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度假
搜索文档
长沙这8大商场,突围成“区域王”
36氪· 2025-10-29 10:3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聚焦于长沙商业地产市场中一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潜力之星”购物中心 [1] - 这些项目通过精准的区域定位、创新的运营策略和深度客群触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构建了独特优势 [1] - 各项目正以差异化路径推动长沙商业格局的演变,勾勒出未来的发展版图 [1] 长沙金茂览秀城 - 项目定位为品质家庭的艺术欢乐场,商业面积达10.3万平方米,于2016年11月开业 [3] - 地处梅溪湖片区核心,为地铁2号线上盖,三公里内覆盖60万高品质家庭客群 [5] - 作为湖南首个上市消费基础设施REIT底层资产,其REIT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44万元,可供分配金额2873万元,年化分派率5.42% [6] - 通过联动梅溪湖大剧院等文旅地标资源,打造区域微度假目的地,并针对年轻客群开展情绪营销活动 [7] - 品牌升级聚焦“时尚生活方式+主题餐饮”,对主力店进行微街区化焕新,并引入多家新兴餐饮品牌 [9] 长沙星沙万象汇 - 项目由华润万象生活运营,商业面积5.03万平方米,于2015年11月开业,定位为驱动城东消费升级的引擎 [10][12] - 汇聚170多个品牌,其中40多家为区域首店,2024年初引入星沙首家盒马鲜生 [13] - 营销活动围绕四大友好标签展开,成功落地长沙首届汉堡节等城市级IP活动 [14] - 会员总量突破67万,通过组建高颜值服务团队和创新社区互动强化会员连接 [15] - 精细化运营50多个垂直社群,社群在群人数超2万,有效推动线上线下流量转化 [16] 长沙月亮岛天街 - 项目由龙湖运营,商业面积8万平方米,于2024年12月开业,定位为城北邻里生活中心 [17][19] - 采用“周周有新意”的高频活动策略破局,精耕私域转化超2万核心会员与70余个高活跃社群 [20] - 通过深度绑定铜官窑等在地文化IP,将区位特色转化为文化优势,采用快闪造话题模式弥补品牌资源限制 [21] 长沙观沙岭招商花园城 - 项目为招商蛇口在长沙的首座花园城,于2024年11月开业,2025年定位调整为亲子生活欢聚场 [22][24] - 引进超260家品牌,其中50多家为首店或旗舰店,并打造超5000平方米屋顶无动力儿童乐园 [25] - 构建以原创IP“KIYOMI家族”为核心的营销体系,并通过特色服务体系提升全场景消费体验 [26] 7mall美食潮地标 - 项目商业面积2.1万平方米,位于五一商圈核心,日均客流超百万,以“美食+潮流+文化”为定位 [27][29] - 汇聚多家首进长沙的知名餐饮品牌,孵化出多个全国001店及月度业绩超百万的明星店铺 [30] - 通过立体主题空间规划和城市级IP活动强化与Z世代的情感链接,成为潮流文化策源地 [30] 长沙佳兆业广场 - 项目商业面积5万平方米,于2022年12月开业,定位为高端商务与潮流生活体验的垂直生态圈 [31][33] - 通过“办公+商业+酒店”多元业态协同,打造集高效商务与潮流消费于一体的特色场景 [33][34] - 依托双地铁区位优势和数字化平台,深化商办同圈社交新空间,实现跨业态导流 [34] 长沙开福万达广场 - 项目商业面积21.3万平方米,位于五一商圈核心,已成为长沙的城市会客厅 [35][37] - 引入23家主次力店,涵盖多元业态,成功打造“24小时潮流生态圈”,并与政府共建融合商圈 [37][38] - 深度绑定明星IP,借势演唱会打造官方第二现场,将瞬时人流转化为长效客群与品牌资产 [39] 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 - 项目商业面积12万平方米,于2023年12月开业,构建“非遗文化、新潮运动、次元文化”三文融合IP体系 [40][42] - 在规模化空间中植入可沉浸的社交体验,如打造“可以跑的购物中心”及运营次元应援活动 [43] - 通过三位一体营销矩阵实现品效合一,单场直播推动销售转化突破100万元 [44][45]
深挖“微度假”消费潜力
经济日报· 2025-10-23 06:10
文章核心观点 - “微度假”作为一种新兴的周末休闲方式 正推动周末经济增长并丰富消费场景 行业需通过内容创新和基础设施提升来挖掘其发展潜力 [1][2] “微度假”的意义与作用 - 核心意义在于促进周末经济增长 例如青海省海东市通过品牌活动推动“过周末”升级为“微度假” 有效拉动消费“留量” [1] - 能够激发游客流量并拉动休闲消费 活动涵盖音乐、歌舞、美食、赏花等 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周末前来消费 [1] “微度假”的创新与消费场景 - 创新之处在于丰富周末经济消费场景 从传统的饭馆、农家乐延伸至民俗体验、生态旅游、赛事活动等文化体育领域 [1] - 拉动休闲装备、农产品等方面消费 将消费场景扩展到田间地头、农贸市场 加速构建多产业融合的消费全链条 [1] 未来发展建议 - 行业应联合文旅企业、协会推出消费券、免费体验券等 以降低消费成本并提升居民幸福感、新鲜感和体验感 [2] - 需根据消费者需求打造特色文旅空间 吸引本地游客经常到访并促使外地游客进行深度游和留宿 以进一步扩大消费 [2] - 未来应创新消费形式、丰富体验内容 打造兼具本地特色与性价比的产品体系 并提升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 [2]
持续5个月的“周末游飞海口”实现旅游消费超2.3亿元
海南日报· 2025-10-14 09:37
活动成果总结 - 活动持续5个月实现旅游消费超2.3亿元 [1] - 活动累计曝光5536万人次 点击189万人次 吸引5.7万余人实名报名 [2] - 直接带动超14.7万游客赴海口度周末 [2] 目标客群与市场策略 - 活动以微度假为核心 精准聚焦年轻人周末出行需求 [2] - 每周二面向深圳广州杭州等十大海口客源地城市推出机票买一送一抽奖福利 [2] - 从客源地看 广州北京上海报名最为踊跃 一线城市与海口间周末旅行圈初具雏形 [3] 产品设计与消费拉动 - 权益卡+旅行产品组合效应突出 周末游权益卡累计转化订单近9.6万笔 [3] - 合作的28家酒店订单量突破2.2万单 同比增长29% [3] - 平台投入补贴近90万元 超过政府宣传资金 形成政府引导+平台加码联动模式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推出夜间漫步路线 季节性市集等创新玩法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周末游概念 让周末飞海口沉淀为一种生活方式 [3]
浙江文旅新动向:“咖啡+”业态迭出,情绪价值引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2 11:52
浙江省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浙江省累计全域旅游人数达3760.3万人次,同比增长7.3% [1] - 接待过夜游客2424.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 [1] - 全域旅游综合收入546.8亿元,同比增长8.8% [1] 新兴旅游业态特征 - 小众高颜值业态集中出圈,微度假、深体验成为假日新趋势 [1] - 创新业态以“高颜值+高情绪价值”为突出特征,精准吸引亲子、情侣、携宠自驾等细分游客 [2] - 特色文旅园区带动城市消费业态升级,例如横店以咖啡业态叠加影视城资源催生年轻人社区 [2] 金华山景区创新案例 - “墅下·天空之镜”景点通过设计提供情绪价值和社交货币,国庆中秋八天日均营业额约15000元,较平日约3000元翻了五倍 [5] - 景点主理人计划二期增加草坪、无边泳池及宠物互动空间,以提升高粘性用户体验 [6] - lulupark自然公园自4月3日运营以来已吸引约5万游客,旺季日客流量达3000人,通过动物科普与互动活动提升体验 [7] - 公园国庆期间游客约9000人次,引进新动物并举办市集、音乐会等活动聚焦亲子与年轻客群 [8] 横店“咖啡+”业态发展 - 横店核心景区及镇区聚集50-80家特色咖啡店,形成“影视+咖啡”的完整生态链 [9] - 湾·艺术生活社区从影视主题咖啡厅拓展至文创、餐饮,国庆期间举办露天电影、旧物置换市集等活动吸引年轻游客 [9] - 部分咖啡厅采用“日咖夜酒”模式实现24小时运营,夜间客流量占比超60%,明星客群占比达30% [10] - 为适应短剧拍摄节奏快的趋势,咖啡厅强化快取服务,同时保留场所体验以兼顾不同需求 [10]
京口“双节”发力:文旅体商融合 打造“微度假”盛宴
镇江日报· 2025-10-12 08:00
核心观点 - 京口区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通过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模式 成功打造城市微型旅游目的地 带动消费增长 [1][2][4] 文旅体商融合策略 - 以苏宁广场 红豆广场 凤凰广场等大型综合体为载体 推出汉服主题活动 垂直马拉松挑战赛 非遗DIY等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2] - 融合模式打破业态边界 使商业空间升华为集文化沉浸 运动健康 社交互动与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微度假场域 [2] - 文体旅商多元融合与场景共创 塑造京口作为镇江文化休闲微度假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4] 特色文旅品牌活动 - 依托长江路沿线资源打造"京江花月ye"文旅品牌 以青春剧场为核心形式推出系列音乐盛宴 [3] - 演出内容精选爱国歌曲与国风佳作 结合赏月等传统互动环节 构建城市文化新IP吸引年轻群体 [3] - 同期举办滨江音乐露营会 以沉浸式乐队Live表演和开放式互动舞台重塑夜间消费场景 [3] 消费促进举措 - 在水陆寺巷打造汇聚美食 非遗 手作三大类特色业态的城市市集 商户推出丰富多样的优惠折扣和互动游戏 [4] - 设计国庆快闪与"青春寻迹"城市漫步集章两大主题活动 引导青年群体探索历史文脉与街区魅力 [4] - 活动配合消费券发放与商户限时折扣 打通非遗市集 文化体验 旅游社交 美食消费闭环 拉动街区客流与本地消费增长 [4]
镇江京口区双节推多元文旅活动,文旅体商融合筑 “微度假” 新场景
扬子晚报网· 2025-10-10 14:23
活动策略与品牌打造 - 镇江京口区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以“微度假、轻旅游、深体验”为引领,以“文旅体商融合”为路径推出一系列假日活动[1] - 持续打造“京江花月ye”文旅品牌项目,以“青春剧场”为核心形式构建兼具仪式感与参与度的城市文化新IP[3] - 各商业载体协同发力,以文旅体商深度融合模式成功构筑吸引力十足的都市微型旅游目的地[7] 具体活动与消费刺激 - 在长江路音乐喷泉广场推出系列音乐盛宴,结合赏月、品月饼等传统互动环节,并举办滨江音乐露营会,重塑夜间消费场景[3] - 在水陆寺巷打造汇聚美食、非遗、手作三大类特色业态的城市市集,设计国庆快闪与“青春寻迹”城市漫步集章两大主题活动[5] - 苏宁广场、红豆广场、凤凰广场等商超综合体推出汉服主题活动、垂直马拉松挑战赛、非遗DIY等系列文化体验活动[7] - 活动配合消费券发放与商户限时折扣,有效打通“文化体验+旅游社交+美食消费”闭环,显著拉动街区客流与本地消费增长[5] 成效与未来规划 - 系列活动有效激活假日消费市场,为市民游客呈现集文旅体验、体育互动、商业消费于一体的假日盛宴[1] - 文旅体商融合使商业空间本身升华为集文化沉浸、运动健康、社交互动与休闲消费于一体的“微度假”场域[7] - 未来将持续推进资源整合与活动创新,打造更多高品质、有温度的文旅消费场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7]
中秋逢国庆 “花式”消费“节节高”
新华日报· 2025-10-08 07:30
江苏省双节假期消费新场景与模式 - 全省各地精心打造多元融合、新意迭出的消费新场景,为市民游客献上花式迭出的"双节"大礼包,共同铺陈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消费新图景 [1] 连云港市文旅创新 - 月牙岛景区打造"多巴胺石头王国"成为热门打卡地,通过高饱和度色彩和童趣图案为游客提供丰富拍照背景,形成独特视觉标签 [2] - 围绕核心景观拓展萌宠互动、亲子足球、滨湖烧烤等N种多元体验,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 [3] 丹阳市特色产业旅游 - 丹阳眼镜城作为全国最大眼镜批发市场,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量分别超过2.2万和2.6万人次,单店日客流量超3000人次 [4] - 推出2小时内完成配镜服务保证体验,并同步启用"运河1958商业街"开启"大运生活集"持续一个月,通过市集和艺术展丰富游客体验 [4] 南京市文旅融合联动 - 华晨宇火星演唱会采用"乐园模式",将音乐、艺术、互动、美食与科技融为一体,打造户外畅玩地 [5] - 凭演唱会票根可半价畅游苏韵十三园、阳山碑材等多个景区,实现"音乐+旅游+消费"多元联动,各景区推出国风游园、粉黛露营等特色活动 [6] 扬州市微度假模式 - 生态科技新城推出古法体验、低空科技、运动竞技等多元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生态与现代结合的旅游乐趣 [7] - 低空经济元素凸显,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飞行摩托静态展示吸引打卡,数百架无人机表演变幻出圆月等图案 [7][8] 涟水县文化演艺活动 - 璞趣园营地上演淮剧小戏《我的亲家管得宽》,该剧已演出81场观众超5万人次,并首次闯入国家文华奖终评 [9] - 以第六届金秋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安排百余场活动,一站式提供演出、展览、非遗、美食等文旅融合体验 [9] 无锡市大型节庆活动 - 太湖鼋头渚国庆中秋水上音乐烟花大会举办三场,设置一主一副燃放平台打造全景式观礼地 [10][11] - 1500架无人机演绎裸眼3D画面,七彩祥云烟花和成都世运会同款烟花再现春日樱花盛景 [11] 盐城市主题婚礼服务 - 东台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双节期间举办12场婚礼,其中户外森林婚礼3场高规格婚宴9场 [11][12] - 打造草坪婚礼、野奢杉墅接亲仪式等特色服务,新人与宾客可在典礼之余于森林中放松与自然亲密接触 [12] 泰州市主题促消费活动 - "泰享消费·喜庆丰收"主题促消费活动汇聚农特展销、文旅体验、美食休闲等多重元素,打造消费休闲新地标 [13] - "泰农优品区"吸引近90家相关主体参加,靖江猪肉脯、大泗牛肉等优质农产品广受好评,同时设置观赛区丰富夜生活 [13] 宿迁市乡村旅游发展 - 宿城区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将潮玩IP、国防科普、自然度假融合,推出蛋仔派对大集结等活动,餐饮住宿优惠套餐假期前两周已订完 [14][15] - 策划六大板块52项重点文旅活动,使乡野村庄跃升为乡村旅游热门目的地 [15] 如东县美食节促消费 - 举办海鲜美食嘉年华暨双节促销活动,美食节现场100多桌位置每天被一抢而空,日均吸引8000多名游客 [16] - 活动首三日现场成交汽车111辆,叠加电器、美食等累计成交额超千万元,有消费者花费12万元购买家用汽车 [16] 南京市夫子庙文化IP活动 - "我在秦淮品诗赏月"活动设计诗词透卡团扇,将秦淮月色诗词与实景融合,供游客在最美赏月地领取打卡 [17] - 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成为诠释"秦淮最美赏月地"IP的生动注脚,通过诗词互动和非遗体验提升文化厚度与参与热度 [17]
临港“住玩购”成为节日“顶流” 环湖区域看烟花人次“10万+” 商场里摩肩接踵日均客流“10万+”
解放日报· 2025-10-05 10:12
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双节长假期间临港新片区文旅市场火热 呈现无边界度假区特征 文旅商体展深度联动 [1] - 烟花表演单晚吸引超过10万人次市民游客涌入环湖区域 [1] - 临港主城区大型商业综合体上海蓝鲸世界购物中心日均客流超过10万人次 [6] 环湖文旅带消费活力 - 10月1日至3日港城广场区域客流超5万人次 总营业额约205万元 [3] - 网红打卡地朵云书院长假期间日均客流突破5000人次 [3] - 环湖周边商业人气旺盛 催热消费 餐饮门店排起长龙 商场内摩肩接踵 [1][2][6] 酒店及住宿业表现 - 双节期间新片区纳统酒店预估出租率为66.37% 较平日大幅增长 其中10月4日预期出租率达80% [6] - 滴水湖洲际酒店节前一周客房预订紧俏 国庆整体客流明显多于去年 湖景房一房难求 [5] - 耀雪冰雪世界配套的三家星级酒店在10月2日实现满房 节日期间平均入住率高达90%左右 [5] 重点文旅项目运营情况 - 耀雪冰雪世界长假前三天客流量同比大幅增长60% 预计整个度假区双节期间游客接待量将突破5万人次 [5] - 海尚帆友俱乐部国庆前三天日均接待300到350人次 比去年增加 平均客单价150到200元 [3][4] - 朵云书院作为文化地标 书架间走道满是读者 观景座位一位难求 [3] 消费促进措施与市场反馈 - 管委会策划系列节庆活动 发放专属消费券如南汇新城镇"50减30元"消费券以刺激消费 [2] - 商户营业额显著增长 女装店有两天营业额突破1万元 江西菜餐厅每日营业额达3万多元 饭点需排队40分钟至1小时 [6] - 微度假模式受追捧 游客为烟花 滑雪等活动选择住玩购一条龙消费 带动消费力持续释放 [5]
雨天催热“文博游”!假期第三天,济南主要场馆客流维持高位
齐鲁晚报网· 2025-10-03 20:17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全市文旅市场热度不减 30家监测景区接待游客63.55万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2173.88万元 [1][3] - 全市接待持证留宿旅客15.46万人次 铁路发送旅客19.31万人 民航发送旅客3.54万人 公路发送旅客2.56万人 [3] 都市核心区游园活动 - 以国潮和沉浸为特色的都市游园活动成为吸引游客主力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单日客流量维持高位 千佛山重阳山会预热 融创乐园民族狂欢节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4] - 新兴业态与跨区域项目成为新引擎 起步区鹊山生态文化园新南洋温室花园和特色美食街初显吸引力 济南方特国风盛典和电影幻城通过场景内容创新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4] - 后宰门街 上新街等街区焕新成效显著 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 展现济南市井烟火与文化底蕴 [4] 文博旅游市场 - 到博物馆 美术馆过节成为度假新风尚 主要文化场馆客流维持高位 高品质展览如山东博物馆海岱日新持续引流 [5][6] - 互动式体验广受欢迎 市博物馆古籍修复手作工坊 市文化馆西游记沉浸式体验等活动增强参与性趣味性 市文化馆多项互动活动预约名额早早告罄 [6] 近郊休闲与乡村游 - 秋收时节近郊乡村游持续升温 农事体验产品供需两旺 南部山区山楂采摘 长清区猕猴桃采摘 商河县贡梨采摘成为市民短途出游热门选择 [7] - 微度假模式备受推崇 历城区芦南村露营生活节 章丘区若谷山居民宿啤酒节等融合篝火音乐会 星空露营元素 直接带动当地民宿 餐饮和农特产品销售 [7]
来星沙,奔赴你的星辰大海
长沙晚报· 2025-09-26 07:57
文旅产业宏观表现 - 长沙县连续18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中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五,持续领跑中西部地区[7] - 2025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超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0亿元[7] - 2025年9月,长沙县9个文旅项目入选省级新生代新场景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7] 微度假模式与新消费场景 - 依托全省唯一通地铁的县域优势,构建覆盖全省的3小时度假圈,实现家门口的诗与远方[8] - 同汇长龙生态欢乐园端午试运营三日吸引超3000人次到访,尚木兰亭荷畔茶馆等乡村业态在晴好周末常常爆满[8] - 2025年3月星城无处不飞花春季文旅活动在江背镇启幕,千亩油菜花海单日接待量达4.5万人次,带动文旅综合收入超300万元[9] - 金井镇村BA联赛带动小花片等农产品销售突破20万元,试运营期间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30%,农家乐营业额增长20%,预计年增旅游收入1000万元[9] 节庆经济与演艺活动 - 2025年五一假期松雅湖商圈单日客流量突破30万,销售额同比增长32.9%[9] - 燚热浪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三天吸引8万人次观展[9] - 2025长沙草莓音乐节约六成乐迷来自外地,汽水音乐露营派对集结20组音乐人,依托空铁一体交通优势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休闲消费增长[11] 生态文旅与红绿融合 - 开慧镇推出我在开慧有丘田项目,以云农夫模式激活红色土地资源,带动农文旅综合消费超2000万元[14] - 果园田汉艺术小镇的稻田剧场演出《稻香里的国歌》一票难求,民宿均价680元仍一房难求[14] - 2024年长沙县在全国首创工业旅游品牌开放日,推出2条精品工业旅游线路,全年工业旅游预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6075万元,接待游客68.2万人次,目前全县工业旅游资源点27家[15] 项目投资与商业能级 - 2025年上半年县文旅局统筹谋划文旅项目44个,计划总投资约131.1亿元,金井茶观天象等3个项目建成营业,大歌影视创新文化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有序建设[18] - 松雅湖商圈已成长为长沙十大区域性商业中心中唯一的非城区选手,2025年9月长沙杉杉奥特莱斯试运营引进40余家湖南奥莱首店、30余家旗舰店,首店旗舰店占比超三分之一[19] - 长沙国际会展新城已形成会展+商业+文旅+宜居的产业闭环,加速成为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文化地标[19] 文化惠民与公共服务 - 2024年文旅局举办线上线下公益培训6期,开设课程近60班,培训学员超7万人次,全年开展赛事与健身活动180余场,参与人数25万[19] - 文博场馆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举办松雅讲坛等全民阅读活动1623场,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112.22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