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icon
搜索文档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 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7月7日召开
快讯· 2025-07-01 18:32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 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7月7日召开 智通财经7月1日电,据上观新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会日前决定,2025年7月7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上海市 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全会的主要议程是:审议并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国担当勇为尖兵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 ...
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经济日报· 2025-06-25 06:1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6个大设施中4个已建成并面向全球开放 [2] -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发起"数字生命"大科学计划 依托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推动重大疾病研究 [2] - 北京设立百亿元级机器人产业基金和机器人租赁公司 推动机器人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连续6年保持在6%以上 位居全球创新城市前列 [3] - 2024年北京地区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58项 占全国总数近三成 [3] - 北京连续8年蝉联"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首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三 [3] 人才储备 - 北京拥有55万余名科研人员 全国近一半的两院院士 [3] - 41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数量居全球城市首位 [3] - 人工智能领域聚集全国超四成顶尖人才 成为大模型和智能芯片重要策源地 [3] 产业布局与成果转化 - 亦庄集聚12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 涵盖全产业链 [4] - 海淀区人工智能核心企业突破1300家 是全国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主要引擎 [5] - 北京经开区"北京火箭大街"主体结构封顶 昌平"两谷一园"汇聚70余家能源科创巨头 [5] 金融支持与生态建设 - 北京围绕人工智能等领域新设4只百亿元级政府直投产业基金 [7] - 昌平区政府性投资基金群规模超过420亿元 上市企业近40家 [8] - 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70多亿元增至2024年840多亿元 年均增长25% [9] 区域协同发展 - 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从2013年3500多家增至2024年1万多家 [9] - 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启动 基金与企业签约投资额达30亿元 [9]
央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加强央地合作 紧密协同港澳 携手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黄坤明阴和俊讲话 王伟中主持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1 09:36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进 - 央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于6月20日在广州举行 省委书记黄坤明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等领导出席 [1] -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的重大平台 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1] - 建设该中心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服务"一国两制"大局 支撑广东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1] 重点任务部署 -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 -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夯实科技创新硬实力 促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2] -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 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优化科技体制改革 [2] - 发挥"一国两制"优势 建设横琴 前海 南沙 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 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 [2] 实施保障机制 - 广东省将履行主体责任 省直部门加强央地协同 珠三角各市落实建设任务 [3] - 深化与港澳特区政府合作 推动三地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3] - 科技部将强化支持服务 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 [3] 工作进展通报 - 粤港澳三地通报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及下一步计划 [4] - 会议明确了2025年重点任务 中央部委介绍了支持措施和工作安排 [4] - 中央和地方多个部门 港澳特别行政区领导 科研机构及高校负责人等参会 [4]
支持深圳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科技日报· 2025-06-13 09:53
二是突出了改革的问题导向和落地见效。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方面,支持深圳探索建立负面清单 制度,对负面清单制外的职务科技成果,可按比例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完 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及审计管理制度方面,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形成的国有股权,实行按年 度、分类型、分阶段考核和审计。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试行长周期考核。 三是突出了改革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探索依 托电子提单开展抵押融资等业务;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领域的 适用性等。 "深圳是我国科技创新高地,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表示,科技部 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深圳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在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支持深圳牵头或参与建设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一批瞄准国家战略 和深圳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强化产业创新引领动能方面,支持深圳各类创新主体承担国家 重大科技任务,鼓励深圳在培育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先行先试;在强化科技体 制改革和制 ...
重磅!中办、国办部署这件大事
金融时报· 2025-06-12 17:16
为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6月12日,国家发展 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介绍《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李春临表示,《意见》主要有四方面重要举措,一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二是推进金融、技术、 数据等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是建设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完善便利人员流动的配套机制。四是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的治理模 式,提升民生保障服务水平,健全土地等自然资源管理机制,深化司法改革和交流合作。 深圳是我国科技创新高地,对国家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苗鸿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大力度,继续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意见》中提出广东省要为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 ...
科技部副秘书长苗鸿:将支持深圳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机制
快讯· 2025-06-12 10:44
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 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 [1]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将加大力度支持深圳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 [1]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 支持深圳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机制 [1] - 对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实行长周期考核 [1] - 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规则 [1] - 优化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 [1]
区域协同创新迸发澎湃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2
机器人的"手",能有多灵敏? 记者眼前,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缓缓伸出五指,轻轻抓取——气球不破、薯片不碎,甚至豆腐也能稳 稳"拿捏"。 "跨过深圳河,香港的基础研究在深圳成长为'五指灵巧手'的机器人产业。"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 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段江哗很有成就感。 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任,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 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 百年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粤港澳三地如何勠力同心,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释放协同效 应,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日,记者深入大湾区,探访粤港澳协同创新的生 动实践。 "从0到1"的突破—— "国之重器"赋能,携手原始创新 广东东莞,松山湖畔。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现场,塔吊高耸,工程车穿梭不息;谱仪大厅内,一期 建成的多台中子谱仪24小时"火力全开","超级显微镜"正深入探索微观世界。 项目本上,实验排期密密麻麻。"这里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近段时间,就有5项港澳高校项目。"中国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介绍,"以前要向国外申请, ...
媒体视点 | “并购六条”激发北京地区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证监会发布· 2025-06-06 18:20
丨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6-06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一批具有产业整合逻辑、符合新质生产 力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渐次落地,这些案例重组标的更优质、产业协同特 征更明显、科技属性更强,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赋能 手段。 北京证监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宣讲和案例宣传,推动各方搭建并购重组服务 平台,鼓励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围绕向"新"向"好"筹划并购 重组,积极寻找合适的标的资产,推动发挥业务互补、技术互补、优势互补的协同效 应,切实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同时,要求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注重标的资产的 质量与自身业务的匹配度,做好尽职调查、估值定价、整合规划等工作,力争最终实 现"1+1>2"的良好成效。 多部门全力推动 北京地区并购重组市场日益活跃,离不开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推动。"并购六 条""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北京证监局、北京市委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在推动相关政策在 首都资本市场落实落地方面开展了多项工作,包括政策宣传、走访调研、对接资源等。 2024年至今,北京证监局已调研走访辖区287家上市公司,宣讲并购 ...
尹力:以首善标准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快讯· 2025-05-07 07:01
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会议 -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要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部市协同发力,用好央地资源,以首善标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曾益新,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游钧出席会议 [1] - 会议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 [1]
以首善标准抓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07 05:12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 需充分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 部市协同发力 用好央地资源 [1] - 2024年要形成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 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支持国家实验室联合高校及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攻关 加快破解"卡脖子"瓶颈 实施基础研究领先行动 [2] - 抢占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 新能源等战略领域制高点 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 [2] - 用好中关村改革"试验田" 推出更多先行先试改革措施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 产业创新与融合发展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 建立未来产业长期投入机制 [3] - 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3] - 统筹"三城一区"联动发展 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3] -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培育独角兽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人才与教育体系 - 推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3] - 加大对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健全引才用才机制 完善科技评价体系 [3] 国际合作与开放生态 - 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推动境内创新主体与境外机构联合科研攻关 [4] - 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 开放共享科研设施平台 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4] - 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提升北京科技国际影响力 [4] 政策支持与实施保障 - 科技部将支持北京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化基础研究策源能力 [5]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通报了2025年重点任务及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