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平权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家庭品牌消费趋势报告:生活小家电篇-迈迪
搜狐财经· 2025-11-09 17:35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生活小家电行业面临头部品牌价格内卷,但存在通过聚焦细分人群独特需求、强化品牌价值塑造来实现差异化增长的机会 [1][2] - 消费市场呈现“中国价比”凸显、消费平权推动低线城市品牌升级、初老家庭成为消费新势力三大趋势,以及审慎消费的周期性现象 [1] - 生活小家电品类的中国品牌信心指数达8.32分,显著高于中国品牌声望整体指数5.28分,但品牌溢价力指数仅4.99分,显示信心充足但溢价接受度有限 [1] 中国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 “中国价比”趋势凸显,消费者认可中国品牌的品质与亲民价格 [1][31] - 消费平权趋势推动低线城市品牌升级需求 [1][35] - 初老家庭(大部分孩子成年或独立,自己仍在工作的家庭消费者)成为消费新势力 [1][38] - 审慎消费成为普遍心态,是当前的一个周期性现象 [1][40] 生活小家电消费人群特征 - 单身青年看重社交价值与品牌态度契合,品牌忠诚度低 [1] - 年轻情侣偏好高性价比与新锐品牌,愿意为情绪和认知价值买单 [1] - 初老家庭对国产品牌忠诚度高,溢价意愿强 [1] - 高收入群体支持国货但品牌忠诚度低,重视认知价值 [1] - 中等收入群体重视品牌但溢价意愿一般,对新锐和地方品牌接受度高 [1] 生活小家电区域市场特征 - 一线城市消费者偏好全国性大品牌,被动推荐为主 [1] - 发达三线城市品牌忠诚度与溢价意愿较高,注重实用价值且乐于分享 [1] - 各城市层级消费者对品牌重视度均有加强,但报告中未发现突出的区域性机会 [1][2] 行业现状与市场机会 - 行业面临头部品牌“价格内卷”,消费者多在头部品牌中选择高性价比产品,而非忠于单一品牌 [2] - Z世代等年轻群体对新锐小众品牌需求旺盛,其小规格、个性化产品备受青睐 [2] - “懒人”小家电、家用清洁电器等便捷性细分品类普及度提升,存在一定溢价空间 [2] 品牌发展建议 - 中国生活小家电品牌需跳出价格竞争,聚焦细分人群的独特需求 [2] - 品牌应通过情感沟通与个性化产品建立差异化优势 [2] - 品牌应强化品牌价值塑造,提升产品品质与体验,在实用价值基础上满足消费者的情绪、社交与认知价值需求 [2] 研究方法与样本 - 报告基于4000份覆盖177个地级市的调研样本 [1] - 调研样本年龄和性别构成均衡,男性和女性各占50%,即各2000人 [29] - 样本覆盖18岁至69岁年龄段,其中18-22岁占比14.4%(577人),23-29岁占比14.2%(567人) [29]
胡麒牧:拼多多通过消费平权激发了消费潜力
中国经营报· 2025-11-04 09:13
电商行业发展趋势 - 网络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已超过30% [1] - 电商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源于产业发展阶段、市场进入时机、技术能力及团队经验的不同 [1] - 电商助农和电商西进成为传统电商产业突破发展的新现象和新趋势 [2] 电商西进的战略意义与动因 - 电商西进是消费和产业的双向赋能 旨在更广范围内配置市场和生产要素以获得更大范围的规模经济 [2] - 电商西进推动内循环扩大 东西部发展更平衡有助于应对外部冲击和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 [2] - 电商西进的四大原因包括:电商进入下半场需寻找新增量 西部是巨大增量市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带来成本和融资政策便利;西部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东部制造业转移 西部拥有能源、矿产资源及较低土地成本 [2] 电商西进的实施条件与挑战 - 电商西进需具备四方面条件:培育西部消费心智和线上消费习惯;收入水平提升形成更多消费意愿和预算;基础设施完善包括新基建和传统基建;数字技术发展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使产业链协同共进形成规模经济 [3] - 电商西进需解决的痛点难题包括:通过算法迭代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改进消费体验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消费补贴打开市场局面形成规模经济 [3] 拼多多的战略与成功因素 - 拼多多在2015年成立时选择从下沉市场切入 回归电商本源 [1] - 拼多多通过消费平权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并激发消费潜力 [1] - 拼多多成功的首要原因是战略聚焦 在良好的融资环境下不追求大而全的布局 而是专注电商实现人员结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使用 [5] - 拼多多在传统电商市场见顶时被动寻找新市场空间 选择从助农和扶持中小商家做起并获得先发优势 [6] - 拼多多将营销资源直接补贴给商户和消费者 实质性降低电商成本 回归电商本源注重高性价比产品的便捷高效投递 [6] - 拼多多独特的"拼"模式和社交电商通过整合个性化需求为统一需求 为商家创造局部规模经济 有利于快速扩大用户群体和GMV 让用户感受消费乐趣并叠加二次规模经济 [6] 拼多多的补贴与商业模式 - 拼多多自2019年起推出百亿补贴、千亿扶持政策 [4] - 拼多多通过大额补贴在短期内迅速形成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资源集聚使商业模式跑通并盈利 [4] - 拼多多选择做深电商业务而非跨界布局 并将真金白银用于直接补贴消费者和产业端而非线上线下推广宣传 [4]
5元鲜啤搅翻酒类市场!蜜雪冰城凭啥让茅台慌神、啤酒巨头犯愁?
搜狐财经· 2025-10-30 19:35
传统酒类市场困境 - 白酒品牌面临年轻人消费断层问题 其传统社交工具属性因年轻人排斥无效社交而减弱 核心消费场景消失[1][3] - 啤酒企业陷入两难死循环 降价导致利润微薄 不降价则缺乏吸引力 同时面临高昂的冷链物流和渠道建设成本[3][5] - 消费者观念转变 从看重品牌故事和包装转向追求花钱值不值的性价比 传统品牌强调历史与工艺的策略失效[5] 蜜雪冰城的成功要素 - 通过收购福鹿家啤酒53%股份实现资源整合 利用家族关联和总部同址优势实现供应链与物流无缝衔接 投资额近3亿元[7] -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 包括万吨级生产基地和覆盖97%门店的成熟冷链网络 90%以上县城可实现12小时内配送 鲜啤配送几乎无额外成本[7][9] - 拥有5万家门店的渠道优势 远超全国694个城市约4.5万家饮品店的容量 门店可直接销售鲜啤 省去渠道拓展成本[9] - 产品定价精准卡位5元一杯 契合消费者无需纠结的购买心理 满足年轻人想喝就喝无负担的自由需求[9][11] - 福鹿家啤酒在亏损三年后于2024年凭借5元鲜啤实现盈利 证明低价模式可持续而非赔本赚吆喝[11] 商业模式与行业影响 - 复制奶茶咖啡的成功套路 通过大规模生产压低成本 再以低价吸引大量购买 形成成本低定价低销量大成本更低的良性循环[11] - 业务模式从啤酒延伸至雪王小豆丁薯片等零食 构建喝的加吃的消费圈 未来可能拓展卤味坚果等下酒菜 对绝味鸭脖等零食品牌构成威胁[13] - 计划将福鹿家门店从1200家扩张至2026年的2500家 但凭借现有加盟体系 在奶茶店增加鲜啤单品即可快速实现万家门店覆盖[15] - 具备进一步降价能力 明年夏天通过优惠券可将价格降至4元或3元 可能扰乱整个啤酒行业的定价体系[15] 消费趋势变革 - 蜜雪冰城成功印证理性消费趋势 消费者不再为虚头巴脑的概念付费 转而追求花最少的钱买到想要的物品[15][17] - 推动消费平权 让普通人花小钱也能享受鲜啤和零食 中低端酒类和零食市场格局开始改变[17] - 低价加资源整合的套路可复制到任何高频消费品类 从奶茶咖啡到啤酒零食 每次进入新领域都将其高价打下来 使性价比成为新规则[15][17]
将消费叙事还给普通人,拼多多用了十年
虎嗅· 2025-10-20 13:51
拼多多的市场定位与核心使命 - 公司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于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而非成为覆盖所有领域的巨头[3] - 其历史使命是让被忽视的沉默大多数群体被纳入数字消费的主场[2][11] - 公司价值观强调"本分",即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28] 消费平权的具体实践与目标人群 - 通过拼团+产地直发和百亿补贴等模式,让小镇青年和三四线家庭在有限收入下实现从有到优的消费提升[5] - 针对银发族设计极简UI和醒目字体,通过一键拼单功能降低数字鸿沟[6] - 实施西进行动补贴西部六省物流成本,将戈壁滩牧民和山区农户纳入包邮区[7] - 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五线以下城市2020年消费单价整体增长近79%,五线及以下增长占17%[10] 供给端的变革与商家生态建设 - 平台商家数量从100万增长至千万级,为小商家提供低门槛市场入口[15][16] - 采用先商家后平台逻辑,建立供给端确定性,鼓励商家创新[17] - 格兰仕案例显示其冰箱洗衣机品类在拼多多占据半壁江山,用户群年轻化至小镇中青年占比30%[23][24][25] - 农地云拼模式和多多课堂等政策助力农产品上行,实现优价销售[27]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力 - 公司坚持不追逐热点风口,始终聚焦电商主业[30] - 通过效率提升和供应链优化实现实惠,而非依赖烧钱换增长[32] - 战略迭代均围绕长期普惠价值观,如百亿补贴和西进行动都旨在让更多人买得起买得好[31] - 强调企业去个人化,将舞台交给消费者和商家[34] 行业影响与消费叙事变革 - 拼多多改写了以五环内精英为中心的消费升级叙事,将动力转向边缘群体[1][13] - 消费升级被重新定义为普惠升级,形成消费者与商家共同塑造的良性循环[18][35] - 平台连接戈壁滩牧民与五环内白领,使产业带和原产地直接参与消费洪流[37] - 这种模式证明让更多普通人纳入消费循环是增长确定性的关键[40]
将消费叙事还给普通人,拼多多用了10年
搜狐财经· 2025-10-16 21:01
公司核心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从创立之初即定位于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而非成为覆盖所有领域的巨头 [2] - 公司的生存基础是为用户创造价值,其本质是由用户、商家、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共同组成的社区 [2] - 公司的历史使命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其商业模式始终围绕“普通人”展开 [7][17] - 公司的价值观核心是“本分”,即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 [15] - 公司战略具有高度定力,专注于电商主业,不追逐行业热点,通过效率提升和供应链优化实现增长 [16] 消费平权:需求端的变革 - 公司改写了以“五环内”精英为中心的消费升级叙事,将小镇青年、银发族、边远地区用户等“沉默的大多数”纳入数字消费主场 [2][4] - 针对小镇青年和三四线家庭,公司通过“拼团+产地直发”、“百亿补贴”等举措,实现“从有到优”的理性消费升级,而非单纯价格升级 [4] - 针对银发族,公司通过极简UI、醒目字体、“一键拼单”等设计,降低数字鸿沟,使其成为消费新力量 [4] - 通过“西进行动”补贴西部六省物流成本,将其纳入包邮区,让边远地区用户享受与东部同等的网购体验 [5] - 消费升级动力从中心流向边缘,2020年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五线以下城市消费单价整体增长近79%,五线及以下增长占17% [7] - 小镇青年因更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更轻松的消费心态,其消费意愿和潜力在某些领域超过城市中产 [7] 供给端的支撑与进化 - 平台商家数量从100万增长至千万级,为小商家提供了低门槛的平等市场入口 [10] - 公司坚持“先商家后平台”的逻辑,在供给端建立确定性,鼓励商家尝试与创新 [11] - 商业逻辑从“教育消费者”转向“理解消费者”,以用户生活方式和心理诉求为中心 [11] - 以格兰仕为例,品牌在平台实现爆发式增长,用户群年轻化,小镇中青年用户占比达30% [12] - 公司推动产业带转型,如义乌小商品、汕头玩具等从代工走向供需共创,并通过“农地云拼”等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 [14] 商业模式迭代与未来方向 - 公司从拼团模式起步,已发展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电商公司之一,业务扩展至C2M、跨境平台、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 [16] - 公司的各项举措如“百亿补贴”、“西进行动”等均为与“普惠”价值观相呼应的长期选择,而非短期促销 [16] - 公司强调企业去个人化,将舞台交给消费者和商家本身,追求消费价值的最大化 [17] - 公司的发展补全了消费叙事权,形成从精英升级到普惠升级、更具韧性的消费循环 [17]
将消费叙事还给普通人,拼多多用了10年
虎嗅APP· 2025-10-16 18:3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服务被传统电商忽视的广大普通人群,改写了消费升级的叙事,其核心是消费平权而非单纯的价格升级 [2][3][9] - 公司的发展路径是确定性的,其历史使命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让更多人被纳入消费循环 [8] - 公司的十年历程是对消费叙事权的补全,从中产精英的消费升级扩展至亿万普通人的普惠升级,形成了更有韧性的商业循环 [20][26] 消费平权:激活沉默的大多数 - 公司最先触达小镇青年和三四线家庭,其消费升级是在有限收入下买到物有所值的商品,完成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的提升 [4] - 公司通过极简的UI和便捷设计将银发族纳入互联网商业核心环节,填平数字鸿沟 [5] - 公司通过西进行动将西部六省纳入包邮区,让边远地区居民与东部城市共享同等网购体验,包邮成为全国性普遍体验 [5] - 消费数据印证平权趋势:三四线及五线以下城市综合消费单价2020年比2019年整体增长近79%,五线城市及以下增长占17%,消费升级主动力从中心流向边缘 [7] - 小镇青年消费潜力超过城市中产,因其拥有更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更轻松的消费心态和无高房贷压力 [7] 供给端支撑与商家生态 - 平台商家数量从100万增长到上千万,为小商家提供了低门槛入口和平等进入市场的机会 [12] - 平台坚持先商家后平台的逻辑,在供给端建立确定性,催生大量以用户为中心的商家成长样本 [12][14] - 以格兰仕为例,其2017年入驻后获得爆发式增长,用户群从最初中老年用户占比超50%转变为小镇中青年用户占比达30% [14] - 平台改变传统制造业逻辑,产业带从代工厂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从价格战走向供需共创 [16] - 农地云拼等模式为农产品上行和县域经济转型找到新路径,农产品不仅能卖出还能卖出优价 [16] 公司价值观与战略定力 - 公司的关键词是本分,未来定位是永远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价值放在第一位的社会企业 [18] - 公司从不追逐行业热点如直播带货、短视频电商、元宇宙或AI电商,始终把电商主业放在核心位置,保持克制与专注 [18] - 公司不以烧钱换增长为荣,而是通过提升效率和优化供应链把实惠留给消费者,在宏观周期中表现稳健 [19] - 公司强调去个人化,将舞台交给消费者和商家本身,商业模式始终围绕普通人和消费价值最大化 [20]
消费平权下国民老品牌鸭鸭羽绒服的崛起
财富在线· 2025-09-29 15:36
行业宏观趋势 - 电商行业在过去十年间呈现显著的分散化态势而非集中化[1] - 消费者细碎且个性化的需求汇集导致市场格局去中心化演变[1] - 消费者通过点击行为与订单数据主动倒逼行业变革并加速消费平权发展[1] 消费平权浪潮 - 第一次消费平权浪潮让下沉市场消费者以较低价格购买到丰富商品[2] - 第二次消费平权浪潮下消费者趋向以较低价格享受过去需高价购买的商品和服务[2] - 消费平权实质是消费升级浪潮而非品质妥协[2] 公司战略定位 - 鸭鸭羽绒服在2020年股份重组后明确国民羽绒服的市场定位[2] - 公司以性价比为锚快速席卷市场并尊重市场分层[2] - 品牌契合消费者以"质价比"为核心决策标准的需求变化[5] 产品品质与标准 - 鸭鸭羽绒服采用90%高含绒量羽绒填充远超合格标准[2] - 黑标鹅中高端系列的鹅绒绒子含量超过行业标准[2] - 公司是全球首个签约冰岛雁鸭绒的羽绒服品牌[2] - 公司正逐步完善从原料采购到质量检测的全环节质量追溯体系[4] 设计创新与支持 - 鸭鸭羽绒服设计感大幅提升并摆脱中老年风格印象[6] - 旗下产品登上米兰时装周并有知名奢侈品大牌设计总监参与冰壳系列设计[6] - YAYA设计平台集结全球优秀设计师并通过科学分润模式提供不同风格设计[6]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公司依托电商化与场景化精准流量渠道实现精准投放和人群覆盖[8] - 在抖音平台建立多类型店铺矩阵针对不同服装风格与目标人群[8] - 参与平台大型IP活动时从品牌层面集采流量再分配以降低成本[8] - 基于各直播间实时转化情况动态调整投流预算优化成本[8] 供应链与产业方向 - 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形成快速量产能力以更低成本提供同等质量产品[8] - 需求端驱动创新正推动产业带从"规模化生产"转向"精准化创造"[8] - 公司扎根真实需求并深度锚定用户痛点构建成长逻辑[8]
消费平权浪潮下,电商行业的供给侧革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23 22:09
电商行业趋势 - 2025年网购已成为常态化生活方式,覆盖从都市白领到小镇青年、Z世代到银发族的全年龄段和地域群体 [2] - 电商市场从增量扩张阶段进入存量博弈阶段,2022-2024年综合电商618销售额增速从17.5%降至-6.9%,直播电商增速从124%骤降至12.1% [2] - 行业陷入同质化价格战,供需错配表现为现有需求过度供给,而细分场景消费、情感价值消费等新需求未被充分挖掘 [2] 消费者行为变化 - 消费者行为呈现多元矛盾性:三线城市年轻妈妈同时购买进口有机奶粉和9.9元直播间商品,一线城市白领既消费限量球鞋也参与拼团 [3] - 消费者打破传统分级认知,不再固守特定价格带,同一人在不同场景或时间节点产生差异化需求 [5] - 需求碎片化推动电商格局分散化,过去十年行业未集中化反而呈现去中心化演变 [5] 平台战略转型 - 拼多多2025年推出"千亿扶持"计划,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金和流量资源帮扶中小商家,从成本补贴转向系统性供应链改造 [6] - 案例:厨具品牌"伊之福"通过拼多多实现日销破万单,深圳相机商家科美锐百元卡片机72小时售罄5000台,YZZCAM新增美颜功能相机精准匹配女性需求 [7] - 拼多多"新质供给"计划扶持创新商家,如非遗品牌推出《上林赋》5米宣纸卷轴和改造版"万年红"春联,带动小众产品成为爆款 [9][10] 商业模式升级 - 平台与商家关系从流量交易转向价值共同体,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倾斜深度介入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11] - 中国产业带从规模化生产转向精准化创造,需求驱动创新路径推动品牌锚定用户痛点构建成长逻辑 [11] - 供给平权与消费平权实现后,平台通过生态协同巩固供应链护城河,提升用户活跃度与信任度 [8]
坚固的男性视角和虎扑一起贬值|编辑部聊天室
新浪财经· 2025-06-15 11:15
虎扑与小红书的商业对比 - 虎扑被迅雷以5亿元人民币收购 而小红书估值达260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底) 两者商业价值差距显著 [1] - 虎扑商业模式单一 主要依赖社区广告收入 缺乏顶级体育赛事版权构成发展短板 [6][7] - 小红书形成完整商业闭环 采用算法推荐与社交关注结合的运营模式 已超越传统BBS形态 [7] - 虎扑分拆出的得物平台估值达710亿人民币(2024年4月) 证明男性用户在特定领域具备消费潜力 [6] 用户结构与社区特征 - 虎扑用户男女比例接近9:1 形成坚固的男性集团 小红书则以女性用户为主导 [7][11] - 品牌方更倾向投放女性博主 认为女性用户消费能力更强且更易为内容买单 [7] - 虎扑从体育社区转型为男性社区 创始人提出"男人更喜欢和男人玩"的运营理念 [8][11] - 社区内容从早期体育讨论转向性别话题 近年观点呈现偏激化趋势 与豆瓣等社区形成对立 [11] 消费行为与性别差异 - 电商大数据显示男性各类商品消费占比高于女性 但母婴等家庭消费多计入女性账户 [19][20] - 男性消费偏职业导向(如高质量男装) 女性消费偏家庭与美丽相关(医美 护肤品) [20][21] - 高端消费中男性占比更高 补品选择存在显著差异(男性鹿茸/虎鞭 女性红枣/芝麻) [21] - 中老年女性医美需求部分源于表情表达需求 而非单纯取悦他人 该现象在男性中几乎不存在 [21] 行业演变与商业模式 - 虎扑早期通过翻译NBA新闻起家 曾尝试押注体育产业但未能成功 [8] - 步行街板块成为转型关键 通过"关公战秦琼"类话题强化男性社区属性 [8] - 小红书成功将女性社区与消费主义结合 创始人称"中国最有钱的女人都在小红书" [15] - 时尚行业虽女性从业者居多 但决策权仍掌握在男性主导的价值体系中 [16]
两个85后霸总组CP,一年干出555亿
创业家· 2025-05-22 18:33
核心观点 - 中国县域零食市场崛起,以"鸣鸣很忙"为代表的零食量贩品牌通过低价策略和高效运营实现快速扩张,成为下沉市场消费升级的典型案例 [6][45][46] - 两家零食品牌从竞争到合并,整合资源后加速全国布局,2024年门店覆盖全国66%县城,年零售额达555亿元 [37][39][47] - 零食行业复购率高达75%,超过茶饮(40%)和咖啡(68%)品类,显示强劲的市场需求 [41][43][44] 公司发展历程 赵一鸣零食 - 创始人赵定从传统炒货铺转型,2015年首创小包装零食模式使单店日营业额从5000元跃升至最高5万元 [14][15][18] - 早期加盟模式失败后调整策略,2019年创立新品牌,严格筛选加盟商(100个咨询仅1家通过),要求6个月培训才能开店 [25][27] - 2022年获黑蚁资本和良品铺子1.5亿元融资,门店从84家快速扩张至2500多家 [31] 零食很忙 - 创始人晏周拥有房地产营销背景,2017年首创加盟模式,要求120平门店、55万投入和18%综合毛利回报 [21][23] - 2021年获红杉中国等机构2.4亿元融资,2023年门店超4000家 [30] - 擅长并购整合,先后投资广西恰货铺子、河南王否否等区域品牌 [39] 商业模式创新 - 价格策略:通过白牌产品(代工厂直供)将价格压至超市的7-40%折扣,部分商品低于拼多多 [33][34][36] - 成本控制:优化箱规(20-30包/箱)、改造陈列盒节省人力、使用牛皮纸箱单件节约2-3元 [35] - 运营效率:库存周转从60天缩短至15天,提升消费者新鲜感和复购率 [35] 市场扩张 - 合并后保留双品牌独立运营,2024年门店总数达1.4万家,其中58%位于县城及乡镇 [37][45] - 覆盖全国1224个县,县域覆盖率66%,年交易单数超16亿次 [39][47] - 会员复购率75%,显著高于茶饮(40%)和咖啡(68%)行业水平 [41][43] 行业影响 - 推动"消费平权",解决小城市零食品质痛点,激活县域消费市场 [46] - 创造大量县域就业机会,成为返乡创业者的重要选择 [46] - 验证零食量贩模式在下沉市场的可行性,预测未来单县城可容纳3-5家门店 [44]