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行赔付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投资者保护出实招!涉及先行赔付、量化监管等多个焦点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13:40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 见》),其中涵盖八大方面、23项具体措施。 多个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若干意见》中得到了回应。例如,大力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等方 式回报投资者;进一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引导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等,主动采取先行赔付;依法从严打击通过自媒体平台等渠道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等。 增加招股书可读性,倡导"注销式回购" 《若干意见》首先将保护关口前移,着力从公司进入市场的"入口端"筑牢防线。 在新股发行环节,《若干意见》强调优化定价机制,鼓励长期投资导向的网下配售,研究试点对锁定比 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提高配售比例,并从严限制报价操纵行为;禁止承销机构按照发行规 模递增收取费用的比例,禁止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或者审计结果作为收费 条件。 《若干意见》提出,引导经营机构提供更多适合中小投资者的产品和服务, 引导经营机构提供与中小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并督促经营机构将投资者教育嵌入业务流程,增强投资者教育的针 对性、有效性。 《若干意见》特别强调了 ...
湖北首富的坠亡
商业洞察· 2025-10-02 17:23
公司突发事件 - 居然智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在北京家中突然身故 [4][6] - 公司曾于2025年4月18日公告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后于7月23日公告解除留置,措施变更为责令候查并已返岗正常履职 [8][9] - 汪林朋身故消息引发行业内外巨大震动,其本人在2025年3月曾公开表示要活到120到150岁,没有想退也没有想跑 [10][11] 创始人背景与早期经历 - 汪林朋196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罗田县普通乡村家庭,1986年考入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1990年被分配到原国家商业部财会司工作 [13][16][17] - 后续调入国内贸易部旗下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及全国华联商厦联合公司,三年内从财务部经理升至副总经理,熟悉国企财务和连锁经营运作 [20][21][23] 企业创立与初期发展 - 1999年北京北四环居然之居家居卖场因火灾被毁,30岁的汪林朋临危受命出任总裁负责重组,当时商场仅一家店面,营业面积不足3万平方米 [27][28] - 2001年国企改制浪潮中,汪林朋投入个人积蓄455.89万元成为居然之家股东,持股8.99%,后续通过收购扩大持股成为实际控制人 [32][34][35] - 创新提出“先行赔付”机制,在2001年“福乐”牌暖气片质量危机中全额赔付消费者150万元,赢得市场信任 [36][37][38] 业务扩张与行业竞合 - 2002年制定全国连锁战略,2003年在北京开设第二家商场,至2024年底在全国30省市布局达407家家居卖场、4家购物中心和173家生活超市 [41][42][43] - 2021年7月与行业龙头红星美凯龙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同意杜绝“二选一”、抵制低价倾销等恶性竞争,互相开放供应链品牌资源 [47][48][49] - 面对行业下行压力,推出“销售分成”模式与商户共担风险收益,2020年双十一起汪林朋亲自直播带货,2024年其“汪老板不躺平”系列直播成为现象级IP [51][52][54] 资本运作与上市历程 - 2018年底引入阿里巴巴、泰康集团等机构投资者联合注资130亿元人民币,其中阿里巴巴注资54.53亿元成为第二大股东 [58][59][60] - 2019年通过借壳武汉中商登陆A股,上市首日市值飙升至630亿元,汪林朋以持有61.94%股份身家估值约368亿元成为湖北首富 [63][64][65] - 上市后公司打造家居产业服务生态,2023年供应链平台“洞窝”交易额达974亿元,入驻商户超10万家,2024年底公司更名为居然智家 [71][72] 近期经营表现与战略转型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分别为16.48亿元、13.03亿元和7.69亿元,同比跌幅为28.45%、21.10%和40.83% [8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净利润大幅下滑39.39%,整体净利率仅6.69% [84] - 公司战略全面转向“数智化平台+生态化服务”,汪林朋主导建设“洞窝”产业服务平台、“居然设计家”AI设计平台和“居然智慧家”智能生活平台三大数智平台 [83]
北交所首单*ST广道重大违法将被退市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07:15
退市触发事件 - 公司收到北交所《关于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或将成为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 [1] - 退市原因为公司2018年至2023年年报、2024年半年报及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有权在收到告知书后5个交易日内提交听证申请材料逾期视为放弃权利 [4] 财务造假详情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系统性财务造假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等手段虚构业务 [2]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95.39% 1.92亿元95.39% 2.23亿元98.96% 2.49亿元85.87% 3.04亿元99.39% 2.83亿元98.14% 0.72亿元88.11%占当期营收比例极高 [2] - 同期分别虚增营业成本0.65亿元0.85亿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0.39亿元占当期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2] - 财务造假行为在公司2021年北交所上市前即已存在并持续至上市后 [3] 监管处罚措施 -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罚款1500万元且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 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4] - 北交所对公司给予公开谴责五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并认定金文明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 [4] 中介机构责任与投资者赔付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未对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进行有效核查 [5]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赔付适格投资者投资损失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6634人先行赔付是对受损投资者的一种补偿 [6]
*ST广道造假面临退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04:17
● 本报记者 杨梓岩 《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ST广道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 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收与成本的规模和比例高企。 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虚增营业 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0.72亿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 的比例分别为87.34%、95.39%、98.96%、85.87%、99.39%、98.14%、88.11%。同期,公司分别虚增营 业成本0.65亿元、0.85亿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0.39亿元,占当期报告记载成 本的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金文明明知和放任公司实施财务造假,不 仅协调第三方借款、审批关联公司配合资金流转,还放任公司伪造合同单据,最终被给予警告并罚款 1500万元(其中作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罚款500万元,作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罚款1000万元 ...
北交所首单!*ST广道重大违法将退市,五矿证券拟先行赔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1 17:26
退市触发与监管处罚 - 北交所拟终止*ST广道股票上市 因其2018年至2023年年报 2024年半年报及2024年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4] -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连续七年财务造假 [6] - 时任董事长 总经理 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罚款1500万元 且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0] - 时任董事 副总经理 财务负责人 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 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10] - 北交所对*ST广道予以公开谴责 五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 并认定金文明 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 [10]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 发票 银行回单 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手段 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以虚增营收和成本 [7]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 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 1.92亿元 2.23亿元 2.49亿元 3.04亿元 2.83亿元 0.72亿元 [7] - 各期虚增营收占当期报告记载营收比例分别为87.34% 95.39% 98.96% 85.87% 99.39% 98.14% 88.11% [7]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 分别虚增营业成本0.65亿元 0.85亿元 1.17亿元 1.33亿元 1.63亿元 1.52亿元 0.39亿元 [7] - 各期虚增营业成本占当期报告记载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7] 公司背景与影响 - *ST广道成立于2003年 主营业务为大数据智能化相关产品的研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 于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 [8] - 财务造假行为在北交所上市前就已存在并在上市后持续 [8]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履行好看门人职责 未对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及业务合同合理性进行有效核查 [11]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用于赔付适格投资者投资损失 [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ST广道股东人数为6634人 [11]
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退市 ,*ST广道七年营收超八成来自造假
新浪财经· 2025-09-20 16:19
退市原因与处罚 - 公司因2018年至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 - 公司成为北交所首单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案例 [1] - 公司有权在收到告知书后5个交易日内提出听证申请,逾期则视为放弃 [3] 财务造假细节 - 公司连续七年财务造假,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虚增营业收入比例极高,其中2020年、2022年、2023年虚增营收占比均超过98% [4]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各年虚增营业收入具体金额为: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0.72亿元 [4] - 同期虚增营业成本金额为:0.65亿元、0.85亿元、1.17亿元、1.33亿元、1.63亿元、1.52亿元、0.39亿元,占当期报告成本比例介于83.30%至99.13%之间 [4] - 造假手段包括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 [4] 主要责任人员处罚 - 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金文明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500万元,并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3] - 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赵璐被警告并罚款500万元,同样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1][3] - 北交所认定金文明、赵璐终身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另对宋凯等10名时任高管及核心人员给予公开谴责或市场禁入 [3] 中介机构责任与投资者赔付 - 保荐及持续督导机构五矿证券未能有效核查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性及业务合同合理性,被指“看门人失守” [1][6][7]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赔偿适格投资者的损失 [1][7] - 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93条,五矿证券已于2025年6月13日发布相关声明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6634人 [8] 公司背景与事件影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6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数据应用类软件产品开发与销售 [5] - 财务造假行为在公司于北交所上市前即已存在,属于“带病上市” [5] - 此案是继万福生科、海联讯、欣泰电气、紫晶存储之后,先行赔付实践的又一案例 [8]
证券市场先行赔付或迎第五案例 促制度落地专家建言“无激励则缺动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3:16
证券市场先行赔付制度 - 五矿证券作为广道数字保荐人,拟设立2.2亿元先行赔付专项基金,成为12年内第五个实践案例 [1][2] - 先行赔付制度可提高赔偿效率、缓释声誉风险、降低监管成本,被专家称为"多赢"制度 [1][3] - 现行《证券法》第九十三条明确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允许责任主体赔付后向其他连带方追偿 [3] 历史案例与实施效果 - 此前仅四起案例:万福生科(3亿元赔付95.01%投资者)、海联讯(2亿元赔付95.7%投资者)、欣泰电气(赔付比例99.46%)、紫晶存储(10亿元赔付98.93%投资者) [5][6] - 紫晶存储案创新结合"行政和解",中介机构共交纳12.75亿元承诺金后获终止调查 [6] - 历史案例赔付完成率均超95%,平均耗时2-3个月 [5][6] 制度完善建议 - 当前自愿性机制导致实践案例与违法行为数量严重不匹配,需建立外部激励机制 [9][10] - 专家建议将先行赔付作为行政处罚从宽考量,推广"先行赔付+行政和解"模式 [10][11] - 长期可探索"责任主体赔付+投保基金赔付"双轨制,并推动责令回购制度落地 [11][12] 市场影响与监管动态 - 五矿证券三次声明展现积极态度,广道数字可能因财务造假被强制退市 [2] - 证监会明确支持有意愿主体先行赔付,2025年将强化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 [12] - 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可倒逼审慎履职,形成"违规必究、受损速赔"市场生态 [7][8]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ST广道拟被强制退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8
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系统性财务造假收到深圳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可能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情形 [2] - 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通过虚假合同、发票等方式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14.65亿元,各期占比超85%,虚增营业成本7.54亿元,占比83.30%-99.13% [3] - 造假行为导致2018-2023年报、2024半年报及定向增发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3] 责任人员处罚 - 公司被责令改正、警告并处1000万元罚款,实控人金文明被罚1500万元(主管500万+实控1000万)并终身市场禁入 [4] - 财务负责人赵璐被罚5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其他高管罚款50-250万元不等 [5] - 金文明持有的652万股(占总股本9.73%)突遭司法冻结至2028年6月 [5] 退市进展 - 公司股票将于6月16日停牌1天,6月17日复牌并叠加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警示 [7] - 若正式处罚认定触及退市标准,将成为北交所首家强制退市公司 [2][8] 保荐机构应对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正牵头研究先行赔付方案,拟设立专项基金赔偿投资者损失 [6] - 先行赔付标准将优于司法标准,旨在快速补偿投资者 [6]
“拦快递造假”公司或成北交所退市第一股!名校教授当独董,拟被罚60万,本人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9:46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公司工作人员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收件电话,拦截询证函快递并加盖假公章寄回,完成造假闭环 [1] - 自2016年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文明、董事兼财务负责人赵璐、副总经理宋凯等人长期通过伪造合同、篡改会计资料等手段实施财务造假 [1] - 2018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及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及88.11% [4] 处罚措施 - 深圳证监局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3] - 对董事长、实控人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3] - 对独立董事安秀梅等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3] - 拟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7] 独立董事责任 - 独立董事安秀梅不知悉、未参与公司相关财务造假行为,但未能提供勤勉尽责的证据 [3] - 2024年度,因违法违规被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合计85名,案例合计58例 [9] - 对独立董事的处罚金额最高250万元,最低5万元,平均罚款金额49.13万元 [9] 保荐机构责任 - 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规模约为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12] - 五矿证券主动采取先行赔付的法律依据为证券法第93条 [11] - 五矿证券将继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推进先行赔付专项基金设立的筹备工作 [12]
“拦快递造假”公司或成北交所退市第一股!名校教授当独董,拟被罚60万,本人回应
凤凰网财经· 2025-06-15 19:46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制作虚假购销合同、发票、银行回单、发货通知单及入库单等方式虚构销售和采购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1] - 公司工作人员向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收件电话,拦截询证函快递并加盖假公章寄回,完成造假闭环 [1] - 自2016年起,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金文明、董事兼财务负责人赵璐、副总经理宋凯等人长期通过伪造合同、篡改会计资料等手段实施财务造假 [1] - 2018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43亿元、1.92亿元、2.23亿元、2.49亿元、3.04亿元、2.83亿元及7164.61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金额的87.34%、95.39%、98.96%、85.87%、99.39%、98.14%及88.11% [4] 处罚措施 - 深圳证监局拟对*ST广道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3] - 对董事长、实控人金文明给予警告,并处以1500万元罚款 [3] - 对独立董事安秀梅等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60万元罚款 [3] - 拟对金文明、赵璐分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7] 独立董事问题 - 独立董事安秀梅不知悉、未参与公司相关财务造假行为,但未能提供勤勉尽责的证据 [3] - 2024年度,因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含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处罚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沪深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合计85名,案例合计58例 [10] - 对独立董事的处罚金额最高250万元,最低5万元,平均罚款金额49.13万元 [10] 保荐机构责任 - 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先行赔付适格投资者因*ST广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遭受的投资损失 [12] - 五矿证券拟牵头联合相关方出资设立规模约为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