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穿戴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回应改造原上汽通用北盛工厂(三期);“深圳造”智能戒指全球销量第二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1-05 11:18
1.【改造原上汽通用北盛工厂(三期)?吉利汽车:正积极研究并探讨多种扩产方案】针对有关改造 沈阳原上汽通用北盛工厂(三期)的消息,吉利汽车对记者表示,吉利银河销量的爆发确实对产能提 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并探讨多种扩充产能的方案,尽最大可能利用各地剩余产能, 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或者扩大现有工厂产能。日前有市场消息称,沈阳原上汽通用北盛工厂 (三期)正在改造中,后续将用于补充吉利银河产能。一位接近吉利的人士透露,"沟通挺久了,现 在银河的产能紧张。"(财联社) 2.【日系车市场份额缩减,零部件日企积极融入中国汽车供应链】10月底的绵绵阴雨,没有影响十多 家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实地探访芜湖奇瑞汽车生产基地的行程。参访过后,他们按细分领域分成四 组,与中国这家自主汽车品牌展开了具体对接。 "中国汽车的崛起,让很多之前进入中国的外系车面 临生存挑战。"日本价值工程协会中国区总代表何晓磊表示,以日系车为例,数十年前日本车企带着 供应商一起进入了中国市场,如今日系车市场份额明显收缩,大量还留在中国的日本供应商就需 要"盘活"这些产能。寻找与中国车企的合作,积极融入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诉求越来 ...
恒玄科技跌2.03%,成交额2.4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89.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5 10:58
恒玄科技今年以来股价跌0.01%,近5个交易日跌10.99%,近20日跌22.12%,近60日涨0.07%。 11月5日,恒玄科技盘中下跌2.03%,截至10:31,报231.70元/股,成交2.46亿元,换手率0.63%,总市值 390.86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989.61万元,特大单买入1792.48万元,占比7.27%,卖出3020.58万元, 占比12.26%;大单买入6571.13万元,占比26.67%,卖出6332.65万元,占比25.70%。 资料显示,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科路2889号长泰广场B座201室,成立日期 2015年6月8日,上市日期2020年12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芯片及相关服务收入99.95%,其他(补充)0.05%。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恒玄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 通股东,持股468.5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6.40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位居第六大流 通股东,持股424.8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7 ...
日久光电(003015) - 003015日久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4
2025-11-04 16:44
市场地位与核心产品 - ITO导电膜实现国产替代,全球市场占有率达52% [2][3] - 公司业务结构从单一产品发展为包含导电膜、光学膜、光学胶、配套原材料的多元化结构 [2] 调光导电膜技术与发展 - 公司为全技术路线调光材料方案商,已完成PDLC、SPD、EC及LC四大技术平台建设 [3] - 在售调光导电膜产品以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为主要应用场景,EC电致变色路线为主 [3] - 调光导电膜在AR眼镜等智能穿戴、建筑应用场景处于技术支持与样品认证阶段,尚无销售实绩 [2][3] - 调光导电膜建筑应用需待技术成熟规模化、量产化后发展 [3] 光学膜应用与市场趋势 - 光学膜在无偏光显示技术(COE)中需搭配AR膜抑制外部反射,整体反射率降幅超4.2% [3] - 光学膜在折叠屏应用中通过增透效应弱化屏幕折痕可视性 [3] - 光学膜在车载显示中结合OCA光学胶,透光率提升4%,并解决防爆需求 [3] - 公司光学膜系列在售产品以车载显示为主,在消费电子、医疗、商显等领域进行样品认证 [3][4] - COE技术可降低屏幕厚度50-100μm,国内OLED产线已全面布局该技术 [3] 公司运营与规划 - 公司投资建设600万平米功能性膜项目,资金通过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如银行融资)分期投入 [4] - 公司实控人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4]
欧菲光竞逐AI眼镜新赛道,携手客户打造智能穿戴生态
全景网· 2025-11-04 15:23
欧菲光在回复中进一步透露了其应对新兴市场需求的方法论。公司通过构建内部深度协同的创新机制, 打造能够对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做出高效响应的运营体系,并实施覆盖产品全周期的严格品质管控。这 套组合拳的核心目的在于,全力配合客户在AI眼镜等前沿产品上多元化的研发与大规模生产需求,最 终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携手,致力于打造一个繁荣的智能穿戴新生态。 尽管欧菲光在本次回复中并未明确披露AI眼镜产品的具体型号、客户信息或确切的出货时间表,但其 声明已清晰传递出公司已在进行相关技术储备和客户合作的信号。对于像欧菲光这样在光学镜头、影像 模组、 传感器 等核心元器件领域具备强大实力的企业而言,其在AI眼镜的视觉感知、环境交互、轻量 化设计等关键技术环节拥有天然的切入优势。其"全力配合客户需求"的表述,通常意味着公司正以供应 商或合作开发者的身份,参与到品牌客户的AI眼镜项目之中。 业界分析认为,AI眼镜的发展将极大地依赖于光学显示技术的进步、硬件性能的功耗控制以及整体成 本的优化,而这些正是欧菲光等上游核心元器件企业长期耕耘的领域。它们的深度参与,对于加速AI 眼镜的成熟与商业化落地至关重要。欧菲光此番公开在该领域的积极姿态,不仅 ...
思特威跌2.05%,成交额4.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515.5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39
11月4日,思特威盘中下跌2.05%,截至14:18,报103.34元/股,成交4.43亿元,换手率1.31%,总市值 415.26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515.52万元,特大单买入2720.44万元,占比6.15%,卖出2429.42万 元,占比5.49%;大单买入1.07亿元,占比24.21%,卖出9486.92万元,占比21.44%。 思特威今年以来股价涨33.22%,近5个交易日跌7.93%,近20日跌7.98%,近60日涨6.98%。 资料显示,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田林路889号科技绿洲四期8号楼,成 立日期2017年4月13日,上市日期2022年5月20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的研 发、设计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芯片销售100.00%。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思特威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 股东,持股1123.4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86.08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位居第六大流 通股东,持股1016.8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47.82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 ...
盈方微跌2.04%,成交额1.3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34.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4:0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4%,报收8.17元/股,成交金额1.32亿元,换手率1.96%,总市值68.5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234.74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872.36万元(占比6.62%),大单净卖出1362.38万元(占比22.18%)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1.80%,近5个交易日下跌1.45%,近20日下跌6.20%,但近60日上涨9.37% [1] - 今年以来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8860.27万元,买入总额2.65亿元(占总成交额15.40%),卖出总额1.76亿元(占总成交额10.24%)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22日,于1996年12月17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移动互联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处理器及相关软件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主动件类产品占87.28%,被动件类产品占12.39%,SoC芯片占0.29%,其他占0.04%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北斗导航、小米概念、安防、机器人概念、智能穿戴等 [2] 财务数据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4.43亿元,同比增长17.62%,但归母净利润为-4334.49万元,同比减少18.69% [2]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92万户,较上期增加14.05%,人均流通股为5868股,较上期减少0.8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341.00万元,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国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第四大股东,持股1220.58万股(较上期减少839.4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九大股东,持股358.79万股(较上期增加178.22万股) [3]
格科微跌2.03%,成交额1.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92.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1:09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4.96元/股,成交额1.26亿元,换手率0.34%,总市值389.05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92.82万元,特大单净卖出345.71万元,大单净卖出1547.12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1.4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8.39%,近20日下跌15.72%,近60日下跌2.73%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CMOS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收入构成为CMOS图像传感器80.51%,显示驱动芯片19.41%,其他0.08%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7.23亿元,同比增长25.66%,归母净利润5018.86万元,同比增长518.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52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91万户,较上期增加9.06%,人均流通股85969股,较上期增加58.1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4103.68万股,较上期增加1513.4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分别为第九和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分别减少381.92万股和1576.39万股,万家优选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概念板块包括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半导体等 [1]
恒玄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9.33亿行业排16,净利润5.02亿领先同业,毛利率38.51%高于平均
新浪证券· 2025-11-01 00:1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智能音频SoC芯片领域的领先企业,产品具备高技术壁垒和全产业链覆盖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属于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行业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9.33亿元,在行业48家公司中排名第16位,高于行业平均数29.12亿元和中位数11.5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5.02亿元,行业排名第11位,高于行业平均数3.48亿元和中位数1.07亿元 [2] - 公司营收与净利润规模与行业头部企业如豪威集团(营收217.83亿元,净利润31.99亿元)相比仍有差距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7.59%,低于去年同期的8.19%,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4.46%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8.51%,较去年同期的33.76%有所提升,并高于行业平均的36.52%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06万,较上期增加65.9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165.98股,较上期减少15.46%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68.51万股,较上期减少16.40万股 [5]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424.89万股,较上期增加77.11万股 [5]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持股415.70万股,较上期减少12.55万股 [5]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Liang Zhang 2024年薪酬为267.06万元,较2023年的245.64万元增加21.42万元 [4] - 总经理赵国光2024年薪酬为207.04万元,较2023年的157.97万元增加49.07万元 [4] 业务进展与产品规划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1.44亿元,推出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BES2800,在AI智能眼镜赛道实现突破 [6] - BES6000系列芯片预计2026年上半年送样,功耗降低30%,提供1TOPS算力 [6] - 公司芯片产品在智能手表市场份额提升,并导入新客户 [6] - 公司正从智能音频与腕戴设备核心供应商向低功耗无线计算SoC平台型公司演进 [6] - 2025年上半年客户端不断开拓,TWS、智能腕带市场回暖 [6] 机构业绩预测与评级 - 国投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6.57亿元、59.65亿元、76.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亿元、11.01亿元、14.92亿元,给予26年50倍PE,目标价326.5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6] - 财通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45.59亿元、58.76亿元、72.20亿元,归母净利润8.40亿元、11.81亿元、14.72亿元,对应PE分别为52.4倍、37.3倍、29.9倍,维持增持评级 [6]
中科蓝讯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23/48,净利润行业17/48,资产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1 23:0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无线音频芯片设计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无线音频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数字芯片设计 [1] - 公司涉及集成电路、智能眼镜、智能穿戴、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在48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23位,高于行业中位数11.5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11亿元,在48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7位,高于行业中位数1.07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1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下降2.6% [6] -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6][7]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8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4.46%,显示出良好的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59%,低于行业平均的36.52% [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2.9%,同比增长0.9个百分点 [6]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黄志强2024年薪酬为167.32万元,同比增加8.79万元 [4] - 总经理刘助展2024年薪酬为165.94万元,同比增加10.15万元,2021年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后备级人才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89万户,较上期增加44.27%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343.81股,较上期减少30.69% [5] 机构持股变动 - 十大流通股东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109.26万股,较上期减少4.97万股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6.52万股,较上期增加50.68万股 [5] - 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A(007731)持股85.00万股,较上期增加29.44万股 [5]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新进股东 [5]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AI端侧布局逐步兑现,"讯龙"系列芯片在AI耳机领域取得突破,并与火山方舟、百度合作 [6] - 推出首款Wi-Fi+BT+音频三合一SoC芯片AB6003G,推动AI玩具升级 [6] - 公司在智能穿戴与OWS(Open Wearable Stereo)领域表现出色 [6] - 耳机条线产品矩阵完善,AI耳机新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出货 [7] - 公司拓展多下游应用领域,高阶品牌项目已实现量产 [7] 券商业绩预测 - 华安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为22.9亿元、28.1亿元、3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亿元、4.8亿元、6.1亿元 [6] - 华创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4.01亿元、4.86亿元、6.09亿元 [7]
炬芯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7.22亿行业排34,净利润1.52亿排22,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14.44个百分点
新浪证券· 2025-10-31 19:4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中高端智能音频SoC芯片设计商,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产品具备低功耗、高性能等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半导体 - 数字芯片设计 [1] - 公司于2021年11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22亿元,行业排名34/48,低于行业平均值29.1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1.5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52亿元,行业排名22/48,低于行业平均值3.48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07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4.7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3.85% [5] - 2025年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环比、同比双向增长,刷新单季度业绩峰值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4.4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4.46%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0.9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6.52% [3] 股东结构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2.1万,较上期增加22.5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8357.24股,较上期减少2.20%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80.07万股 [5] - 多家基金持股数量出现减少或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兼总经理ZHOU ZHENYU,2024年薪酬为258.77万元,较2023年增加82.72万元 [4] - 董事长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是国家高层次人才 [4] 业务亮点与机构观点 - AI拉动公司整体价值提升,公司推进芯片产品持续迭代,存内计算技术持续赋能 [5] - 公司在蓝牙音箱SoC份额稳健增长,先发卡位低延迟无线音频蓝海赛道 [6] - 公司把握端侧AI浪潮,持续推进存内计算及低延迟私有协议研发 [6] - 中邮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9/13.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0/4.0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华创证券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12/2.95/3.97亿元,目标价87.58元,维持"强推"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