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检测
icon
搜索文档
胜科纳米(688757):析微助研,智启芯程
中邮证券· 2025-07-02 14: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为半导体全产业链客户提供分析实验,被喻为“芯片全科医院”,聚焦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领域,竞争优势显著,2020 - 2024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6% [4] - 公司分析能力可覆盖的先进制程节点处于行业前列,来自先进工艺的收入规模较高且占比逐年提升 [5] - 公司拓展分析实验能力,全国多点布局,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展,子公司投产提高产能,海外分支机构保障检测分析技术领先 [6] - 半导体检测需求爆发叠加技术壁垒,公司长期成长逻辑稳固,将紧跟产业前沿技术发展,强化竞争力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3、7.06、9.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05倍、72倍、49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8.64元,总股本4.03亿股,流通股本0.33亿股,总市值116亿元,流通市值9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9.71 / 20.44元,资产负债率59.4%,市盈率130.18,第一大股东为李晓旻 [3] 投资要点 - 芯片全科医院,2024年实现营收4.15亿元,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可靠性分析营收分别为2.80、1.24、0.1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49.33%、42.24%、35.41%,净利率为19.55%,聚焦失效分析和材料分析领域优势显著 [4] - 分析能力覆盖先进制程节点达3nm,处于行业前列,2021 - 2024H1来自先进工艺领域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5] - 拓展分析实验能力,全国多点布局,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展,预计2024年我国半导体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分析市场规模超100亿元,2027年达180 - 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 [6] - 半导体检测需求爆发叠加技术壁垒,长期成长逻辑稳固,公司将紧跟产业前沿技术发展,强化竞争力 [7]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5.43、7.06、9.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6、2.4亿元,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05倍、72倍、49倍 [8]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4%、30.7%、30.1%、30.2%,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17.6%、35.1%、47.0%、46.1% [10][11]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6.9%、47.6%、47.8%、48.2%,净利率分别为19.5%、20.2%、22.8%、25.6% [11]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4%、51.0%、51.8%、51.7%,流动比率分别为0.84、2.46、2.51、2.74 [11]
新股周报: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5月份三大板块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下降
山西证券· 2025-06-06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三大板块新股首日涨幅、开板估值和发行PE均下降,周内近6个月上市新股正涨幅占比降低 [1][2][3] - 推荐关注近端已上市、待上市、获批复重点新股及远端深度报告覆盖的部分新股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5月份主板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均下降 - 2023年初至今上市新股352只,募资4209.80亿元,周内新股市场活跃度下降,近6个月上市新股周内正涨幅占比20.83%,前值26.53% [13] - 科创板5月汉邦科技上市,上周海博思创涨超3%,联芸科技、汉邦科技跌超 -3%,5月首发PE、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均下降 [17][19] - 创业板5月泽润新能/太力科技上市,上周博科测试涨超5%,太力科技、宏工科技跌超 -10%,5月首发PE、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均下降 [23][24] - 沪深主板5月威高血净/古麒绒材上市,上周中力股份涨超20%,古麒绒材跌超 -10%,5月首发PE、新股首日涨幅和开板估值均下降 [30][32] - Wind近端次新股指数成份估值较创业板为折价状态,比值0.69,前值0.73,两者估值中枢均下降 [39] 近端重点新股名单 - 进入证监会批复环节的重点新股有屹唐股份、凯普林 [42] - 已发行待上市的重点新股建议关注影石创新,其202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2025年1 - 6月预计营收和净利润有变化,在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有市场份额优势 [44][45][48] - 2023年1月以来已上市重点新股包括胜科纳米、矽电股份等多家公司,报告介绍了部分公司核心产品、2024年营收等情况 [50][51][52] 远端部分新股覆盖 - 远端部分新股深度报告覆盖珂玛科技、龙图光罩等公司,报告给出了这些公司总市值、近三年收入等数据 [85][86]
学员动态 | 米格实验室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 加速打造半导体检测全球化标杆
AMI埃米空间· 2025-05-14 11:5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脱胎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专注于半导体、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检测服务 [6] - 公司使命为"盘活全球科研资源,振兴中国科学技术",通过整合仪器资源、人才资源与技术成果,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研发与技术解决方案 [1][6] - 公司构建"集中式共享实验室+分布式共享实验室+开放式云端平台"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西部科学城等核心产业区 [6] 融资与资本布局 - 公司近日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由中国电子零度资本管理的霸州光谷产业发展基金、成都科创投管理的成都梧桐中阁股权投资基金及顺禧基金管理的北京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投资基金联合投资 [4][10] - 融资资金将用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完善全国实验室网络布局、深化国际SEMI认证体系及推动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化进程 [5] - 股东涵盖深圳高新投、顺禧基金、零度资本、成都科创投等国有资本,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新材料与半导体科研检测服务机构 [10][11] 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SEMI国际认证资质、CNAS实验室认可等16项行业资质,核心技术团队源自中科院,首席科学家王占国院士领衔的550余位专家智库提供支撑 [8] - 公司电镜检测、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等10条产品线技术通过龙头企业验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在SEMI认证领域服务超150家半导体设备头部厂商 [8] - 公司累计整合550余家高校及院所实验室资源,服务国内头部知名企业,服务高科技企业总数超过2000余家 [6] 发展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致力于加速突破半导体检测技术壁垒,推动国产化进程,引领科研检测服务新范式 [3] - 公司将深化"仪器共享+检测服务+成果转化"的生态闭环,持续赋能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 [11] - 公司平台化能力与国产化替代需求高度契合,其检测标准制定、设备共享模式及半导体产业服务卡位具有稀缺性 [10]
检测服务行业2024年&2025年一季报总结:板块增速企稳,关注内需复苏与高壁垒高增长的新兴赛道
东吴证券· 2025-05-11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医药医学、特殊行业等景气磨底,龙头企业阿尔法明显,剔除医学检测占比较高的企业后板块呈现一定韧性,如华测检测增速稳健、广电计量利润率迎向上拐点、苏试试验业绩有望修复[4] - 检测服务行业与宏观经济增速相关性强,有望受益政府化债+内需刺激政策,且行业集约化发展为趋势,看好具备品牌、资本和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5] - 建议重点推荐检测龙头【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广电计量】[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板块增速阶段性承压,龙头经营稳健性凸显 收入端 - 2024年检测服务板块营收468亿元,同比下降4%,剔除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后同比增长4%,Q1板块营收90亿元,同比下降9%,剔除后增速同比提升2% [4][19] - 龙头业绩增速领先行业,2024年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营收分别增长9%、11%,苏试试验受政策影响营收同比下降4% [19] 利润端 - 2024年检测服务板块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56%,剔除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后2023年增速同比下降20%,2025年Q1板块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16%,剔除后增速同比提升3% [4][26] - 龙头业绩增速领先行业,2024年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7%,苏试试验受政策等影响同比下降27% [26] 盈利水平 - 2024年板块销售毛利率38%,同比下降1.3pct,销售净利率5%,同比下降5.1pct,未来随下游需求复苏,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33] - 头部企业华测检测、苏试试验、广电计量盈利能力显著强于行业,2024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9%/46%/47%,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5%/13%/11% [33] 营运能力 - 2024年检测服务板块应收账款周转率2.0次,同比基本持平,华测检测、广电计量周转率强于行业平均 [41] - 2024年板块员工人数有所下降,人均创收同比增长2%,华测检测、广电计量人均创收稳中有升 [41] 宏观经济强相关赛道,后续有望继续受益内需复苏+政府化债 检验检测认证 - 检验检测认证(TIC)是专业化服务,贯穿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全环节,是连接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机构的重要桥梁 [46] - 检测服务行业需求与企业开支、政府监管严格程度直接挂钩,发展具备全球经济体量和贸易量增长、新技术或新产品催生新需求、群众对产品质量重视度提升和政府法规趋严三大驱动力 [50] 检测服务行业需求与宏观经济增速高度相关 - 检测服务行业市场空间广阔,需求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相关,2024年全球检测服务市场规模约2.3万亿人民币,2021 - 2024年CAGR约6%,我国检测服务行业历史增速约为GDP两倍,2023年市场规模约4670亿人民币,2014 - 2023年CAGR约13% [57] 行业格局 - 我国检测服务市场参与者分为国有、外资、民营三类,2003年以来第三方检测机构快速增长 [61] - 检测服务业务具备重资产、本地化特征,回本周期长,服务半径有限,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小、散、弱”问题凸显,市场竞争格局高度分散,龙头华测检测份额仅约1% [68] - 集约化发展为行业大趋势,宏观经济不确定和政策支持促使小微型检验检测机构增速放缓 [73] 宏观调控与政府化债 - 2024年9月下旬以来宏观调控政策调整,2025年宏观经济增速修复趋势有望持续,看好检测服务行业需求回升 [74] - 近年来检测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坏账计提增加,2020 - 2024年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51天提升至159天,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从30%上升至46% [81] - 地方政府为重要客户,检测服务有望受益本轮化债,谱尼测试、广电计量、华测检测有望受益 [86] 半导体、低空等新兴产业需求待释放,继续看好资本、管理和研发实力强劲的龙头 新兴领域检测 - 检验检测分为物理类和化学类检测,食品、环境等化学类检测已是红海,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物理类检测是蓝海,具备实验室投资门槛高、技术壁垒高的特点,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91][94] 低空经济 - 低空经济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2024年被认为是“低空经济元年”,政策支持其发展,低空飞行器研发、生产离不开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需求将显著提升 [98] - 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检测龙头均在低空经济有所布局,有望充分受益 [100] 半导体检测 - 半导体检测分为前道量检测、后道检测和实验室测试,第三方检测服务集中在后道检测和实验室检测 [104] - 第三方半导体检测为芯片研发、生产、售后提供技术支持,下游客户包括IC设计公司等,检测项目分为FA、MA、RA和DPA [108] - 受益半导体产业国产化和专业分工,我国第三方检测需求提升,2022年10月以来订单量明显增加 [109] - 半导体检测行业壁垒在于前期资本开支大、对人才要求高、本土公司经验不足 [112] 行业盈利能力 - 物理类检测壁垒更高,中后期规模效应显著,盈利水平强于化学类检测,随物理类检测在头部检测机构业务中占比提升,板块盈利能力有望上行 [115] - 检测服务行业盈利能力还与综合管理水平相关,华测检测管理效率、盈利能力领先,各头部检测机构推行精益管理,行业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122] 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 随逆周期调节政策落地和政府化债推进,内需有望修复,检测机构现金流将改善,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有望释放新需求,头部检测机构业绩、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125] - 建议关注【华测检测】【广电计量】【苏试试验】 [126] 华测检测 - 华测检测是国内最大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控人为万峰,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若外资回场有拔高估值的空间 [132] - 公司业务多元化程度高,生命科学、贸易保障构筑业绩基本盘,工业品、消费品、医药医学贡献业绩增长点 [133]
精测电子:在手订单充足,半导体进展顺利-20250428
平安证券· 2025-04-28 0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年报和在手订单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3.54亿元、4.95亿元 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76倍、50倍、35倍 [7] - 公司所处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是前道量测领域国产设备供给率低 公司是少数可生产前道量测的上市公司 具有稀缺性 [7] - 公司在半导体行业布局从前道量测设备拓展至半导体制造封装产业链 半导体领域在手订单约16.68亿元 为未来经营业绩提供重要支撑 [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网址为www.wuhanjingce.com 大股东为彭骞 持股25.06% 实际控制人是彭骞 总股本2.8亿股 流通A股2.02亿股 总市值175亿元 流通A股市值126亿元 每股净资产12.71元 资产负债率55.2% [1]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65亿元(5.59%YoY)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 0.98亿元( - 165.02%YoY) [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5亿元、41.68亿元、52.10亿元 同比增长30.0%、25.0%、25.0% 净利润分别为2.30亿元、3.54亿元、4.95亿元 同比增长335.4%、53.9%、40.1% [5] 毛利率与净利率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39.97%( - 8.98pctYoY)和 - 8.69%( - 12.37pctYoY) [6]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均为48.0% 净利率分别为6.9%、8.5%、9.5% [5] 其他财务比率 - 2024 - 2027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8.4%、56.7%、56.6%、56.5% 净负债比率分别为32.4%、41.7%、45.6%、47.2% [9] - 2024 - 2027年预计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0.3、0.4、0.5 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为1.5左右 [9] 业务情况 显示领域 - 2024年显示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5.91亿元 较去年同期下降8.98% 毛利率38.36% 较去年同期下降9.02% [6] 半导体领域 - 2024年半导体领域营业收入7.68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94.65% 研发投入3.58亿元 较上年增长32.76% [6] - 已基本形成半导体检测前道、后道全领域布局 子公司武汉精鸿聚焦自动测试设备领域 上海精测聚焦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领域 [6][7] - 半导体领域订单主要来源于前道量检测领域 占比九成以上 后道检测等领域尚处市场培育阶段 [7] - 膜厚系列产品、OCD设备等核心产品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部分产品已取得先进制程重复性订单或交付客户 [7] 新能源领域 - 2024年在新能源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 较上年同比下降30.71% 加强与中创新航在锂电设备领域深度合作 [6] 在手订单情况 - 截止年报 公司取得在手订单金额总计约28.44亿元 其中显示领域约7.64亿元、半导体领域约16.68亿元、新能源领域约4.12亿元 [6]
调整之后,如何看待广电计量、苏试试验的投资机会?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检测服务行业 - 公司:广电计量、苏试试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广电计量 - **2024 年业绩表现**:收入增长 11%至 32 亿元,净利润增长 76.6%,净利率超 11%,得益于管理层调整、考核重心转移、股权激励及业务结构优化[1][4] - **2025 年 Q1 业绩表现**:收入 6.18 亿元,同比增长 5.2%,归母净利润 482 万元显著提升,剔除土壤普查影响收入增速约 10%,军工、汽车等板块订单快速增长,但计量校准和环保业务表现平淡[1][6][9] - **净利率提升方式**:通过成本费用控制(人员缩减、控制资本开支)和业务结构调整(关停亏损、整合板块、加大战略投入)提升净利率[1][5] - **现金流情况**:2025 年 Q1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 1.06 亿元,因支付供应商款项和奖金属季节性影响,预计后续季度将显著改善,坏账减值冲回约 1700 万元因军工及政府客户回款[1][12] - **未来展望**:持续看好 GLP 水平提升预期,盈利能力将在未来继续改善并保持增长态势[8] 苏试试验 - **2024 年及 2025 年 Q1 业绩表现**:2024 年营收 20.3 亿元,同比下降 4.3%;归母净利润 2.29 亿元,同比下降 27%。2025 年 Q1 营收 4.29 亿元,同比下降 3%;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下降 3%,降幅收窄[1][14] - **Q1 收入和利润微降原因**:受实验设备板块拖累,因宏观经济影响客户放缓资本开支,环境检测服务受军工反腐影响订单释放放缓,但四季度已好转,预计后续改善[3][16][17] - **集成电路业务表现**:2024 年及 2025 年 Q1 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受益于半导体芯片需求旺盛及产能扩充[3][18] - **全年展望**:预计二三季度整体收入和利润将显著改善,看好全年困境反转预期及军工订单复苏红利[3][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广电计量公司背景及业务结构**: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检测服务龙头之一,广州地方国企,全国性、综合性检测服务机构,业务综合化,军工检测占比约 30%,汽车检测占比 20%,通信占比约 10%,先进制造类检测业务占总收入 80%左右,剩余 20%来自环境检测等业务[2] - **苏试试验业务结构**:分为环境试验服务、设备销售和集成电路三部分,环境试验服务占毛利润 64%,设备销售占 20%,集成电路业务占 13%[13] - **两家公司共同点**:都是国内军工检测服务领域能力全面、体量较大的上市公司,今年均能享受到军工检测服务需求上升红利,涉及半导体检测领域,广电计量有净利润率提升预期,看好两家公司后续投资机会[21]
苏试试验(300416):2025Q1点评:业绩降幅收窄,看好全年军工检测订单复苏
长江证券· 2025-04-27 1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试试验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略降,主要受设备销售业务拖累,环试服务和集成电路测试预计向好,2025年预计军工检测订单加速释放,半导体检测需求景气,带动业绩修复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5Q1实现营收4.29亿元,同比降3.0%;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降3.0%;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降1.4% [2][6] - 2024Q1 - 4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0%/-11.0%/-11.9%/+4.9%,Q4营收边际改善 [12] - 2024年试验设备营收6.23亿元,同比降17.25%;环试服务营收10.1亿元,同比增0.64%;集成电路测试营收2.88亿元,同比增12.33% [12] - 2024Q1 - Q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33.8%、-48.3%、-11.6%,2025Q1降幅环比2024Q4进一步收窄 [12] - 2025Q1毛利率40.44%,同比下降2.03pct;信用减值损失冲回约1146万元,去年同期冲回约461万元;净利率10.53%,同比提升0.32pct [12] 业务分析 - 设备销售业务:下游第三方检测机构客户资本开支放缓带来设备采购需求下降,2025Q1营收确认较少,后续预计逐渐向好 [12] - 环试服务业务:军工检测订单逐渐回暖,但执行速度放缓导致营收确认较少,2025年预计迎来军工检测订单的快速释放 [12] - 集成电路测试业务:下游客户研发景气度较高,预计2025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12] 产能扩张 - 2024年底公司机器设备原值同比增长26.1%,产能扩张快速,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支持 [12] - 近年在深圳建设无线测试实验室,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中心、宇航产品检测实验室扩建,在泸州、绵阳等地设立专项实验室 [12] - 持续加大对苏州、西安、青岛、成都等实验室的场地建设和设备扩充,2022年对上海宜特增资3.8亿元用于集成电路测试验证能力扩建,目前扩产进展顺利 [1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23.2/26.3/29.6亿元;归母净利润2.91/3.60/4.46亿元,同比变动+27.0%/+23.7%/+23.7%,对应PE估值29.3x/23.7x/19.2x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2024A、2025E、2026E、2027E的相关财务数据,如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等 [17] - 基本指标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市盈率、市净率等,呈现了不同年份的情况 [17]
越来越苛刻的半导体检测,如何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10 09:17
半导体检测技术发展背景 - 芯片制程已从14nm演进至1nm节点,对制造工艺和品质控制要求达到原子级精度[1] - 传统检测方法(XRF/TXRF)在ppt/ppq级杂质检测中面临瓶颈[1] - EUV光刻和先进封装工艺使非金属杂质(硅/磷/硫)和有机污染物(AMC)成为影响良率的新挑战[1] 珀金埃尔默公司概况 - 拥有80年分析仪器研发历史,1937年成立至今持续推动技术革新[2][3] - 里程碑产品包括:1944年首台商用红外光谱仪、1955年首台气相色谱仪、1983年全球首台商用ICP-MS[3][4] - 在中国市场深耕40余年,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本地化[8] 核心技术突破 ICP-MS技术演进 - 1983年推出Elan 250开启痕量元素检测新时代,1999年首创动态反应池(DRC)技术[4][11] - 2020年发布NexION 5000:业界首款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ICP-MS,四组四极杆设计使检出限达10 ng/L级[11][16] 半导体检测应用 晶圆分析 - 支持全自动晶圆表面气相分解技术(VPD),检测能力超越传统X射线荧光法[15] - 通过氨气DRC模式消除40Ar+对40Ca+等干扰,实现ppq级金属杂质检测[16] 化学品分析 - 超纯水检测满足SEMI F63标准(26种金属杂质<1ppt),浓硫酸中钛/锌检测限达1ppt以下[17][18] - 氢氟酸原液直接分析技术(MRS模块)避免稀释污染,攻克高腐蚀性样品难题[19] 电子特气分析 - 开发气体直接进样技术(GDI-ICP-MS),消除传统滤膜/吸收法的污染风险,提升分析效率10倍以上[20][23] 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案 - GCMS 2400平台整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专攻洁净室AMC监测[25][26] - 分体式触摸屏支持远程操控,SimplicityChrom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27] - 压力平衡进样设计使重现性达±0.5%,氢传感器提升操作安全性[28] 行业影响与定位 - 产品线覆盖ICP-MS/GC/FT-IR等全品类,服务全球高端半导体制造环节[6][8] - 技术迭代始终围绕半导体行业对"极致纯净"的需求,近五年推出7款革新性仪器[4][11][27] - 在中国市场通过Semicon展会等渠道强化本地化服务,明星产品市占率超60%[8][24]
珀金埃尔默SEMICON China 2025展会精彩回顾
半导体芯闻· 2025-04-01 18:14
以下文章来源于珀金埃尔默 ,作者珀金埃尔默 珀金埃尔默 . 帮助您更好地了解PerkinElmer公司及其产品、服务、最新应用及活动信息。 NEWS 2025年3月26日至28日, 珀金埃尔默携最新半导体技术解决方案亮相SEMICON China 2025展会(展位号:N1馆1623) 。在为期三天的展会中,我们不仅展示了行业领先的检 测分析技术,还通过线上直播与观众深度互动,共同探讨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应用与发展。 以下是本次展会的精彩回顾! 展台亮点:前沿技术,全面呈现 作为分析仪器领域的领先者,珀金埃尔默在无机光谱质谱、有机色谱质谱、分子光谱及材料表 征等多个领域处于行业前沿。 在本次展会中,珀金埃尔默中国区半导体行业销售总监黄清发先生为现场及线上观众深入讲 解了 全面覆盖半导体制程的分析检测技术解决方案 。同时,他还重点推荐了 两款 明星产品 —— "NexION 5000 ICP-MS" 和 "GCMS 2400气相色谱质谱平台" ,展现了珀金埃尔默公 司在半导体检测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技术优势。 △明星产品介绍 精彩不断,干货不停。本次展会,珀金埃尔默技术团队也给线上观众带来了多项新技术和各类 解决方案, ...
突破14nm工艺检测壁垒:天准科技TB2000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装备开启国产缺陷检测新纪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6 09:09
核心观点 - 公司旗下矽行半导体研发的明场纳米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装备TB2000通过厂内验证,将于SEMICON 2025展会正式发布 [1] - TB2000标志着公司半导体检测装备具备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规模化量产检测能力,是继TB1500突破40nm节点后的又一里程碑 [2] - 公司通过梯度化产品矩阵实现全节点覆盖,构建了完整的工艺节点适配体系,满足逻辑、存储等不同工艺客户需求 [3]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跨国并购+生态投资"三维战略,打造了覆盖半导体前道量测及检测领域的全流程智能检测解决方案 [3]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提升到7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14nm及以下高端检测装备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 [5] - 公司以每年迭代一代产品的研发节奏构建技术护城河,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 [7] 技术突破 - TB2000采用全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宽光谱激光激发等离子体光源系统、深紫外大通量高像质成像系统等核心技术 [2] - TB2000结合AI图像处理算法和Design CA,有效提升缺陷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速度 [2] - 公司成为全球少数具备14nm及以下技术节点明场检测装备交付能力的厂商 [3] 产品布局 - 公司产品矩阵已完成明场缺陷检测装备全制程覆盖,包括TB1000/TB1100(65-90nm)、TB1500(40nm)及TB2000(14nm) [3] - 梯度化布局保障技术研发的商业闭环,并为突破更先进制程积蓄动能 [3] - 从TB1000到TB2000的技术演进,反映公司向国际龙头追赶到并行的角色转变 [3] 行业展望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到718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5] - 14nm及以下高端检测装备市场受到技术迭代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双重驱动 [5] - 半导体产业逆全球化态势加剧,公司加速推进14nm以下制程国产化进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