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框架
icon
搜索文档
8月MLF净投放3000亿元,券商:重新作为核心流动性管理工具
环球网· 2025-09-03 08:41
货币政策框架转变 - 央行货币政策框架转向以价格目标为核心 金融总量指标如M2和社融的重要性下降[1] - 2024年2季度起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率明显下降 DR001和DR007成为核心调控观测指标[1] - 央行对数量型目标关注度降低 更强调信贷投放节奏均衡而非总量规模[3] 流动性操作工具调整 - 8月央行通过MLF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同时PSL净回笼1608亿元[1] - 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 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1] - 央行阶段性停止国债买卖操作 重新将MLF作为核心流动性管理工具[3] 政策工具运用策略 - 央行在实践中仍高度重视流动性管理 将其视为影响利率走势的重要工具[3] - 数量工具使用强调均衡投放 在前阶段国债利率大幅波动背景下调整操作工具[3] - 短期政策利率调控强化 相应淡化其他期限政策工具的使用[1]
在美联储理事库克遭解雇后 BIS新任行长强调央行独立性的重要性
搜狐财经· 2025-08-27 01:13
央行独立性核心观点 - 央行独立性对抑制通胀和提升民众福祉至关重要 央行需基于经济考量作出长期公共利益决策[1] - 独立性为央行筑起防火墙 避免货币政策沦为政府财政赤字融资工具[1] - 央行需要在制度、职能、人事和财务层面保持独立 并以稳固法律框架为支撑[2] 美联储事件影响 - 特朗普宣布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 库克称总统无权解除其职务并拒绝辞职[1] - 事件引发美债市场剧烈震荡 30年期与2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走阔至逾三年高位[1] - 多国央行官员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表达对美联储和鲍威尔的支持[1] 货币政策框架要素 - 明确价格稳定目标、独立性和问责制被比喻为货币政策航船的锚、船体和桅杆[2] - 可持续财政路径是央行履职前提 若政府债务失控将影响央行使命完成[2] - 问责制是独立性的关键对位因素 也是央行政策合法性的根基[2] 通胀控制与挑战 - 全球通胀飙升初期多数央行低估价格压力持续性 成为货币政策框架的重大考验[2] - 央行通过有力加息基本成功将通胀压回 但过程伴随沉重生活成本冲击[2] - 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债务负担、贸易关税、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及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2] BIS职能与价值 - BIS通过定期闭门会议为各国央行行长提供坦诚交流平台[2] - 在不确定时代下 能够在极端情境保持稳健的政策框架至关重要[2]
中金:不宜过度解读鲍威尔的“鸽派”言论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8:42
鲍威尔Jackson Hole讲话解读 - 鲍威尔讲话被市场视为鸽派信号 利率期货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定价从75%上升至89% [1][2] - 讲话强调政策处于限制性区域 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转变可能需调整货币政策 [2] 美联储政策反应函数 - 鲍威尔阐明政策反应函数 就业下行风险超越通胀上行风险时倾向降息 [3] - 若通胀风险超越就业风险 美联储可使用同样反应函数叫停降息 [1][4] - 关税与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供需同步放缓 就业下行风险上升 [3] 货币政策框架变化 - 2025年修订框架抛弃平均通胀目标制 更强调平衡对称风险 [4] - 新框架关注现实与政策目标偏离程度及持续时间 偏离越严重则应对越强烈 [4] - 5-6月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下修使就业目标成为显著偏离点 需考虑降息 [4] 与2024年讲话对比 - 2024年鲍威尔对降息态度坚决主动且自信 认为调整时机已到方向明确 [5] - 2025年表述明显信心不足 坦言关税对物价影响清晰可见 [6] - 当前表述承认通胀风险偏上行而就业风险偏下行 属于充满挑战局面 [6] 结构性冲击限制 - 鲍威尔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对结构性冲击大都束手无策 [7] - 显著更高关税重塑全球贸易体系 更严格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增长放缓 [7] - 1-2次降息或难改善经济需求 反而可能加速企业转嫁成本推升价格 [7] 政策框架具体调整 - 通胀目标从平均通胀目标制改为灵活通胀目标制 重申2%长期目标 [9] - 就业目标改为可短期超过充分就业 但若威胁物价稳定则可提前收紧 [9] - 双目标冲突处理重回对称平衡 根据偏离程度与恢复时间决定政策 [9]
中金:不宜过度解读鲍威尔的“鸽”
中金点睛· 2025-08-26 07:26
核心观点 - 鲍威尔Jackson Hole讲话被市场视为鸽派信号 但实际并未给出降息持续性与幅度的强指引 仅阐明美联储政策的"反应函数"——即在就业风险大于通胀时倾向降息 但若通胀风险超越就业 同样可能叫停降息[2][4][5] - 当前美国面临显著更高的关税税率与收紧的移民政策 这两类政策均具有抑制供给和推高价格的效果 可能引发"类滞胀"压力 使美联储陷入进退两难境地[4][5][7] - 不宜将此次讲话视为一系列货币宽松的起点 若经济出现类滞胀 市场风险偏好可能下降 波动或将加剧[2][8][9] 货币政策框架分析 - 美联储2025年修订货币政策框架 删除"平均补偿超调" 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FIT) 重申2%通胀目标 强调为维护长期目标会果断行动[5] - 就业目标改为可短期"超过"充分就业 但若威胁物价稳定则可提前收紧 双目标冲突处理重回对称平衡 根据偏离程度与恢复时间决定政策方向[5] - 新框架更关注现实情况与政策目标的偏离程度(deviation)及预计持续时间 偏离越严重、潜在持续影响越久 美联储应对措施越强烈[5] 讲话内容对比分析 - 2024年讲话中 鲍威尔称"政策调整时机已到 方向已明确" 对9月降息态度坚决主动且自信 而2025年讲话仅表示"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 态度勉强且信心不足[6][7][9] - 对就业表述:2024年认为下行风险增加主因劳动力供给增加及招聘放缓 2025年明确警告若风险实现可能迅速推高失业率[6][9] - 对通胀表述:2024年称上行风险缓解 对回归2%目标信心增强 2025年承认关税影响清晰可见 虽判断为一次性价格变动但明确通胀风险偏向上行[6][7][9] 政策环境与约束 - 显著更高的关税税率与收紧的移民政策共同抑制供给 可能推升价格 但目前影响尚温和 若通胀率进一步偏离2%目标 暂停降息将成为更合适选择[4][5][7] - 货币政策对结构性冲击束手无策 1-2次降息难以实质性改善经济需求 反而可能加速企业成本转嫁 推升消费者价格 侵蚀居民实际购买力[8] - 利率期货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定价从75%上升至89% 但降息更多是对非农数据下修的"条件式回应" 不构成对年内降息次数和幅度的有效保障[3][9]
品浩投资克拉里达:美联储短期或谨慎下调利率
搜狐财经· 2025-08-25 17:20
美联储利率政策展望 - 美联储短期内有望下调政策利率但会采取谨慎方式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讲话未让市场失望 [1] - 修订版货币政策框架未令关注者意外 [1]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长期来看美联储重申对双重使命的承诺 [1] - 仅对货币政策框架做细微澄清说明 [1] - 政策调整侧重于框架澄清而非重大变革 [1]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美联储短期或谨慎下调政策利率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41
美联储政策利率展望 - 美联储短期内有望下调政策利率并采取谨慎方式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的讲话未让市场失望 [1] - 修订版货币政策框架未令关注者意外 [1] 长期货币政策框架 - 美联储重申对双重使命的承诺 [1] - 仅对货币政策框架做细微澄清说明 [1]
美联储:料谨慎下调政策利率,重申双重使命承诺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4
美联储政策利率调整预期 - 美联储近期料谨慎下调政策利率 [1] - 鲍威尔杰克逊霍尔演讲令市场满意 [1]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修订未让观察人士感到意外 [1]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重申对双重使命的长期承诺 [1] - 仅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细微澄清 [1]
鲍威尔的三件“遗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23:14
鲍威尔货币政策框架演变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从"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FAIT)转向"灵活通胀目标制"(FIT),取消对通胀"适度高于2%"的承诺,重新强化2%通胀目标的锚定作用[7][9][10] - 新框架删除"就业短缺"表述,允许在通胀风险出现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并确立五年一度的定期评估机制[10][14] - 框架调整源于经济环境变化:2020年FAIT针对低利率低通胀环境设计,但疫情后出现高通胀与利率上升,原框架不再适用[7][8][11] 通胀应对措施与效果 - 美联储初期误判通胀为暂时性现象,2021年10月数据证实通胀持续性后,于2021年11月启动政策调整,2022年3月开始暴力加息[4] - 16个月内累计加息525个基点,推动通胀从峰值回落至目标附近,且失业率未出现急剧上升[8][13] - 疫情初期预测模型失效源于百年一遇的冲击,包括供应链中断、财政货币刺激叠加俄乌冲突推升能源价格[5] 鲍威尔政策风格与遗产 - 政策风格偏向数据驱动型后手策略,等待数据确认后再大步修正,被评价为"战术合格、战略稳健的风险经理"[15] - 任内三大制度性遗产:货币政策框架拨乱反正、工具箱现代化(如常备回购便利SRF)、制度化五年评估机制[14] - 新框架要求更高沟通技巧与信誉管理,未来或采用"小步快跑"式利率微调模式,依赖领先指标而非滞后数据[15][16] 历史对比与时代差异 - 鲍威尔与沃克尔时代通胀成因不同:沃克尔应对需求型通胀需以深度衰退为代价(GDP增速从5.5%降至-1.8%),鲍威尔面临供给冲击与财政掣肘[2][13] - 当前中性利率水平可能高于2010年代,经济环境转向"温和通胀+更高中性利率+频繁供给冲击"组合[9][15]
美联储长期政策框架变化的要点总结
搜狐财经· 2025-08-23 00:25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政策制定者澄清不会仅因失业率较低就加息以抑制潜在通胀 [1] - 官员们一致认为货币政策决策不应仅基于对长期失业率水平的估计 [1] - 2020年政策转变从未旨在永久放弃在劳动力市场强劲且预期通胀上升时加息的能力 [1] 就业政策表述更新 - 删除仅应对充分就业"不足"的措辞 [1] - 新声明明确就业率可能高于充分就业实时评估但不会必然对物价稳定造成风险 [1] - 货币政策战略旨在促进广泛经济条件下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1] 通胀目标策略变化 - 重申2%通胀目标及稳定通胀预期的重要性 [1] - 放弃2020年推出的"补偿策略"方案(该方案要求容忍高于目标的通胀以弥补低于目标时期) [1] - 新框架与之前将低利率描述为"经济格局决定性特征"的措辞形成鲜明对比 [1] 框架批准机制 - 框架更新获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一致批准 [1] - 官员计划每五年审查一次货币政策战略 [1]
美联储重磅预告,全球市场要变天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21:37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转变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本周五公布新的货币政策框架 旨在应对高通胀环境并重新定义稳定物价与促进就业之间的平衡策略[1] - 政策重点从2020年的"容忍高通胀以保就业"转变为"先控通胀 再谈就业" 反映经济形势根本变化[1] 通胀与就业市场背景 - 美国通胀率已达40年来最高水平 对民众生活和企业经营造成巨大压力[2] - 疫情后经济复苏引发数十年来最高通胀率 使得原有政策策略难以持续[2] - 新框架将更强调稳定物价是实现长期就业繁荣的前提条件[2] 新框架核心内容 - 控制通胀将成为美联储首要任务 未来将更关注通胀数据并采取严格货币政策措施[3] - 新框架不会完全抛弃2020年"包容就业"理念 而是在控通胀基础上推动就业市场健康发展[3] - 可能回归疫情前"经典通胀目标制" 直接盯住2%的通胀目标以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测性[3] 政策调整影响 - 短期内降息可能性大大降低 可能影响债券市场和股市表现 特别是依赖低利率环境的企业和投资者[4] - 新框架将对黄金等避险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若成功控制通胀可能导致黄金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跌[4] - 作为全球最重要中央银行之一 美联储政策动向将受各国央行高度关注 为其他国家提供应对高通胀和就业问题的参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