推出十大主题线路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5] 政策与服务优化 - 发布《北京市优化入境旅游服务专项行动方案》 围绕产品、宣传、服务和保障推出22条举措 [3] - 优化国际航线网络布局 提升入境通关效率 设置"临时入境许可"办理专区 [4] - 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支付服务体系 推出两卡融合产品"畅游通"和"幂方卡" [5][5] 产品与线路创新 - 持续提升"大美中轴"影响力 丰富世界遗产游、特色胡同游、都市夜色游等体验式产品 [4] - 推出中轴新韵·市井寻味之旅、巷陌寻幽·胡同探访之旅、大运河畔·艺术慢享之旅等十大主题线路 [5] - 携程集团计划拓展"半日游"服务至入境游全流程 打造一站式综合入境游服务中心 [5] 国际合作与洽谈 -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参与"发现北京之旅" 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1][6] - 海外旅行商与国内近200家文旅企业开展点对点洽谈 搭建国际旅业合作平台 [6][6]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中国购”成为新名片 入境消费活力蓬勃
央视网· 2025-06-01 16:54
入境消费市场潜力 - "中国游"+"中国购"模式吸引大量海外消费者,外国网友建议"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成为热议话题 [1][3] - 自去年起"中国购"已成为境外游客来华主要目的之一,外国游客从空箱而来变为满载而归 [3] - 中国制造高性价比叠加离境退税政策优化,使"中国购"吸引力显著提升 [6] - 美国消费者即使计算往返机票成本,来华购物仍比本土采购更划算 [6] 消费业态升级 - 深圳华强北、义乌小商品市场等"中国制造"特色市场转型为旅游打卡地 [9] - 外国游客消费清单从文创服饰扩展到高附加值科技产品,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6][9] - 境外旅客需求端倒逼中国消费业态升级,推动从产品输出到生活方式输出的跨越 [3][9] 政策与科技支持 - 便捷消费服务体系、创新本土产品和丰富消费场景构成扩大入境消费的核心竞争力 [9] - 中国通过简化优化入境消费政策深化双向互动,如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6][12] 品牌与产业影响 - "中国购"超越经济意义,成为中国经济韧性和软实力输出的代名词 [12] - 中国产品多样性、创造力和高质量正俘获全球消费者,助力品牌国际化 [12] - 老字号特色商品与智能手表、无人机等电子产品共同构成消费盛宴 [6][9] 消费场景拓展 - 消费内容从传统"吃喝玩乐"延伸至医疗、康养、汉服旅拍等生活体验领域 [9] - 境外游客消费激增使购物从旅游附属项目发展为独立经济增长点 [12]
去年入境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77.8%—— 外国游客为何爱上“中国购”
经济日报· 2025-05-31 05:57
行业趋势 - "China Shopping(中国购)"在海外社交平台迅速升温,物超所值且新奇有趣的中国商品成为外国游客青睐对象 [1] - 去年中国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1] - 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增长潜力巨大 [5] 商品供给升级 - 从传统丝绸、茶叶到现代按摩仪、无人机,"中国制造"商品品类丰富、选择多元,产品质量、技术革新和设计能力显著提升 [2] - 北京红桥市场的丝绸化妆包和床上用品因价格实惠、纹饰漂亮受到外国游客欢迎 [2] -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外国游客购物后办理离境退税笔数较去年上半年增长67%,服装、儿童玩具、箱包、手机等品类销售情况良好 [2] - 商户反馈外国游客对中国制造的数码产品和小家电特别感兴趣,相机、耳机、充电宝、筋膜枪等产品很受欢迎 [2] 消费便利性提升 - 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657万人次 [3] - 支付便利性不断提升,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支付机构提供"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等服务 [3] -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 [4] 市场拓展建议 - 建议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提高国际主流支付方式覆盖率,提升商品和服务标准化水平,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 [5] - 建议在热门商圈、知名景区开设更多体验店,让外国游客亲身感受产品 [5][6] - 建议借助导游、博主的视角,利用旅途中的各个环节扩展外国游客对中国商品的了解 [6] - 建议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6] 文化产品受欢迎 - 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深受外国游客喜爱,浙江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万多人次,文创产品广受欢迎 [6]
“中国购”蔚然成风的启示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40
中国购物热潮 - 外国游客在华消费趋势显著提升 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占比增加 [1] - 退税政策升级推动消费 退税率11%扣除手续费后 消费1万元人民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 [1] - 便利服务优化消费体验 免签政策放宽、退税商店增多、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 [1] 中国制造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在质量、技术创新和设计水平方面进步显著 产品全球吸引力增强 [1] - 国产卫浴产品智能化升级 智能马桶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花洒集成娱乐功能 [2] - 中国卫浴行业从跟随到定义标准 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2] 消费市场与开放政策 - 中国消费市场与全球"购物车"双向互动 体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进口博览会举办 离岛免税试点等政策推动市场开放 [2] - 2024年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 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 [2] 未来发展趋势 - 经营主体需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 提升产品品质、种类和设计 [2] - 中国品牌全球化潜力大 营商环境优化和市场开放将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 [2]
新华时评丨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新华社· 2025-05-28 03:09
政策推动 - 中国对43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近期新增巴西等南美5国免签入境 [2] - 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实现便捷支付 [2]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包括推广"即买即退"全国覆盖、下调起退点、增加退税商店布局 [2]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43.1%,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44.86%和128.04% [2] 制造业升级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服装、食品扩展到手机、智能穿戴、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 [3] - "中国制造"在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提升,推动电子产品成为"反向代购"热品 [3] - 消费品市场品类丰富,涵盖平价日用品到高端奢侈品,吸引国际消费者 [3] 文旅融合 - 国潮、文创产品及科技好物成为外国游客新宠,文旅业态升级推动跨界融合 [4] - 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增加,如北京中轴线、西安汉服、云南民族风情、深圳科技园区等 [4] - 中国文旅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提升国际游客对现代化发展的认知 [4] 经济影响 - 产业升级、消费生态多元化和对外开放扩大共同推动"中国游"成为全球流量密码 [5] - "中国游"和"中国购"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实现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2][5]
【中国那些事儿】全球消费者爱上“中国购”:性价比高、方便又省心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41
中国品牌吸引力提升 - 中国产品对外国消费者吸引力增强 因品种多样且性价比极高 [1] - 电商平台海外包邮区扩大和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推动"中国购"热度 [1] 海外消费者反馈 - 澳大利亚游客称赞中国品牌在澳大利亚受欢迎 并享受购物体验 [3] - 马来西亚留学生购买中国破壁机 家人对其性能和自动清洗功能高度满意 [3] - 俄罗斯消费者评价中国购物体验为"快、方便、省心" 尤其赞赏支付宝支付便捷性 [4] 电商平台表现 - 敦煌网、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希音等中国电商平台占据美国App Store购物应用下载榜前列 [3] - 淘宝部分服饰和3C数码店铺访问量暴涨 客服系统涌入大量英语问询 [3] - 法国学生分享淘宝购物经验视频获6万点赞 评论区形成"淘宝互助小组" [3]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从试点推广至全国 改善境外游客消费体验 [6] - 新加坡游客在成都IFS购物获4000多元退税 称赞服务便捷并刺激额外消费 [7] 电商物流扩展 - 京东"海外包邮区"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 [7] - 淘宝天猫618将"全球包邮计划"扩展至澳大利亚、柬埔寨等12个国家和地区 [7]
China Travel爆火背后:外国游客组团扫货义乌,中国购物潮如何征服全球钱包?
搜狐财经· 2025-05-22 13:17
行业趋势 - 外国游客购物偏好从传统奢侈品转向中国制造的电动牙刷、汉服、珍珠膏等商品,形成"反向代购"潮流[1][3] - 2025年Q1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达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0%,带动消费升级[3] - 免税店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从5%飙升至35%,完美日记、徕芬吹风机成为新宠[5] 区域热点 - 义乌国际商贸城出现多语言砍价场景,游客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单场销售额堪比小型外贸公司[4] - 海南免税店外国游客排队购买花西子雕花口红,深圳华强北欧美背包客抢购小米扫地机器人[5] - 杭州河坊街汉服体验馆吸引俄罗斯游客试穿马面裙,北京同仁堂日本游客囤积珍珠膏[6] 驱动因素 -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覆盖60个城市,支付宝推出TourPass服务解决支付障碍[7] - 中国商品性价比优势显著,义乌蓝牙耳机单价3欧元vs亚马逊29.99欧元[8] - TikTok上ChinaTravel话题播放量超50亿次,文化输出带动消费[9] 商业模式创新 - 供应链从OEM转向OBM,外国客商要求定制自有品牌,附加值提升300%[10] - 老字号品牌进行本土化改造,百雀羚推出英文版白皮书,片仔癀增加英文注解[11][12] - 杭州测算显示外国游客每消费1万元可带动周边间接消费3.2万元[13] 发展瓶颈 - 部分景区存在假货问题,70%中小商家缺乏外语服务能力[14] - 上海推出"购物+非遗体验"线路,成都打造"火锅+川剧+采耳"套餐提升体验[15] - 行业目标是将"中国购物"打造成类似日本药妆店的文化I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