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迎最大规模机器人企业IPO,公司称亏损是必要战略投资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9:16
公司上市情况 - 极智嘉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市场首家上市企业,首日开盘报16.9港元/股,收盘为17.7港元/股,市值超233亿港元 [1] - 公司IPO发售1.614亿股H股,募资27.1162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1] - 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62倍,国际配售获30.17倍认购,创下港股科技板块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 [1] 公司背景与战略 - 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专注智能仓储物流和智能机器人技术,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 [3] - 公司创始人郑勇表示,未来将积极拥抱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拓宽全球化战略版图 [3] - 公司选择港股上市主要为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并考虑到联交所将为其提供获取外资和吸引多元化海外投资者的平台 [3] 行业市场数据 - 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人民币1725亿元,渗透率从2019年的3.6%增至2023年的7.7%,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0.7% [4] - 极智嘉以6.0%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AMR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一,且已连续五年保持该领先地位 [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9亿元、14.52亿元、21.43亿、24.0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5% [5] - 年度订单金额由2021年的15.9亿元增至2024年的31.4亿元 [5] - 2021~2024年分别亏损10.5亿元、15.67亿元、11.27亿、8.32亿元,2024年经调整EBITDA亏损收窄至0.25亿元 [5] - 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四个月,公司订单收入10.16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33.4% [5]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预期短期亏损是必要的战略投资,将为未来盈利能力奠定基础,并预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盈利 [5] - 拟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产品迭代、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张、供应链发展等方面 [5] 公司股权与融资 - 2016~2022年,公司经历九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平投资、高榕创投、海尔智家等,截至2022年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 [4] - 股权架构上,纪源资本合计持股6.19%,蚂蚁集团通过旗下企业合计持股4.9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合计持股4.60% [4]
凯乐士科技冲刺港交所IPO:三年合亏6.3亿元,年增速与毛利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深圳商报· 2025-07-09 16:29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上市 [1]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核心机器人产品线推进、底层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全球市场扩张战略、营运资金 [1] 行业与公司定位 - 公司为综合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专家,拥有MSR、AMR、CSR三大核心产品线 [2] - 全球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426亿元增至2024年1183亿元,预计2030年达3441亿元 [2] - 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6亿元、5.5亿元、7.2亿元,年复合增速4.8%,显著低于行业33.4%的增速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年度亏损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1.8亿元,三年合亏6.3亿元 [3] - 2024年销售费用降至4.1亿元(较2022年降41%),研发开支降至6.2亿元(较2022年降34%),行政开支降至6.1亿元(较2023年降22%) [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5.7%、16.6%、15.7%,低于行业平均27.3%,2024年核心业务毛利率降至10.8% [3]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逐年下降:2022年9.46亿元→2023年8.54亿元→2024年6.20亿元,累计减少34% [4] - 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8.6%,接近行政费用占比 [4] 客户结构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8.0%降至2024年34.3%,但客户流动性高 [5] - 2024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仅10.8%,无单一客户年度收入突破1亿元 [6]
凯乐士科技港股IPO:33%的行业增速下营收仅增4.8% 降费6.6亿难破16%毛利死穴
新浪证券· 2025-07-09 12:37
公司IPO及资金用途 - 凯乐士科技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国泰君安国际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1)推进核心机器人产品线 2)研发底层技术和软件能力 3)产能扩张和制造能力提升 4)全球市场扩张战略 5)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1] 行业市场概况 - 全球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20年426亿元增长至2024年1,183亿元 预计2030年达3,441亿元 [3] - 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139亿元增至2024年4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33.4% 预计2030年达1,339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0.4% [3] - 中国前五大企业合计市场份额12.6% 凯乐士科技以1.6%市场份额位列第五 [9][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6亿元、5.5亿元、7.2亿元 年复合增速4.8% 显著低于行业33.4%增速 [6][7] - 2022-2024年连续亏损 亏损额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1.8亿元 [11] - 2024年销售费用降41%至4.1亿元 研发开支降34%至6.2亿元 行政开支降22%至6.1亿元 [11][12] 毛利率及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整体毛利率15.7%、16.6%、15.7% 低于同行均值27.3% [12][13] - 综合系统业务2024年毛利率10.8% 机器人部署业务30.3% 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64.5% [13][14] - 综合系统收入占比79.0% 机器人部署18.4% 售后服务及其他2.6% [14]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开支从2022年9.46亿元降至2024年6.20亿元 累计降34% [15] - 2024年研发人员人均福利费用23万元 不足行政人员40万元的六成 销售人员47万元的一半 [15][16] 客户结构问题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8.0%降至2024年34.3% 仍处较高水平 [18] - 近三年前五大客户中仅关联方客户G和非关联客户B重复出现 [18][19]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14.7%降至2024年10.8% 三年无单一客户年度收入突破1亿元 [19][20]
凯乐士科技冲刺港股IPO:技术破局数字化革新,“全栈能力”重塑万亿物流赛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15:03
公司概况 - 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技术的领军企业,于6月25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被誉为"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专注于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构供应链运作模式,核心产品包括多向穿梭车机器人(MSR)、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和输送分拣机器人(CSR)[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21亿元在手订单、278项专利及专利申请,覆盖存取、分拣、搬运三大物流核心场景[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6.57亿元增长至7.21亿元,毛利从1.03亿元增至1.14亿元[2] - 收入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机器人及系统销售占比97.4%(7.03亿元),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占比2.6%(1866.5万元)[2][3]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大幅收窄57%至2024年的5045万元,显示经营效率显著提升[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达2.42亿元,转化为278项专利和三大产品线的技术壁垒[4] - 基于感知智能(PI)、计算智能(CI)及控制技术(CT)三大底层技术,实现机器人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能力[6] - 创新产品如VFR可在1650毫米窄巷道作业,比传统方案减少30%巷道宽度[6] 市场与客户发展 - 2022-2024年累计项目数量从1156个增至1530个,客户数量从566家增至779家[4] - 机器人部署收入占比从2022年17.3%提升至2024年18.4%,显示自研产品市场认可度提升[5] - 售后服务项目从2022年390个增至2024年515个,高毛利运维服务收入占比达2.6%[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全球少数实现场内物流核心功能全覆盖的企业,满足全高度、全负载场景需求[6] - 在新能源、医药等高精度场景建立标杆案例,如为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医药物流项目部署30+台机器人[7] - 构建开放统一平台,提供从产品到运维的一站式服务,重塑行业商业模式[7] 股东与全球化布局 - 股东包括顺丰科技(持股8.46%)、九州通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产业资本[9] - 与顺丰形成战略协同,既获得投资又承接其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及售后服务[10] - 海外收入从2022年7718.5万元增至2024年1.0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11.7%提升至14.5%[11] 行业前景 - 2022年全球场内物流自动化市场规模达457亿美元,预计2023-2027年CAGR为12.3%[10] - 公司凭借"硬件+软件+算法"全栈能力占据行业制高点,有望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8][11]
翼菲科技港股IPO:济南的“小巨人”企业,应收账款3年增长392%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53
公司概况 - 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以18C章程登陆主板,若成功上市将成为港股"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济南,是一家综合性轻工业机器人企业,产品应用于食品、电子、物流等轻工业领域,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3] - 公司已建立整合"脑""眼""手""足"的核心技术系统,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3] - 公司已获得271项授权专利,包括36项发明专利,22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3项设计专利[4] 业务结构 - 业务分为机器人本体业务和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5] - 2020年到2024年,机器人本体收入占比从5%提升至20.8%,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95%降至79.2%[7] - 2022年到2024年机器人本体毛利率分别为-10.8%、7.1%、35.6%,稳步提升;同期机器人解决方案毛利率分别为28.6%、20.0%、24.1%,出现波动[11] - 公司表示机器人本体业务是受益于规模经济的标准化产品,毛利率较高,而机器人解决方案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定制化,毛利率相对较低[1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5%[6] - 2022年到2024年分别亏损5755.3万元、1.1亿元、7149.5万元,累计亏损2.38亿元[10][12] - 2023年亏损增加是由于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增加所致,2024年亏损减少是由于存货减值亏损相关的开支减少[12] - 2022年到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26.7%、18.3%、26.5%,其中2023年毛利率同比减少8.4个百分点[11] 行业数据 - 2020年到2024年,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从123亿元增长至2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2%[5]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从369亿元增至7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8%[5] - 以2024年收入为衡量标准,公司在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中位列国内企业第五[6] 应收账款与回款 - 2022年末到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从0.28亿元增长至1.38亿元,增幅为392%,远高于收入增速[1][7] - 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从46天延长至120天,公司回款率明显下滑[2][9] 融资与估值 - 公司成立13年已融资10余次,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支持[12] - IPO前估值为36.04亿元人民币[13] - 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研发、生产线升级与产能扩建、海外业务网络拓展、供应链上下游投资布局及补充企业营运资金[13]
翼菲科技冲刺港交所:或成「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在手订单超4亿
IPO早知道· 2025-07-01 09:05
公司概况 - 翼菲科技是一家综合性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商业化,并提供综合机器人解决方案,深耕轻工行业 [2] - 公司成立于2012年,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通过18C章程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农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2]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专注于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第五的国内企业 [2] 产品与技术 - 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涵盖并联机器人(Bat系列)、AGV/AMR移动机器人(Camel系列)、SCARA机器人(Python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Lobster系列)和六轴工业机器人(Mantis系列) [4] - 具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控制及视觉系统(Gorilla及Kingkong系列) [4] - Bat系列并联机器人是国内首批获得可靠性及耐用性认证的型号,可实现20,000小时无故障运行 [4] - Python系列SCARA机器人符合ISO 4级洁净标准,Lobster系列晶圆搬运机器人获得TÜV SEMI认证,RW-A晶圆搬运机器人达到ISO 1级洁净度 [4] - 建立了整合"脑"、"眼"、"手"、"足"的核心技术系统,实现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 [5] 客户与市场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服务69名、158名和275名直销客户,覆盖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与新能源、医疗健康、快消品和半导体等领域 [5] - 客户包括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供应商、生物活性材料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全球最大的微型声学设备供应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等知名企业 [5] - 全球客户覆盖中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以及欧洲、北美、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等2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 [6] - 2024年海外收入约为2550万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5% [7] - 截至2025年6月21日,公司在手订单价值超过4亿元 [8]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568亿元,预计将以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1,216亿元 [8]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1,929亿元,预计将以19.9%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745亿元 [8]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已从2020年的123亿元以14.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209亿元,预计将以16.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38亿元 [8] - 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已从2020年的369亿元以17.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4年的711亿元,预计以19.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1,710亿元 [8] 财务与融资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2亿元、2.01亿元和2.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5% [9]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6.7%、18.3%和26.5% [9] - 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为宽带资本和清控银杏,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常春藤资本、春华资本、国科盈峰等 [9] - 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为36.04亿元人民币 [10] 资金用途 - 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生产线开发和产能建设、发展海外业务网络、供应链上下游的投资以及补充营运资本 [10]
凯乐士:冲刺港股,2022 - 2024年业绩有亏有盈
和讯网· 2025-06-28 07:50
行业趋势 - 2025年港股市场兴起机器人企业上市热潮 超10家企业正冲刺港股上市 [1] - 港股与行业阶段适配 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且再融资效率高 [1] 公司概况 - 凯乐士定位综合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专家 运用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新定义供应链运作模式 [1] - 公司围绕三大核心产品线提供全系列机器人产品 能覆盖场内物流业务范围 [1] - 是全球少数掌握全栈技术 实现核心功能全覆盖的企业 [1] - 2024年收入使其成为中国前五大相关企业之一 [1] - 2024年主要类别机器人出货量领先 [1] 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底累计服务779名客户 获超1500个项目 [1] - 待交付合同金额达21亿元 [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 57亿元 5 51亿元 7 21亿元 [1] - 2022-2024年期内亏损分别为2 1亿元 2 42亿元 1 78亿元 [1] 资本运作 - 完成多轮融资 E轮后估值35亿元 [1] - 中金基金 顺丰科技 招商局先进技术为股东 持股分别为10 15% 8 46% 6 48% [1] - 计划将募资用于推进产品线 开发技术 扩张产能 拓展全球市场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1] 上市信息 - 向港交所主板递表 由国泰君安国际 中信证券联席保荐 [1] - 若上市将成港股"全栈式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第一股" [1]
凯乐士科技递表港交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6 11:48
公司概况 - 凯乐士科技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国际和中信证券 [1] - 公司是综合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专家,通过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新定义供应链运作模式 [1] - 提供三大核心产品线:多向穿梭车机器人(MSR)、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以及输送分拣机器人(CSR) [1] - 机器人产品组合涵盖存取、分拣及搬运等核心功能,覆盖整个场内物流业务范围 [1]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掌握全栈机器人技术并拥有全面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组合 [1] - 是全球少数实现场内物流核心功能全覆盖、能满足所有高度和负载全场景需求的企业之一 [1]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前五大综合智能场内物流机器人公司之一 [1] - 四向穿梭车及极窄巷道自主移动机器人(VNA AMR)等尖端智能机器人的出货量在2024年处于领先地位 [1] 客户与项目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服务客户达779名,覆盖28个行业 [2] - 累计获取项目数量超过1500个,待交付合同总金额高达人民币21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度收益分别约为6.57亿元、5.51亿元、7.21亿元人民币 [2] - 同期毛利分别约为1.03亿元、9166.7万元、1.14亿元人民币 [2] - 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096亿元、人民币2.416亿元及人民币1.781亿元 [2]
4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小红书向天猫开通外链;果子熟了官宣全球代言人|创投大视野
36氪· 2025-05-11 09:52
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完成融资 - 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宣布完成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大数据定制产品创新 供应链体系建设和门店精细化运营及拓展 [1] - 截至目前派特鲜生已开出12家门店 均位于上海 2月22日在上海长宁海粟文化广场开出首店 [1] - 创始人侯毅曾是盒马鲜生创始人和CEO 加入阿里巴巴前长期在京东任职 在京东到家 亚洲一号仓和京东物流中担任重要职位 [1] AI智能机器人咖啡品牌WinnCafe稳因咖啡获融资 - WinnCafe稳因咖啡成功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业内某知名风险投资人独家投资 [2] - 公司依托Appverse应用宇宙的互联网基因和技术背景 致力于将AI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传统咖啡制作工艺融合 [2] - 目前智能AI咖啡机已斩获数千台意向订单 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 商务建设以及品牌推广 [2] 游戏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Sett完成融资 - Sett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 由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 Saga VC vgames F2 Venture Capital等跟投 [3] - 公司解决方案是一款面向游戏发行商营销的AI Agent 基于游戏美学构建游戏内和营销互动时刻流 [3] - 旨在吸引用户尝试新游戏或更频繁地游玩 [3] 千觉机器人完成融资 - 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由元禾原点 戈壁创投 小苗朗程投资 [4] - 公司专注研发面向机器人精细操作的多模态触觉感知与操作技术 [4] - 核心产品包括高分辨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 触觉感知与控制智能化模组等 [4]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战略合作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签订战略合作 打造"红猫计划" 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5] - 小红书将在站内开放跳转到淘宝的外链 品牌商家可观测从种草到转化的全链路投放效果 [5] - 此次合作与小红书过去两年间试图建立电商闭环的方向相背离 [7] 淘宝闪购拉动品牌增长 - 淘宝闪购全量上线后 米村拌饭的饿了么订单量较4月增长近100% [8] - 五一假期期间 奶茶 咖啡等多品类外卖在补贴刺激下 外卖量年同比均增长超过110% [8] - 京东外卖4月22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形成外卖行业"三国杀"局面 [8] 果子熟了无糖茶营销动态 - 果子熟了无糖茶官宣杨紫升任"全球品牌代言人" [9] - 2024年3月-2025年2月销量突破4亿瓶 市场份额稳居无糖茶品类第四 [9]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51.07% [9] 消费市场数据 - 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1亿元 购物人数7.91万人次 [10] - 五一假期抖音生活服务住宿 家庭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成 酒店景区套餐团购订单量增长116% [11] - 2025年全国运动装备市场规模将达6021亿元 同比增长14.2% [12] - 一季度我国服装行业实际完成投资同比增长近23% [13]
4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小红书向天猫开通外链;果子熟了官宣全球代言人|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10 19:13
宠物食品新零售 - 宠物食品新零售品牌"派特鲜生"完成2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产品创新、供应链建设和门店拓展 [3] - 派特鲜生已开出12家上海门店 创始人侯毅曾任盒马鲜生创始人和CEO [3] 智能咖啡品牌 - AI智能机器人咖啡品牌WinnCafe稳因咖啡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知名风险投资人 [4] - 品牌依托AI技术融合传统咖啡工艺 已获数千台智能咖啡机意向订单 [4][5] - 融资将用于技术研发、商务建设和品牌推广 [5] 游戏营销技术 - 游戏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Sett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 由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领投 [6] - 公司开发面向游戏发行商的AI Agent营销工具 旨在提升用户获取和留存 [6] 机器人技术 - "千觉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融资 投资方包括元禾原点、戈壁创投等 [7] - 公司专注机器人精细操作的多模态触觉感知技术 产品包括高分辨率触觉传感器等 [7] 电商平台合作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推出"红猫计划" 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 [8] - 小红书开放跳转淘宝外链 品牌可观测全链路投放效果 [8] - 合作背离小红书此前自建电商闭环的战略 反映平台重新定位 [9] 即时零售 - 淘宝闪购全量上线拉动米村拌饭饿了么订单量较4月增长近100% [10] - 五一期间奶茶咖啡等品类外卖量同比增长超110% 形成外卖行业"三国杀"局面 [10] 饮料品牌 - 果子熟了无糖茶官宣杨紫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2024年3月-2025年2月销量突破4亿瓶 [11] - 品牌在无糖茶品类市场份额稳居第四 2024年上半年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51.07% [12] 消费数据 - 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5.1亿元 购物人数7.91万人次 [13]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住宿和家庭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 [14] - 2025年全国运动装备市场规模预计达6021亿元 同比增长14.2% [15] - 一季度服装行业投资同比增长近23% "都市户外"成为热销品类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