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

搜索文档
好书推荐·赠书|《货币之手》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04 18:16
# 读者福利 , 欢迎留言互动, 7 月 11 日前,平台随机从留言中选取 1 位读者获赠本期推 荐好书! 《货币之手》 【比】约翰·范·奥弗特维德(Johan Van Overtveldt)【比】斯汀·罗切(Stijn Rocher) 著 何平 译 湛庐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比利时财政部前部长,欧洲议会预算委员会主席,整个欧盟金融和货币事务的"掌 舵人"。 专注于中央银行政策的学者型官员,拥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深刻理解 现行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现状与缺陷,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核心本质,并提 出有建设性的改革建议。 内容简介 深度解析中央银行与全球经济大博弈 比利时财政部前部长重磅力作 透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八大危害 本书 聚焦中央银行在当代经济中的角色与影响,探究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塑造作 用。 全书围绕中央银行展开深入探讨,从历史与现实的多个维度,全面分析其在经济 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书中重点聚焦 2007—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期 间,中央银行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如量化宽松、负利率政策等。详 细剖析这些政策的实施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在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经济增长方 面的成效与不 ...
君諾外匯:美联储即将公布货币政策框架评估,两大变化或影响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57
美联储货币政策评估核心调整方向 - 美联储正在对货币政策策略进行定期评估 两大核心调整方向包括淡化通胀目标策略和推进政策沟通体系改革 [1] - 评估结果计划于今夏公布 聚焦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以及沟通工具两大领域 [3] - 预计将对2020年推出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政策进行淡化处理 回归传统通胀目标设定模式 [3] 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政策的背景与争议 - FAIT政策于2020年疫情期间推出 允许通胀适度超过2%目标水平 旨在通过长期平均通胀稳定市场预期 [4] - 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争议 被批评延迟了美联储对高通胀的响应速度 间接助推通胀快速攀升 [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政策辩护 强调通胀爆发非预期也非有意为之 政策基于当时经济形势制定 [5] 政策框架调整的具体方向 - 预计美联储将弱化仅对就业不足作出反应的表述 转而强调对就业和通胀双向偏离的关注 [5] - 调整思路与欧洲央行近期策略更新类似 目的是增强政策灵活性和前瞻性 [5] - 高盛认为政策声明修改的实际影响力可能不及沟通策略调整 [6] 政策沟通工具改革提案 - 改革提案一:发布替代经济情景及对应的货币政策路径 目前相关信息需等待五年才公开 [6] - 改革提案二:将FOMC成员的经济和利率预测进行匿名关联 帮助投资者更精准理解决策逻辑 [6] - 高盛指出若2010年代就有此机制 市场或能更早预判政策转向 [6]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联储应在其政策框架中更明确地承诺维持稳定的通胀预期。
快讯· 2025-07-03 23:08
美联储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官员博斯蒂克主张在政策框架中更明确地承诺维持稳定的通胀预期 [1]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与近期的高通胀——作用、弊端及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6-30 11:19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 -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由美国国会确立,采取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双重目标,但对框架设计和实施拥有高度自主权 [2] - 初始框架形成于2012年,将PCEPI年增长率2%作为长期通胀量化目标,就业目标未量化且优先考虑价格稳定 [3] - 2012-2020年间经济环境变化:实际GDP长期增长率预测从2.5%下调至1.8%,中性利率从4.25%降至2.5%,失业率创50年新低但通胀持续低于2% [4][5] - 2020年修订后的现行框架调整为灵活平均通胀目标(FAIT),强调就业缺口而非偏离,并引入包容性就业目标 [7][8] 现行框架的核心调整内容 - 将2%通胀目标从对称性改为灵活平均目标,允许通胀适度高于2%以补偿前期不足 [7] - 政策关注点从"就业偏离最大化"转为"就业低于最大化",淡化自然失业率指标 [8] - 就业目标扩展为包容性目标,强调低收入群体就业改善 [8] - 双重目标冲突时需评估就业缺口与通胀偏差,但实际操作中就业目标权重显著提升 [8][11] 现行框架的局限性 - FAIT设计缺陷:未明确计算平均通胀的时间区间和补偿幅度,导致政策随意性 [10] - 将就业与通胀目标分离,忽视二者潜在冲突,违背国会设定的双重目标平衡原则 [11] - 将社会公平纳入政策目标,2021年6月PCE通胀达3.6%仍因就业包容性不足延迟加息 [12] - 政策滞后性显著:2021年3月通胀超2%后延迟一年至2022年3月才加息,实际利率达-6.69%历史低位 [13][18] 框架对高通胀的实证影响 - 2020-2021年实施0-0.25%利率+无限量QE,实际利率进入负值区间 [15][18] - 2021年3月PCEPI/CPI超2%时因失业率4.38%高于自然失业率维持宽松 [16] - 2021年11月PCEPI达6.6%、CPI达7.9%时失业率3.8%仍低于自然失业率,政策延迟使通胀创40年新高 [16][17] - 泰勒规则显示2022Q3理论利率应达8.22%,但实际利率直至2022Q1仍接近零 [19][20] 未来改革方向 - 可能放弃FAIT回归传统通胀目标,取消通胀补偿机制 [23] - 重新定义就业指标为"接近或超过最大可持续就业",强化价格稳定优先性 [23] - 移除社会公平等结构性目标,回归总量政策工具定位 [23] - 美国众议院设立工作组审查美联储框架,两党分歧中共和党主导改革倾向 [21][22]
谁会是下任美联储主席?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无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联储主席潜在人选**:潜在人选为凯文·沃什、凯文·哈塞特和克里斯托弗·沃勒,三人均为共和党人,有经济学背景和美联储任职经历[1][3] - **候选人优势**:沃什获特朗普公开认可,沃勒有货币政策研究经验,哈塞特因在特朗普政府任职具备忠诚度优势[1][4] - **对经济前景判断差异**:哈塞特最乐观,认为特朗普政策推动经济增长且通胀不升、就业强劲;沃什认为经济基础良好,外部冲击不造成持续通胀;沃勒观点与美联储官员相似,认为经济温和放缓,失业率将小幅上涨[1][5] - **政策倾向不同**:总体倾向继续降息和缩表,不过沃什相对鹰派,主张先缩表再降息;哈塞特在降息方面最为鸽派;沃勒次之,支持就业走弱且通胀下降时降息并继续缩表[1][6][7] - **美债利率高位原因**:美国财政问题是驱动美债利率维持高位的重要因素,国会推进的减税法预计未来十年净赤字增加 2.8 万亿美元[1][8] - **历任主席对财政扩张态度**:除耶伦外,历任美联储主席普遍对财政扩张表达担忧,强调独立性,非危机时期优先抗通胀[1][9] - **候选人对财政问题看法**:沃什和沃勒认为过高财政赤字扩张不可持续且不负责任,但债务偿还非美联储责任;哈塞特捍卫美联储独立性,对债务问题未明确评价[10] -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2025 年夏季可能将通胀目标重新调整回盯住 2%,或调整就业目标决策权重,为后续降息提供依据,2026 年政策可能趋于宽松[1][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人选考量**:特朗普 6 月初表示“很快”决定人选,现任主席鲍威尔任期明年 5 月结束,特朗普曾敦促降息和解雇鲍威尔,此次有提前提名意愿[2] - **2020 年修改通胀目标原因**:为弥补长期低通胀时期经济增长不足,允许短期内较高通胀实现经济“过热”,弥补增长缺口[12][13] - **当前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当前利率水平较高、长期通胀预期升高,继续遵循平均通胀目标制或冷却就业市场、增加失业率;当前利率水平使政策制定者有更大降息空间和操作灵活性;若降低利率需容忍更高通胀水平[13][14][15]
鲍威尔重申双重使命目标 担忧关税政策成“风暴眼”
新华财经· 2025-06-25 08:42
经济现状 - 美国经济保持稳固 失业率处于低位 通胀逐步接近2%目标 [1] - 第一季度GDP增速受净出口短期波动拖累 但私人国内最终购买(PDFP)仍以2.5%的稳健速度增长 [2] - 5月失业率降至4.2% 接近"最大就业"水平 工资增长适度且未引发显著通胀压力 [2] - 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 较2022年中期高点大幅回落 但仍需进一步下降以实现长期目标 [2] 货币政策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 并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1] - FOMC短期内不会调整利率 但保留根据数据及风险变化采取行动的灵活性 [3] - 缩减资产负债表进程已进一步放缓 以平稳过渡至充裕储备环境 [3] 关税影响 - 近期关税政策可能推高进口商品价格 加剧短期通胀 [4] - 企业信心下滑或导致投资与消费放缓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4] - 长期通胀预期仍锚定在2% 但关税的"第二轮效应"可能延长价格压力 [4] 政策框架 - 美联储正通过地区联储银行的外展活动广泛听取企业、社区及家庭的意见 [5] - 特别关注农业信贷成本、劳动力匹配等区域性问题 这些反馈对平衡政策利弊至关重要 [5] - 美联储计划今年更新政策框架 纳入近年实践经验及外部输入 [5] 政策展望 - 美联储将以"耐心与决心"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优先保障通胀预期稳定 [6] - 避免过度收紧政策抑制就业市场 货币政策决策始终服务于公众利益 [6] - 未来将继续评估关税、供应链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确保经济软着陆 [6]
【招银研究】地缘冲突升温,海外动能趋弱——宏观与策略周度前瞻(2025.06.23-06.27)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6-23 17:39
海外经济:动能趋弱 - 美国经济内生动能趋弱,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增速回落0.4pct至3.4%,个人消费(PCE)增速回落0.6pct至1.9%,私人投资(不含库存)增速回落0.8pct至0.4%,地产(-4.4%)及建筑(-3.4%)分项加速收缩 [2] - 就业形势稳健,周频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回落0.3万至24.5万,中东局势恶化增加通胀压力,Truflation日频通胀指数上行8bp至2.14% [2] - 财政政策保持扩张立场,周频财政盈余达到$185亿,弱于季节性水平,货币政策保持观望立场,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按兵不动,点阵图显示多数委员预测年内降息1-2次 [3] 海外市场表现 - 美股基本持平上涨0.1%,关税冲击最大阶段已过,美股可能重新进入震荡上行趋势,但估值偏高且通胀压力限制上行空间 [4] - 美债利率高位震荡,建议维持中短久期美债配置,长久期债券暂时回避 [4] - 美元短期可能因避险属性反弹,中期若滞胀可能走弱,人民币走势偏中性,央行稳汇率信号强烈但中美利差倒挂带来压力 [4] - 黄金价格或延续上涨趋势,地缘冲突和央行购金是主要驱动因素,若伊朗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强化涨幅 [5] 中国经济:冷热不均 - 内需方面,汽车消费热度延续,6月前两周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4.8万台同比增长17%,房地产销售进入淡季,6月1-21日30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下降8.6%,二手房成交均价较年初下降10% [7] - 外需方面,6月中国出口增速或继续放缓,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29%和3.81%,对美出口有所修复但非美地区出口增速高位回落 [8] - 货币方面,央行加快落地结构性政策工具,6月18日宣布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流动性方面上周净投放资金1,021亿 [8] 中国财政收支 - 5月财政收支增速放缓,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0.1%,税收收入增速下降至0.6%,非税收入增速转负至-2.2%,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再次转负至-14.6% [9] - 支出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6%,增速较前值下降3.2pct,债务付息(4.4%)和社保就业(11.1%)等民生刚性支出增速较高,基建类支出增长放缓 [9] 中国策略 - 债券市场偏强震荡,短端利率债表现较强,长端信用债较优,建议标配国内债券,中短久期信用债打底,关注固收+产品配置机遇 [11] - A股短期缺乏政策和基本面催化,上证指数震荡下行0.5%,流动性偏宽松但房地产复苏仍需巩固,港股震荡回调风险犹存,恒生指数自高位下跌1.52% [12] - A股结构方面价值风格相对占优,小盘风格强势但面临高拥挤风险,港股配置维持中高配红利资产、标配恒生科技的观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