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人为本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空姐告别高跟鞋 民航业撕掉“伪精致”标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0:24
行业变革背景 - 春秋航空、山东航空等航司推行女乘务员"平底鞋自由",民航局新规明确"客舱执勤期间不应穿高跟鞋",标志着行业着装变革从表层美观转向深层职业需求 [1] - "空姐必穿高跟鞋"规则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民航市场化改革初期,参考新加坡航空等国际航司的"精致服务"模式,将高跟鞋作为"优雅符号"纳入行业标准 [1] - 当时坐飞机是稀缺体验,制服仪式感与品牌竞争需求使高跟鞋从"可选项"固化为"必修课",甚至将"穿高跟鞋行走稳定性"纳入培训考核硬指标 [1] 行业现状与痛点 - 现代航空出行已从"奢侈享受"变为大众化方式,乘客对专业的期待从妆容精致转向应急高效、安全稳妥 [2] - 穿高跟鞋在航班颠簸时增加安全风险,乘务员需同时稳住自身并安抚乘客,形成"用脚踝硬扛风险"的潜在威胁 [2] - 传统"精致服务"模式带来操作不便,如紧急情况下需提前脱丝袜和高跟鞋,短裙光腿易导致受伤,高强度执飞引发脚部肿胀成为常态 [2] 国际趋势与行业转型 - 阿根廷航空取消裙装与丝袜强制要求,改为裤装和运动鞋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2020年后全球70%航司放宽对高跟鞋限制 [2] - 中国民航局《客舱运行管理》新规以法规形式推动变革,从强制标配转为自主选择,明确"不应穿高跟鞋",承认乘务员首要角色是安全守护者 [3] - 行业规则调整体现对"伪精致"的剥离,将人性化落实为工作保障,裤装与平底鞋的引入证明优雅与安全可并存 [3]
姬秦安董事长部署高质量发展与认知升级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8-01 10:05
安全生产管理 - 强调"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要求科学调整高温季节上班时间 特别关注一线员工避开高温峰值时段作业 [2] - 创新性将高温时段转化为学习机会 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与理论学习 实现安全防护与能力提升双重目标 [2] 企业文化建设 - 阐释"五受"文化核心内涵:接受变化 承受压力 感受细节 忍受不完美 享受成就 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组织韧性建设相结合 [5] - 指出"五受"理念是适应复杂环境的精神内核 体现"以人为本"管理哲学的实践深化 [5] 人才战略升级 - 部署"感悟学堂"与跨部门学习社群建设 提出新时代竞争本质是认知竞争 [7] - 要求全员定期提交学习心得 通过社群分享实现知识共创 作为加速青年人才成长的核心机制 [7] 组织效能提升 - 会议聚焦组织效能提升议题 为公司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规划路径 [1]
守好用好地标性历史设施
经济日报· 2025-07-29 05:54
城市景观改造 - 长春市两处地标性景观完成提升改造并开放 包括人民广场和新民大街 改造后成为集历史 文化 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1] - 人民广场通过建设地下通道解决人车矛盾 结束22年封闭管理 拥有近百年历史的环岛重新开放 [1] - 新民大街沿线院落经过保护提升 拆墙开放释放大量绿地 增设饮品店 书店 美术馆等文化体验空间 并配备太阳能充电装置 [1] 城市发展理念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工作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提出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2] - 城市地标性历史设施需进一步保护和利用 以守住市民集体记忆 满足市民美好期待 展现城市自信 [2][3] - 城市发展应顺应新形势 新要求 新期待 从便民 亲民 为民角度谋划 使人民群众更充分享受城市发展成果 [3] 文旅地标建设 - 长春新民大街改造后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 设施 业态 空间更加便民亲民 [1] - 地标性历史设施需与时俱进更新管理服务理念 运用先进技术手段 让文物"活"起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 地标性历史设施可全面展现历史文化风貌 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 激发奋进力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 [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 一砖一瓦皆故事 看百年老街如何焕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3 20:52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 吉林长春新民大街始建于1933年 全长1445米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集区 今年启动保护提升项目后重新开街 [2] - 改造后创下单日28万人次客流纪录 累计参观人数达108.43万人次 带动相关经济收入5.34亿元 [9][19] - 推出10条主题旅游线路 包含研学课堂 AR实景导览等创新服务 双层观光巴士串联全市数十处历史建筑 [9] 商业业态升级 - 29家特色店铺沿街开业 其中13家为东北首店 涵盖传统非遗工坊 沉浸式艺术空间等多元业态 [4] - 咖啡店单日销量突破800杯 出现冰块和牛奶断货现象 显示极高客流量 [5] - 采用"业态可活化"模式 激活文旅与商业双重活力 北京大街西街区已运营 宽城子街区将于9月开街 [28] 空间优化与便民设施 - 释放4.5公顷公共空间 拆除13个院落围墙 改造13处口袋公园 拓宽慢行道从3米至6米 [14][16][18][22] - 新增木栈道设计保留原有树木 异形排水口改善低洼路段 管线井配备电子身份证实现数字化管理 [20][22] - 设置太阳能充电座椅 无障碍坡道 便民指示牌 所有店铺提供免费热水和应急药品 [24][26] 文化体验创新 - 长春日报社旧址改造为历史文化博物馆 实现"可视可听 可触可感"的沉浸式体验 [7] - 通过舞蹈快闪 街边魔术 民乐演奏等活动增强街区互动性 [2] - 保留伪满时期历史建筑原貌 同时开放李四光 黄大年等科学家工作过的科研场所 [12]
历史可阅读、文化可感知、业态可活化……百年老街焕新颜 文旅与商业活力迸发
央视网· 2025-07-23 11:42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 - 长春新民大街始建于1933年 全长1445米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聚集区 2025年启动保护提升项目并重新开街 [1] - 改造前街道两侧院落开放度低 围墙和植被遮挡视线 改造遵循"保护第一"原则 提出"开放共享 以人为本"理念 [8][15] - 通过工作专班逐院摸排 协调会释放4.5公顷公共空间 拆除围墙后形成13处口袋公园 串联历史建筑群 [17][20] 文旅商业融合成效 - 开街后入驻29家特色店铺 含13家东北首店 涵盖非遗工坊 沉浸式艺术空间等多元业态 [4] - 推出双层观光巴士 10条主题旅游线路 研学课堂 AR实景导览等创新服务 [7] - 开街至今累计参观108.43万人次 带动经济收入5.34亿元 创下单日28万人次客流记录 [7][21] 城市更新细节优化 - 慢行道从3米拓宽至6米 优化异形排水口 管线井配备电子身份证 实现精细化管理 [23] - 新增太阳能充电座椅 无障碍坡道 便民指示牌 店铺提供免费热水和应急药品 [25][26] - 改造木栈道时保留原有树木生长空间 绿化带设计兼顾美观与功能性 [21] 历史文化活化模式 -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通过"可视可听 可触可感"方式呈现历史 [7] - 形成"历史可阅读 建筑可触摸 文化可感知 业态可活化"的保护利用模式 [26] - 全市推进18个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北京大街西已运营 宽城子街区将于9月开街 [26]
出行服务“精细化”升级:“人为本”是该有的初心和核心
齐鲁晚报网· 2025-07-19 20:05
公共交通服务优化 - 北京地铁启用"双温"车厢,乘客可选择"强冷"或"弱冷"区,并根据人流密度动态控温 [2] - 北京公交统一安装遮阳窗帘,要求司机提前开启空调提升舒适度 [2] - 西安、深圳地铁设立纳凉区,提供椅子、饮用水并安排人员管理 [2] 管理模式转变 - 公共交通单位从标准化服务转向关注"更舒适"和个性化需求 [2] - 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体现对民生需求的"俯下身"关注 [2] 服务争议事件 - K1773次列车因停运空调关闭三小时,乘客砸窗通风引发争议 [3] - 广铁长沙客运段事后说明称车内闷热但未达应急预案标准,与乘客实际感受不符 [3] 服务理念核心 - "以人为本"应成为服务核心,需重视乘客真实感受并纳入决策考量 [3] - 公共服务应体现人性化处理,如地铁纳凉区的设立和管理 [2][3]
瞭望 | 为人工智能立“东方魂”
新华社· 2025-07-07 16:28
人工智能伦理风险 - 通用人工智能在赋能行业的同时暴露出隐私泄露、算法歧视、责任界定困难等伦理风险,如三星员工使用ChatGPT导致半导体机密泄露[4] - 西方技术逻辑下伦理风险被放大,表现为数据滥用(位置/浏览/支付信息构建"数字画像")和算法失衡(外卖员路径优化忽视劳动者权益)[3][4] - 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胡说乱画"现象,干扰社会价值判断,且可能污染人类数据库导致信息失真[6] 西方技术模式局限性 - "大数据+大算力+大模型"路径存在局限,早期生成式AI出现低级错误(如混淆刘翔参赛项目、泰山地理位置)[5] - 斯坦福研究显示GPT-4迭代后性能下降:质数判断准确率从488/500降至12/500,代码能力退化,主因是缺乏人类标注的新鲜数据[7] - 模型自噬现象凸显——用AI生成内容反哺训练会导致多样性丧失,图像/文本领域准确性下降[6] 中国治理路径 - 提出"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原则,2023年发布《生成式AI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10] - 建立敏捷治理机制:包括动态跟踪、分级评估(如风险等级体系)、多元共治等11项措施[11] - 推动中文语料建设,将主流意识注入互联网,争夺全球话语权(如公立机构语料库开放)[12] 技术演进观察 - 生成式AI通过预训练/微调/强化学习持续进化,初期甄别能力有限但后期显著改善(如地理问答纠错)[5] - 算法责任伦理面临重构:智驾事故难追责主体,平台需平衡效率与社会责任(如杜绝大数据杀熟)[4][9] - 情感计算技术催生虚拟伴侣,部分替代真实人际关系(基于统计模型的情感模拟)[4]
“厦门发展战略”启示:把规划蓝图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 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
央视网· 2025-07-05 19:54
厦门发展战略的历史背景 - 上世纪80年代厦门制定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领域 [1] - 战略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30多年来持续实施 [1] - 战略成功实践表明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需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4] 鼓浪屿保护与开发 - 30多年前鼓浪屿面临自然景观被挤占、历史建筑年久失修的问题 [2] - 战略中专章阐述鼓浪屿社会文化价值,提出统一规划保护 [2] - 规划小组历时近一年完成厦门风景名胜区调查,50多幢历史建筑成为2017年申遗成功基础 [2] 生态环境治理创新 - 战略首次将"生态环境问题"专章列入区域发展规划,开创全国先河 [3] - 筼筜湖治理采用"二十字方针",累计完成五期综合治理工程 [3] - 治理投入方面,1988年起连续两年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于筼筜湖整治 [3] 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 战略六大目标中半数直接关系民生 [3] - 厦门长期保持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0%以上 [4] - 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医保养老体系,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系统 [4]
“这条小鱼在乎!”
人民网· 2025-07-03 15:27
司法与金融联动案例 - 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与浦发银行通过"金法盾"党建品牌开展合作,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司法调解和金融援助[3][5] - 浦发银行在法院调解下同意给予困难借款人何某六个月延期分期还款方案,缓解其家庭财务压力[3] - 双方联合发起"金法盾 暖冬行动"爱心活动,筹集医疗费和生活保障金帮助困境家庭[5][6] 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实践 - 浦发银行党支部积极参与法院牵头的党建公益活动,体现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担当[5][6] - 银行通过弹性还款方案展现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包容性金融服务[3] - 金融机构与司法系统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解决社会民生问题[5][8] 司法系统创新服务 - 法院在案件审理后持续跟进帮扶,体现司法系统"案结事未了"的服务延伸理念[5][8] - 通过"党建+司法"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10] - 司法系统将"人民至上"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包括调解纠纷、营商护航、普法宣传等多元化服务[10]
山西华阳集团工装“蝶变”映照幸福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6-24 18:24
工装材质与设计升级 - 工装材质从劳动布、帆布逐步升级为防静电、阻燃、透气的特种面料,增强防撕裂和耐磨性能 [1][2] - 工装设计注重功能性:缝制多个工具口袋、工作证专用口袋、肘部膝部加厚处理 [2] - 采用藏蓝色、绿色、橙色等色彩区分不同工种 [2][3] 工装管理优化 - 日均清洗500多套工装,每名矿工每周可换洗一次,破损处及时修补 [5][8] - 新增工业烘干机,工装清洗后两小时即可烘干,解决传统晾晒效率低的问题 [7][9] - 洗衣组定期征集职工意见改进服务,工装洁净度与舒适度显著提升 [5][7] 工装反映企业转型 - 煤矿智能化推动部分职工从井下工装转为西装,远程操控智能设备 [2][6] - 集团转型中员工跨行业流动,如采煤副队长转岗光伏智能制造车间副主任,工装从煤矿服变为灰色POLO衫 [2] - 工装迭代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理念,通过装备升级提升职工幸福感 [1][4] 劳保防护用品改进 - 煤矿单位新增防砸马甲、防砸靴,配发轻暖白绒工装,自救器重量从3公斤减至1公斤 [4] - 电解铝分公司配备防高温面罩、耐高温绝缘劳保鞋,安全性与舒适度同步优化 [4] - 工装与劳保用品升级成为职工幸福指数的具象化指标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