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2529.1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08:3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投资进展 - 2025年上半年32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29 1亿元 年度投资完成率达57 3% 超时序进度7 3个百分点 [1] - 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 7万亿元 2025年年度预计投资4414 5亿元 [1] - 现代基础设施项目贡献最大投资额1472 4亿元 占总投资58 2% [1] 现代基础设施项目进展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已建成投用 [1] - 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工程一期完工 [1] - 成渝中线高铁伍家湾隧道贯通 [1] 现代产业与科技创新项目成果 - 该领域完成投资908 8亿元 占总投资35 9% [1] -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荣昌猪保种场及测定站建成投用 [1] - 成都新都区厚普国际氢能产业集群一期一标段完工 [1] - 成都光场调控装置及地方配套项目主体建成 [1] 文旅生态与公共服务项目 - 完成投资147 9亿元 占总投资5 8% [2] - 大渡口中梁山环境治理项目环保产业园边坡工程完工 [2] -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红色新城与灵关体育公园基本完工 [2]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宜宾医院一阶段主体封顶 [2]
蜀道装备(300540)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5年06月05日)
2025-06-05 21:28
公司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机构有创金合信、国寿安保、华西基金 [2] - 时间为2025年6月5日下午,地点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南路8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马继刚等 [2] 公司发展规划 - 2025年聚焦主责主业,加强业务拓展,依托蜀道集团和科技创新优势,贯彻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四大业务板块 [2] 毛利率相关 - 2024年度毛利率提升得益于全流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未来将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和成本管控 [3] 业务产品 - 主营业务为提供天然气液化与空分工艺包及处理装置,能提供氦气、氮气等提取和储存设备 [4] 收入增长原因 - 2021 - 2024年新签有效合同额分别约为2.45亿、8.99亿、10.03亿和13.35亿元,在手订单和出口项目销售增长 [4] - 产业转型升级,内蒙古雅海氦气项目等投产运营,实现部分公司股权收购和产权提级 [4] - 科技创新有新突破,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32项专利授权(40项发明专利、9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项软件著作权 [4] 合资公司进展 - 2025年4月14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与蜀道集团、丰田设立合资公司,项目正在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 [5][6] 氢动力机车进展 - 积极推进液氢机车技术产品研发论证,与行业内企业合作,采用车载液氢换罐模式补能,正在制定研发计划 [7]
四川各地各部门有序推进重点对象学习教育 形式多元融入日常 廉政谈话专题读书座谈交流齐上阵
四川日报· 2025-05-30 08:29
年轻干部廉政教育 - 省林草局组织2024年新入职百余名年轻干部进行集体廉政教育 通过廉政谈话和警示教育片增强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 [1] - 新入职干部表示要将初心转化为行动 以学习破解难题 推动四川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1] - 四川各地各部门在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中重点抓年轻干部 贯通教育管理监督要求 培养遵守规定的习惯和作风 [1] 多元化学习教育形式 - 成都体育学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读书班和青年干部学习小组 实现领导干部与年轻干部同学共进 [2] - 组织年轻干部赴邛崃监狱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 向新提拔干部发放24份廉洁提醒套餐 [2] -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联合重庆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40名青年党员开展"川渝共建·机关先行"志愿服务活动 [2] 学习成果转化与实践 - 川渝机关"五四"主题活动中12名青年党员分享改革事迹 引导300名青年代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成渝经济圈建设的行动 [3] - 民政厅举办2025年青年理论学习骨干培训班 通过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提升年轻干部服务群众能力 [3][4] 常态化教育机制 - 广安市将中央八项规定纳入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课程 结合研讨交流增强年轻干部思想自觉 [4] - 组织年轻干部自查岗位风险点 通过警示教育会和监狱参观等方式强化廉洁意识 [4]
14亿元签约+500亿元采购清单 简阳市借势西博会拓展中欧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22:04
展会成果 - 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期间2025第六届BME全球采购大会暨简阳市全球供需对接活动发布500亿元全球采购需求清单 [1] - 简阳市6家企业签署14亿元意向采购合同及合作协议 [1] 简阳市经济发展策略 - 简阳着力放大天府国际机场辐射带动效应 深入开展"立园满园""进解优促"工作 [1] - 构建"精准+集成+增值"三维服务体系 推动助企惠企实现三大转变: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 从"单一分散"向"系统集成" 从"给政策优惠"向"给场景机会" [1] - 聚焦"蓉品"出川出海 建立协同推进机制 聚焦工业、绿色食品、农产品、文创产品等"简阳造"特色产品 [1] - 布局线下展示展销平台和线上宣传平台 强化外贸专班与行业协会联动 链接国际国内市场资源 [1] - 动员企业参会参展 精准开展产销对接 帮助企业拓市场、抓订单 [1] 简阳市区位优势 - 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双东简"结对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 [2] - 拥有"1空7高14轨22快"的立体交通网络 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最便捷的枢纽城市 [2] - 实现航空8小时通达全球、2 5小时直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区域 [2] - 通过轨道交通17分钟到达成都市中心城区、30分钟到达重庆市 [2] 外贸表现 - 2024年简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3 36亿元 同比增长29 71% 增速位列成都市第4 [2] - 2025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 11亿元 同比增长3 32% [2] - 自"出川出海"行动开展以来 新增外贸实绩企业7家 出口订单5000万元以上 新增出口额1亿元以上 [2]
四川遂宁:‌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枢纽和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环球网· 2025-05-28 15:0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展 - 遂宁市召开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 强调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部署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1] - 会议传达四川省第七次会议精神 审议相关文件并听取工作汇报 去年工作获省级政府督查激励 [1] 区域协同发展重点举措 -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机制 破除行政壁垒 实现政通商通等"六通"目标 [2] - 重点推进成达万高铁 绵遂内铁路等基建项目 推动成遂教育合作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试点 [2] - 落实四批次"川渝通办"事项 精准谋划大项目 争取更多涉遂事项纳入国省战略规划 [2] 战略实施方向 - 要求各级部门增强大局意识 把握区域协同发展趋势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2] - 强调抓住多重战略机遇 对接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 助推遂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2]
长江十年禁渔迎来“期中考” 泸州交出怎样的答卷?
四川日报· 2025-05-27 11:35
长江泸州段生态保护成效 - 泸州境内长江监测鱼类较禁捕前增加13种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增长46 3% [4] - 长江干流水质为优 监测的82个国控断面中Ⅰ—Ⅱ类水质断面占100% 干流国控断面连续4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 [4] -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长江鲟 胭脂鱼和岩原鲤的出现率分别由禁渔前的0% 8 3%和25 33%增加至21 92% 15 07%和46 5% [8] 退捕渔民安置措施 - 全市退捕上岸1429名渔民 退捕渔船788艘 [4] - 通过就业帮扶及创业指导等方式帮助791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渔民实现稳定就业 动态实现就业 参保率100% [6] - 制定退捕渔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办法 按照人均15年 每年不低于2500元的标准给予缴费补贴 [6] 生态修复行动 - 2021年以来投入各类资金711 6万元 放流长江鲟 胭脂鱼 岩原鲤等珍稀 经济鱼类1197 94万尾 [4] - 建立"共建共管 联防联治"机制 与毗邻地区开展联合巡护检查 上下游协作等深度合作 [7] - 赤水河评价等级为"良" 长江干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较禁渔前提升2个等级 [8] 执法监管技术升级 - 布设40个高清摄像头 覆盖半径2公里 部分具备热成像功能 实现重点水域24小时监控 [9] - 拥有29艘渔政执法船艇 16架无人机及186个视频监控点 显著提高监管效能 [9] - 与贵州 重庆及省内毗邻地区签订联合执法监管协议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 [10]
成渝垫丰武高速投资稳起步 加速双城经济圈建设
搜狐财经· 2025-05-26 21:03
项目投资进展 - 成渝改扩建及垫丰武项目1-5月完成年度投资35 5亿元 占年度投资任务的42% 实现投资"起步稳"[1] - 项目混凝土拌和站 钢筋加工厂等大临工程基本建设完成 箕山隧道 火炉隧道等控制性工程进入洞身开挖施工阶段[2] 项目基础信息 - 成渝垫丰武项目由多家央企国企共同投资建设 是重庆市首条改扩建项目 路线全长约100公里 桥隧比16 7% 概算总投资约193亿元[2] - 垫丰武高速路线全长约160公里 桥隧比63 77% 概算总投资约325 73亿元 计划工期5年[5] 交通网络提升 - 成渝垫丰武项目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建成后将提升成渝双城交通通行能力 增强重庆主城都市区西北向路网辐射能力[5] - 垫丰武高速建成后垫江至丰都 武隆通行时间分别缩短约1小时和45分钟 丰都至武隆车程压缩1 5小时[5]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将提升川渝毗邻地区互联互通水平 深化成渝区域经济一体化 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 - 垫丰武高速将形成连接渝东北 渝东南城镇群的便捷高速主通道 带动地方旅游 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 促进川渝黔区域合作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5]
第七届西洽会凸显西部发展新动能
人民网· 2025-05-25 08:57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高科技产品展示 - 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重庆开幕,展示重庆本土"黑科技"产品,包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机器狗、多旋翼无人机等 [1] - 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80%零部件自研、自产、自销,实现智慧医疗领域产品的国产替代并出口海外 [1] 医疗技术及智能阀门产业突破 - 重庆凯磁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应用全磁悬浮技术开发人工心脏,价格降至进口产品一半,解决传统产品血液破坏和血栓问题 [2] - 重庆垫江县引资超百亿元打造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整合低效闲置资产,完善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加工及整阀生产销售,形成高端智能阀门产业链 [2] 农业合作及柠檬产业升级 - 重庆潼南区通过脱毒育苗中心和柠檬产品研发基地,提升柠檬附加值10倍以上,并计划与川渝毗邻市区打造100万亩、120万吨全国柠檬核心产区 [3] - 重庆汇达柠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已打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计划出口柠檬汁、柠檬糖等加工产品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重庆和成都相互赋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 - 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副部长表示期待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与重庆等西部城市的合作 [3]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乘势而上 谱写四川民营经济腾飞新篇章
中国发展网· 2025-05-22 16:03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 - 一季度四川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425.6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省经济水平 [1] -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18149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重93% [3] - 2024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20%(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核技术应用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 [4] 政策支持与战略机遇 - 国家战略叠加释放红利:"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政策交汇 [2] - 省级专项支持:成立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及营商环境优化处 [2] - 千亿级"基金雁阵"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高水平科研院校、产业创新中心) [3] 产业优势与创新布局 - 四川省拥有41个工业门类,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食品轻纺),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10个(全国第3),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 [2] - 支持民营企业培育未来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 [4] 企业转型与竞争力提升 - 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技改投入 [5] - 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5] - 民营企业承担国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整合高校及企业实验室资源输出专利技术 [3] 市场环境与内需激发 - 深化"五个专项治理"(市场准入门槛、拖欠账款、产权侵害等),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 [6] - 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 [7]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四川省推动地方立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 [7]
川渝交出人社合作5年“成绩单”
科技日报· 2025-05-16 09:02
人力资源平台建设 - 川渝两地建成5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并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 [1] - 试点跨区域人才同城化融入保障机制,实现职称评价互认,惠及700余万专业技术人员 [1] - 建立川渝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二级岗专家互认互通"绿色通道",互认高层次人才1.1万余名 [1] 就业与人才发展 - 川渝城镇新增就业5年累计达868万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年均超90% [2] - 联合发布成渝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动职称互信互认及事业单位遴选"同城化" [3] - 实施千名高层次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协同建立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联合惩戒机制 [3] 技能人才培养 - 川渝技能人才总量超1600万人,建成2个"巴蜀工匠"协同培养融合区 [3] - 建设全国首个"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发起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 [3] - 近5届世界技能大赛及国家级赛事中获28金、19银、20铜、227优胜,居全国第一方阵 [3] 未来合作方向 - 共同打造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深化人才共引共育共享机制 [4] - 推进川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质扩容,共建毗邻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4] - 加强技工教育合作,共育产业急需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