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崔东树:1-8月汽车生产同比增11% 新能源汽车生产同比增31% 渗透率45%
智通财经· 2025-09-15 20:46
智通财经APP获悉,9月15日,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8月汽车生产275万台,同比增11%;新能源汽车生产133万台,同比增23%,渗透率48%;燃油车生 产142万台,同比增1%。2025年1-8月汽车生产2083万台,同比增11%;新能源汽车生产938万台,同比增31%,渗透率45%;燃油车生产1145万台,同比 降2%。 2025年国家加紧实施以旧换新政策,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能源车强势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汽车消费额4093亿元、同比增1%;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575亿元,增长3.7%。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3906亿元,增长4.6%。其中,汽车消费额31263亿元、同比增0.5%;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92643亿元,增长5.1%。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无序竞争等问 题挑战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随着车市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引爆2025年车市,效果特别显著,我们的国内车市零 ...
外交部: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6:56
外交部: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 中墨两国都是重要的全球南方国家,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中方高度重视中墨关系发 展,希望墨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外媒记者提问: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上周表示,本周将与中方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一事进行会谈,外 交部是否有关于会谈的最新信息? 林剑: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他性 措施,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的正当权益。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坚决维 护自身权益。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美方又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外交部: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
第一财经· 2025-09-15 16:32
据澎湃新闻,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民主党已要求特朗 普政府向中国施压,要求中方控制产能过剩的情况,并表示任何双边贸易协议都应包含具有约束力的要 求。中国对此有何回应? 林剑表示,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背离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是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真实目的 是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
外交部:坚决反对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 损害中方正当权益
央视新闻· 2025-09-15 16:27
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墨西哥总统克上周表示,本周将与中国进 行会谈,讨论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达50%关税的事情,外交部是否有关于会谈的最新信息? 林剑表示,中方始终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及歧视性、排 他性措施,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的正当权益。中方将根据实际情况 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中墨两国都是重要的全球南方国家,互利共赢是中墨经贸合作的本质特征。中方高度重视中墨关系发 展,希望墨方相向而行,共同维护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美方又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外交部: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
新浪财经· 2025-09-15 15:56
9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民主党已要求特朗普政府向中国 施压,要求中方控制产能过剩的情况,并表示任何双边贸易协议都应包含具有约束力的要求。中国对此 有何回应? 智通财经记者 杨文钦 朱郑勇 林剑表示,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背离客观事实和经济规律,是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真实目的是 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对此坚决反对。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
道达尔能源:美关税或致石化贸易下降15%
中国化工报· 2025-09-15 14:07
中化新网讯 9月9日,道达尔能源石化贸易主管Ganesh Gopalakrishnan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石油及化工大 会期间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关税持续下去,石化贸易将在过去5年34%的降幅基础上再下 降15%。" 他坦承,美国关税将给本已不堪重负的石化行业带来进一步压力。他表示,那些没有自有资产的石化贸 易公司的生存将更加艰难。 同日,印度石化生产商Haldia Petrochemicals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Sanjiv Vasudeva在会议上表示,美 国关税还助长了保护主义。他表示,产能过剩和市场波动加剧使得制定短期投资规划更加困难。马来西 亚国家石油化工集团首席商务官Bahrin Asmawi表示,关税正在推动一些国家的产品涌入他们的传统市 场。 ...
美制裁两家中国芯片设备企业!因涉嫌向中芯国际提供设备
是说芯语· 2025-09-15 08:25
美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行动 - 美国商务部将两家中国半导体设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指控其向中芯国际提供受管制的晶片制造设备[1] - 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两家企业长期专注于半导体前端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产品涵盖刻蚀设备 薄膜沉积设备等关键领域[3] - 美方声称这些企业涉嫌违反出口管制规定 向中芯国际提供可用于先进制程的芯片设备[3] 受制裁企业清单详情 - 清单包含13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相关企业 包括北京复旦微电子 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 吉姆西半导体科技(无锡)等[2] - 涉及3家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企业 包括北京擎科生物科技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等[2] - 包含2家航空航天遥感 授时系统科研院所 以及2家工业软件公司和3家供应链与物流服务企业[2] 行业影响与市场数据 - 2023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300亿美元 其中国产设备市占率已提升至20%[4] - 在刻蚀 清洗 薄膜沉积等技术领域 中国企业不断突破 部分芯片制程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准[4] - 美国企业今后将不得再向被制裁的两家公司出口相关技术与产品[3] 中方回应立场 - 中国商务部表示美国泛化国家安全 滥用出口管制 实施单边霸凌主义[4] -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指出这是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又一表现 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4] - 相关企业正积极评估制裁影响 并强调自身始终遵守国际贸易规则[4]
商务部出手!事关模拟芯片反倾销立案调查、集成电路反歧视立案调查
证券时报· 2025-09-15 08:22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商务部13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 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原标题:商务部出手!事关模拟芯片反倾销立案调查、集成电路反歧视立案调查) 根据上述审查结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 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通常应在2026年9月13日前结 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发言人说,本次调查将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开展,欢迎包括中国国内产业、企业在内受美方措 施影响的各利害关系方积极参与调查。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公告称,商务部获得初步证据和信息显示,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以下称被调查措施)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规定的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 者其他类似措施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 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就美国被调查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表示,近年来,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20:14
人民财讯9月14日电,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发布关于支持商务部对美相关产品及措施发起调查的声明。声 明中提到,2025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 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对此表示坚 决支持,并坚决拥护中国政府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信息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呼吁全球产业界 共同努力,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与国际合作实现可持 续共赢发展。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将继续坚定支持会员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全球合作、提升核心竞争 力,共同推动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的全球半导体与信息通信产业链生态。 ...
国际锐评丨全球治理倡议因何赢得世界广泛支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4 15:47
浏览近半个月国际媒体报道,"全球治理倡议"是一大热词。根据大数据分析,自9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这一倡议以来,该词 条的全球搜索热度在次日即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保持高关注度。连日来,从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 动,再到金砖国家领导人线上峰会,多国领导人纷纷对全球治理倡议给予支持与赞同,表示乐见中方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这样的全球热度背后,原因是什么?不妨从时、势、人三个维度去观察。 第一个维度:正当其时。 全球治理是否管用,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全球治理倡议,针对的是时弊,解决的是真问题。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个别国家推行霸权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冲击二战后伴随联合国成立而形成的国际治理秩序。与此同时,全球南方整体崛起,但 在现行国际治理机制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此外,气候变化、数字鸿沟、人工智能、外空治理等新旧全球性挑战相互叠加,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创建行之 有效的治理机制。 从全球治理倡议的核心理念看,无不体现了问题导向。比如,将"奉行主权平等"作为首要前提,强调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