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西进
icon
搜索文档
青海大学生返乡创业,草原上的快递驿站升级牧民生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45
每经编辑|蒙锦涛 清晨6:30,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下称河南县)托叶玛乡夏吾特村还笼罩在薄雾中,阿克顿巴超市的老板公保加哈了口白气,发动了老旧的五菱面包 车。这天,他要驱车30公里到县城取快递——才让家的青稞种子、卓玛阿妈的血压计、村小的新教具…… "谁能想到,咱们牧区现在也成了'包邮区'!"公保加笑着说。 在2022年以前,西藏、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等西部六省份因物流运输成本高,长期被电商平台商家划归不包邮的"偏远地区"。河南县作为青海省唯 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更是"偏远中的偏远"。 如今,一切都被彻底改变。 2022年,拼多多首创中转集运模式,通过分段运输、二段集运的方式,让偏远地区告别了不包邮。2024年9月,拼多多又推出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减免政 策,电商西进的步伐一路攀陟高原,弥合着"包邮区"与"非包邮区"之间的消费鸿沟,让高原牧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大学生公保加,在草原深处经营小卖部,并成立了快递驿站。张建▕ 摄 草原有个"小卖部" 34岁的公保加是土生土长的夏吾特村牧民,更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2023年9月,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县城教师的工作,回 ...
被200家档口拒绝的“怪帽子”,在拼多多火遍西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3:57
行业趋势 - 电商平台通过"千亿扶持"计划加速西部市场渗透,物流成本降低使偏远地区成为增量市场,偏远地区订单同比增长40% [5][6][9] - 细分市场需求被挖掘,如61-62cm头围定制棒球帽和带风扇的防晒帽,分别针对特定人群和户外劳动者,形成差异化竞争 [1][3][6] - 平台政策推动商家从代工转向品牌化,例如"大头星球"通过拼多多实现品牌升级,拼多多店铺贡献整体营收40% [7][8][9] 公司案例 - 郑磊磊创立"大头星球"品牌,专注大头围帽子市场,2024年全网销量过亿,拼多多占比40%,平台销售额达去年同期的90% [5][7] - 郑明亮开发风扇防晒帽,定价66元,复购率稳定且售后率低于1%,西部地区单量增长30%,内蒙古销量超越东部人口大省 [3][6] - 两家公司均受益于拼多多的中转集运模式,物流成本显著下降,例如发往西藏的邮费从12-16元降至2元 [5][6] 商业模式 - 创新产品获得溢价空间,如风扇帽单价超普通遮阳帽3倍,仍因功能性和可靠性成为刚需 [3][6] - 平台资源倾斜助力商家增长,"大头星球"入驻拼多多1年内营收占比达40%,增速80%-100% [7][9] - 西部市场成为新增长点,偏远地区订单占比接近10%,甘肃、宁夏等地需求稳定上升 [5][6] 平台策略 - 拼多多免除偏远地区二段中转费,降低商家物流成本,同时扩大西部用户覆盖 [5][8] - 通过百亿补贴和流量支持帮助商家建立品牌,例如"大头星球"两个月内开设品牌店并参与活动 [7][9] - 电商西进政策撬动西部市场,例如内蒙古风电工人成为风扇帽核心客群 [6][8]
在拼多多“电商西进”中掘金蓝海市场,腰部商家掀“头脑风暴”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45
公司表现 - 帽子品牌"大头星球"2024年全网销量过亿,其中拼多多平台占比40% [2] - 2024年上半年拼多多店铺销售额已达2023年全年的90%,预计全年平台销量增长至5000万元 [2] - 入驻拼多多一年内贡献整体营收40%,2024年同期增速达80%-100% [11] - 核心工厂从1家拓展至5家,分布在青岛、台州、上海、河北等地 [13] - 风扇防晒帽单价高达60多元,复购率稳定,售后率低于1% [9] 产品策略 - 首创大头围帽子(61-62cm)填补市场空白,成为全网首家专门销售大头围帽子的店铺 [2][3] - 开发八角帽、贝雷帽、前进帽等不同帽型、面料和工艺的大头围帽子 [8] - 风扇防晒帽精准切中户外劳动者需求,解决遮阳和降温双重痛点 [6] - 推出高质价比特供单品,如基础版型鸭舌帽配糖果色和小刺绣设计,单日销量破5000单 [11] - 严格品控:水洗布帽子需二次加工,部分订单从下单到出库仅两天 [9] 市场拓展 - 2025年1-6月发往偏远地区订单同比增长40%,运费成本降低上万元 [13] - 西部地区订单占比近10%,内蒙古销量超越多个东部人口大省 [13][14] - 风扇防晒帽在西部地区单量增长30%,夏季高峰期占店铺总单量10% [14] - 参与平台"百亿补贴""秒杀"等活动,销量比平时增长3-4倍 [11] 行业趋势 -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重点支持"电商西进" [13] - 平台承担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降低商家运费成本 [13] - 电商西进解决偏远地区运费高痛点,打开西部市场增量空间 [13][14] - 垂直细分赛道(大头围、风扇防晒)成为中小商家差异化竞争突破口 [14]
拒绝均码!拼多多店主把吐槽变成亿元生意,专治"大头尴尬"
环球网资讯· 2025-08-01 12:4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郑磊磊在义乌商贸城被200多家工厂拒绝后,于2022年初开发出首批头围61-62厘米的大头围帽子,首批5000顶迅速售罄,创立"大头星球"品牌 [3][5] - 2022年初上线后销售额爆发式增长,首月销售20多万元,第二个月翻倍,第三个月再翻倍,复购率超过35% [8] - 2024年公司销量突破亿元,拼多多平台贡献总销售额40%,成为增速最快渠道 [3][10] 产品开发与供应链 - 产品设计针对大头围用户痛点,帽围61-62厘米,帽身加深显颅顶饱满,帽檐加弯修饰脸型,比普通帽子增大防晒面积30%,紫外线阻隔率98% [6][13] - 初期投入十几万元积蓄,与上海外贸工厂合作开发5个款式各5种颜色的帽型,经过反复打样调整确定最终样式 [6] - 产能从1家上海工厂扩展至5家,分布在山东青岛、浙江台州等地,并在义乌本地合作工厂处理急单 [8] 市场营销策略 - 店铺主图采用对比方式展示产品优势,精准击中目标用户痛点,未进行推广即获得自然流量 [8] - 入驻拼多多后配合平台活动玩法,开发高质价比特供单品,单款单日销量峰值突破5000顶 [9] - 针对西部高原地区开发超宽帽檐防晒帽,帽檐加宽至15.5厘米,在青海地区复购率达53% [13] 拼多多平台合作 - 拼多多"电商西进"政策实施中转费减免,公司发往西部订单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半年节省运费上万元 [12][13] - 2025年1-6月发往西部六省区订单量同比增长40%,西藏安多县强玛镇从年均3件快递增至单日16件 [13][16] - 拼多多品牌店铺可自动聚合展示,参与平台活动时避免低价竞争,获得更大定价空间 [9] 行业趋势与竞争 - 传统帽子行业长期以54-58厘米为均码标准,忽视大头围用户需求 [5] - 模仿者出现后仅调整普通帽子调节带长度,未能真正满足大头围需求 [9] - 类似案例包括四川郑明亮开发的风扇防晒帽,西部订单占比达10%,内蒙古销量超越东部人口大省 [15][16]
一顶帽子的“西部突围”,拼多多让商家在“头等大事”上挖出金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5:57
电商西进与细分市场崛起 - 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推动西部地区订单双位数增长,商家发往西部偏远地区订单增长30%-40%[1][8] - 平台首创中转集运模式,承担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商家运费成本从12-16元/单降至2元/单[8][9] - "大头星球"接入西安中转仓后西部订单同比增长40%,内蒙古等西部省份需求显著[9] 细分市场需求挖掘 - "大头星球"发现10%帽子评论吐槽均码问题,针对62cm头围开发产品,两年实现1.4亿元年销售额[1][4] - 郑明亮风扇帽意外获得甘肃农村、内蒙古工地劳动者青睐,日销400单,客单价达66元[1][6] - 西部户外劳动者更看重"遮阳+降温"复合功能,夏季西部订单占郑明亮总单量10%[6][9] 平台赋能与商家转型 - 拼多多贡献"大头星球"40%订单量,2024年店铺同比增速达80%-100%,百亿补贴活动带来3-4倍销量增长[12] - 商家通过平台反馈快速迭代产品:7种面料测试解决汗带残留问题,金属扣改为磁吸设计[13] - 供货工厂从30万顶/月产能降至10万顶,但通过提升品质实现整体盈利增长,急单响应时间缩短至2天[14][15] 供应链模式创新 - "大头星球"采用"小单快反"模式,每周上新30-50款,10-15天市场测试后快速调整产能[13] - 工厂与本地供应商深度合作,6000顶加急订单可实现两天交付[15] - 商家开发高质价比特供单品,如基础鸭舌帽配糖果色刺绣,单日销量破5000单[12]
电商西进,拼多多让珠峰脚下的生活也“潮”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7-27 04:32
电商西进战略 - 拼多多通过"电商西进"行动消除西部地区物流鸿沟 采用中转集运模式将商品先运至西安 成都等中转站再统一发往西部 显著降低物流成本 [1] - 2024年9月公司进一步免除发往偏远地区的第二段物流费用 使更多商家和消费者受益 [1]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实施"千亿扶持"计划 重点支持"电商西进"项目 持续提供低成本广覆盖物流服务 [5] 西部消费市场变化 - 西藏年轻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内地商品需求显著增长 如上海特色食品烤麸 动漫游戏周边等 填补当地市场空白 [1][3] - 电商促进西部特色农业发展 如林芝民宿经营者通过平台采购种子开垦菜地实现自给自足 [3] - 西藏消费者网购品类从生活必需品扩展到花卉种植等精神消费领域 如上海移民在高原成功培育上千种花卉 [3] 物流模式创新 - 中转集运模式使拼多多实现西藏地区包邮服务 突破传统物流成本限制 [1] - 物流网络优化使偏远地区邮费下降 如拉萨动漫周边产品配送成本降低 [3] 社会文化影响 - 电商平台成为西部年轻人社交新渠道 促进跨地域文化交流与精神共鸣 [5] - 网购行为改变西部消费习惯 如藏族少女将电商购入玩偶用于旅游打卡 形成新型消费场景 [3]
诗与远方,也能在拼多多包邮了?
环球网资讯· 2025-07-25 12:53
拼多多电商西进战略 - 2022年首创中转集运模式,安排西行商品先运至西安、成都等中转站再统一发往西部地区 [2] - 2024年9月免除发往偏远地区包裹的第二段物流费用,降低商家和消费者物流成本 [2] - 2024年4月提出"千亿扶持"计划,未来三年拟投入超1000亿元资源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电商西进"作为重点支持项目 [2][26] - 通过中转集运模式实现西部快递先运至集运仓再统一发货,2023年起主动承担第二段物流中转费 [12][26] - 物流层面保持低成本和广覆盖,在"商家回馈计划"层面向西部热点需求发放优惠券激发消费潜能 [26] 西部电商消费案例 - 西藏日喀则用户通过平台购买上海特色烤麸并实现包邮 [1] - 西藏用户通过平台购买重达100公斤的多功能健身器,免除至少200元快递费 [12] - 西藏拉萨用户通过平台购买二次元周边产品("谷子"),实现包邮且物流时效优于其他渠道 [16] - 西藏林芝民宿经营者通过平台采购种子、锄头等农耕用品开垦菜地实现自给自足 [22] 电商对西部生活影响 - 解决高原地区商品获取难题,如上海特色食品、健身器材、植物种子等 [1][5][12] - 促进跨区域商品流通,如广东荔枝有望实现三天内送达西藏日喀则 [26] - 改变当地消费习惯,如西藏居民开始尝试种植花卉蔬果并形成打卡点 [6][22] - 提升生活质量,使西部用户享受与东部同等的拆包裹快乐和精神满足 [26]
电商“包邮区”持续西进 撬动国内消费大循环
证券时报· 2025-06-14 02:13
电商平台西部物流升级 - 淘宝落地新疆首个自营本地仓,实现入仓商品"今天下单明天到"的次日达时效[1] - 本地仓模式通过减少长距离运输环节提升配送时效并优化成本结构[2] - 新疆本地仓首期引入上百个品类"三元三件"低价产品,超八成是此前新疆用户无法下单的限售商品[2] - 预计"618"期间新疆订单量增长超150%[2] 物流模式创新 - 集运模式通过中转仓汇聚单量形成规模优势,降低偏远地区快递成本[3] - 本地仓模式相比集运模式在仓储和配送环节更具成本优势[3] - 淘宝在西部地区采用"集运仓+本地仓"双模式运营[3] - 拼多多2022年首创中转集运包邮模式,后被复制到西藏等更多西部地区[4] 电商平台西部拓展举措 - 淘宝2024年上线"新疆包邮"频道并扩增至大件家装品类[5] - 拼多多推出"百亿减免"政策承担中转至西部地区的物流费用[5] - 京东为第三方商家提供新疆"集运配送"服务补贴[5] - 淘宝天猫已有17亿量级商品可包邮发新疆,超100万件大件商品可包邮[6] 快递企业西部布局 - 申通快递"偏远地区集运"服务运费下降80%,时效提升20%[7] - 申通在新疆日均投递量增加近百万件,运费从15元以上降至4.2元[8] - 韵达快递通过建设进疆集运中转仓优化路由网络[9] - 申通在新疆建立首个仓配中心,70%以上快递实现次日达[10] 西部电商市场表现 - 2024年新疆网络交易额同比增长9.77%[11] - 新疆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9.2%,业务收入增长15.27%[11] - 西藏快递揽收量同比增长23%,投递量增长25.7%[11] - 新疆快递业务量增速全国排名第四[11] 西部电商发展前景 - 西部经济增速加快,消费潜力逐渐被激发[12] - 政策扶持下西部偏远地区经济潜力被激活[12] - 西部人口基数大,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12] - 通过低价商品、社交电商等形式有望激活县域、农村消费需求[12]
从创业滑铁卢到掘金大西部,中山商家借“千亿扶持”日订单轻松过万
搜狐财经· 2025-06-13 12:11
行业概况 - 水族产品市场在中国被视为小众赛道但隐藏巨大商业潜力[1] - 西部地区家庭养鱼需求旺盛,鱼缸及配套设备成为家庭标配[3][11] - 水族器材市场规模庞大但产品创新不足,90%加热棒缺乏基础温度显示功能[7]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经历两次创业失败(汽配店月营业额从80万跌至20万[4],加湿器电商亏损几十万[4])后转型水族用品 - 2017年系统性考察市场后发现产品创新机会,2018年推出带温度显示的加热棒成为销冠产品[5][7] - 2019年入驻拼多多后业务几何级增长,从日均几十单增至过万单[7][8] - 2021年升级为拼多多黑标店铺,目前运营11家旗舰店形成品类矩阵[7][8] 产品与研发 - 核心产品加热棒采用竖屏温度显示设计,差异化外观已申请专利[5][13] - 针对西部地下水碱性问题开发防结垢加热棒[11] - 产品线从水族扩展到宠物周边(如仓鼠降温屋爆款),规划水族+宠物复合产品线[13] - 渐进式拓展策略:从小型玻璃鱼缸切入,筹备大型鱼缸市场,拒绝低价同质化[13] 市场拓展 - 西部订单从零星增长至日均400单以上,高峰期达600单[3][9] - 拼多多"电商西进"政策全额补贴中转费(原40-50元/单),打破地域限制[8][12] - 计划下半年针对性考察西部细分市场并研发对应产品[12] 产能布局 - 中山新建4万平米厂房整合产业链,日订单处理能力将从1万单提升至2万单[13] - 阳江基地30亩土地人工成本比中山低30%,土地价格仅一半,专注大型鱼缸生产(2025年投产,年产能10万套)[14] 电商平台合作 - 拼多多提供费率优惠、一对一运营指导、大促政策提前通知等支持[8] - 平台2024年8月"部分场景自动返还推广软件服务费"政策持续降低推广成本[8] - 拼多多一季度销售和市场费用达334亿元(同比增43%),加码"千亿扶持"计划助力商家[12]
拼多多Q1利润放缓背后:“千亿扶持”下电商西进为商家拓单显著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11:3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 [1] - 归母净利润147.42亿元,同比下降47%,主要因营销费用增至334亿元,同比上涨43% [1] - 营销费用增加源于"千亿扶持"计划,投入同比上涨近100亿元 [1] 商家与市场表现 - 端午小长假粽子销量同比增长逾3倍,西部省份(甘肃、宁夏、云南、贵州)消费增长显著 [1] - 河南同修仁德食品咸鸭蛋在西部四省(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订单量突破5000单,同比指数级增长 [1] - 山东迈瑞途轮胎西部订单量从几百单增至单月上万单,运费节省超20万元/月 [2] 平台战略与政策 - "千亿扶持"计划聚焦"新质商家扶持"、"多多好特产"和"电商西进"专项,延续二段运费减免政策 [1] - 通过"商家回馈计划"向西部倾斜补贴和流量资源,激发消费潜能 [1] - 管理层强调长期主义,通过降低佣金、技术费率及流量扶持帮助商家转型价值战 [3] - 商保会成立后优化商家服务机制,"包邮"覆盖至内蒙古根河市等偏远地区 [3][4] 行业影响与生态建设 - 拼多多包裹量占内蒙古根河市某快递站点日包裹量一半以上,日包裹量较五年前增长十多倍 [4] - 专家认为平台"惠商"逻辑形成闭环:商家差异化竞争带动供给丰富,进而促进消费升级 [4] - 山东迈瑞途计划针对西部路况设计专用轮胎花纹,扩大生产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